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 瑛,秦 鵬
(1.黑龍江建筑職業(yè)技術學院,哈爾濱 150025;2.黑龍江財經學院,哈爾濱 150025)
新媒體環(huán)境下加強大學生黨建工作的研究
秦 瑛1,秦 鵬2
(1.黑龍江建筑職業(yè)技術學院,哈爾濱 150025;2.黑龍江財經學院,哈爾濱 150025)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2016年6月發(fā)布的統(tǒng)計報告顯示:學生是中國網民中最大的群體。目前,幾乎每一位在校大學生都在利用互聯網。通過對新媒體環(huán)境下大學生黨建工作的特點和現狀進行分析,提出新媒體工作方式與傳統(tǒng)黨建模式相結合的工作方法。這是當前大學生黨建工作的重要途徑。
新媒體;大學生;黨建工作
新媒體是指“相對于報刊、廣播、電視等傳統(tǒng)媒體而言,依托互聯網、移動通信等技術向受眾提供信息服務的新興媒體形態(tài)”。在新媒體時代,“互聯網已成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會輿論的放大器,我們要充分認識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興媒體的社會影響力,高度重視互聯網的建設、運用、管理,努力使互聯網成為傳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前沿陣地,提供公共文化服務的有效平臺,促進人們精神生活健康發(fā)展的廣闊空間”。
隨著新媒體的發(fā)展,充分發(fā)掘和利用新媒體對大學生黨建工作的積極作用,拓展黨建教育渠道,創(chuàng)新黨建工作方式,改進黨建教育手段,增強黨建教育效果,成為大學生黨建工作的新課題。
1.1 大學生黨建工作的內容和形式不斷豐富
新媒體全時、海量的信息為大學生黨建工作提供了豐富的資源,使學生黨建工作更加豐富、生動、真實,增強了黨內教育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新媒體也促進了高校學生黨建工作形式的多樣化,如開設黨建博客、黨員網絡社群、書記微博等多種新媒介形式。當師生以平等的身份進行交流時,學生處在完全放松的狀態(tài)下,對教育內容更容易接受和認同。
1.2 大學生黨建工作載體不斷創(chuàng)新
傳統(tǒng)的黨建工作往往通過個別談話、座談會、報告會等對廣大黨員進行教育,受到時間和地點的約束和限制。新媒體環(huán)境下,以論壇、微博、微信、QQ等媒介與學生廣泛溝通,貼近學生的生活,使黨建工作的時間、空間得到進一步的延伸與拓展,比傳統(tǒng)的說教更具有親和力。
1.3 大學生黨員的主體性不斷加強
新媒體時代背景下,每個人都擁有平等使用和主動發(fā)送信息的權利,黨建工作的主體與客體之間可以充分表達內心的想法與感受,改變過去講、聽的工作思路,使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更加真實。特別是改變了過去學生黨員被動接受的地位,可以充分發(fā)揮學生黨員參與黨建工作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調動學生黨員幫帶其他同學自主學習、自我教育。
2.1 傳統(tǒng)黨建網站對學生吸引力不足
學校開通的掛靠在組織部門或宣傳部門的網上黨校,內容不夠豐富,更新不夠及時,欄目相對單調,對學生的吸引力不強,造成了無人問津的局面,無法達到理想信念教育的效果。
2.2 黨建工作者業(yè)務能力水平有待提高
從事學生黨建工作的黨務工作者普遍存在知識結構滯后于社會發(fā)展形勢的現象,也難以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微博、微信、QQ 等新媒體的黨建工作中,年輕的黨務工作者雖然容易接受網絡新技術但缺乏工作經驗,年長的黨務工作者工作經驗豐富但對新媒體技術運用不夠熟悉,難以創(chuàng)新黨建工作。
2.3 學生黨建工作方式有待改進
高校學生黨建工作多數是在相對封閉的學校內,依托課堂和黨組織來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單一,內容枯燥且缺乏活力,無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影響學生黨建工作的效果。學生接受黨組織教育樂于采用新媒體方式,它們具有直觀、生動、互動性強等特點,能有效吸引學生的關注,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促使高校的學生黨建工作順利有效地開展。
3.1 利用新媒體搭建學生黨建工作平臺
高校要借助新媒體為傳播介質,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通過在黨建網站、微博、微信群、BBS 論壇等設立 “黨建要聞” “紅色經典” “黨史人物述評” “黨建時訊” “熱點問題” “師生對話”等多種欄目,方便大學生自由選擇時間進行學習和交流,促使大學生有效便捷地從黨建工作平臺汲取正能量,提高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的科學化和信息化水平,進而增強高校黨建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3.2 加強學生黨建隊伍的新媒體素養(yǎng)
