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娟
(四川省達川區(qū)陳家鄉(xiāng)中心學校 635761)
淺談如何提高小學生作文水平
吳 娟
(四川省達川區(qū)陳家鄉(xiāng)中心學校 635761)
對于作文教學,語文課標指出:學生要留心周圍事物,樂于書面表達,增強作文的自信心,要懂得習作是為了自我表達和與人交流。但在教學過程中,有很多學生不喜歡寫作文,一提到作文就頭疼,很多教師也反映作文教學難。
小學;作文
小學作文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中重要的一部分,是對學生進行小學語文素質(zhì)訓練的主要陣地,也是小學生把自己的知識、體驗、情感外化的一種表現(xiàn),是小學生知識重組、創(chuàng)新的過程。那么,如何提高小學生的作文水平呢?
寫《我們的學?!泛汀段覀兊慕淌摇返茸魑臅r,必須在仔細觀察的基礎上進行。如同達芬奇畫蛋,應多角度仔細觀察;如同攝影師拍照,應選好取景的方位;如同縫紉師做衣服,應遵循一定的順序。只有這樣,才能使文章有內(nèi)容且有條理。
寫作來源于生活。所謂生活,對學生來說主要有家庭生活、校園生活和社會生活,只有生活而沒有體驗,往往寫不出鮮活生動的文章,這就要求學生首先會做人,感受生活的美,學會在生活中捕捉寫作素材,開拓視野,豐富知識。教師應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勤于思考,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說的便是素材積累的作用。素材的積累是非常重要的,在積累的過程中,也是學生寫作水平提升的過程,學生光憑熱情與感情,如果不能準確地、恰當?shù)赜迷~語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還是不行,這也就是為什么有的學生在經(jīng)歷了某些事情,很有想寫下來的沖動與欲望,但是卻說不出口呢?就是因為他們不能準確地把這些事情描述下來,或?qū)懗鰜淼奈恼聸]有絲毫激情,自己看起來都沒有當時的感覺。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多注意積累好詞、佳句、精彩片段。素材來源有很多,其實小學語文教材中的文章都是文質(zhì)兼美的,學生在背誦時就可以把這些好詞好句記下來,在寫作時模仿。另外,還可以通過看書看報、寫日記等積累各種素材,同時,教師也要為學生推薦一些適合學生年齡段的讀物,拓展學生視野,為學生積累素材打基礎。
作文是各種知識的綜合運用,沒有豐厚的知識,是很難寫出思想深刻、內(nèi)容豐富、新穎別致的好作文來,所以教師要教育學生,要多讀課外書籍,特別是那些名著,甚至自然科學知識,也要了解一些。正如培根所說“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巧意,數(shù)學使人精微,博物使人深沉,倫理使人莊重,邏輯與修辭使人善辨”。為了更好地引導學生閱讀和作文,我們可組織一些讀書班會或?qū)n}沙龍,讓學生交流讀書心得體會,或以講故事、開辯論會等形式來鍛煉口才。學生在廣泛閱讀中,從古今中外名著和大量詩文中汲取了健康的思想和藝術精髓,同時也積累了大量詞匯和作文材料。通過閱讀,學生視野開闊了,知識豐富了,思維活躍了,再不會為“無米之炊”而苦惱。
說和寫— —一對孿生姐妹,說是用嘴“寫”,寫是用筆“說”,說和寫是有機聯(lián)系、相輔相成的?!罢f”有組織語言的作用,有利于書面語言的提高,所以說的作用是極其重要的。在作文教學中,指導學生多“說”,以說促寫不失為一種較成功的辦法。課前五分鐘演講,即每節(jié)課的前五分鐘讓學生走上講臺“說”,每日一人,輪流上臺。說什么呢?說自己想說的、愛說的話題??陬^作文。即每次作文文題確定后,先讓學生認真思考,確定中心、開頭、結尾,如何安排材料等,考慮好之后跟同桌互相說。學生自己在說的時候,會發(fā)現(xiàn)自己思路的一些缺點,沒有什么問題了,再寫成作文。實踐證明,先說后寫的方法,有利于學生理清自己的思路,用通順的語言在較短的時間內(nèi)流暢地寫好作文,效果不錯。組織故事會,詩歌朗誦會,激發(fā)學生說的興趣,也可對周圍新近發(fā)生的事,讓學生討論,發(fā)表自己的看法,既培養(yǎng)了說的能力,又促進了寫。
