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強 李浪
?
七年制臨床醫(yī)學專業(yè)診斷學雙語教學的實踐與思考
蘇強 李浪
【摘要】了解七年制臨床醫(yī)學專業(yè)診斷學雙語教學的效果,并進一步探討雙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為雙語教學提供一定的理論參考依據(jù)。
【關鍵詞】七年制;臨床醫(yī)學;診斷學;雙語教學;實踐;思考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化,國際交流不斷增多,急需培養(yǎng)出新一代既精通專業(yè)知識,又熟練運用外語的復合型人才[1],以滿足國家和民族發(fā)展的需求。因此,雙語教學無疑成為培養(yǎng)人才,增強國際競爭力的重要措施[2],已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診斷學是高等醫(yī)學院校臨床醫(yī)學專業(yè)本科生的必修課之一,是由基礎醫(yī)學過渡到臨床醫(yī)學十分重要的一門課程,是醫(yī)學生在學習基礎醫(yī)學相關課程后,過渡到臨床各學科的學習而開展的一門必修課[3]。因此,診斷學是一座連接基礎醫(yī)學與臨床醫(yī)學的橋梁,是學習掌握臨床醫(yī)學各學科的基礎,也是打開臨床醫(yī)療工作大門的一把金鑰匙,醫(yī)學生有必要掌握診斷學知識。哪些人群適合進行專業(yè)知識的雙語教學,目前正在探索之中,其中研究較多的是七年制學生[4-8]。七年制學生屬于重點線分數(shù)以上錄取的優(yōu)秀學生,總體來說,綜合素質、自學能力及外語水平,都較相應年齡的人群要高[9];且七年制每年招收人數(shù)少,有利于教學人員統(tǒng)籌安排,更好的完成教學任務。本次研究通過了解七年制臨床醫(yī)學專業(yè)診斷學雙語教學的效果,分析影響雙語教學效果的原因,并做出初步改革嘗試,為今后的雙語教學方案提供一定的理論參考依據(jù)。
1.1 雙語教學的定義
廣義的雙語教學指在教學過程中,使用兩種語言進行課堂活動;狹義的雙語教學則是指學校中使用第二語言或外語傳授非語言學科內容的教育[10]?!独事鼞谜Z言學詞典》中“雙語教學定義為能在學校里使用第二語言或外語進行各門學科的教學[11-12]。我國目前開展的雙語教學基本符介狹義的雙語教育的范疇。
1.2 雙語教學的必要性
當今社會是一個飛速發(fā)展的社會,經濟社會全球化趨勢對現(xiàn)代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培養(yǎng)出能與國際接軌的新型復合型人才,滿足國家和民族發(fā)展的需要。我國教育部頒發(fā)的《關于加強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13]中明確提出:在高等院校積極推廣英語等外語進行教學的要求。因此,雙語教學已成為醫(yī)學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
1.3 雙語教學存在的問題
醫(yī)學專業(yè)抽象枯燥[14],與其他專業(yè)相比需要記憶的內容較多,且診斷學是醫(yī)學生從基礎醫(yī)學過渡到臨床醫(yī)學的課程之一,內容相對深奧乏味。若無扎實的基礎,一味地開展診斷學雙語教學,不僅不能達到雙語教學的目的,學生對診斷學基礎知識掌握不牢固,造成舍本求末的局面,不利于人才的培養(yǎng)。具體表現(xiàn)為以下幾方面。
(1)七年制學生的入學分數(shù)相對較高,但學生的英語水平參差不齊,其中不乏英語能力較差者。如一味地對全部七年制學生進行診斷學雙語教學,英語能力較差者或許會對雙語教學方式產生反感情緒,不利于對診斷學知識的學習和掌握。(2)研究表明[15],女性的語言學習能力較男性強。雙語教學的方式或許適用于女性,未必適用于男性,但目前尚缺乏相應的研究證明。(3)教學人員的英語水平高低不齊,教學人員的英語口語及寫作水平,與雙語教學的效果密切相關。如教學人員自身外語口語水平較差,不利于學生掌握和理解,不能夠達到雙語教學的目的。(4)目前我國的雙語教學,不完全是全英文教學,雙語教學是不同比例的中英文教學[16]。而中英文比例是多少最有利于雙語教學,目前暫無統(tǒng)一定論。由于各學科授課人員在授課過程中,中英文所占比例各不相同,雙語教學的效果也不一致。(5)全國各省市的經濟文化不同,雙語教學的效果也不一致。