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宏偉
(河北省樂亭縣中堡鎮(zhèn)初級中學)
初中文言文學習技巧與方法
◆劉宏偉
(河北省樂亭縣中堡鎮(zhèn)初級中學)
根據(jù)新課標要求,學習初中文言文,主要從以下四點入手:一是把握文言實詞和重點虛詞的意義;二是理解、翻譯文言語句;三是整體感知文章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內(nèi)容、寫作方法、技巧;四是積累、背誦文中重點語句、段落,背誦80篇文言詩詞。
文言文教學 熟讀成誦 精思課文 技巧
葉圣陶告誡我們“教是為了不教”。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會學生一篇文章不如讓學生掌握怎樣學會更重要、更有價值。學生只有掌握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找到索取知識的規(guī)律,拿到了打開知識大門的鑰匙,才會主動地去學習。我們堅持借科學的方法來學習文言文,指導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逐步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
語感對整句的理解很重要,語感好才知道怎么斷句,怎么去確定一些較長的句子的主謂賓部分。對整句的理解幫助很大,即便其中有自己尚未掌握的文言詞匯,也可以根據(jù)語感,判斷它在句子起到的作用,從何推斷它的大致意思。培養(yǎng)語感別無他法,只有多去朗讀古文,在理解每句意義的基礎上去朗讀。認識古文的語法上的特征,我重點提兩點:(1)古文的一個字就相當于現(xiàn)代的一個詞,比如,“妻子”意思是“妻子和子女”;“雖然”意思是“即使(雖)這樣(然)”;(2)古文的句式難掌握的是倒裝句和疑問句,倒裝句要掌握一些語法知識來理解,疑問句主要是揣摩其中的語氣。
在課本上標注出實詞虛詞的意思,然后整理出這些實詞虛詞,記住他們的意思,在下次遇到的時候靈活運用,如果遇到?jīng)]見過的,加入整理行列。另外就是語法,倒置什么的,其實也是有規(guī)律的綜上就是要善于發(fā)現(xiàn)觀察,掌握以下規(guī)律這是建立在你能夠記住一些詞的意思的基礎上。正確斷句須注意以下幾點:理解關鍵詞語,判斷詞與詞之間關系;了解一定的古代文化賞識;掌握文中對話、轉(zhuǎn)述、引用的規(guī)律;根據(jù)句首和句尾的詞語以及句中的慣用語進行判斷。根據(jù)單音詞雙音詞推斷,文言實詞以單音詞為主,這與現(xiàn)代漢語詞匯以雙音詞為主有很大區(qū)別。如《鄒忌諷齊王納諫》:“今齊地方千里”,這里的“地方”是兩個詞,是“土地”“方圓”的意思,而今天變成一個固定的意思了。可見,如果不把握文言實詞以單音詞為主的特點,就會因在理解上失誤而答錯題。在答題過程中,我們可以采用組詞的方法,將古文中的單音詞組成現(xiàn)代漢語中的雙音詞,就能很方便地理解文義。如“齊師伐我”,將這四個單音詞分別組成“齊國”“軍隊”“討伐”“我國”四個雙音詞,即可將“齊師伐我”的文意理解清楚了。
古人行文,往往采用一些字數(shù)同、結(jié)構(gòu)相同或相似的語句,各句在相對應的位置上,使用同義、反義或意思相關的詞,我們就可以利用這些語言結(jié)構(gòu)中,處于對應位置上的詞語往往在意義上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對的特點,求得詞語正確的解釋。如“忠不必用兮,賢不必以?!薄坝谩焙汀耙浴蔽恢孟嗤耙浴钡囊馑季褪恰坝谩钡囊馑?。如“殫其地之出,竭其廬之人”中的“殫”義可由熟悉詞“竭”的意義推知,“奉之彌繁,侵之愈急”句中的“彌”可由“愈”義推知。另外“信而見疑,忠而被謗”“通五經(jīng),貫六藝”等句子都可以用這種方法來推斷實詞或者句子的含義。利用成語來推斷,借成語推求詞義。成語是文化積淀下來的一種載體。文言文中的許多單音節(jié)詞都保留在成語或現(xiàn)代漢語語素中流傳下來,我們在實際生活中掌握了不少成語,可利用這些成語中的意義來推斷文言實詞的意義。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文言文誦讀的方式方法很多。這種誦讀不是單一的機械的枯燥的,而是靈活的生動的有神韻的。教師對朗讀的指導,一要及時,盡量做到邊朗讀邊指導,二要具體,具體指出學生朗讀的主要優(yōu)缺點和提高朗讀水平的途徑;三要靈活,結(jié)合談話、講解、評注、復述等多種活動進行朗讀訓練,全面提高學生文言朗讀的能力。讀多了,要求背誦就水到渠成,且能理解大意。正所謂“讀書百遍,其義自見?!碧热粢惶梦难晕恼n,自始至終聽不到讀書聲,是不能算是一堂真正的語文課的。但是朗讀應該有“度”,教師從來都不提倡那種不求甚解,為應付課堂四十五分鐘而漫無邊際的朗讀是“瞎讀”。
當然,中考文言文閱讀材料取材于課外,不是說課內(nèi)文言文的學習就不重要了,課內(nèi)文言文的學習必須得到足夠的重視。因為中考文言文閱讀材料雖取材于課外,但考點卻在課內(nèi),而能力只能在平時扎扎實實的課堂學習中逐步形成。那種忽略課內(nèi)文言文學習一味的進行大量毫無針對性課外閱讀訓練的做法,是舍本逐末,本末倒置。
總之,文言文表面看似枯燥,但細細品味,卻是濃香醇厚的,只要我們老師,重誦讀、授方法、賞美點、激興趣,我相信,只要我們肯動腦筋,從學生的實際,運用多種策略,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fā)文言文學習興趣,不斷積累,將會有一個質(zhì)的飛躍,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就會有很大的提高。
[1]燕國材.熟讀精思——談記憶與思維的關系[J].上海教育科研,1985,(06).
[2]孫彤芬,楊理.引導學生“精思置疑”的幾點體會[J].天津教育,1980,(09).
[3]朱熹.熟讀精思[J].中學生閱讀(高中版)(上半月),2013,(09).
[4]王仁波.熟讀精思合理想象[J].語文教學與研究,198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