學生作文的過程是對小學生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的綜合訓練過程。葉圣陶老先生曾指出:“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才有撰作”??梢姟八肌笔亲魑牡淖畛蹼A段。兒童作文是兒童思維的產(chǎn)物,也是作文能力表現(xiàn)的前提。利用活動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寫作能力,作文教學應當把訓練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放在首位,訓練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可以滲透到活動中去,如欣賞音樂作文,我是利用學生在音樂課中學到的節(jié)奏、旋律等知識,播放一段音樂讓學生欣賞和分析,體味樂曲的情感和意境,產(chǎn)生共鳴,再進行形象思維,在頭腦中構建創(chuàng)造出符合本曲主題的連續(xù)畫面,最后引導學生用生動形象的語言表達出來。
陳舊老套的作文題是束縛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枷鎖、也是讓學生感到作文無話可說的禍根。要想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提高他們的寫作能力,因此,作文命題中,要注重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調(diào)動學生思維的主動性,激發(fā)他們寫作的熱情,命題從形式到內(nèi)容都力求新穎、有趣。
作為教師,應加強作文教學的目的性和計劃性,最好是每布置一篇作文,就對應一篇例文,不能單純地完成任務。小學語文教材每個單元都有作文訓練題,教師應要求學生把閱讀和作文緊密結合起來,借鑒名人名家的作品,進行指導性訓練。教師上作文課不能出示題目就放手,應指導學生立意、選材、明確文章主旨。整個小學階段要有長遠的計劃,每學期要有短計劃,有訓練目標,定期檢驗訓練效果。
“文章不厭千回改,精雕細鑿始成金。”好的文章是修改出來的,很多大作家都明確提出這點。學生作文更是如此,小學生在初寫階段,水平不會有多高,文章更要反復修改,以使作文更具體、生動。作文修改與教師評改相結合,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作文水平,師生交流更順暢,拉近師生關系。作文評改主要有以下幾種方法:教師評改、學生自己修改、學生之間互評、小組內(nèi)互評、班級內(nèi)評改等。當然還有其他方法,比如放到展覽區(qū)讓學生評改;放到網(wǎng)絡上,讓其他人給意見建議等??傊?,這些評改的目的都是為了提高學生寫作水平,在交流中使學生取長補短,不斷進步。
自主評改:學生寫完作文后的第一讀者應是自己,習作初稿一般存在著一些較為明顯的不足,特別是初學寫作的小學生,他們在習作時尚未考慮到詞語的錘煉、修辭的應用,但通過推敲,自己還是可以修改的。我們應該讓學生意識到自主評改的意義,教給學生評改的方法,使他們樂于、善于評改自己的習作。
交互評改:學生在小組中通過合作相互評改,同年人之間,學生無拘無束,樂于交流,敢于闡述自己的見解。哪怕是一個小問題,他們也會爭的面紅耳赤。他人評價時,無疑能讓自己大受啟發(fā),以廣闊的視野對習作進一步修改;評價他人時,亦能使自己得以借鑒,吸取他人的閃光點。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既利于培養(yǎng)學生自改作文的習慣又使學生在自改作文過程中嘗到了“自改成果”,產(chǎn)生了濃厚的寫作興趣,學生就愿去鉆,樂去研,這樣寫出來的文章才會“活”起來。
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需要不懈的努力,而學生水平的提高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更加需要學生堅持多讀、多看、多練習,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zh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