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慶社
考點一:不等關系及不等式的性質
考點二: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的解集
考點三: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的解法
考點四: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的應用
?
關于不等式(組)在中考中的考點透視
李慶社
(安徽省安慶市岳西縣思源實驗學校,岳西 246600)
本文就初中不等式(組)的知識在中考中常見的熱點、考點以及考查力度、考查方式等進行了剖析,并以近年來各地中考題為例,分考點進行了詳細說明,深度挖掘了解題中的數(shù)學思想方法,同時對今后不等式在中考中所考查的知識點和題型做出了預測,希望能對教師和學生關于這部分內容的復習有所幫助.
不等式 中考考點 知識鏈接 考點預測
一元一次不等式與一元一次不等式組是初中數(shù)學的重要基礎知識,在近幾年的中考中,填空題、選擇題、解答題均有涉及,分值占試卷總分值的8%左右.(1)不等式的基本性質、不等式解集的概念一般以選擇題、填空題的形式進行考查,命題也比較基礎;(2)解不等式(組)或不等式(組)的整數(shù)解的知識以選擇題、填空題和解答題的方式考查,常常結合數(shù)軸,利用數(shù)形結合的思想來命題;(3)不等式(組)的應用題是近幾年中考的熱點,多以解答題出現(xiàn),這類問題往往與一次函數(shù)、方程組等知識綜合考查,命題難度也相對大一些.下面筆者就這部分的內容在近幾年中考的考查情況進行逐一剖析.
考點一:不等關系及不等式的性質
基礎知識鏈接:(1)列不等式,先設未知數(shù)再用代數(shù)式表示相關的量,通過尋找不等關系列不等式.審題時要注意抓住關鍵詞,如“大于”“不超過”“不小于”等.(2)不等式的性質是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的主要依據(jù).不等式的兩邊都乘(或除以)同一個負數(shù),不等號的方向要改變.當不能明確不等式兩邊同乘(或除以)的是什么數(shù)時,就要進行分類討論.
例1 (2015·湖南懷化)下列不等式變形正確的是
( )
A.由a>b得ac>bc
B.由a>b得-2a>-2b
C.由a>b得-a<-b
D.由a>b得a-2 解析:A.因為c的正負不確定,所以由a>b得ac>bc不正確,因為a>b,所以①c>0時,ac>bc;②c=0時,ac=bc;③c<0時,ac B.不等式的兩邊同時乘(或除以)同一個負數(shù),不等號的方向改變.因為a>b,所以-2a<-2b,則選項B不正確. C.因為a>b,所以-a<-b,則選項C正確. D.不等式的兩邊同時加上(或減去)同一個數(shù)或同一個含有字母的式子,不等號的方向不變.因為a>b,所以a-2>b-2,則選項D不正確.故選C. 評析:此題主要考查了不等式的基本性質.(1)不等式的兩邊同時乘(或除以)同一個正數(shù),不等號的方向不變;(2)不等式的兩邊同時乘(或除以)同一個負數(shù),不等號的方向改變;(3)不等式的兩邊同時加上(或減去)同一個數(shù)或同一個含有字母的式子,不等號的方向不變. ( ) (1) (2)圖1 解析:注意到a+c>b+c,所以a>b.又根據(jù)圖1(1)知b>c,故a>b>c.選A正確. 評析:靈活運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質,先將三種物體轉化為數(shù)量關系,再進行大小比較,是本題解題的關鍵. 考點預測:中考題主要考查用不等式表示常見的不等關系,題型主要以填空題、選擇題為主,更多的是將不等式滲透到其他數(shù)學知識中進行考查.另外,從實際生活中歸納不等式模型[1]是今后中考的熱點. 考點二: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的解集 基礎知識鏈接:(1)使不等式(組)成立的未知數(shù)的取值范圍是不等式的解集.(2)明確不等式的解與解集的區(qū)別.用數(shù)軸表示不等式解集時,要抓住兩點:一是定邊界點,注意點是實心還是空心;二是定方向. 例3 (2016 ·甘肅平?jīng)?在數(shù)軸上表示不等式x-1<0的解集,正確的是 ( ) 解析:解不等式x-1<0得x<1,故選C. (1) 用不等式表示:一般地,一個含未知數(shù)的不等式有無數(shù)個解,其解集是一個范圍,這個范圍可用最簡單的不等式表達出來,例如x-1≤2的解集是x≤3. (2) 用數(shù)軸表示:不等式的解集可以在數(shù)軸上直觀地表示出來,形象地說明不等式有無限多個解,用數(shù)軸表示不等式的解集要注意一是定邊界點,二是定方向[2]. (3)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數(shù)的值,叫作不等式的解. ( ) 解析:分別求出每一個不等式的解集,根據(jù)“大于向右,小于向左,包括端點用實心,不包括端點用空心”的原則即可得答案.