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漢/文
?
實踐是更重要的學習
唐漢/文
在科學研究領域中,只注重文本而忽略了實踐,終究是“紙上談兵”,因為理論只是指導實踐的基本,沒有實踐的印證,一切理論將失去其依托而不成立。所以說,實踐才是創(chuàng)造之源。
古今中外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
16世紀的時候,古希臘思想家和科學家亞里士多德被認為是歷史上最了不起的人,所有人都把亞里士多德的話當作真理,只有伽利略敢于公開站出來挑戰(zhàn)亞里士多德,認為要從實踐中發(fā)現真理,而不是輕信亞里士多德的一家之言。后來在重物下降的實驗中,實踐證明了伽利略的真知灼見。
上世紀三十年代,我國著名地質學家李四光針對有些外國人說“中國沒有第四紀冰川”得論斷,提出“讓事實說話”,帶領學生在太行山、九華山、天目山、廬山等地考察,發(fā)現了許多有力的證據,最終以《揚子江流域之第四紀冰期》為題的學術成果,推翻了外國人的錯誤結論,其研究成果對我國發(fā)展建設事業(yè)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國古代著名史學家司馬遷也非常重視在實踐中搜集素材,他在動筆寫《史記》之前,曾登長城、過逐鹿、游沅湘、踏崆峒,先后訪問過夏禹的遺跡、范蠡泛舟的五湖、劉邦和蕭何的故鄉(xiāng),還親臨考察了秦軍引河水灌大梁的故地。深入實地的考察使司馬遷開闊了眼界,增長了知識,為撰寫傳世之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不消說,一切科學實踐活動無不以科學文本為對象,但只講理論而無視實踐,就有可能導致“飽學之士”越來越多,真正的實干家越來越少。對于每一個科學研究工作者而言,缺乏對實驗技能與綜合素質的培育,就可能永遠停留在一知半解的境地,就不可能用所學到的知識為社會大眾服務。
近年來,一些省市擬出臺新的職稱評定標準,不再將論文等作為評價應用型人才的限制性條件,而是堅持德才兼?zhèn)洌⒅貞{能力、實績和貢獻評價人才,克服唯學歷、唯職稱、唯論文等傾向。不久前,中國皮革協會等有關單位舉辦的第二屆全國皮革加工工職業(yè)技能大賽,在參照理論成績的基礎上,將實際操作水平作為主要評判比賽名次的標準,其目的就是為了倡導全行業(yè)重視技能,鼓勵廣大一線員工對工匠精神的追求,加快培養(yǎng)高技能應用型人才,從而促進我國制革行業(yè)技術創(chuàng)新的整體提升。
毛澤東曾指出:“讀書是學習,使用也是學習,而且是更重要的學習。”這句話告訴我們,既要從書本中獲得知識,更應該勇于在實踐中檢驗從書本上學到的知識,因為,科學的真理來自實踐,而不是一些書本上憑空想象的理論。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實踐才是更重要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