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曉梅
渭南師范學院人文學院,陜西 渭南 714000
?
韓國習俗之我見*
卜曉梅
渭南師范學院人文學院,陜西渭南714000
韓國習俗;文化差異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那就先談談韓國的美食??偟膩碇v主要表現(xiàn)為兩種口味,要么干辣,要么清淡。我素來不擅食辣,所以對于一些名揚海外的諸如辣年糕之類的特色食品也只能望而生畏。跟老師們一起出外吃飯時,兩位搭檔也總會貼心地幫我點上口味清淡的飯菜。韓國的米比較好吃,就像我們東北的大米,由于生長季節(jié)長,吃起來很香。韓國的面條很筋道,不管是方便面、掛面還是炸醬面、冷面,煮起來不易熟,夾起來不易斷,所以,一碗面上來,經常要用大剪刀咔嚓咔嚓剪幾下方可進食。無論在學校食堂還是去外面飯館吃飯,泡菜或腌蘿卜都是必不可少的小菜,泡菜有點辣不過可以接受,甜甜脆脆的蘿卜我比較喜歡。韓國烤肉,初吃時不太喜歡,因為五花肉大都帶有一塊肥肉,而且那么一大塊用生菜葉子卷起來一下子全塞進嘴里有點難以接受,哈哈,但奇怪的是,有一陣子突然有了想吃的欲望??磥恚说目谖妒菚淖兊?。韓國人不吃花椒和香菜,孜然的味道對他們來說也很特別,一般也不能接受。韓國菜幾乎不放醋,即使涼拌菜,這一點與中國有很大的不同,尤其陜西菜。對于陜西人來說,花椒是一味重要的調料,頓頓飯都離不開,而香菜又是陜西特產羊肉泡饃、涼皮中必備的一種調味蔬菜,所以韓國人一般不會喜歡西安的羊肉泡饃等。春川的雞排、安東的蒸雞,尤其安東的蒸雞有點中國大盤雞的味道,稍微有點辣,但吃起來很香。
節(jié)假日出外旅行是一大樂事,也是排解鄉(xiāng)愁和打發(fā)無聊的一種很好的消遣,也加深了我們對韓國的歷史和人文的了解。跟隨搭檔趙老師和辦公室的老師們去過安東等地,跟搭檔丁老師一起去過平昌和原州的一些地方,跟姐妹們一起去過首爾、釜山、慶州等地。忘不了平昌漫山遍野的蕎麥花還有作家李孝石,慶州給我的印象也很深刻,歷史與現(xiàn)代的交織,那種感覺很奇妙,有種穿越感。總體感覺韓國的旅游景點比較精致,保護保存比較完好,門票也不貴。還參加過兩次江陵的跋舞路徒步活動,李東允老師很熱情,每次親自開車接送我們到出發(fā)地點,有次早上五點鐘還不辭辛勞送我們去了正東津海邊看日出。在徒步活動中,我們結識了一些韓國朋友,欣賞到了韓國東海岸的美景,江陵的海感覺比釜山的海更漂亮更純凈。韓國的秋季較長,景色很美,滿眼赤橙黃綠,五彩繽紛,讓人欣喜。
文化方面,待人接物上,韓國人習慣鞠躬問好,在中國一般問好不鞠躬,鞠躬都是在一些重大場合。在中國課堂上,當老師提問時學生必須起立回答,否則會被認為不尊重老師,而在韓國學生則習慣坐著回答老師的問題。還有盤腿席地而坐的習俗,在韓國的很多飯館都是矮桌,每次這樣吃完飯我的雙腿都會因為血流不暢而發(fā)麻,站起來半天還站不直,所以我很佩服韓國人的坐功。韓國的交通非常有序,永遠是車讓行人、右拐讓直行,所以走在人行道上永遠不擔心會有車從你身邊呼嘯而過。韓國的垃圾分類也相當嚴格,在我的公寓樓下,垃圾被分成了9類,其中廚房垃圾有專門的回收箱,而且是需付費的。另外,關于飲水習慣,不能不提。如果沒有特別要求在韓國餐館端上來的永遠是一杯冰水,韓國人都喜歡喝冰水,一年四季如此,甚至女性生理期也不例外,這使我們很吃驚,而得知中國人天天要喝熱水,韓國人也同樣吃驚不小??Х仍陧n國也是特別受歡迎的飲品,所以韓國大街小巷遍布咖啡店,偶爾課余飯后也會與辦公室的老師一起去學校門口的咖啡店品嘗一杯苦咖啡或冰咖啡。在中國,茶館與咖啡館并存,年輕人更喜歡咖啡館,中老年人則更喜歡茶館。在中國表示祝賀的橫幅、對聯(lián)、信封都用紅色,表示喜慶。而在韓國這些都是白色的,初來韓國時,看到很多地方門上貼著“建陽多慶,立春大吉”的白色條幅,后來又看到隨禮的信封“祝結婚”等也是白色的,大街上、校門口的橫幅也是白色的,原來在韓國白色有吉祥、神圣的象征。韓國的聚餐文化也非常有名,學?;蜣k公室經常會有一些聚餐活動,大家在一起吃飯喝酒,聯(lián)絡感情。韓國女性非常注重妝容,成年女性化妝自不必說,感受最深的是中學女生,因為在中國中學生是不化妝的,而在這里卻是再平常不過的事。一方水土一方人,每個國家每個地域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習俗。
韓國的高中有男子高中、女子高中、男女混合高中三類,家長和老師們更喜歡前兩類,他們認為混合學校的學生學習風氣不如前者。我所在的兩所學校一所是女子高中,一所是混合高中,事實也確實如此,女子高中的學生各方面都表現(xiàn)更好一些。因此,我所在的混合高中從現(xiàn)在的高一開始試行男女分班教學模式,就是男生一個班,女生一個班,雖然還是男女同校,但實際男女不同班。在教學工作上,對我來說合作教學是第一次,但兩位搭檔都非常有經驗,所以很快就適應了教學工作,跟他們一起上課我也學到了很多。學生們都很可愛,很熱情,尤其女生。每次遇到學生的時候,他們總是熱情地打招呼,并用學過的僅會的幾句漢語問長問短,我們經常英漢韓混合交流,非常有趣。課后班的學生們學習漢語的熱情也很高,這讓我很受鼓舞,起初因為一個人上課,面對漢語零基礎的孩子們擔心溝通上會有問題,雖然以前在國內也教過韓國留學生,但他們都是有漢語基礎的大學生,面對零基礎的中學生還是頭一回,后來在教學過程中發(fā)現(xiàn)其實沒有我想象的那么難。教學相長,在教孩子們的過程中,我也收獲了很多。此外,老師們的漢語課也很有趣,來聽課的老師學習興致都很高,年長一些的老師漢字基礎都較好,必要的時候我們可以漢字交流,我們經常邊講邊聊,課堂氣氛活躍,讓人感到愉快??偟挠∠?,韓國人都很熱情、友好,重視禮節(jié)。
中韓習俗同中有異,異中有同。了解韓國習俗能讓我們更好地了解韓國文化,促進中韓兩國的交流。
K893.12
A
1006-0049-(2016)15-0033-01
*渭南師范學院2014年社科基金項目(14SKYM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