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志和
(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區(qū)彭杜鄉(xiāng)彭杜小學)
新時期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方法探微
魏志和
(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區(qū)彭杜鄉(xiāng)彭杜小學)
識字與生活緊密相關,大量增加開放性識字教材,大力鼓勵生活情境識字。通過豐富多彩的識字實踐活動,提高學生自主識字能力。識字是學生獲取知識、進行作文的前提和保障。新課標明確要求要在低段增加識字量,做到讀準字音、認清字形、了解字意,為閱讀和寫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方法
我們要考慮從不同學生的知識基礎和接受能力方面去啟發(fā)、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同時也要遵循學生不同年齡的認知特點和心理特點。那么,如何讓學生有效地識字呢?
興趣是學生學習最好的老師,是學生積極參與識字教學的潛在動力和前提。識字本是是枯燥無味的,如果學生們一味地被動識字,會在一定程度上束縛學生思維的發(fā)展,充分調動起兒童識字興趣,不斷激發(fā)學生體驗識字的樂趣,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樂于識字,主動識字。在識字教學實踐中,我們應注意結合兒童心理特點,以靈活新穎的形式,為兒童創(chuàng)造了一個快樂的學習情境,激發(fā)學生識字興趣。小學生剛踏入校門,對一切事物都感到新鮮和好奇,在教學識字之前,教師可以準備一些生動有趣的故事,調起學生的口味,然后告訴他們老師講的這些有趣的故事都是從書上看到的,只要認識了字你們自己也能從書本上看到了許多有趣的故事,也能像老師一樣,把故事講給其他人聽,學生在頭腦中就形成了識字就能讀到許多有趣的故事的意識,這樣、也就激發(fā)了學生識字的欲望,促使他們想要去識字、想快識字、想多識字、并自覺地去識字。
古人云:授人以漁,可享一生??梢?,掌握方法比學習知識更為重要?!墩Z文課程標準》指出:“識字教學要將兒童熟識的語言因素作為主要材料,同時充分利用兒童的生活經驗,注重教給識字方法,力求識用結合?!苯虒W中,教師在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教師還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積極創(chuàng)設情境,教給學生識字的方式方法,引導學生自主、合作學習,提高識字教學的效率。(1)學會漢語拼音:漢語拼音是認識漢字、學習普通話的重要工具,所以必須在學習漢字之前教給學生拼讀音節(jié)的方法。為了方便記憶,我們可以運用適合低年級兒童年齡特征和兒童心理特點的兒歌,引起小學生的興趣,方便他們的記憶,掌握拼讀方法。(2)識記漢字字形:小學語文能力整體發(fā)展實驗把漢字字形歸為四類:基本字、基本字帶字、形聲字和難字。在教學中要結合字的特點教給學生相應的識字方法。只有學生學會如何去識字,掌握識字的方式方法,學生才能主動的去學習,教學效率才能得以提高。
傳統(tǒng)教學一直采用“填鴨式”教學方法,即教師在課堂講,學生一味在下面聽和記。這種教學方式不僅不能有效幫助學生進行識字, 還會束縛學生思維的發(fā)展,不利于學生掌握漢字。同時,小學生的識字教學本身就相對較為枯燥,教師的教學方法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想辦法將枯燥的教學具體化,為學生營造一個愉快的學習氛圍,使小學生樂于接觸新鮮漢字,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積極主動的去認識新的漢字。例如,在進行一節(jié)新的課堂教學之前,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認識一些相關的形聲字和象形字,也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方式給學生們展示一些形象的文字演變過程,幫助學生在頭腦中將漢字信息和多媒體所展示的畫面有效的聯(lián)系在一起,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有效的激發(fā)學生對新的漢字的求知欲望,從而進行有效的教學。
小學生天性好動愛玩,具有較強的好奇心,課本知識不能滿足小學生對新鮮漢字的求知欲望,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識字教學時可以引導學生有效利用課外各種方式方法,創(chuàng)造條件進行漢字知識的鞏固。對于小學生漢字教學,課本知識和內容是遠遠不夠的,教師有效的引導學生進行課外知識的延伸,有助于學生對漢字的鞏固。例如,在進行識字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一次搜集廣告牌和包裝袋的活動,告訴學生關注并且搜集生活中所能夠接觸到的包裝袋和廣告牌,然后讓大家一起來識字并且記憶。雖然是一個簡單的活動,但是學生都積極參與,搜集到很多廣告牌和包裝袋,認識了更多的漢字。在這個活動的過程中,學生們親自動手參與活動,親自整理、查找并且思考,認識的字就越來越多了。
識字僅僅靠幾冊課本是遠遠不夠的,是因為課本包含的東西實在太有限了。因此,教師必須引導學生把教材向課外延伸,把學生學習生字與現實生活結合起來。學生生活中接觸最多的廣告牌、商品包裝袋、還有各種報刊雜志,這些都可以成為兒童識字的最好材料。讓他們收集起來,就成了他們自己喜愛的“課外識字材料”。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動手、動腦、收集、整理,還是一個創(chuàng)造的過程。但是孩子識的字多了,如不及時鞏固運用,會漸漸遺忘。因此,我在班上指導孩子制作了“識字袋”。將每天認識的字寫在一張紙卡上,如果會畫畫的還可以配上相應的圖畫,然后裝進袋里。每周將字卡拿出,認識上面的字。孩子在體會成功的同時又復習鞏固了所學生字。長此下去,“識字袋”漸漸重了,孩子們的識字量也逐漸增多了,知識更加豐富了。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著眼于識字改革,對識字教學提出了更新、更科學的教學目標,這些目標,既積淀了我國傳統(tǒng)的識字教學的寶貴經驗,又體現了現代教育的最新理念,是我們走進新課程,改革識字教學的新航標,是使用新教材,提高識字教學效率的新途徑。因此,我們很有必要在新的教學理念指引下,積極探索省時高效的識字教學方略,切實培養(yǎng)學生主動識字、自能識字的能力,還識字教學于精彩。作為一名的一年級的教師,有責任對傳統(tǒng)的學習模式探索改革,讓孩子們能在開發(fā)性的氛圍里愉快、自主地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