高榮偉
就全球范圍而言,在透明國際發(fā)布的全球“清廉指數(shù)”排行榜上,法國是廉潔度較高的國家之一。公開的資料顯示,法國政府的廉政指數(shù)在世界排名位居20至24之間。但就發(fā)達國家這一范圍來說,特別是在歐盟范圍內,法國的腐敗問題則相對較為突出。
近年來,法國政壇不時爆出腐敗丑聞。人們在見識了“貝當古政治獻金案”、“前總統(tǒng)希拉克挪用公款、濫用職權案”等涉腐大案要案之后,法國媒體2012年年底披露的“卡于扎克海外賬戶丑聞”,猶如一顆引爆的定時炸彈,在法國社會引起巨大的沖擊波。2013年3月8日,巴黎檢察院決定對卡于扎克展開一項“稅務欺詐和洗錢”的司法調查。3月19日,巴黎檢察院宣布卡于扎克涉嫌“洗錢與稅務欺詐”,卡于扎克不得不遞交辭呈,并在4月2日主動向預審法官承認,1992年他在瑞士聯(lián)盟銀行開了一個賬戶,內有存款60萬歐元。與此同時,瑞士公立電視臺也曝出驚人消息:這位法國國民議會前財政委員會主席打算在2009年將1500萬歐元存入瑞士銀行,但遭到銀行拒絕,主要原因是該行考慮到卡于扎克的政治職務。2009年秋季,他把這個賬戶的存款經瑞士雷爾銀行轉移到新加坡。這些內幕一經披露,輿論一片嘩然。法國總統(tǒng)奧朗德表示,卡于扎克犯下了一個不可原諒的道德錯誤??偫戆A_在得知卡于扎克在國外私開賬戶的實情后“感到驚愕和悲哀”。
這一丑聞無疑給之前極力袒護卡于扎克的法國總統(tǒng)奧朗德及其內閣帶來一場空前的政治災難,使其面臨2012年5月上臺以來最嚴重的信任危機。2013年4月15日,奧朗德以少有的強硬手段迫使政府所有部長公示個人財產情況,包括銀行存款和房產清單,以挽回民眾對政府的信任。4月24日,政治生活道德化法案交由內閣會議討論。該法案經議會通過后,議員也將對其財產進行公示。奧朗德政府寄希望于通過這一系列舉措,應對卡于扎克貪腐案給現(xiàn)政府帶來的政治危機。 卡于扎克海外賬戶案剛落下帷幕,前總統(tǒng)薩科齊腐敗案接踵而至。2014年7月1日,薩科齊被司法機關從家中帶走。一條“薩科齊涉腐被拘留調查”的重磅新聞,吸引了法國乃至全球人的眼球?!都~約時報》稱,這是法國近代史上第一次出現(xiàn)前元首被羈押的案例。法國社會的腐敗以及重大腐敗案件頻發(fā)表明法國反腐現(xiàn)狀差強人意。對于接二連三的腐敗丑聞,人們都在問:法國到底怎么了?
為何腐敗問題普遍存在?
早在1856年,法國歷史學家托克維爾在《舊制度與大革命》一書中就發(fā)出相似的追問:“路易十六時期是舊王朝最繁榮時期,為什么這種繁榮卻加速了革命的到來?”他沒有直接給出答案,但在書中同時寫道:“從18世紀開始,法國的第三等級富農不會超過兩代,他們只要稍微攢下一點錢就會拼了命到巴黎買個一官半職?!?/p>
令托克維爾沒有想到的是,150多年過去了,腐敗問題依然困擾著法國。2013年12月,歐洲理事會發(fā)布的《法國預防腐敗評估報告》顯示,法國腐敗高發(fā)人群主要為政客、法官和檢察官這三類人群。2014年2月,歐盟委員會發(fā)布的《歐盟反腐敗報告》顯示,68%的法國受訪者認為法國的腐敗問題普遍存在。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今天法國腐敗問題令人擔心的現(xiàn)狀呢?