解不等式2x-1≥5,得x≥3,解不等式8-4x<0,得x>2,故不等式組的解集為x≥3.故選C. 評析:不等式組解集在數(shù)軸上的表示方法:把每個不等式的解集在數(shù)軸上表示出來(>,≥向右畫;<,≤向左畫),數(shù)軸上的點把數(shù)軸分成若干段,如果數(shù)軸的某一段上面表示解集的線的條數(shù)與不等式的個數(shù)一樣,那么這段就是不等式組的解集.有幾個就要幾個.在表示解集時“≥”“≤”要用實心圓點表示;“<”“>”要用空心圓點表示. ( ) A.m≥1 B.m≤1 C.m≥0 D.m≤0 評析:此題考查了不等式的解集,熟練掌握不等式組取解集的方法是解本題的關鍵. 考點預測:不等式或不等式組的解集常常與數(shù)軸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考查的要點主要是給出不等式(組)的解集,用數(shù)軸表示出來,運用數(shù)形結合思想進行分析. 考點三: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的解法 基礎知識鏈接:在學習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時,對比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會降低難度,只是在系數(shù)化為1時,如果系數(shù)是負數(shù),應注意不等號的方向要改變.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組,首先求出每個不等式的解集,標在同一個數(shù)軸上,其公共部分即為不等式的解集,沒有公共部分的可視為無解. 解析:先去分母、再去括號、移項、合并同類項、系數(shù)化為1即可求出此不等式的解集,再在數(shù)軸上表示出其解集即可. 解:去分母,得 1+x<3x-3, 移項,得x-3x<-3-1, 合并同類項,得 -2x<-4, 系數(shù)化為1,得x>2, 將解集表示在數(shù)軸上如圖3所示. 圖3 評析:本題考查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在數(shù)軸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的應用,解答本題的關鍵是熟練掌握解不等式的方法步驟.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與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步驟類似,只是在利用不等式基本性質3對不等式進行變形時,要改變不等式的符號. 有兩種解題思路: (1)可以利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質,設法將未知數(shù)保留在不等式的一邊,其他項在另一邊; (2)采用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解題步驟,即去分母、去括號、移項、合并同類項、系數(shù)化為1等. 解析:分別求出每一個不等式的解集,根據(jù)“大于向右,小于向左,包括端點用實心,不包括端點用空心”的原則在數(shù)軸上將解集表示出來. 解不等式3(x+2)≥x+4,得x≥-1, 將不等式解集表示在數(shù)軸上如圖4所示. 圖4 評析:本題考查的是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組,正確求出不等式解集是解題的基礎,熟知“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間找,大大小小找不到”的原則是解答此類問題的關鍵. 解不等式①,得x≥-2, 解不等式②,得x<1, 則不等式組的解集為-2≤x<1. 所以不等式組的最大整數(shù)解為x=0. 評析:此題考查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組,以及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的整數(shù)解,熟練掌握運算法則是解答本題的關鍵. 考點預測:把握解不等式的主線,有意識地領會、感悟隱含在知識中的數(shù)學思想方法,并靈活運用數(shù)學思想方法巧妙解題. 