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伍劍
雅韻之美
文 伍劍
《曉霧》 范小羽/作
繪畫是一種文化形態(tài),它必然顯現(xiàn)出文化特征的思維方法,也必然滲透作者的審美觀以及對生命的理解。
范小羽就是這樣一位有著自我審美、自我意識的畫家。他早年畢業(yè)于廣州美術學院,現(xiàn)為深圳市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深圳市硬筆書法協(xié)會理事,深圳市形而上雕塑壁畫藝術有限公司藝術總監(jiān)。
由于他對生命的感悟,對藝術的理解,他在選擇藝術形式的時候,把自己的感悟融于畫筆中,在學習前人的基礎上形成了以色助墨、以墨顯色,畫面色彩統(tǒng)一于斑駁水墨背景的色調(diào)之中,清麗明亮的繪畫風格。
彩墨畫派,林風眠先生首創(chuàng),以“水墨畫”為基底,在其上敷色、點彩,使畫面較之水墨畫在色彩上較為豐富、明快、鮮亮。
觀范小羽的彩墨畫,清新、文雅、抒情,有著整體、豐富、和諧、清雅的藝術情調(diào)。端坐于畫前,細細品之,讓人有著美的享受、心的陶冶,那開闊的畫境,令人心曠神怡。心在畫中,你就會有一種置身于真山真水的感覺,又仿佛置身塵外,來到不知哪一處的世外桃源。
比如他的《鷗鷺翔集》,以綠色為主色調(diào),層層推進,使得畫面極富朦朧的美感,在清麗婉約中透露出一種精妙的意蘊、柔和的氣質(zhì)以及靈秀之氣,形成了撲朔迷離、美輪美奐的彩墨藝術風貌。
作品《曉霧》是根據(jù)巴金先生《鳥的天堂》一文創(chuàng)作的一幅畫作,畫面中一棵連綿不斷的大榕樹,無數(shù)粗大的枝干在水中,然而“枝上又生根,有許多根直垂到地上,伸進泥土里。一部分樹枝垂到水面,從遠處看,就像一株大樹臥在水面上”。樹上“到處都是鳥影”,沙鷗集翔,蓬蓬勃勃,富有生機。從整幅畫面看,大樹占住一半,其實,中國山水畫中樹為神脈,有樹才有生機,有樹才有氣象。范小羽畫的樹婀娜多姿,氣象萬千。范小羽的這幅《曉霧》,樹位置的安排、筆墨點染均能恰到好處。霧氣中的遠景也是樹叢,縹縹緲緲,好似一幅仙境圖。
范小羽非常能捕捉生活中的點滴,他的《椰樹夕陽紅》抓住兩只野鴨在水中的動態(tài)及光影,生動地表現(xiàn)了生活情趣。其實,在范小羽的筆下,許多作品都是用他自己特有的藝術視角,來捕捉我們?nèi)粘I钪凶顬槭煜?、最感親切的主題,再現(xiàn)出藝術的美。
《鷗鷺翔集》 范小羽/作
目前對于彩墨畫,業(yè)界有很多微詞,其實,傳統(tǒng)中國畫發(fā)展到中唐時期,色彩就開始與水墨進行著斗爭,但在歷史傳承中,色彩的傳統(tǒng)明顯顯露出薄弱。一直到現(xiàn)代彩墨畫的出現(xiàn),才讓色彩傳統(tǒng)萌生出復蘇的跡象。
隨著時代的推進,彩墨畫才逐步將時代性、民族性相融合。人曰:變則生,不變則亡。范小羽的作品正適應了社會的變革,符合了當代人的藝術審美趣味和價值觀取向。
《椰樹夕陽紅》 范小羽/作
范小羽
著名太極書畫家,工藝美術師,武當趙堡太極拳第十四代傳人,祖籍海南文昌,1986年畢業(yè)于廣州美術學院,深圳市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深圳市形而上雕塑壁畫藝術有限公司藝術總監(jiān)。師從郭紹剛、王肇民教授。研習中國畫與水彩畫結合的意境創(chuàng)新。書法方面主要研究太極拳及太極思維在書法藝術中的表現(xiàn)形式。在雕塑壁畫藝術和陶瓷藝術上亦有所建樹,運用書法、繪畫和陶瓷創(chuàng)作《小羽禪意》系列陶瓷藝術,作品《鶴舞》于2015年榮獲第十一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chǎn)業(yè)博覽交易會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銀獎。代表作有《一帆風順》《椰海斜陽歸》《春韻》《秋水牧歌》《檳榔樹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