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瑤
(四川省雅安市滎經縣嚴道第一初級中學 四川 雅安 625200)
怎樣上好一堂作文課
王旭瑤
(四川省雅安市滎經縣嚴道第一初級中學 四川 雅安 625200)
作文作為語文測試的重要得分項目,在每一次的語文測試中都顯得尤為重要。對于在語文教學中怎樣上好一堂作文課,如何讓學生喜歡上作文課,我想每位教師都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在教學實踐中,我感覺寫作課的教學比較枯燥、單調。怎樣讓這種枯燥、乏味的教學變得生動有趣而又具有吸引力,這一直是我在不斷追求和探索的目標。為此,今天我就把我在教學中探究出的上作文課的方法分享出來供大家共同探討,共同進步。
怎樣才能讓一堂寫作課上得既生動有趣,又有吸引力,同時還要讓學生學到有用的東西,我認為關鍵還在于教師在課前應認真?zhèn)浜妹恳惶谜n。常言道:“知已知彼,百戰(zhàn)不殆”。教師在踏進教室的那一刻就要把課堂當成特別的戰(zhàn)場,要上出一堂高質量、高效果的寫作課,教師絕不能打無準備之仗。在課堂上應該講什么,不應該講什么,教師在課前就必須做到心中有數(shù)。哪些地方是重點,哪些地方是難點,哪些應該說得詳盡些,哪些應該一筆帶過,決不能馬馬虎虎,模棱兩可。以上這些問題,教師都必須在課前做好充分準備。而對于學生常?;煜膬热?,教師不僅應該深講,還要講透,并結合例子加以說明,讓學生能舉一反三,使學生在生動的范例中潛移默化地掌握寫作的理論和技巧。即使是對范例的選擇,教師也應認真對待,應選擇那些具有代表性、讓學生過目難忘的范例。
語文課堂要體現(xiàn)人文性的特點。營造寬松、和諧、平等的課堂氣氛是當下課改的一項重要任務。教師和學生之間應該是平等的合作關系,而不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為師是從。師生之間要互相尊重、互相信賴、互相合作,只有在這樣的課堂氛圍中,師生之間才能形成互動、交流的對話平臺。教師要摒棄“師道尊嚴”的舊觀念,設身處地為學生考慮,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輕松良好的學習氛圍,建立一個接納性寬容性的課堂氣氛,在課堂上學生可以自由發(fā)言,自由討論關于寫作的種種問題,自由向教師提問,形成一個互教互學的“學習共同體”,尊重學生的學習體驗,使學生無拘無束地大膽發(fā)凡,只有這樣民主寬松的教學環(huán)境,學生才會以愉快的心情去鉆研鉆研寫作,以最佳狀態(tài)投入寫作,煥發(fā)出寫作課獨有的活力。正如諺語所說:“一千個人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這句話正是告訴我們,不一樣的學生對用一件事有不同的看法,教師要放下唯師是從的尊嚴,尊重學生的人格和個性,讓他們自由、發(fā)散的思考問題,教師要在課堂上建立新型的民主交流、教學相長的師生關系,多給學生展開想象的時間和空間,多給學生發(fā)表意見的機會和自由,重視寫作課氛圍的營造。學生聽課是否有興趣,教師教學是否受歡迎,是否被學生所接受,一定程度上取決于教師的主導地位發(fā)揮得如何。站在三尺講臺上,教師如同一個樂隊的指揮。指揮得好,樂手們的配合就好,否則就難以想象。要讓學生配合得好,首先就要把學生的興趣調動起來。興趣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心理基礎。而調動學生的興趣,首先就需要教師營造一個平等、輕松的課堂氛圍。教師可以利用實例,把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等文體形式進行比較。通過對比使抽象、枯燥的內容變得生動起來,從而引發(fā)了學生學習興趣。
豐富的語言,是一篇優(yōu)秀作文層次清楚,結構嚴謹,內容生動的基本條件。如果作文語言不匱乏,寫出來的文章會顯得枯燥乏味,不生動、不感人,更沒有創(chuàng)新意識。因此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必須讓學生做到:多背優(yōu)美詞句,多看優(yōu)秀范文,多寫心得體會。只有這樣,通過日積月累,學生的作文水平菜會在不知不覺中得到提高。另外,教師也可以有選擇地向學生推薦一些合適的報刊和文章,讓學生自主閱讀,要求他們邊讀邊圈點勾劃,做好讀書筆記,寫好讀后感,真正養(yǎng)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好習慣。
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成績具有最高裁定權,卻忽視了學生的自評與互評,實質上也忽視了學生的主體能動性。教師把學生的自評與互評權交還給學生,這時學生的自覺意識得到高度強化,內在的進取熱情已得到激發(fā),學生在自評互評的過程中激發(fā)了其活躍的主體意識,感受班集體內平等、和諧、信賴的自由氛圍。我在平時教學過程中,經常把作業(yè)交給學生自檢自評,取長補短。學生在評改時,既能感受到老師的信任,也感受到當一回老師的快樂,還把知識又復習了一遍,一舉三得。具體做法為:將本次作文評分標準板書在黑板上,先由學生獨立評改一篇作文,要求有勾畫有旁批有總評有分數(shù)并有簽名,然后以小組為單位交流補充,目的是多多學習他人的作文寫法及評法,最后由各組推薦出一兩篇優(yōu)秀作文或評文,借助實物投影儀師生一起復評,選出最佳作文或評文。這樣不僅讓學生加深了記憶,也讓學生在批改別人作文的時候找出自己寫作時的缺點;在欣賞優(yōu)秀作文時,對優(yōu)秀作文加以模仿和改造,變成自己的知識。
教態(tài)是教師講課時的情緒的外在表現(xiàn),比如,教學心情、表情、體態(tài)動作、神態(tài)等,是教師開展課堂教學的一種重要輔助手段。學生在課堂上會通過教師有聲語言的講解而察其容,而且還會通過教師的教態(tài)而觀其色。因此,教師的教學態(tài)度直接影響課堂氣氛。教師的教態(tài)有先入為主的作用。當教師走進教室的那一刻,教師教態(tài)會直接影響到學生上課的情緒,這種先入為主的方式常常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教師要用親和、自然的教態(tài)去面對學生,及時調整好你的心態(tài)和精神面貌。具體來說,要做到:用微笑面對學生。微笑是人際交流中一種最好的方式,微笑讓學生對教師沒有懼怕感,課堂氣氛溫和。如果教師板著臉孔,擺出高高在上的姿態(tài),讓學生感到壓抑,學習有緊張感,課堂氣氛變得生硬、冷漠,不利于教學的開展。其次,教師要將學生帶入美妙的文學殿堂,最重要的還是要用語文的真正學識去感染學生,使其受到熏陶——教師滿腹經綸,才氣橫溢,授課時,或宏論滔滔,妙語連珠,或精點略評,字字珠璣,讓學生如飲甘醇,定會極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具體而言,教師的授課語言要有繪聲繪色的形象性,表情達意的準確性,辭約意豐的簡明性,嚴密準確的邏輯性,教師用這種語言描景狀物,述說人事,說明特征,品味詩文,剖析事理,定能使學生受到美的感染,從而激發(fā)學生寫作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