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愛芬
摘 要:小學生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所在,是為學生終身學習奠定基礎的時期。對小學生的閱讀培養(yǎng)重點在于傳授閱讀方法,難點在于從小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以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我們要以教材中的不同的課文為載體,引導學生進行閱讀。通過對不同主題課文的閱讀,掌握有關的語文基礎知識,閱讀和習作的方法,并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為以后的終身學習奠定扎實的閱讀基礎。
關鍵詞:小學生;基本功;閱讀習慣;培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3-084-01
閱讀是一項重要的基本功。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中心環(huán)節(jié),閱讀教學的好壞直接影響到語文教學質量的優(yōu)劣。閱讀不僅有助語文學科的學習,而且也是學習其它學科的基礎。同時,閱讀也是人們獲取知識的基本手段和重要途徑。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小學語文的主要任務是培養(yǎng)學生會讀書、看報、習作和會說普通話。從語文課的特點來看語文課是讀和寫的結晶,語文課的表現(xiàn)形式就是字、詞、句、段、篇;語文課的應用方式就是聽、說、讀、寫;學習語文的方式就是理解和運用。語文教學就是要通過對字、詞、句、段、篇的學習,理解語言文字所表達意思,理解語言文字所表達的方法;通過聽、說、讀、寫的結合,培養(yǎng)學生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
結合小學語文的主要任務和語文學科的特點,那么我們應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呢?應該培養(yǎng)學生哪些閱讀習慣呢?這都是從事語文教學的各位老師關注的問題。我建議大家不妨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試一試:
一、學生閱讀能力培養(yǎng)的策略
第一、我們要充分運用好教材對學生進行閱讀和習作的基本功訓練。要通過關注內容和關注內容的表達形式的有機結合,讓孩子們在閱讀中不僅掌握必要的閱讀方法,而且能在關注內容表達形式的同時掌握一定的習作方法。
第二、我們要加強對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是孩子們會預習,會閱讀課外書報。
第三、我們要把課內閱讀和課外閱讀密切結合起來,使孩子們在課內掌握好閱讀方法,在課外閱讀中能夠靈活運用,學會閱讀,形成閱讀的能力。
二、小學生閱讀習慣培養(yǎng)的策略
1、小學生閱讀習慣培養(yǎng)的意義
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是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關鍵所在。為什么這樣說呢?古人云:授人之魚,不如授人之漁。其目的強調了傳授方法的重要性。俗話說,“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在閱讀教學中,這句話說明了學生無論在課內閱讀,還是在課外閱讀中,都必須要有良好的閱讀習慣;都必須遵循閱讀的規(guī)律;都必須運用好閱讀的方法。
2、小學生閱讀習慣培養(yǎng)應遵循的規(guī)律。
對于小學生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必須遵循兒童的認知規(guī)律,要結合孩子們的年齡特征,要結合新課程標準中各學段的閱讀要求,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對學生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需要一個過程。我們應該像培植盆景一樣具有耐心、精心、恒心。
三、小學生閱讀習慣培養(yǎng)的具體內容和方法。
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積累來看,個人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培養(yǎng)小學生良好閱讀習慣。
1、要培養(yǎng)學生在閱讀時做到眼到、口到、心到“閱讀三到位”的習慣。
對于這一方面的閱讀習慣培養(yǎng),我們必須在中低段的閱讀教學中予以落實。在低段閱讀教學中,我們要引導學生在借助漢語拼音學習普通話的基礎上,進行初步的閱讀訓練。所謂“眼到”,就是要培養(yǎng)學生在讀書時在正確的讀書姿勢基礎上,眼睛看清自己所讀的內容(看清每一字,每一詞,每一句話。),從而培養(yǎng)學生專注的讀書習慣;所謂“口到”,就是要求學生在讀書時,要讀準字音,分清字詞,把握住如何適當停頓,做到朗讀的抑揚頓挫的要求;所謂“心到”,就是要引導學生用心讀書,用心去理解語言的意思。這樣做可以避免學生“讀望天書”,“讀無所獲”,同時也提高了孩子們讀書的效率。
2、要培養(yǎng)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
隨著教學階段的升高,學生的認識和不教學的要求斷提高。從閱讀的方式來看,低段以朗讀訓練為主,中段開始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默讀能力,高段則以培養(yǎng)學生瀏覽性閱讀和抓關鍵詞瀏覽閱讀的能力。
在對學生進行閱讀訓練時,我們在教學中必須做到訓練有步驟,要有目的地對學生進行默讀訓練。要結合課外的預習及課內閱讀訓練,培養(yǎng)學生“點、畫、圈、勾、注”等方面的閱讀訓練。學生通過“點、畫、圈、勾、注”標出疑難,勾畫出重點詞句、語段,標注上自己的閱讀理解、感受等。這樣可以為進一步的閱讀做好準備,為合作學習奠定基礎,以便做到交流時有話可說。
3、要培養(yǎng)學生運用工具書和“讀有所思,讀有所獲”的習慣。
在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時,我們絕不可忽視了培養(yǎng)學生自覺運用工具書進行閱讀的習慣。這樣有利益提高學生學習的自覺性,有利益提高學生運用工具書理解字詞的能力,有利益培養(yǎng)學生持之以恒和戰(zhàn)勝困難的意志。
我們在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時,應結合默讀訓練,培養(yǎng)學生帶著問題,帶著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字、詞、句的目的去閱讀。這樣就有利益使學生“讀有所思”,從而達到“讀有所獲”的目的。例如,我們在教學《赤壁之戰(zhàn)》時,為了抓住課文的重點,我們必須圍繞“為什么火攻是個好主意?”、“黃蓋說計策已經(jīng)有了,是什么計策?”這兩個問題引導學生默讀、討論和交流,從讀和議之中感受到“知己知彼,方能百戰(zhàn)百勝?!钡牡览怼Mㄟ^這一教學活動,能夠更好地發(fā)揮出教師的主導和學生的主體作用。有利益學生閱讀思維的發(fā)展。
4、要培養(yǎng)學生運用閱讀方法的習慣。
作為語文教師,要認真解讀《課標》和教材。在解讀過程中確定如何有步驟地對學生進行閱讀訓練,從而循序漸進的傳授閱讀的方法,結合主題課文有意識的對學生進行閱讀訓練,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達到“授人之漁,食魚無窮”的真正目的。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還必須重視引導學生積累和運用閱讀方法,逐步養(yǎng)成自覺的閱讀習慣。
5我們還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預習和課外閱讀的習慣。
學生的預習習慣和課外閱讀的習慣培養(yǎng)并非一朝一夕就能水到渠成。需要我們傳授方法,提出明確要求,進行耐心輔導。
學生的閱讀習慣培養(yǎng)關系到語文教學的成敗,關系到學生閱讀能力的發(fā)展,關系到孩子們的終身發(fā)展。閱讀教學是一門藝術,需要我們不斷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