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安 崔海英
水利水電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的實踐與探索
張安崔海英
水利水電工程在水資源開發(fā)利用工程體系中,起著重要的水資源時空調節(jié)和配置作用,在水資源優(yōu)化配置和調度中處于核心地位。在總結以往工作的基礎上,貫徹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探索進一步做好水利水電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的措施,對保障工程發(fā)揮水資源配置和利用效率,保障流域和區(qū)域供水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1.按《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管理辦法》提出的基本要求編制階段
《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管理辦法》(水利部、原國家計委15號令)2002 年3月24日發(fā)布,2002年5月1日實施,標志著水資源論證制度的正式確立?!督ㄔO項目水資源論證管理辦法》以附錄的形式提出了《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報告書編制的基本要求》,初步建立了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報告書編制的基本框架,對促進確立水資源論證制度發(fā)揮了重要的技術支撐作用。由于水資源論證制度的實施尚處于起步階段,《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報告書編制的基本要求》只是總體上分十個章節(jié)列出了要求論證的內容的條目,具體論證內容要求尚不具體,工作深度未給出具體規(guī)定。
2.《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導則(試行)》(SL/Z322-2005)指導編制階段
2005年5月12日水利部發(fā)布了《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導則(試行)》(SL/Z322-2005)(以下簡稱《項目導則》),同日開始實施,標志著水資源論證報告書的編制由起步階段進入規(guī)范編制的階段?!俄椖繉t》在《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管理管理辦法》提出的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報告書編制的基本要求的基礎上,對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的分析論證范圍、主要內容、論證等級等進行了系統(tǒng)的規(guī)定。
《項目導則》對水利水電工程的水資源論證的指導作用除了區(qū)域水資源狀況及其開發(fā)利用分析、取水水源論證、取退水影響等方面相關基礎要求外,主要進展包括:(1)提出了水庫、水閘、水電站等水利水電工程論證等級劃分的標準;(2)取水水資源論證中,按調節(jié)能力提出了長系列和典型年調節(jié)計算的條件及調節(jié)計算時段要求,并規(guī)定,對與上下游梯級調度有要求或有影響的,應進行上下游梯級的聯(lián)合調度;(3)明確提出,水利水電建設項目“應提出滿足下游生活、生產和生態(tài)保護需要的最小下泄流量”,并規(guī)定“對于河道生態(tài)需水量的確定,原則上按多年平均流量的10%~20%確定”,“提出最小下泄流量的工程措施或工程調度運用方式”;(4)提出要結合工程調度運行方式分析下泄水量、水溫沿程變化及其影響、水功能區(qū)納污能力和使用功能的影響等。
3.《水利水電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導則》(SL525-2011)指導編制階段
在上述兩個階段的水資源論證技術要的技術上,2011年2月17日水利部發(fā)布了《水利水電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導則》(SL525-2011)(以下簡稱《水電導則》),并于5月17日開始實施?!端妼t》的實施表明水資源論證技術要求向分類細化規(guī)范的階段發(fā)展。
