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耀秀
(江西省修水縣第一人民醫(yī)院,江西 修水 332400)
舒適護理在子宮肌瘤手術患者臨床護理路徑中的應用效果
高耀秀
(江西省修水縣第一人民醫(yī)院,江西 修水 332400)
目的研究探討舒適護理在子宮肌瘤手術患者臨床護理路徑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本院2014年3月至2016年6月期間收治并擇期擬行手術治療的子宮肌瘤患者137例為研究對象,采取數(shù)字標注隨機將患者分為兩組,對照組68例,按照臨床護理路徑實施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69例,在臨床護理路徑服務中結合舒適護理服務理念進行服務,對比兩組護理效果。結果觀察組患者在首次下床活動時間、住院時間以及醫(yī)療費用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在環(huán)境舒適率、術前焦慮改善率、術后疼痛緩解率、體位舒適率方面以及護理服務滿意率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將臨床護理路徑與舒適護理的有機結合,保障了醫(yī)療護理工作要求的有序開展,同時也滿足患者個人需求,促進高質量護理,增強患者滿意度,提高醫(yī)院社會形象。
臨床護理路徑;舒適護理;子宮肌瘤
子宮肌瘤為婦科較為頻發(fā)的生殖腫瘤疾病,主要發(fā)病人群為30~50歲中年婦女,其臨床對本病的治療首選手術切除,不過手術創(chuàng)傷以及術后并發(fā)癥問題為患者帶來極大的痛苦。對此良好、專業(yè)、全面的圍手術護理干預措施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回顧分析我院2014年3月至2016年6月期間收治并擇期擬行手術治療的子宮肌瘤患者137例,采取臨床護理路徑服務中結合舒適護理服務理念進行服務,效果顯著,現(xiàn)將報道如下。
1.1 資料:選取本院2014年3月至2016年6月期間收治并擇期擬行手術治療的子宮肌瘤患者137例,年齡29~53歲,平均年齡(41.06±4.65)歲,入選病例均行B超、病理組織學檢測診斷,符合子宮肌瘤診斷標準;均采取硬膜外麻醉后給予子宮切除術治療。已排除合并全身代謝功能疾病者,伴有心肝腎功能不全者,告知患者本次研究目的意義,征得同意并簽訂知情同意書。
1.2 試驗分組:采取數(shù)字標注隨機將患者分為兩組,對照組68例,年齡29~52歲,平均年齡(41.54±4.31)歲,按照臨床護理路徑實施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69例,年齡30~53歲,平均年齡(40.87±4.81)歲,在臨床護理路徑服務中結合舒適護理服務理念進行服務。兩組對比年齡、病情癥狀、手術方式等資料,均無明顯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3 護理方法:對照組患者在宮肌瘤手術治療期間按照臨床護理路徑實施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患者則在臨床護理路徑服務中結合舒適護理服務理念進行服務,護理人員在患者初次入院后主動進行相關住院治療注意事項,告知舒適護理服務各項內容,讓患者了解治療目標評估;遵循臨床護理路徑制定護理目標,結合患者病情與機體狀態(tài)分別對圍手術期護理措施進行細化,加強術前準備護理、術中全面綜合性手術協(xié)助護理,術后高質量舒適護理。重視患者需要以及心理情緒進行疏導支持,確?;颊呷朐汉鬁p少對環(huán)境的陌生感,改善術前焦慮、緊張情緒,緩解術后疼痛感,全面落實舒適護理措施。護理人員實時掌握患者治療進展,保證舒適護理服務有序開展,保證科學性、個體化護理路徑,讓患者在住院治療期間身心均保持在輕松愉悅的狀態(tài)下接受治療。
1.4 觀察指標:記錄兩組患者住院時間、醫(yī)療費用、首次下床活動時間等臨床指標,結合Kolcaba的舒適狀況量表對患者治療期間舒適程度進行評估分析,結合問卷評估表統(tǒng)計患者對本次護理服務質量滿意情況。
1.5 統(tǒng)計學方法:將數(shù)據(jù)納入SPSS19.0統(tǒng)計軟件中進行分析,若(P<0.05)則差異顯著,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表2 兩組患者舒適度對比分析[n(%)]
2.1 兩組患者治療后臨床指標對比結果:觀察組患者在首次下床活動時間、住院時間以及醫(yī)療花費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后臨床指標對比分析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后臨床指標對比分析
組別n首次下床活動時間(h)住院時間(d)醫(yī)療花費(元)觀察組6917.15±1.345.76±0.596014.64±375.64對照組6827.64±3.517.89±1.337124.51±523.06 t-12.06485.17856.9714 P-0.00000.01350.0087
2.2 兩組患者舒適度對比分析:觀察組患者在環(huán)境舒適率、術前焦慮改善率、術后疼痛緩解率、體位舒適率及護理服務滿意率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臨床護理路徑作為當前現(xiàn)代醫(yī)療服務較為常用的護理模式[1-3]。其護理核心價值在于通過專業(yè)、全面的醫(yī)療技術與院內醫(yī)療資源進行整合、優(yōu)化,并結合疾病特征及患者治療特點形成特定的護理實施方案,做到疾病的治療、康復、護理三項合一[4-5]。由時間做軸,指導督促護理人員在合理的時間節(jié)點內完成恰當?shù)淖o理服務,避免部分護理人員對護理工作的盲目性與隨機性,重視與患者間的溝通交流,讓患者自身完全掌握護理相關信息,減少不必要的護理糾紛,同時規(guī)范化護理模式減少了醫(yī)療資源的合理應用。
舒適護理則是近幾年臨床護理理念轉變發(fā)展的重要項目之一,主要由人性化護理理念轉化而來,重視患者在就診期間自身心理、生理方面需求,針對不同患者實際情況制定個體化服務措施,可有效避免護患糾紛,讓患者得到生理、心理、社會等多方面支持。本院針對子宮肌瘤患者病情特征與心理特點,將臨床護理路徑與舒適護理的有機結合,形成整體化、創(chuàng)造性護理服務模式,重視患人文關懷,強調患者圍手術期舒適度改善,并按照臨床護理路徑時間軸線進行多項護理服務交叉縱橫,讓患者、護理人員、臨床醫(yī)師均有效參與,提高醫(yī)患間互動,保障了醫(yī)療護理工作要求的有序開展,同時也滿足患者個人需求,促進高質量護理,增強患者滿意度,提高醫(yī)院社會形象。
[1] 張婷,鮑麗娜.舒適護理在子宮肌瘤手術患者臨床護理路徑中的效果觀察[J].東方食療與保健,2016(1):106.
[2] 貢曉明,張自忠,李紹仁,等.舒適護理在子宮肌瘤手術患者臨床護理路徑中的效果觀察[J].中國婦幼保健,2012,27(27):4206-4208.
[3] 馮建芬.舒適護理在子宮肌瘤手術患者臨床護理路徑中的應用效果[J].母嬰世界,2015(10):207.
[4] 翁美卿.臨床護理路徑在子宮肌瘤手術患者中的實施與效果評價[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1,9(11):152-153.
[5] 翟紅強.臨床護理路徑在子宮肌瘤圍手術期護理中的應用和評價[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1,5(15):92-93.
R473.73
B
1671-8194(2016)33-023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