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象勇
摘 要:正確認識“實踐體驗”與體驗式教學模式的關系。通過對《家庭用電》一節(jié)課堂教學的實踐分析,歸納基于學生“實踐體驗”的課堂教學策略,認識基于學生“實踐體驗”課堂教學的應用價值與意義。
關鍵詞:實踐體驗;體驗式教學;有效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6148(2016)1-0008-3
以“學為中心,以學定教,教為學服務”的教育理念為指導思想,將“體驗式教學”運用于《科學》課堂教學,為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模式提供一個新的選擇。下面對以學生的“實踐體驗”為載體的教學體驗進行探討。
1 基于學生“實踐體驗”的課堂教學的理論闡述
體驗式教學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根據(jù)教學目標與教學內容的要求,有目的地創(chuàng)設教學情景,激發(fā)學生情感,并對學生進行必要的引導,讓學生親自感知、領悟知識,并在實踐中得到印證,從而成為真正自由獨立、知情合一、實踐創(chuàng)新的“完整的人”的教學模式[1]。
教育學范疇的體驗劃分為實踐層面的體驗(指主體在實踐上親身經(jīng)歷某事并獲得相應的認識和情感)和心理層面的體驗(指主體在心理上對自己或他人的“親身經(jīng)歷”進行再體驗)[2]。
在新課程基本理念中明確提出:提高每一個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是科學課程的核心理念[3]。新課程理念要求引導學生逐步認識科學本質。初中《科學》中的知識多數(shù)直接來源于生活,與生產(chǎn)、生活實際有著緊密聯(lián)系,讓學生通過親身體驗去獲得知識,這樣的教學符合新課程理念。
2 基于學生“實踐體驗”的課堂教學的實踐分析
以浙教2014版《科學》八年級下冊的第1章第6節(jié)《家庭用電》的教學為例,闡述基于學生“實踐體驗”的課堂教學在實踐中的應用。
2.1 家庭電路的電壓——應用“萬用表”測教室電路的電壓
問題:能否用實驗室的電壓表測教室的電壓?家庭電路的電壓是多少?
學生普遍能答出220 V。
追問:你如何知道家庭電路的電壓?
教師展示“萬用表”并介紹其使用方法,現(xiàn)場測試教室電路的電壓。
通過直接測量,我們測得的數(shù)據(jù)往往不是220 V而是接近220 V,如圖1所示。通過測量數(shù)據(jù)讓學生知道“家庭電路的電壓為220 V”是一個設定值,在實際生活中這個數(shù)據(jù)是有變化的。
■
圖1 “萬用表”測電壓
評析:學生通過自己的觀察,得到家庭電路的電壓為220 V,比通過教師與書本得知家庭電路的電壓為220 V,所留下的印象要更加深刻。此外,通過事實讓學生知道,家庭電路的實際電壓并不是保持220 V不變的,能為后續(xù)的實際電壓與實際功率的教學打下基礎。
2.2 測電筆的安全使用——展示兩支不同的測電筆,比較分析
問題:以下兩支測電筆(如圖2),讓你選一支去區(qū)分火線與零線,你會選哪一支?(請說出你選擇的理由)
■
圖2 測電筆
學生活動:認識測電筆的內部結構。練習使用測電筆,分辨教室里插座中的零線與火線。
評析:通過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分析,使用測電筆時“手指千萬不能碰到筆尖的金屬體”的安全教育,不需教師多講,學生自己就引起高度注意了。在學生明白了測電筆的工作原理后再讓學生實踐練習,從而讓學生掌握正確、安全使用測電筆的方法。
2.3 斷路器的工作原理——雙金屬片受熱彎曲演示(如圖3所示)
■
圖3 雙金屬片受熱彎曲實驗
操作:從廢舊的斷路器中拆出雙金屬片,點燃酒精燈加熱雙金屬片。
學生觀察實驗現(xiàn)象:雙金屬片加熱前是直的,加熱后彎曲,冷卻后又恢復成直的。
教師引導補充電流過大的危害和電流的熱效應。
評析:通過對比加熱前后的雙金屬片,結合教材圖解,學生能夠很容易地理解斷路器的工作原理。同時,聯(lián)系熔斷器與閘刀開關退出生活的現(xiàn)實情況,能加深對斷路器工作原理的理解,并讓學生從中感受到科技發(fā)展對人類生活的改善。
3 基于學生“實踐體驗”的課堂教學策略
根據(jù)教學過程中所要采用的學生實踐體驗方式,我們將《科學》的知識分為3類:觀察體驗、分析體驗、實驗體驗。對照教學內容,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去產(chǎn)生“實踐體驗”。
