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艷華
(遼寧省本溪滿族自治縣草河口鎮(zhèn)中心幼兒園 117114)
讓具有滿鄉(xiāng)特色的晨間區(qū)域活動生動而有趣
劉艷華
(遼寧省本溪滿族自治縣草河口鎮(zhèn)中心幼兒園 117114)
環(huán)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在創(chuàng)設區(qū)域環(huán)境中,我們充分考慮到園所周圍環(huán)境及園所資金現狀,本著貼近幼兒生活、繼承和發(fā)展?jié)M鄉(xiāng)文化,將滿鄉(xiāng)文化和農村資源相結合,讓滿鄉(xiāng)孩子們的區(qū)域活117114動豐富多彩,并將滿鄉(xiāng)文化呈現在區(qū)域活動中。
滿鄉(xiāng)特色;幼兒區(qū)域活動;家園共育
皮亞杰指出:“兒童的智慧源于材料”兒童是通過對材料的擺弄、操作中獲得發(fā)展的??梢妳^(qū)域活動對幼兒的重要性。下面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們幼兒園的經驗與做法。
首先我們發(fā)動家長和我們一起收集廢舊材料,之后我們把廢舊材料和自然材料高效的利用起來。通過一段時間的研究、收集,現在各班教師都能根據本班幼兒年齡特點有計劃、有目的地投放游戲材料。為幼兒提供較多的動手動腦、自主探究、自我表現的機會,創(chuàng)造較為寬松、沒有壓力、還要滿足幼兒好奇好動的特點,使幼兒通過自身積極主動的活動,激發(fā)他們探究的動機,產生自豪感、自信心。
例如:1、我們用收集來大小不同的嘎拉哈,老師把它清洗干凈,和小朋友們一起涂成不同顏色??梢杂盟鼇硗孀ジ吕?,還可以用它來進行分類、排序、比較等活動。2、翻繩游戲是我們滿族的一種特色室內游戲。用一根廢舊的毛線繩結成繩套,一人以手指編成一種花樣,另一個人則用手指接過來,翻成另一種花樣,相互交替編翻,直到一方不能再編翻為止。此外孩子們還喜歡用它來做測量工具。 3、把各種大小不同、形狀不同、顏色不同的種子混在一起,讓孩子觀察、分類、比較。他們還經常會用筷子進行夾豆子比賽??此坪唵蔚男∮螒騾s能給孩子們帶來了無窮的樂趣。玩的同時也鍛煉了小朋友的小肌肉。4、剪紙活動時本園的特色,它不僅能使幼兒在現代文化氛圍中汲取民族文化的精華,而且能擴大孩子們的眼界,在他們幼小的心靈中播撒民間藝術的種子。通過剪紙活動,發(fā)展幼兒的動手能力,讓幼兒從中掌握一定的技能,體驗剪紙活動的快樂等等。老師們通過觀察、記錄了解到幼兒在區(qū)域活動中學會了分享與合作。
案例1 具有滿族特色的飯館
這是我園中班開設的一個區(qū)域,飯館的名字叫《同福飯館》,飯館里面的美食是我們老師布置環(huán)境剩的卡紙、皺紋紙、海綿紙等邊角料和孩子們一起做的蘇葉餃子、沙琪瑪、驢打滾、玉米餅、酸菜血腸等滿族特色食品。
這個區(qū)域的由來:在小班后期,孩子們已經不滿足于玩娃娃游戲。一天,一位孩子在娃娃家進行叫賣“快來買,誰來吃”他的叫聲吸引了老師和許多小朋友,經過詢問,知道了他正在扮演廚師,許多小朋友都加入到了他的游戲中。由此,中二班老師決定在班級里創(chuàng)建一個新的區(qū)域“飯館。建議一提出,孩子們就對活動產生了極大的興趣。
游戲的準備:
1、討論:請幼兒思考,開飯店需要哪些東西?