沿海地區(qū)經濟相對發(fā)達,與國際交流的機會較內陸地區(qū)較多,且有相應的資金請外教參與教學活動,使得高校學生與英語接觸多,有利于雙語教學的開展;內陸地區(qū)的經濟欠發(fā)達,與國際接觸少,缺乏相應的資金請外教參與教學;部分地區(qū)普通話普及率較低,再用難以理解的英文傳授剛接觸的診斷學知識,不利于學生掌握診斷學基礎知識。(6)雙語教學的教材不統(tǒng)一,目前我校七年制臨床醫(yī)學專業(yè)診斷學所采用的教科書為中文教材,與教學人員上課的中英文課件不相符,部分學生甚至找不到上課相應的內容在教材所在位置,而教學內容已過去一半。不能夠達不到雙語的目的,但國外的原版教材均為英文,大部分學生難以理解,更不能掌握診斷學基本知識。
七年制臨床醫(yī)學專業(yè)的學生剛剛接觸診斷學雙語教學時,大部分學生不能很好的適應,表現(xiàn)在:(1)較快的忘記剛剛上課的內容,不能將所學內容運用到臨床實踐中。(2)對于上課所提的簡單問題,不能快速的回答,需要翻閱教材才能回答。(3)課堂作業(yè)不能及時完成或需要翻閱課本方能完成。(4)平時成績不理想,大部分學生成績處于中下水平。但經過一個學期左右時間的學習和積累,同學們可以掌握大量常用的英文專業(yè)術語,表現(xiàn)在:(1)上課積極性較前好,基本都能回答出大部分的課堂問題。(2)課堂作業(yè)能及時上交。(3)期末成績較期中成績好。(4)已自學外文診斷教科書,能看懂大部分國外專業(yè)文獻。
3 診斷學雙語教學的改進意見
作為一名七年制臨床醫(yī)學專業(yè)診斷學雙語教學的授課人員,在雙語教學的過程中,不僅積累了相關方面的教學經驗,也有自己的一些思考和建議,供教學人員及學生參考,以期提高雙語教學水平。
3.1 學生方面3.1.1 明確診斷學雙語教學的必要性 診斷學是連接基礎醫(yī)學與臨床醫(yī)學的一門重要學科,是打開臨床工作大門的一把金鑰匙。近年來,隨著經濟的快速發(fā)展,醫(yī)學知識更新的速度也有所加快;但國內還存在一些陳舊、已被循證醫(yī)學證明是錯誤的臨床觀點,這些錯誤的臨床觀點必定導致錯誤的治療方案,加重患者的病情及經濟負擔。因此,有必要學習新的診斷觀點,正確處理患者的病情。國外的診斷學具有起步早、發(fā)展快、教學經驗豐富和師資力量雄厚的特點,優(yōu)于國內診斷學的發(fā)展。因此,有必要通過學習英文,以獲取先進的、正確的理念和技術,達到正確處理患者病情的目的,實現(xiàn)“醫(yī)者仁心”的偉大理想。
3.1.2 培養(yǎng)個人獨立自主的學習能力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培養(yǎng)自主自主的學習能力,需端正個人學習態(tài)度,明確學習的目的和重要性,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作為一個學習者要有學習的目標和學習的動力,時刻銘記:“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吃的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的經典名言。鼓勵自己獨立思考,勇于質疑和問難,不滿足于一知半解,不懂就問,努力營造良好達的學習氛圍,激發(fā)自己的探知欲望。
3.1.3 主動加強與留學生之間的交流 廣西地處祖國的南疆,隨著改革開放的進行,廣西與國際的交流日趨增多。特別是中國-東盟的開展,近年來到我校學習的留學生日趨曾多。學生應做到大膽的與國外留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學會用英文交流、用英文寫信及參與留學生舉辦的活動等,在交流的過程中提高自身的英文水平,提高自身綜合能力。
3.2 教學人員方面
3.2.1 提前準備好雙語教學課件 提前準備好雙語教學的課件是確保雙語教學效果的前提,對于第一次進行雙語教學的教學人員來說,顯得尤為重要。(1)不僅要熟悉教科書上的具體內容,同時也需要閱讀國內外最新的教材,熟悉本章節(jié)內容的最新動態(tài)。(2)熟悉本章節(jié)專業(yè)術語的英文,力求英文書寫正確,發(fā)音標準,做到心中有數(shù),統(tǒng)籌課堂的安排。(3)提前準備好課堂上提問的問題,課堂上的問題不僅是檢驗學生學習效果的一種評價方式,也是活躍課堂氣氛的一種手段。由于課堂提問教學的效果要優(yōu)于傳統(tǒng)教學方法,因此課堂提問也是一種提高雙語教學效果的方式,可增進師生之間的交流,提高雙語教學的質量。