3.1 演繹事實,讓事實說話,帶領學生親身經(jīng)歷科學事實
“家庭電路的電壓”與“斷路器的工作原理分析”的教學,如果直接采用講授或教材圖解分析的教學方式,學生也能接受。但是,學生內心的認同程度是不高的。通過兩個演示實驗,學生就能十分明了地看到事實情況,不需要教師多加解釋,就能在學生的頭腦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觀看科學事實,分析科學知識方法,在潛移默化中引導學生樹立依據(jù)科學事實說話的科學態(tài)度。
3.2 巧妙設計,讓學生思考,引領學生領悟、認同科學知識
我們發(fā)現(xiàn),不是所有的教學內容都可以通過讓學生觀看實際情況的親身“實踐體驗”來解決。有些受器材設備限制或從安全角度出發(fā)不能真實展示的事實,可通過類比分析或知識應用分析的方法,引領學生領悟、認同科學知識。例如:測電筆的安全使用要求不能接觸筆尖的金屬體,不可能讓學生或教師去演示真實的觸電情景。
所以,在“測電筆的安全使用”的教學中采用了讓學生進行觀察、比較分析的方法,來掌握正確使用測電筆的方法。
3.3 實際操作,讓學生實踐,引導學生動手體驗科學實驗
在科學教材中還有一大類知識,學生是可以通過動手實踐來獲得的。在教材中安排了一系列的學生實驗與學生活動。除了教材中已有的安排,教師還要根據(jù)教學內容自己創(chuàng)設一些活動來增加學生的“實踐體驗”。
例如:學生坐在教室里聽老師講“1千米有多長、1牛頓有多重”,與讓學生走出教室去估一估、走一走、看一看、稱一稱、算一算,實際體驗“1千米有多長、1牛頓有多重”,所達到的學習效果是有明顯差異的。
所以,教師在教學設計中要充分挖掘教材,如果存在讓學生“實踐體驗”的可能,就要盡最大努力,讓這個可能變成學生的實踐活動。
4 基于學生“實踐體驗”的課堂教學的應用價值與意義
4.1 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通過家庭電路中用斷路器取代熔斷器與單刀開關的事實,引領學生認識科技發(fā)展對人類生活進步帶來的影響,激發(fā)學生學科學、用科學的激情。
在三孔插座與三腳插頭的安全作用的教學中,類比了用電器短路的知識,能讓學生意識到三孔插座與三腳插頭的產(chǎn)生,是人們對科學知識進行合理應用的產(chǎn)物。這樣通過學生的“實踐體驗”去獲得科學知識的學習方式,有利于學生理解科學的本質,為學生提升創(chuàng)新科研能力打下基礎。
4.2 提升對知識的掌握、遷移與應用
在分析家庭電路中電流過大帶來的危害時,展示圖4所示的圖片。讓學生觀察圖片,分析電流過大引起火災的原因。找出電路中先出現(xiàn)火苗的部位,應用已學的電學知識來解釋原因(并聯(lián)電路中干路上的電流等于各支路上的電流之和)。這樣的體驗式教學方式既能讓學生鞏固已有知識,又能對已學知識進行實踐應用,能幫助學生更好地樹立安全用電意識。
學生通過教師的課堂講授或閱讀教材可以獲取知識,通過親身的“實踐體驗”也能獲取知識。從兩種學習方式的效果來看,后者肯定優(yōu)于前者?!凹埳系脕斫K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詩中表達的思想不僅是冬夜讀書的體會,更是詩人勤奮學習的經(jīng)驗總結。事實證明,讓學生通過“實踐體驗”在實際生活情景中去感受、去體驗、去應用實踐,從而發(fā)現(xiàn)知識、理解知識、掌握知識、解決問題,這樣的教學方式,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式。
參考文獻:
[1]楊通宇,陳慶良,何克,等.體驗教學的理論研究[J].當代教育論壇,2006(8):60—62.
[2]李英.體驗:一種教育學的話語——初探教育學的體驗范疇[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1(12):1—5.
[3]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初中科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4]朱清時.科學 八年級下冊[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4.
[5]阮享彬.用生活化實驗實現(xiàn)物理教學中的情感目標[J].物理教學探討,2015,33(1):1—3.
(欄目編輯 趙保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