考點四: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的應用 基礎知識鏈接:運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組)解決實際問題,要認真閱讀題目,正確理解題意,高度抽象概括,尋找等量關系,建立數(shù)學模型,解決實際問題.注意統(tǒng)籌安排、合理決策.解決實際問題時還要考慮到解的取值應符合實際情況. 例9 (2015·廣西桂林)“全民閱讀”深入人心,好讀書,讀好書,讓人終身受益.為滿足同學們的讀書需求,學校圖書館準備到新華書店采購文學名著和動漫書兩類圖書.經(jīng)了解,20本文學名著和40本動漫書共需1520元,20本文學名著比20本動漫書多440元(注:所采購的文學名著價格都一樣,所采購的動漫書價格都一樣). (1)求每本文學名著和動漫書各多少元. (2)若學校要求購買動漫書比文學名著多20本,動漫書和文學名著總數(shù)不低于72本,總費用不超過2000元,求出所有符合條件的購書方案. 解析:(1)設每本文學名著x元,動漫書y元,根據(jù)題意列出方程組解答即可;(2)根據(jù)學校要求購買動漫書比文學名著多20本,動漫書和文學名著總數(shù)不低于72本,總費用不超過2000元,列出不等式組,解答即可. 解:(1)設每本文學名著x元,動漫書y元, 答:每本文學名著為40元,每本動漫書為18元. (2)設學校要求購買文學名著x本,動漫書為(x+20)本,根據(jù)題意可得 根據(jù)題意x的值需要取整數(shù), 所以x取26,27,28. 方案一:文學名著26本,動漫書46本; 方案二:文學名著27本,動漫書47本; 方案三:文學名著28本,動漫書48本. 評析:本題將二元一次方程組、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的運用綜合起來考查.讀懂題意,根據(jù)題意列式,再根據(jù)題意的實際情況正確求解,方可解決問題. 例10 (2016·湖南湘西)某商店購進甲、乙兩種商品,甲的進貨單價比乙的進貨單價高20元,已知20個甲商品的進貨總價與25個乙商品的進貨總價相同. (1)求甲、乙每個商品的進貨單價; (2)若甲、乙兩種商品共進貨100件,要求兩種商品的進貨總價不高于9000元,同時甲商品按進價提高10%后的價格銷售,乙商品按進價提高25%后的價格銷售,兩種商品全部售完后的銷售總額不低于10480元,問有哪幾種進貨方案. (3)在條件(2)下,并且不再考慮其他因素,若甲、乙兩種商品全部售完,哪種方案利潤最大?最大利潤是多少? 解析:(1)設甲商品的進貨單價是x元,乙商品的進貨單價是y元,根據(jù)甲的進貨單價比乙的進貨單價高20元,已知20個甲商品的進貨總價與25個乙商品的進貨總價相同即可列方程組求解;(2)設甲進貨x件,乙進貨(100-x)件,根據(jù)兩種商品的進貨總價不高于9000元,兩種商品全部售完后的銷售總額不低于10480元即可列不等式組求解;(3)將銷售利潤用甲進貨的數(shù)量的函數(shù)來表示,利用函數(shù)的性質即可求解. 解:(1)設甲商品的進貨單價是x元,乙商品的進貨單價是y元. 答:甲商品的進貨單價是100元,乙商品的進貨單價是80元. (2)設甲進貨x件,乙進貨(100-x)件. 根據(jù)題意得 解得 48≤x≤50. 又因為x是正整數(shù),則x的正整數(shù)值是48,49或50,則有3種進貨方案. (3)銷售的利潤w=100×10%x+80(100-x)×25%,即w=2000-10x, 則當x取得最小值48時,w取得最大值,最大值為2000-10×48=1520(元). 此時,乙進的件數(shù)是100-48=52(件). 答:當甲進貨48件,乙進貨52件時,最大的利潤是1520元. 評析:本題綜合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應用以及不等式組、一次函數(shù)的性質,正確求出甲進貨的數(shù)量的范圍是解題的關鍵. 考點預測:中考關于不等式或不等式組實際應用的考查,常常將二元一次方程組、不等式組、一次函數(shù)等知識綜合起來考查.這就要求學生要讀懂題意,正確設未知數(shù),找到方程組或是不等式組的關系,列式求解,并能根據(jù)題目的實際意義,得出符合題意的解.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數(shù)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葉旭山.“一元一次不等式組及其解法”主要教學環(huán)節(jié)的兩種設計思路[J].福建中學數(shù)學,2015(7). (責任編輯:李 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