首先,腐敗一直是法國的政商文化。眾所周知,法國政體結構是一個金字塔式的中央集權機構,政治活動離不開金錢幫助,政治獻金丑聞層出不窮,且難以遏制。旅法學者尹訓東分析說,“法國的政體如埃菲爾鐵塔般太過高大, 其政府干預經濟的力量很強,但政府治理結構一直沿用所謂精英治理,用各種機制確保官僚不貪污犯罪,希望用機制約束腐敗行為。但與許多西方國家一樣,合法渠道籌集的競選資金往往不夠用,而源于競選的黑金政治讓法國官員不可避免地陷入貪腐,以至于法國社會大多數(shù)人都認為從政是一種‘非正直’的職業(yè)。”歐洲理事會發(fā)布的《法國預防腐敗評估報告》顯示,在被評估的27個國家中,法國的政治和商業(yè)關系是最密切的,這也成為該國腐敗產生的主要原因。《歐盟反腐敗報告》表明,60%的受訪公司認為腐敗問題成為其在法國經商的一個主要障礙。
其次,政治家道德水準日益低下,對金錢貪得無厭也是一個重要因素。以前總統(tǒng)薩科齊為例,薩科齊卸任后一直官司纏身,直接或間接涉及多起司法案件。其中,薩科齊涉嫌2007年總統(tǒng)選舉期間接受利比亞前領導人穆阿邁爾·卡扎菲多至5000萬歐元的現(xiàn)金一案尤為引人注目。對于接受卡扎菲的政治獻金,薩科齊一直矢口否認。然而,卡扎菲的兒子賽義夫在的黎波里陷落后接受歐洲媒體采訪時公然表示:“是我們支持了他(薩科齊)的競選活動,我們擁有證據(jù)。我們要做的第一件事是讓這個小丑把錢歸還給利比亞人民。”
檢方介入調查后,調查人員獲得一項授權,可以監(jiān)聽薩科齊的手機。然而,奇怪的是,在長達4個月的監(jiān)聽過程中,調查人員居然一無所獲。很快,調查人員發(fā)現(xiàn),為了防止自己的犯罪細節(jié)被人監(jiān)聽,老奸巨猾的薩科齊原來一直使用另一部用假名字注冊的秘密手機通話。手機通話記錄顯示,薩科齊在法國某上訴法院安插了“內線”:一名高級法官。這名法官不斷向他通報相關涉案情況,而作為回報,薩科齊要為他在摩納哥謀得一份公職。有媒體評論稱,薩科奇就是一個過于自負的“政治小丑”!他所謂的“天賦”,不過是在給他的政治生涯“抹黑”而已。
再次,相關預防腐敗制度不健全,執(zhí)行不到位。法國是一個法治國家,但是法律上的漏洞──或者說可以被犯罪者所鉆的空子──實在是太多太大。目前,法國已經建立了現(xiàn)代公務員制度。除去《法國公務員總法》、《法國公務員總章程》以及《法國刑法典》關于公務員瀆職犯罪的規(guī)定外,法國政府還制定了以預防腐敗為中心內容的《道義法規(guī)》,以及一整套政府官員財產核查程序和公務員倫理道德準則。盡管法國制定了這一系列公務員法律法規(guī),但卻存在重大缺陷。比如公務員財產申報活動均由法國監(jiān)察機構所監(jiān)督,且作為機密,并不向社會公示。有媒體直言,迄今為止,法國是歐洲僅剩的兩個不公示官員財產的國家之一。從財產申報制度來看,議員財產申報的內容不包括利益沖突情況、財產收入來源信息,由此導致財產申報制度有名無實。
進一步加大反腐力度
與加拿大、美國及歐洲其他國家相比,法國的反腐進程相對滯后,經濟合作與發(fā)展組織(OCDE)就一度批評法國在經濟領域缺乏完善的反貪舉措。OCDE舉例說,迄今共有百余家法國公司在境外受罰,如Total、Alcatel、Technip集團就曾在美國受罰,而非在法國本土接受懲罰。法國財政部亦坦承,近年來法國打擊企業(yè)海外賄賂成效不明顯。盡管2000年法國就設立了賄賂國外公職人員罪,法企在海外因涉賄被所在國處罰也時有發(fā)生,但至今沒有一家法企因此受到本國處罰。
2016年5月26日,法國財政部長米歇爾·塞班應國務委員會的請求頒布了一項反腐修訂法案。其中規(guī)定,“刑事處理”這條法律將從反貪法里除名。之前,涉貪企業(yè)可以利用“刑事處理”這一條,通過有罪辯護與繳納罰金(近三年年均營業(yè)額的30%)來規(guī)避刑事處罰?!敖K于,法國向美國學習,取締了‘刑事處理’這條法律?!庇忻襟w如是評論。
為了加強公共決策透明度、加大反腐力度以及提升經濟運行效率,2016年6月14日,法國眾議院通過一項新法案。新法案規(guī)定法國將成立國家反腐局,取代原來的中央預防腐敗處。從法案規(guī)定來看,國家反腐局的分量遠超后者。國家反腐局的人員將從中央預防腐敗處的16個人增加到約70人,年度預算也將增加到1000萬至1500萬歐元。與中央預防腐敗處由司法部領導不同,國家反腐局由司法部和財政部聯(lián)合領導,毫無疑問,“此舉對打擊商業(yè)腐敗頗有裨益”。職能方面,中央預防腐敗處僅有反腐信息匯總之責,而國家反腐局的職能則包括:制定國家反腐戰(zhàn)略、提供具體反腐建議、監(jiān)督反腐規(guī)定執(zhí)行以及保證涉腐判決執(zhí)行。為保證這一機構的權威性,國家反腐局的最高負責人將由法國總統(tǒng)直接任命,人選從法國司法系統(tǒng)內的資深法官中挑選,每任任期6年,且任期內不得更換人選。
新通過的法案規(guī)定大企業(yè)須切實反腐。新法案規(guī)定,國家反腐局可以隨時到這些企業(yè)或機構進行檢查,未落實相關要求者將依法受到懲罰。從內容看,新法案明顯加大打擊法國企業(yè)海外行賄行為的力度。新法案規(guī)定,其一,今后不僅法國檢察機關可起訴在海外涉賄的法國企業(yè),非政府組織對法企在海外涉賄行為提出的起訴也將得到法國司法系統(tǒng)認可。顯而易見,起訴條件比以前寬松多了,比如即使涉賄法企所在國家并未正式檢舉該企業(yè)的賄賂行為,也可進行有效起訴。其二,定居在法國的外國人如涉及賄賂等腐敗行為,也會受到起訴,而此前法國法律在這方面存在漏洞。
對于下一步法國反腐走勢如何,是否能夠雷厲風行,做到言出必行,通過反腐真正達到提升經濟運行效率之目的,還有待進一步觀察。
編輯:薛華 icexue032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