討論的結論:飯店名字、工作人員、餐具、菜品、 飲料等。
材料提供方式:教師和幼兒制作、家長幫助搜集物品等。
環(huán)境創(chuàng)設:結合滿族特色,制作古典招牌,掛燈籠、玉米、紅菇娘等物品營造氛圍。
游戲玩法:
1、明確游戲主題,討論游戲玩法。
2、制定游戲規(guī)則。老師與幼兒共同討論。
3、選擇確定扮演的角色。幼兒自主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教師提示幼兒思考自己所扮演角色的主要工作和職責,選擇需要用到的服裝、材料。如廚師要穿好圍裙、戴上廚師帽;服務員要貼上小胸牌;顧客要帶上入區(qū)卡。
4、幼兒自主游戲。幼兒分別扮演廚師、服務員、顧客等進行游戲。顧客進店后,服務員要做好接待,顧客要學會點菜,廚師要認識并能區(qū)分各種菜品。一段時間后,幼兒可以互換角色進行游戲。
收拾整理游戲材料。 游戲結束的音樂響起時,幼兒將游戲材料歸類、擺放整齊,通過小標志提示幼兒分類擺放,以方便下次游戲時使用。
活動結束后教師會寫好觀察情況記錄并及時評價,針對出現的問題加以改進。
案例2 具有滿族特色的超市
活動目標:通過開設這個區(qū)域讓幼兒在玩中學會數學問題。在買賣過程中,通過小顧客與導購員收銀員之間的相互對話來促進幼兒之間相互交流,給他們更多獨立交往的空間與時間,讓他們在獨立自主的游戲中獲得知識與經驗,從而來提高他們語言的表達能力和社會交往能力。
活動前準備:在前期研究過程中老師發(fā)現幼兒在區(qū)域中活動盲目,缺乏明確的任務,幼兒的操作純屬好玩、開心。區(qū)域的設置與材料的投放與幼兒發(fā)展的實際情況脫節(jié),不能有效地支持幼兒活動的開展,難以促進幼兒的發(fā)展。
針對這一情況,幼兒園召開教研會,大家一致認為應該讓孩子走出去,認識社會,了解社會。為了能讓幼兒快速進入角色,我園組織了一次社會實踐活動,讓幼兒走出園門,在廣泛接觸社會的同時,開闊了視野,增長了見識,獲得了體驗,使幼兒的綜合能力得到了更全面的發(fā)展。
通過此次逛“超市”活動,鍛煉了孩子們大膽與人交談的自信心, 發(fā)展了他們口語的表達能力,使孩子們充分感受到了購物的樂趣!從中還觀察到超市有入口、出口,有導購員、有收銀員。超市里的物品擺放要歸類,買東西要看生產日期,買完物品要付款等。本次活動給幼兒上了一次生動的生活課,讓孩子們體會到了生活中的學問。
這個區(qū)域的特色體現:具有滿族特色的服務,超市的服務人員穿上具有滿族特色的服飾,如女孩會佩戴上滿族的旗頭,幼兒會用滿語做簡單的問候,如:“你好”,“歡迎光臨”。滿族特色的商品有:嘎拉哈、毽子、翻繩等,還有滿族特色的食品:蘇葉餃子、沙琪瑪、窩頭等。
游戲玩法:
1、幼兒通過社會體驗“逛超市”時觀察到,超市里的商品需要分類。于是幼兒將自己收集來的物品進行了分類 ,如化妝品類、學習用品類、日用品類、食品類、滿族特色商品等幾大類,供小朋友們自由選購。
2、角色定位:幼兒共同討論角色的劃分,主要有顧客、收銀員、導購員、保安,以及各種角色的主要職責。入口保安:負責迎接顧客,為顧客發(fā)購物小票。出口保安;負責送走顧客,維護秩序。導購員:主要向顧客介紹商品,推薦商品,介紹商品的保質期。收銀員:負責收款。
3、游戲過程:分給顧客(小朋友)錢幣(幼兒園自制錢幣),他們用自己的錢去選擇購買所喜歡的物品,這時你會發(fā)現他們會先注意商品的價格,會計算手中的錢能否購買出所需物品。在買賣過程中,小顧客和售貨員之間的相互對話,如:商量商品的價格、生產時間、保質期限、用途、和同伴講述購買了什么商品、用了多少錢等對話。
活動延伸:小朋友在購物結束后,活動還將繼續(xù)。他們會將自己的買完的商品運用起來。比如他們會用自己買來的毽子玩踢毽子。用買來的嘎拉哈玩抓嘎拉哈。還會用買來的牛奶喂娃娃,模仿大人如何照顧幼小的孩子。他們還會將多個區(qū)域結合起來,比如科學區(qū)的小朋友需要稱物體的時候,他們首先到超市去選購,然后回到科學區(qū)進行稱量。
總之,區(qū)域活動給孩子提供了一個既簡潔、又溫馨的開放環(huán)境。他們喜歡在區(qū)域活動中自由選擇、自由結伴,真正體現自己是活動的主人、是環(huán)境的主人,從而來提高幼兒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下一步我們會繼續(xù)運用農村鄉(xiāng)土材料,讓滿鄉(xiāng)孩子們能和城市孩子一樣獲得最大的發(fā)展,真正滿足其生成發(fā)展的需要,促使?jié)M鄉(xiāng)幼兒健康茁壯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