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媛倩
小學階段對學生英語學習的目標要求是有持續(xù)的興趣和愛好。如何激發(fā)小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是值得教師們思考的問題。英文故事是引人入勝且能激發(fā)學生想象力的教學素材,故事素材中的繪本更能吸引小學生。那么教師該如何在課堂上利用“故事教學法”教授繪本,激發(fā)小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呢?我做了以下思考。
一、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動機
興趣是一個人積極認識與探究某種事物的心理特征,是學生學習的最好動力,是學習活動順利進行的重要條件。一個對知識無興趣或無需要的學生是很難持久努力學習的。愛因斯坦說:“興趣與愛好是最好的老師?!币虼?,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設法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努力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幫助學生將興趣培養(yǎng)成良好的長久的學習動機。學習興趣是學習動機的基礎,所以教師要能夠蹲下來以學生的視角看待學習、了解學生、愛學生,這樣才能發(fā)現(xiàn)學生們的興趣所在。通過對學生長期的觀察和了解能發(fā)現(xiàn)小學階段的孩子對唯美的繪本故事很感興趣,那么教師就可以投其所好利用學生們的興趣愛好來進行英語教學。這樣的教學既能滿足學生的個人興趣也能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英文繪本教學的優(yōu)點
“繪本故事教學法”顧名思義,用繪本故事來教學。各種年齡段的兒童大都喜歡聽或者看故事,就連大人也不例外。相對于普通的故事素材,繪本又具有它的獨特之處。
繪本生動有趣,圖案精美能夠引起兒童的閱讀興趣,激發(fā)他們的學習動機。繪本中每一頁不會存在著大篇幅的文字,取而代之的是相對簡單的幾句優(yōu)美的話語。這讓學生拿到閱讀材料之后不會產(chǎn)生為難情緒,因為學生能看得懂就會有種成就感,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長久的學習動機。繪本通過不斷重復的詞,句幫助學生記憶;上下連貫的語境和精美的圖片又能幫助學生理解,這樣使得枯燥的語言學習也變的多姿多彩了。教師講述繪本故事會營造出一個寬松、愉悅的英語氛圍,這有利于學生自然的接受語言輸入。幫助學生建立起語感、理解繪本內(nèi)容。
三、如何利用繪本激發(fā)孩子學習英語的興趣
1.選好故事,選對故事。教師應該根據(jù)不同年級段的學生認知水平特點選擇不同類型的故事。為低年級學生選擇要注意:繪本的情節(jié)要生動、有趣,生詞量較少且易于通過手勢、動作表示。繪本中人物的是與非、善與惡要明顯,有利于培養(yǎng)孩子正確的是非觀念。繪本內(nèi)容長短適中,低年級的學生注意力時長較短。
中年級的孩子已經(jīng)有了初步的道德觀念,他們的是非觀念是公平不公平,平等不平等。因此,他們希望與同年齡的孩子比較,來完善道德觀念。教師對于這個年段的學生應該選擇情節(jié)具有科幻色彩又有冒險經(jīng)歷的故事。故事中的善惡不必向前一階段那樣絕對,但是要公正與平等。最好設有一些懸念讓學生猜測,鍛煉想象力
高年級的學生喜歡驚險、刺激、興奮、滑稽以及與惡作劇有關的繪本故事。因為,在這樣的繪本里他們可以將想象力無限擴張,邏輯推理也有了用武之地,他們將繪本中人物的經(jīng)歷當作是自己的冒險旅程,從中體驗快樂。教師在選擇繪本時要注意繪本應具有連貫性,可以長期圍繞一個任務線索展開教學,幫助訓練學生的注意力穩(wěn)定性。
2.教師講繪本和學生自讀繪本。教師給中低年級的學生講繪本前可以將座位以教師為中心圍成圈或在地上將坐墊圍成圈。放一些舒緩的或與故事有關的音樂,幫助學生放松心情進入狀態(tài)。教師可以準備與繪本有關的圖片、道具、卡通片等。上課時,教師的角色是嚴謹?shù)?,而講繪本的時候教師就要化身為詮釋角色的演員了!繪本是生動活潑的,教師只有成為一名能將角色扮演好的演員才能引起學生聽故事的愿望。在講繪本的時候教師應該注意語言節(jié)奏,不同的人物要用不同的語調(diào),要講究抑揚頓挫。還要根據(jù)情節(jié)加上身體、四肢和臉部的動作,這有助于加深印象,控制聽眾。這種呈現(xiàn)繪本的方式比較適合中低年級的學生。
3.閱讀過程中的活動設計。課堂終究是學生的,那么通過講繪本引起學生興趣之后,教師要做的就是設計大量有關繪本的活動,讓學生參與,從中體驗成功、體驗快樂。
僅僅是聽懂理解單詞還是不夠的,閱讀繪本就是為了提高學生對英語的興趣,最終目的是讓學生學會閱讀英語文本,使用英語。所以,學生習得之后的語言輸出也是老師關注的方面。
以下總結了一些講繪本故事的過程中一些簡單、易操作的小活動,這些活動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故事并激發(fā)孩子大膽想象。(1)在講繪本的時候教師可以先要求學生想象故事的內(nèi)容,把自己當成是主角,然后在一個情節(jié)講完后要求學生互相討論自己的感受。(2)教師在講到適當?shù)牡胤綍r停下來提問,啟發(fā)學生猜測下一步會發(fā)生什么。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情況選擇用英語或者中文進行敘述。(3)在教師講繪本的時候可以要求學生表演出靜態(tài)的動作和造型。(4)在講繪本前,教師可以將圖片、單詞卡片和寫有情節(jié)的卡片發(fā)給學生,每個學生都應該有一張卡片。要求學生聽到相應情節(jié),出現(xiàn)相應場景或單詞時,就站起來出示手中卡片。(5)兩組學生進行接力賽,每人每次只能寫一個單詞,使繪本內(nèi)容逐步出現(xiàn)在黑板上,以4分鐘為限,寫的多而正確的獲勝。
希望通過教師的引領學生們能夠帶著想象走進繪本,帶著期待朗讀繪本。帶著感情講述繪本,帶著欣賞與他人分享,帶著興趣堅持閱讀。學生一開始看繪本可能是被精美的圖片所吸引,但通過精心的組織教學教師也能幫助學生打開閱讀英文故事的一扇門。課堂上學生積極地投入固然重要,教師也應該關注學生是否養(yǎng)成了英文閱讀的良好習慣。聽完故事之后的“故事”才是關鍵。
參考文獻:
[1]李維.小學兒童教育心理學,1996.
[2]Andrew Wright.講故事教英語,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