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德玲
(江西省贛州市尋烏縣第二中學)
淺談初中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
◆何德玲
(江西省贛州市尋烏縣第二中學)
“以學生為中心,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新觀念和模式給初中英語教學帶來了新視野,提供了新思路,指明了新方向。所以,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強調使用實踐性較強的教學方法,強調以學生為中心,以實踐為目的,從而達到學生自主性學習的目標。
初中英語 自主學習 新課標
自主性學習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理念,它是相對被動學習、機械學習而言的,是指在教育教學活動中主體學生在對象性活動中,運用自身的本質力量能動地作用于客體。即主體在實踐、認識活動中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自主地學習知識,獲得能力。
精心設計主體活動,就是要根據(jù)階段性教學要求,把主體、客體、環(huán)境等方面情況聯(lián)系起來,并尋找出三者間相互作用的最佳聯(lián)結點,使學生能夠參與,樂于參與并在參與中得到聽說讀寫方面的有效訓練。
1.呈現(xiàn)活動的設計要以舊帶新。在復習舊課的基礎上創(chuàng)造情景,呈現(xiàn)新的教學內容,要力求生動形象,使學生處于積極狀態(tài)。
2.練習活動的設計要多層面,要考慮不同程度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可能性,要創(chuàng)造適合每個學生的練習活動。無論在學習內容還是在參與形式上,讓不同層面的學生都有一個機會可鍛煉,可自我展示。在聽說課中,對于一般的學生能抓住聽的信息就不錯,對于較好的學生,還要去進一步學習聽力材料的內容,豐富學生的知識面。
3.交際活動要從頭抓起,從培養(yǎng)交際意識到交際能力要循序漸進,教師要善于在課堂教學中開展師生活動、生生活動,使交際活動在模擬的或課堂教學本身真實的環(huán)境中展開。
討論本身既是師生之間的交流,也是學生之間的交流,通過雙向交流會增進師生之間的了解,也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教師可先引導學生利用各種閱讀技巧。如skimming,scanning,skipping等,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完成對課文的閱讀,再組織學生對課文篇章、段落大意或中心思想等進行討論,討論可分為pair works and group works。
學生討論結束后,老師總結學生的觀點,把學生的觀點寫在黑板上,再加以補充。在討論中既鍛煉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又使學生受到思想教育。當然,討論應遵循以下原則:(1)激發(fā)興趣,全員參與。討論的一個重要作用是使學生復習和鞏固所學的語言知識,教師應設法調動學生參與討論的積極性。如讓學生明確任務討論的效率就會提高。教材中設計了很多討論內容,如果學生能積極參加,則有利于提高其自身的語言表達能力,也有利于學生對課文材料作更全面和更深層的理解。(2)清除學生疑難,不糾小錯。學生在進行表達時,經常會出現(xiàn)一些人稱、時態(tài)、語法和邏輯上的錯誤,教師對此不必多慮,應該認識到這是語言學習過程中的自然現(xiàn)象,不要一味地去挑剔學生表達中的語言錯誤,要使學生在沒有壓力的狀況下保持思維和表達的連貫性。(3)逐層推進,全面提高。對于難度較大的話題,教師可讓表達能力較強的學生先陳述他們的意見,等老師小結后,再讓能力差的學生敘述。這樣,既能吸引后進生的注意力,又能讓他們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增強其學好英語的自信心。
每學期根據(jù)教學情況定期或不定期地進行階段性測試,既可以是綜合性的知識測試,也可以是口語測試、聽力測試、閱讀測試、寫作測試等分類測試。教師要引導學生分析此次測試的知識范圍,全卷包括有哪些題型,所考查的知識范圍及題型中哪些是書本直接知識,哪些是延伸拓展的,哪些是已接觸訓練過的題型,哪些是初次見面接觸的,延伸拓展的內容、新的題型可以運用哪些已知的知識去解答,等等。同時,要求學生以“反思表”的形式對測試進行總結,記錄測試中的失分情況,如看錯題目、粗枝大葉、書寫潦草、沒有認真復習、一知半解、完全不懂等,并同時反思自己的學習態(tài)度、學習方法、學習習慣、學習計劃及原有的知識基礎等,讓學生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地了解自己現(xiàn)階段的學習狀況和下階段學習應注意的問題,增強學生英語學習的自主性。
養(yǎng)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掌握高效的學習方法,使每個學生學會學習,達到愿學、樂學、會學、善學。
愿學,即有明確的目標,對英語有濃厚的興趣,有一定的毅力,有強烈、持久、穩(wěn)定的學習動機,主動積極地參與學習。
樂學,即視英語學習為一種享受,有積極樂觀向上的態(tài)度,學得輕松愉快。
會學,即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多種學習方法,能根據(jù)不同的情況,調整自己的學習方法,能廣泛地收集各種資料,從各種信息源獲取自己所需的信息。
善學,即善于制訂與自己認知風格相符的學習計劃,選擇合理的學習方法,能積極進行獨立的有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活動,善于思考,主動發(fā)現(xiàn)新知,并能總結規(guī)律。
引導學生學會自學“好比扶孩子走路,能放手時堅決放手,是一條規(guī)律”。在英語教學中,教師進行聽、說、讀、寫全面訓練,口語與筆頭練習融為一體,四會能力相輔相成,將語言的功能,意念和語言的結構有機結合起來,邊學邊用,在學中用,在用中學。
但要真正把教師所教的與學生所學的轉化為學生的能力,決不是單憑教師的簡單設計和想象就能完成的。教師必須要充分利用教材,精心設計課堂教學內容,并根據(jù)學生情況,適當補充一些與教材內容相關的反饋練習,如聽、寫、背書、復述課文,回答問題等,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各種感覺器官,做到“五到”,即心到、眼到、口到、耳到、手到。
綜上所述,初中生的思維能力已有了明顯的進步,我們應盡可能地培養(yǎng)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總之,新課程下的英語教師應轉變教學理念,更新教學策略,從而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探究和創(chuàng)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