隨著新媒體的興起和發(fā)展,高校黨建工作者不僅要有較高的政治覺悟與豐富的黨建工作經驗,還應該掌握先進的新媒體技術。學習新媒體使用技能,并運用新媒體的特點開展黨建工作,成為高校領導干部和黨務工作者的必修課。作為黨務工作者,要緊跟時代步伐,靈活掌握新媒體的使用技能,擴大黨建工作覆蓋面,打造一支對黨的事業(yè)有強烈責任心與使命感,既有豐富的黨建工作經驗,又精通新媒體技術,全面做好黨建工作的高素質的黨務工作團隊,從而增強高校黨建工作的吸引力。
3.3 切實提高新媒體在學生黨建工作中的效能
新媒體環(huán)境下的學生黨建工作,要充分利用新媒體技術,加強傳統(tǒng)黨建與現代技術的結合,使學生黨建工作更具平等性、開放性和交互性。依托新媒體實施現代遠程教育與培訓,通過圖文并茂、直觀新穎的形式,創(chuàng)新學生黨員培訓工作機制,有效解決學生黨員教育培訓在時間、空間、內容、師資等方面的問題,調動學生黨員參與培訓的自覺性和積極性。有效整合黨建新聞信息、相關政策法規(guī)、黨的理論文獻、先進典型事跡、優(yōu)秀文藝作品等教育資源,著力打造學生黨員學習教育的新陣地,真正發(fā)揮新媒體的效能。
3.4 加強對新媒體運用的安全監(jiān)管
要強化學生黨員運用新媒體的責任意識,培養(yǎng)較強的法治意識、道德意識、黨性意識,自覺規(guī)范網絡傳播行為,保證個人成為文明網絡的使用者、傳播者,積級傳播社會正能量,營造積級健康的校園文化氛圍。高校黨務工作者要利用新媒體時代信息傳播速度快、容量大、覆蓋面廣的特點,緊緊抓住校園文化的主動權,開展行之有效的宣傳和教育活動,加強安全監(jiān)管,維護校園的政治穩(wěn)定。
當然,新媒體環(huán)境下學生黨建工作并不意味著要完全摒棄傳統(tǒng)的學生黨建模式,要堅持新媒體工作方式與傳統(tǒng)黨建模式相結合,既要有新媒體方式的引導和交流,也要有面對面的溝通,雙管齊下,提高學生黨建工作的生命力。
[1]CNNIC發(fā)布的第38次《中國互聯網絡發(fā)展狀況統(tǒng)計報告》.
[2]趙揚. 新媒體背景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創(chuàng)新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11.
[3]吳巧慧. 新媒體環(huán)境下大學生立體化黨建平臺建設探索[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2.
[4]于蘇靜.新媒體時代高校學生黨建工作探索與研究[J].科教導刊,2013.
(編輯 文新梅)
The Research of How to Reinforce the College Students’Party Building Under the New Media Environment
QIN Ying1, QIN Peng2
(1. Heilongjiang College of Construction, Harbin 150025, China;2.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cs, Harbin 150025, China)
According to the statistics reported by CNNIC (China Internet Network Information Center) in June, 2016, college students are the largest group of Chinese netizens. Almost every student is using internet at present in college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present situ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party building under the new media environment, put forward a new working method combining new media mode and traditional mode, which is an important route of college students’ party building at present.
new media; college student; party building
2016-11-10
秦瑛 (1976—),女。碩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大學生思想政治,黨建工作。 秦鵬 (1986—),學士,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向:大學生思想政治,學生管理工作。
G641
A
1672-0601(2016)12-0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