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慧敏
?
冠心病重癥監(jiān)護病房中心靜脈置管的護理分析
胡慧敏
【摘要】目的 分析冠心病重癥監(jiān)護病房中心靜脈置管的護理。方法 選取我院50例冠心病重癥監(jiān)護病房中心靜脈置管患者為研究對象,收治時間為2014年2月~2015年9月,經(jīng)信封式隨機分組,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進行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給予整體護理,對比兩組患者的導管阻塞率、感染率、脫管率。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導管阻塞率、感染率、脫管率均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 科學有效的護理對患者身體康復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冠心??;重癥監(jiān)護病房;中心靜脈置管
冠心病發(fā)展至中后期需要長期進行輸液治療,若反復經(jīng)外周穿刺靜脈,會為患者造成較大的痛苦,此外因治療冠心病的藥物容易對患者的血管產(chǎn)生損傷,致使患者肢體水腫,從而導致穿刺障礙,影響疾病治療及搶救[1]。我院為冠心病重癥監(jiān)護病房(CCU)中心靜脈置管患者實施整體護理干預,具體分析如下。
1.1 基線資料
選取2014年2月~2015年9月50例冠心病CCU中心靜脈置管患者為研究對象,采取信封式隨機分組方式,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25例。
對照組:16例男性患者,9例女性患者;平均年齡為(65.13±4.32)歲。
觀察組:12例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平均年齡為(65.21±4.45)歲。
將兩組患者的基線資料進行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對比。
1.2 方法
對照組(常規(guī)護理):給予患者中心靜脈置管前為患者講解置管的作用;置管后嚴密觀察患者的身體情況。
觀察組(整體護理):圍繞整個置管過程為患者實施的護理措施,具體內(nèi)容如下。
1.2.1 置管前護理 護理人員耐心地為患者講解置管的目的、患者需配合的工作及注意事項等,獲得患者的信任,緩解患者緊張的情緒。
1.2.2 置管中護理 置管過程中應嚴格遵守無菌操作的原則為患者進行穿刺,減少操作室內(nèi)人員的走動,密切配合醫(yī)生的操作。
1.2.3 置管后護理 (1)觀察患者的身體情況,臨床癥狀,若發(fā)現(xiàn)患者出現(xiàn)心率失?;蛐慕g痛及時向上級醫(yī)生匯報;(2)注意患者導管情況,及時疏通阻塞的導管;(3)加強換藥,每天利用碘伏對導管入口進行消毒,及時更換導管處的敷料,保持局部皮膚的清潔與干燥,避免患者發(fā)生感染;(4)加強對患者的巡視,對異常情況進行及時的處理;(5)輸液時應將液體瓶掛至合理的高度,確保輸液管適合患者的活動的長度,對清醒的患者進行健康宣教,叮囑患者在活動時注意導管,預防導管脫落。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的導管阻塞率、感染率、脫管率。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本文數(shù)據(jù)均經(jīng)過SPSS 18.0版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處理,兩組冠心病CCU中心靜脈置管患者的導管阻塞率、感染率、脫管率均為計數(shù)資料(用%表示,進行χ2檢驗)。當P<0.05時,表示兩組患者的各項指標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的導管阻塞率對比
觀察組患者中有2例患者出現(xiàn)導管阻塞的情況,其導管阻塞率為8.00%。
對照組患者的導管阻塞率為36.00%,該組中一共有9例患者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導管阻塞。
觀察組患者的導管阻塞率低于對照組,P<0.05。
2.2 兩組冠心病CCU中心靜脈置管患者的感染率對比
觀察組患者中僅1例患者出現(xiàn)皮膚紅腫的癥狀,該組的感染率為4.00%。
對照組中一共有10例患者發(fā)生感染,其中包括6例皮膚紅腫熱痛患者、4例出現(xiàn)膿性分泌物患者,其感染率為40.00%。
觀察組患者的感染率低于對照組,P<0.05。
2.3 兩組患者的脫管率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脫管率為12.00%,該組中有3例患者發(fā)生脫管。對照組患者中有12例患者發(fā)生脫管,其脫管率為48.00%。觀察組患者的脫管率低于對照組,兩組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由于靜脈血管管徑較粗,血流速度快,因此容易滿足搶救的需求,同時還可以減少反復穿刺為患者身體帶來的疼痛感[2]。此外,中心靜脈置管可以及時、準確、持續(xù)的為患者給藥,可顯著降低患者的身體及心理壓力。
由于患者自身的特征以及導管的特點,導致患者極易出現(xiàn)感染、導管阻塞、脫管等情況[3]。因此及時有效的護理可以減少感染、導管阻塞及脫管等情況的發(fā)生概率,可有效的緩解患者不良心理情緒,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況,提升患者的依從性。常規(guī)護理未針對患者的特征,進行針對性的護理措施,無法有效地調(diào)動患者的積極性,使得患者無法配合醫(yī)護人員的工作[4]。與此同時常規(guī)護理未對感染、阻塞、脫管等情況進行防護,從而導致患者感染、阻塞、脫管等情況的發(fā)生概率較高,對患者的心理及身體的影響較大[5]。