《水電導則》在秉承了《項目導則》中關于水利水電工程相關要求的基礎上,進一步對水利水電工程的水資源論證的技術要求進行了優(yōu)化和細化,主要的進展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分析論證的總體框架上,一是提出了有別于《項目導則》的更適合水利水電工程的水資源論證報告書編制提綱,突出了工程調度和最小下泄流量兩個重點內容的論證分析;二是將分析范圍和論證范圍的確定這一論證工作的重要基礎工作作為單獨的章節(jié)細化相關要求,并提出分析范圍原則上應涵蓋取水水資源論證范圍及取水和退水影響論證范圍。(2)論證內容安排上,一是分水庫和水力發(fā)電工程、灌溉工程、供水工程、調水工程、航運工程對分析論證的重點進行規(guī)定,并在相關章節(jié)中細化了分析論證要求;二是初步提出了施工期取用水分析論證的要求;三是提出根據水資源管理要求明確取退水水量水質監(jiān)測措施,監(jiān)測措施應與主體工程同步實施。(3)分析論證深度和論證等級的要求上,一是增加了調水工程、船閘工程、灌溉和提水供水工程的提水工程裝機規(guī)模等方面的論證等級劃分標準;二是將供水工程中生活用水的一級論證標準由15萬m3/d調整到10 萬m3/d等;三是在取用合理分析、取水水源論證、取退水影響論證章節(jié)細化了不同論證等級的論證要求等。
一是《水電導則》的適用范圍需要進一步界定。一些直接從天然河道取水的城市供水建設項目編制的水資源論證報告書也按《水電導則》所附水資源論證報告書編制目錄進行編制很困難,最小下泄流量和工程調度運行等方面難以展開,《水電導則》的適用范圍需要進一步界定。二是《水電導則》的章節(jié)安排需要結合水利水電工程的特點,合理安排取水水源來水量分析、最小下泄流量分析相關內容。三是區(qū)域水資源狀況及其開發(fā)利用分析與其他分析論證內容脫節(jié),用水合理性分析、取水水源可靠性分析和取退水影響分析的主要內容和要求尚待進一步明確。四是尚需按照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要求,合理安排施工期取水和水資源管理分析的內容。
1.合理確定《水電導則》的適用范圍
合理確定《水電導則》的適用范圍,首先要確定處理好《項目導則》和《水電導則》的關系?!端妼t》是根據水利水電工程的特點,對《項目導則》的細化和補充,目前國家標準的《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導則》正在編制的過程中,從這一點上來看,《項目導則》應是《水電導則》的上位規(guī)范,水利水電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首先要滿足《項目導則》有關的相關條款要求。從目前的實踐來看,《項目導則》對河道外用水的建設項目分析論證規(guī)定基本滿足用水合理性分析、取退水影響分析要求的。水利水電工程的特點主要是河道內用水量、灌溉用水及保證率與來水和調蓄工程調度運用密切相關。因此,除灌溉用水外,《水電導則》應較少涉及河道外用水相關規(guī)定條款,一是水利水電工程涉及的灌溉用水外的河道外用水論證需要進一步細化的要求,在國家標準的《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導則》和相關行業(yè)水資源論證規(guī)范中考慮更便于形成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的規(guī)范體系,同時也便于規(guī)范的實施和推廣;二是由于《水電導則》需要突出分析論證調蓄工程調度運行和最小下泄流量,《水電導則》提出的論證章節(jié)安排也并不適合從河道直接取水的城市供水、工業(yè)建設項目的水資源論證。
為利于形成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規(guī)范體系和便于實施,考慮到以水庫、水閘、水電站等調蓄工程為水源的河道外用水類建設項目的可供水量要涉及到調蓄工程的水資源調度配置和最小下泄流量保障,建議《水電導則》的適用范圍由“水力發(fā)電(含抽水蓄能電站)、灌溉工程、供水工程、調水工程、航運(船閘)工程和綜合利用工程等”調整為“水力發(fā)電工程(含抽水蓄能電站)、灌溉工程、供水工程、調水工程、航運(船閘)工程和綜合利用工程等,以及以水庫、水閘、水電站等調蓄工程為水源的供水工程”。
2.合理優(yōu)化水資源論證報告書章節(jié)安排