3.2.2 提高授課人員自身英語水平 良好的師資力量是雙語教學成敗的重要因素。雖然為七年制臨床醫(yī)學專業(yè)診斷學進行雙語教學的人員學歷水平均為碩士學歷以上,但平時他們多關注于本科室的相關知識,較少時間花費在學習英語上,英語的聽、說能力更是薄弱。因此,要提高診斷學雙語教學的效果,授課人員就必須提高自身的英語水平,特別是提高聽、說能力。多閱讀診斷學相關方面的最新書籍,多與外國留學生進行交流、聆聽高年資授課人員的經驗和教訓及參加國際學術會議,以提高自身英語綜合能力。
3.2.3 教學人員要做到因材施教 現(xiàn)代教育學家陶行知先生說過:“培養(yǎng)教育人和種花木一樣,首先要認識花木的特點,區(qū)別不同情況給以施肥、澆水和培養(yǎng)教育,這叫因材施教”。教育的目的是培養(yǎng)人才,學生由于自身身體、心理因素和家庭環(huán)境等因素不同,每個學生對知識的接受程度也不相同。因此,要讓每個學生得到良好的發(fā)展,就要承認學生的差異性。因材施教的實質是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根據(jù)學生的接受能力和特點,有的放矢地進行針對性的教學。對學生的管理也要因材施教,根據(jù)學生的性格去教育他們。對于那些內向的,自尊心強的,盡量多表揚一下,給予他們信心,對于那些性格外向的,比較活躍的,不服從管理的,可以私下找他們談談心,找到處理問題的正確途徑。雙語教學的關鍵是要抓住切入點,運用激勵機制,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不急不躁,按學生成長規(guī)律引導他們,幫助他們。
3.3 高校方面3.3.1 SSP與雙語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模式 自從1975年M.R.Harden[17]首次提出SPP(醫(yī)學生模擬標準化病人)概念開始,SPP模式已廣泛應用于臨床教學之中。采用SPP模式進行教學,能提高學生雙語教學的效果。因此,學校應推廣SSP模式與雙語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方式。SP與雙語教學的結合,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學生面對患者時的緊張情緒,克服了不能重復檢查的困難等,同時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醫(yī)學生在SSP模式的學習得過程中,扮演的是檢查者和被檢查者的角色,充分體會到醫(yī)生和患者所需做的事情,從而在今后的雙語教學中,能夠有重點的學習薄弱部分,同時可進一步的學習如何處理醫(yī)患關系,為今后的臨床工作提供一定的基礎。
3.3.2 提高授課人員的綜合素質 雙語教學的授課人員不僅需要掌握相關專業(yè)知識,具備豐富的雙語教學經驗,而且需要較高的英語素質。因此,如何提高雙語教學人員的綜合素質,是限制雙語教學的突出問題之一。在如何提高授課人員的綜合素質,有如下建議:(1)學校應加大資金的投入力度,創(chuàng)造多種機會吸引海歸人員。(2)每年選派優(yōu)秀的授課人員到國外進修學習,對有突出貢獻者給與適當?shù)莫剟睢#?)鼓勵授課人員積極參與外文文獻的撰寫,在學習的過程中成長。(4)通過校內開展培訓班及英語講課比賽等方法,提高雙語授課人員的綜合能力。
3.3.3 加強雙語的網(wǎng)絡教學 現(xiàn)代社會是計算機社會,網(wǎng)絡的發(fā)展帶來了無限的學習資源。學校應加大對網(wǎng)絡方面的資金投入,建立健全的教學網(wǎng)絡,有利于課后授課人員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打破傳統(tǒng)課堂的局限性,便于學生課后及時鞏固和消化所學知識。同時教學網(wǎng)絡的建立,有利于授課人員通過網(wǎng)絡了解到專業(yè)的最新動態(tài),及時更新自己的知識,更好的進行雙語教學;學生也可通過教學網(wǎng)絡主動獲取感興趣的內容,不局限在專業(yè)知識,更好的拓寬思維方式,提高自身綜合素質水平。
綜上所述,對七年制臨床醫(yī)學專業(yè)診斷學進行雙語教育,是我國教育界的一項新探索,為適應經濟全球化而培養(yǎng)新型復合型人才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
參考文獻
[1]梁冬雪.淺析醫(yī)學外語復合型人才的培養(yǎng)[J].中國衛(wèi)生人才,2009(9):68-69.
