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延清
阜新市彰武縣西六九年制學校,遼寧 彰武 123213
?
探討分組教學模式在中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
唐延清
阜新市彰武縣西六九年制學校,遼寧彰武123213
摘要:新課改的推進和素質教育的實施對中學體育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以往機械、沉悶的教學模式已經(jīng)不適應時代發(fā)展需求,理應淘汰。在此背景下,新的教學模式應運而生,極大促進了中學體育教學水平的全面提升,而分組教學模式便是其中一種。分組教學模式完全迎合了中學生體育學習興趣、認知與能力,是十分有效的教學模式,值得提倡與推崇。
關鍵詞:分組教學模式;中學體育;優(yōu)勢;應用
將分組教學模式應用于中學體育教學呈現(xiàn)出巨大的優(yōu)勢。一方面,該教學模式充分尊重了學生課堂主體性地位,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個性發(fā)展,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另一方面,分組教學將學生分成不同層次實施教學,能使學生在原有基礎上獲得提升,這是其他教學方法無法比擬的優(yōu)勢。因此,中學體育教師要不斷優(yōu)化教學策略,增強分組教學模式的應用效果。
一、根據(jù)體育教學內容的特殊性優(yōu)化分組教學
中學體育教學涉及的內容有很多,如快速跑、跨越式跳高、科學鍛煉、投擲實心球等等,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課堂內容都適合進行分組分層教學,故教師要基于體育教學內容選擇科學的體育教學模式。這也就意味著,教師要對中學體育教學內容進行分析與研究,挑選出適合進行分組教學的內容進行分組教學。唯有如此,學生在鍛煉中才能盡快掌握知識與技能,提高綜合能力,
教師要做到兩點:第一,將分組教學滲透于中學體育理論教學中。分組教學模式可以運用于理論教學,也可以運用于實踐教學。在理論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小組合作式的分組教學模式,通過科學分組,實現(xiàn)生生之間的優(yōu)勢互補,促進其共同進步。第二,運用于實踐教學中。在實踐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分組分層的分組教學模式提高體育實踐教學效率。例如,在《投擲實心球》的課堂教學中,為了讓學生系統(tǒng)掌握投擲的技巧與方法,教師可對內容進行分層,讓小組成員進行低難度的投擲,成功后再向高難度過渡。在分組教學中,要做到分組有序、自主、合作練習,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做到每人參與、配合、投入、分享,體驗集體的樂趣與力量。
二、要善于基于學生的體質特點開展分組教學
除了依據(jù)教學內容之外,中學體育分組教學也可以依據(jù)學生的體質特點進行科學分組。體質對學生體育學習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體質好的學生能很輕松地融入到教師的各項教學活動中,并不斷提高學習效率。但體質差的學生很難適應一些高難度或高強度的訓練,在比賽中也很容易敗下陣來。鑒于此,教師在進行體育教學中,要關注不同學生體質的差異,將體質情況類似的學生分為一組,并進行科學的分組教學。
例如,在“耐久跑”的體育教學過程中,為了避免體質差的學生無法完成任務而滋生自卑心理,教師應事先對學生進行體質測試,并依據(jù)體質測試情況進行分組。體質相對較差的劃分A組,體質較好地就劃分在
B組。當然,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A組成員與B組成員所學習內容、體育鍛煉要去以及最終測試的標準也有所不同。就拿“耐久跑”為例,體質好的學生鍛煉標準與測試標準要更加嚴格,體質差的可稍稍放松。這樣一來,不同體質的學生通過分組教學都能在原有基礎出提升自我,獲得進步??梢姡凑阵w質好壞進行分組是一種有效的分組教學方法。
三、依據(jù)不同學生的興趣進行體育分組教學
在中學體育教學中滲透分組教學還需要教師基于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有效分組,優(yōu)化體育教學設計。新課改要求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最明顯的體現(xiàn)是,教師要明確不同群體學生的學習興趣,依據(jù)其學習興趣進行分組教學,促進學生個性發(fā)展。當然,那種無視學生興趣進行隨意分組的行為是不可取的,中學體育教師應認真研究學生的學習興趣,盡可能避免此種做法。
例如,女生獨特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使其對輕便、柔美、運動量較小的體育運動項目情有獨鐘,在體育學習中,他們一般會更傾向于選擇健美操、羽毛球、排球等體育項目。但男生卻與女生大不相同,其對籃球、足球、田徑、投擲鉛球等體育運動項目感興趣。鑒于此,教師可以根據(jù)那女生的學習興趣對其進行分組教學。首先,教師可提供了學生自由選擇體育學習項目的權利,并對男女生實施分組教學,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調動其積極性。其次,教師可采用適合不同學生興趣的教學方式。例如在羽毛球(女生)分組教學中,教師可以運用輕便的趣味小游戲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在“羽毛球對打”的訓練中,失敗的人要唱一首歌,這一游戲的滲透,能最大限度調動學生的參與的積極性,提高羽毛球訓練效果。
綜上可知,分組教學模式應用于中學體育教學中對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具有雙向的促進意義。因此,作為中學體育教學的組織和引導者,教師要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注重依據(jù)體育教學內容以及中學生的不同體質、不同興趣等進行有效的分組,確保分組教學模式應用的高效性。分組教學模式的運用一項大工程,不可一蹴而就,體育教師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與總結,方能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林國忠.中學體育教學運用分組教學模式的探討[J].福建體育科技,2010,03:63-64.
[2]張亞.中學體育教學中分組教學模式的運用探討[J].才智,2013,22:21.
[3]朱張英.對分組教學模式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3,34:76-77.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049-(2016)13-023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