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鈴 冷炎
?
基于課程整合的TBL教學法在中醫(yī)外科學教學中的應用與探索
王鈴 冷炎
【摘要】中醫(yī)外科學是中醫(yī)學主干課程,我們對中醫(yī)外科學各論部分的課程進行整合,用TBL教學法進行教法改革,提高了中醫(yī)外科學的課堂效果,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臨床思維能力,對于提高中醫(yī)外科學的教學效果進行了有益的探索。
【關鍵詞】中醫(yī)外科學;課程整合;TBL教學法
中醫(yī)外科學是中醫(yī)學重要的臨床主干課程,其中各論部分的病名繁多、相近,難于記憶和掌握[1],應用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學,方式單調(diào),學生厭倦,教學效果差[2]。自2011年4月開始,我院在中醫(yī)外科學的各論教學中,開展了基于課程整合的團隊為基礎的教學法(Team-Based Learing,TBL)的教法改革,報道如下。
1.1 課程整合
針對中醫(yī)外科學課程各論部分內(nèi)容的特點,將中醫(yī)外科學各論部分的課程實行橫向整合,即在一門課程內(nèi),以癥狀為基礎,幾個內(nèi)容相近的疾病整合為一個小單元(自命名)。每個單元講授內(nèi)容,以病歷形式引出。按照PBL教學法,每個病歷分成三幕。
1.2 具體實施
選擇我校2007級針灸推拿專業(yè)學生45名,學生以自愿為原則分為5組,每組人數(shù)為8~10人,選出主持人1人。課前一周按照小組發(fā)放病例材料,讓學生查找資料,自我學習。課上提出問題,學生分組討論,討論結(jié)束后,每組推選一名代表進行陳述,對于存在異議的問題,各小組之間可以互相辯論,老師引導討論方向,對同學們?nèi)杂幸蓡柕牡胤竭M行啟發(fā)并共同尋找問題的答案,引導學生深層的理解問題和全面的思考問題,根據(jù)每組的整體質(zhì)量,對問題回答的準確性和完整程度,最后由教師進行總結(jié)。
通過座談與調(diào)查問卷兩種形式,了解老師和學生對課程整合基礎上的TBL教學方法的評價、收獲和意見。對于反饋的意見匯總為4個方面:(1)學生考試成績評價:應用TBL教學法的班級學生與普通授課班級學生的成績持平,沒有明顯不同。(2)學生對教師評價:通過TBL教學法拉近了老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改變了原有的以教師為中心的上課模式,老師展示出了更高的業(yè)務水平、教學水平、組織水平。(3)教師對學生評價:培養(yǎng)了學生團隊合作的意識和團隊協(xié)作的能力,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資料整理能力都有大幅度提升,學生的知識結(jié)構(gòu)更加合理,相關知識涉獵更加廣泛。(4)學生對課程評價:學生普遍認為應用TBL教學法有助于促進臨床思維轉(zhuǎn)化。能夠增加學生對學習的興趣,變被動為主動,改變以往被動灌輸?shù)膫鹘y(tǒng)方式。通過團隊合作增進了同學之間的友誼,同學之間互相取長補短共同進步。
TBL教學法提出之初應用于法學院和商學院,并沒有應用于醫(yī)學院,2002年美國Richards等學者率先將TBL教學法應用于醫(yī)學教育[3-4],并取得了非常顯著的效果。
TBL教學法是基于PBL的精髓,同時避免PBL教學中的不足,去粗取精而形成的教學法,是目前國際上最新的教學法。TBL教學法貫徹了現(xiàn)代“以學生為中心,以問題為中心,以培養(yǎng)能力為中心”的教育思想[5],避免了以往填鴨式教學法,學生被動學習,熱情不高,學生能力差的缺點,同時,解決了我國PBL教學法教學資源嚴重不足的現(xiàn)狀[6]。改變了長期以來中醫(yī)外科教學課堂中灌輸式的,以教師為中心,以單個疾病知識傳授為中心的傳統(tǒng)教法。更注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課堂教學以學生為中心,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培養(yǎng)學生的臨床思維能力。
學生帶著問題看書,帶著問題查找資料,并且在本小組內(nèi)先進行討論,從而加強了對基礎知識的理解及認識,同時通過與教材理論內(nèi)容緊密配合的病例分析,又鍛煉了學生將理論應用到實際的能力。這樣的學習方法使學生對疾病的認識從感性上升到理性,提高了學生的整理、分析、判斷的能力[7]。并且通過學生之間互幫互助、互相督促,提高了學習效率,培養(yǎng)了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和競爭意識。TBL教學法能夠有效的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終身學習的能力和意識。隨機選擇學生進行陳述,促使每一位同學都要認真的準備,提升了教學的實效性,培養(yǎng)同學的表達能力和綜合素質(zhì)。
TBL教學過程中,教師既是組織者、導者,也是全局的掌控者,由于學生根據(jù)討論提出涉及多學科、多領域的問題較多,對授課教師的知識水平和課堂駕馭能力要求較高,對教師的能力也是較大的考驗,促進老師對所授課程的更新速度,及時更新教師的知識儲備和駕馭前沿知識的能力,通過與學生共同參與討論,教師也從中受益,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8]。
傳統(tǒng)教學法是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隨著學科分化逐漸變細,各門課程學時數(shù)減少,而各科內(nèi)容又有相互交融的地方。TBL教學法的改革正好可以彌補以上不足,隨著高素質(zhì)教師隊伍的建立,此教學法在醫(yī)學教育體系中有著廣泛的前景。
參考文獻
[1]周玉華.TBL教學法在醫(yī)學教育中的應用與展望[J].科技信息,2011(21):28.
[2]艾文兵,胡兆華,簡道林.TBL在醫(yī)學教育中的應用現(xiàn)狀和在中國醫(yī)學教育中的應用意義[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13,31(4):88-90.
[3]高曉秋,馬武華.TBL教學法在西醫(yī)外科學教學中的應用[J].醫(yī)學教育探索,2010,9(9):1230-1231.
[4]劉愛蘭,張清偉.TBL結(jié)合臨床路徑教學法在婦科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5,7(16):8-9.
[5]楊素清,王松巖,王姍姍,等.PBL教學法在中醫(yī)外科學教學中的應用與探索[J].中國中醫(yī)藥現(xiàn)代遠程教育,2014,12(16):79-81.
[6]李杰輝,張力,唐乾利,等.PCMC教學模式在中醫(yī)外科學臨床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廣西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5,18(1):135-137.
[7]彭娟,張朝暉,關靖,等.基于單元式教學探討中醫(yī)外科局部辨證PBL教學模式的應用[J].天津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5,34(4):237-240.
[8]季亞婕,李瓊,江科,等.任務型教學結(jié)合案例教學在《中醫(yī)外科學》教學中的運用[J].上海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5,29(4):5-7.
·教育實踐·
作者單位:130021 長春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醫(yī)院教務科
Application and Exploration of TBL Teaching Method Based on Curriculum Integration in the Teaching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urgery
WANG Ling LENG Yan,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affiliated hospital, Changchun 130021, China
[Abstract]Chinese traditional surgery is 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ain courses, we carried out on the theory of Chinese traditional surgery each part of the curriculum integration, with the TBL teaching method in teaching reform, improve the classroom effec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surgery, cultivate the students' clinical thinking ability,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surgery has carried on the beneficial exploration.
[Key words]Chinese traditional surgery, Curriculum integration, TBL teaching method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6.07.007
【文章編號】1674-9308(2016)07-0010-02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