[2]陳虹,江濤.臨床醫(yī)學雙語教學的合理實施初探[J].醫(yī)學教育探索,2006,5(3):247-248.
[3]周曉春,戴小麗.上好診斷學緒論課的重要性[J].中國科技信息,2008(21):269.
[4]吳梅,張代軍,房麗華.七年制《組織學》雙語教學的實踐與探索[J].青島大學醫(yī)學院學報,2008,44(1):86,88.
[5]王崴,魏敏杰,劉明妍,等.七年制醫(yī)學生藥理學PBL雙語教學探索與實踐[J].中國高等醫(yī)學教育,2008(7):89-90,96.
[6]宋金鑫,許明璋.對醫(yī)學七年制學生開展雙語教學的思考[J].西北醫(yī)學教育,2004,12(5):399-401.
[7]李曉楓,高曉虹,馬莉,等.七年制醫(yī)學生雙語教學的調查與分析[J].醫(yī)學教育探索,2007,6(10):965-966,974.
[8]閆宇翔,王亞東,金承剛.在七年制學生中開展臨床流行病學雙語教學[J].醫(yī)學教育探索,2006,5(2):157-158,162.
[9]陳群,劉梅,郝小梅.七年制班開展中醫(yī)診斷學雙語教學體會[J].中醫(yī)教育,2000,19(3):35-41.
[10]王斌華.雙語教學的回眸與前瞻一國際視野本土實驗[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3-4.
[11]Vogel S A.Gender differences in intelligence, language, visualmotor abilities,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in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Journal of Learning Disabilities,1990,23(1):44-52.
[12]王雯,童朝輝.物理診斷學雙語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中國病案,2011,12(9):59-60.
[13]佚名.教育部關于印發(fā)《關于加強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的通知[J].教育部政報,2001(10):468-471.
[14]左琳,呂定超,劉慧榮.醫(yī)學專業(yè)英語教學模式改革的幾點建議[J].基礎醫(yī)學教育,2014,16(3):230-232.
[15]陸虹.解讀異性肢體、表情語言能力 女性優(yōu)于男性[J].健康博覽,2008(6):20.
[16]吳愛群,尚琳,黨瑞山,等.系統(tǒng)解剖學雙語教學不同英語比例的教學實踐與分析[J].解剖學雜志,2006,29(5):665-667.
[17]Hedges BD.The 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three decades of development[J].J Vet Med Educ.2006,33(4):571-577.
Practicing and Thinking of Bilingual Teaching in Clinical Diagnosis of Seven-year Clinical Medical Students
SU Qiang LI Lang,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xi Medical University, Nanning 530021, China
[Abstract]To study the effect of bilingual teaching in the diagnosis of Seven-year clinical medical students, and further exploring the problems and causes in bilingual teaching,to provide a certain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bilingual teaching.
[Key words]Seven-year students, Clinical medicine, Diagnostics, Bilingual teaching, Practice, Thingking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6.06.008
【文章編號】1674-9308(2016)06-0012-03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作者單位:530021南寧,廣西醫(y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心血管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