(1)取水水源來水量分析的先后次序安排:水利水電建設項目調蓄庫容選擇和水位銜接等參數合理性分析、河道內用水和灌溉合理用水量分析與取水水源來水量及其過程密切相關,取水水源來水水量分析應該前置,可以將取用水合理性分析和取水水源論證合并為一個章節(jié),按照來水量分析、取水合理性、用水合理性分析與需水量或合理取水量分析、工程調度原則和方式、工程水資源配置與建設項目可供水量分析、取水可靠性和可行分析的先后順序安排分析內容;考慮到目前按照取用水的合理性、取水水源可靠性、取退水影響等幾個方面的先后順序開展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的技術體系基本確立,在實踐中也便于水資源論證報告編制人員理解和操作,因此建議取用水的合理性、取水水源可靠性保持獨立的章節(jié),在取水水資源的論證章節(jié)中對取用水合理性分析中利用到的徑流成果進行系統(tǒng)分析,在取用水的合理性直接引用取水水資源的論證章節(jié)徑流和可供水量成果,分析水利水電建設項目用水合理性及合理取水量。
(2)最小下泄流量分析論證的先后次序安排:在取用水合理性章節(jié)設置“最小下泄流量分析”一節(jié),綜合分析下游生活、河道生態(tài)、生產用水要求,確定最小下泄流量,為工程參數分析和水資源配置分析提供基礎;在取水退水影響章節(jié)設置“最小下泄流量合理分析和保障措施”,綜合分析最小下泄流量取值對下游生活、河道生態(tài)、生產用水的滿足程度及其影響,并分初期蓄水期、正常運行期、檢修和事情期提出最小下泄流量的工程和調度保障措施。
(3)增加施工期水資源論證、水資源管理2個篇章。大型水利水電工程施工期較長,很多項目年最大取水量超過1000萬m3,整個施工期總取水量較大且受施工進度和強度影響明顯,將施工期水資源論證分散至各個章節(jié)與建設項目本身的水資源論證聯(lián)系不緊密,影響建設項目本身的水資源論證的邏輯上的整體性,且施工期水資源論證顯得較散亂,建議設置單獨的篇章或專題進行論證;目前取退水計量等水資源管理內容放入水資源保護章節(jié)編寫,但取退水計量等顯然不僅僅是為了水資源保護,是法規(guī)規(guī)定的重要的水資源管理內容,設立水資源管理篇章。
3.完善重點分析論證內容
(1)區(qū)域水資源狀況及開發(fā)利用分析。按照《項目導則》的要求,該部分主要是為取用水合理性分析和取水水源論證建立基礎。因此,要按照確定的分析范圍,以現(xiàn)狀水平年和規(guī)劃水平年為分析的時間點,以水資源分區(qū)為基本單元,重點從區(qū)域水資源量及其時空分布、水資源開發(fā)用工程情況、開發(fā)利用潛力分析、供用耗排分析、水功能區(qū)水質評價、最嚴格水資源管理“三條紅線”分析、水資源管理斷面及其控制指標、存在的主要問題等幾個方面進行分析。
(2)建設項目取用水合理性分析。在取水合理性分析中論述項目取用水與嚴格水資源管理“三條紅線”、水資源管理斷面及其控制指標要求的符合性,并說明項目在水資源配置中的作用和地位;在用水合理性分析中論述對調蓄工程的主要參數如正常蓄水位、死水位(調節(jié)庫容)等的合理性,并分析上下游梯級的最大最小水力發(fā)電取水量、水位銜接關系、分析確定最小下泄流量。根據項目的工程任務和壩址來水計算成果,提出項目現(xiàn)狀水平年和規(guī)劃水平年的總需水量、供水量,各工程任務需水量和供水量。對于發(fā)電機組分批投產的大型水利水電工程,應按照機組投產計劃,分析機組分批投產后的取水量成果。綜合性水利水電工程,應提出項目設計、多年平均、各興利目標對應保證率的年供水量及其月內分配成果。
(3)建設項目取水水源論證。在區(qū)域水資源狀況與開發(fā)利用分析的基礎上,從取水源水來水量、工程調度原則與調度方式、工程水資源配置方案與可供水量分析、取水水位可靠性、取水水質的可靠性、取水口設置的可靠性等幾個方面進行論證。
(4)取退水影響分析。應通過調查分析,明確項目建設取退水影響對象,根據工程調度運行方式,分析建設項目建設運行前后帶來的水資源情勢變化,結合受影響對象對水量、水質、水位的要求,分析論證項目建設的取退水影響,按照《水法》中“協(xié)調好生活、生產經營和生態(tài)環(huán)境用水”的要求,提出減緩或消除影響的措施以及補償方案。重點分析內容包括取退水口調查分析、最小下泄流量合理性及其保障措施、日調度運行影響分析、初期蓄水影響分析、對水功能納污能力及其使用功能的影響、庫區(qū)水環(huán)境分析及低溫水下泄影響分析等幾個方面。
隨著《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報告書編制的基本要求》《項目導則》《水電導則》的相繼發(fā)布實施,水力水電工程的水資源論證的技術規(guī)范和實踐都取得了長足進展。隨著實踐的深入和國家實施最嚴格水資源管理要求的提出,對水利水電工程的水資源論證的規(guī)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水電導則》尚待進一步完善以適應這些需求■
(作者單位:水利部水利水電規(guī)劃設計總院10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