整體護理是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發(fā)展而來的護理措施,該項護理主要包括置管前護理、置管中護理、置管后護理及拔管護理。根據(jù)患者的身體情況,給予患者針對性的護理措施,提升患者的積極性[6]。護理人員根據(jù)冠心病及導管的特征,對導致患者出現(xiàn)導管阻塞的原因進行總結,并實施對應的護理措施;由于中心靜脈置管是導致醫(yī)院感染的主要途徑,因此在使用中心靜脈置管過程中,護理人員應將消毒、隔離、無菌操作當做護理的重點,降低患者的感染率;若靜脈置管脫出對患者的影響較大,輕則引起患者大量出血,重則導致患者發(fā)生休克,臨床將導管脫出的主要原因進行總結,即包括患者自行拔管、皮膚的縫線裂開、護理人員操作不當?shù)?,護理人員應加強對患者的臨床護理及導管護理,將自行拔管的危害及可能造成的后果告知患者,并對患者進行日常穿衣指導,減少穿衣過程中不慎將導管拉出的風險[7]。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導管阻塞率、感染率、脫管率均低于對照組,P<0.05??偠灾?,冠心病CCU中心靜脈置管患者實施整體護理可減少患者的痛苦,對患者身體的恢復具有促進意義[8-9]。
參考文獻
[1] 苑海霞. 綜合CCU冠心病介入治療術后患者的護理[J]. 護理實踐與研究,2015,12(5):43-44.
[2] 蔣文萍. 重癥監(jiān)護病房患者中心靜脈置管的護理體會[J]. 現(xiàn)代醫(yī)藥衛(wèi)生,2011,27(19):3004-3005.
[3] 鄭夢茹. PICC置管并發(fā)靜脈炎的預防與護理干預[J]. 醫(yī)療裝備,2016,29(4):183-183.
[4] 王英菊. 冠心病重癥監(jiān)護病房(CCU)中心靜脈置管的臨床觀察護理[J]. 中國保健營養(yǎng)(中旬刊),2012(8):173.
[5] 劉曉霞,楊曉芳. 冠心病重癥監(jiān)護病房中心靜脈置管的臨床護理研究[J]. 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16,32(9):163,165.
[6] 朱建萍. 重癥監(jiān)護室患者中心靜脈置管的護理[J]. 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3,34(23):3585-3586.
[7] 羅容蓮. 重癥監(jiān)護病房患者中心靜脈置管的護理體會[J]. 健康必讀(下旬刊),2013(7):279.
[8] 楊貽清,潘成梅. 不同深靜脈置管方式在重癥監(jiān)護病房危重患者中的應用比較[J]. 現(xiàn)代醫(yī)藥衛(wèi)生,2013,29(18):2739-2740.
[9] 梁月圓. ICU中心靜脈導管感染患者的護理[J]. 護理實踐與研究,2015,12(8):32-33.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308(2016)15-0220-02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6.15.146
作者單位:河南省洛陽市鄭州大學附屬洛陽中心醫(yī)院CCU,河南 洛陽 471000
Nursing Analysis of Central Venous Catheter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n Intensive Care Unit
HU Huimin
CCU, Luoyang Central Hospital Affiliated to Zhengzhou University, Luoyang He’nan 4710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Analysis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ntensive care unit care center venipuncture. Methods 50 cases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n ICU vein catheterization patients were chosen as the research object in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4 to September 2015, the envelop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the observation group given holistic nursing, tha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catheter blocking rate, infection rate, rate of tube removal. Resul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rate of catheter obstruction, infection rate and removal rate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nursing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patient's physical rehabilitation.
[Key words]Coronary heart disease, Intensive care unit, Central venous cathe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