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海霞
?
京劇藝術如何走進小學課堂
楊海霞
(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qū)星辰實驗學校,江蘇 常州 213100)
摘 要:京劇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朵奇葩,在歷史的長河中,曾繁榮一時,它對于中國文化的發(fā)展和繁榮,有著深遠的影響。為了弘揚我國的傳統文化,讓京劇走進小學課堂很有必要,可以增強學生對民間藝術的了解,促進學生學習傳統文化的興趣。
關鍵詞:京劇藝術;小學課堂
京劇是我國五大戲曲之一,被稱為中國國粹,已經有200多年的歷史了。2010年京劇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名錄”。但是隨著現代藝術的發(fā)展,尤其是傳媒的發(fā)展,給傳統的京劇藝術帶來了巨大的沖擊,讓曾經興盛一時的京劇逐漸走向沒落。為了弘揚我國的傳統文化,增強學生對民間藝術的了解,促進學生學習傳統文化的興趣。2008年的時候,教育部就開始試點推行京劇走進校園的活動,當時不少學校都開設了京劇課程。然而,8年過去了,京劇走進校園活動似乎沒有取得多大的成效。本文主要從培養(yǎng)學生學習京劇的興趣、師資力量建設、創(chuàng)新課堂三個方面談談京劇如何走進小學課堂。
京劇這幾年不受大眾的重視,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國家和相關單位忽略了向社會大眾進行普及和傳承。很多孩子出生以后,接觸到的都是各種動畫片、流行音樂等一些卡通形象,比如喜洋洋灰太狼、熊大戲二,歌曲聽的多的也是FBOYS等青春偶像歌手。孩子們平時接觸京劇藝術的機會本身就很少;另外,雖然中央電視臺有一個戲曲頻道,每天定時播放一些經典的京劇,但是由于京劇自身的藝術特點,它的唱腔比較高昂,但是節(jié)奏很慢,唱、念、打,有時候一個詞唱老半天,這讓現在這種快餐文化也是格格不入。京劇是一門綜合性比較高的藝術,它包含了文學、美術、音樂、舞蹈、武術、雜志等多門藝術,對小學的學生來說,京劇是爺爺奶奶喜歡看的。何況小學生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本來注意力就不夠集中,京劇唱腔難度大,唱詞比較難以聽懂,這都給學生欣賞京劇鑄了一門隔離墻。如今,在小學校園的音樂教師隊伍中,會戲曲會京劇的老師太少了,大部分都是藝術相關專業(yè)畢業(yè)的,比如聲音或者舞蹈專業(yè)的老師,老師自己本身就是外行,如何教育孩子呢?作為試點學校的北京實驗二小,他們的京劇進課堂活動在學校開展的不錯,一些學生堅持學習京劇,通過學習京劇的唱詞、學京劇的唱腔和身段,通過幾年系統的學習,讓孩子們了解京劇的精神,從而真正熱愛京劇。而學校的京劇老師全部是中國京劇院和北京京劇院外聘的專業(yè)演員。如今,在很多學校的青年教師中,懂京劇,還會唱京劇的人鳳毛麟角,通過外聘的方式可以很好解決這個問題,也不失一種借鑒的方法,然而,對一些地方上不具備這樣的軟件條件,京劇進校園困難重重。
(一)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教師在課堂的時候,應該有意識培養(yǎng)學生對京劇的熱愛,比如可以先找一段流行歌曲給學生聽,現在很多流行歌手的歌曲里面都融入了京劇的元素,比如陶喆的《蘇三說》,周杰倫的霍元甲,王力宏的《蓋世英雄》里面有些歌詞就融入了京劇的元素,聽完歌曲以后,可以問學生,這首歌里面有哪些不同的地方,然后老師再對這首歌進行分析,里面哪部分有京劇的元素。只有通過這種循序漸進地方式,給學生營造學習京劇的氛圍,培養(yǎng)學生學習京劇的興趣,才能更好的將京劇傳承下去。
(二)京劇與其他藝術的結合
京劇是一門綜合性比較強的表演藝術,為了讓學生更直觀的感受京劇的魅力,學生可以將一些其他的戲曲或者藝術融入到京劇課堂上來,比如川劇變臉藝術,川劇演員隨著劇情的推進,在舞臺上借助動作的掩護,能夠快速地將一張張臉皮扯下來,如《白蛇傳》中的缽童(紫金鐃缽),可以變綠、紅、白、黑等七、八張不同的臉。這種表演形式很容易受到學生的喜歡。在美術課上,老師可以讓學生動手繪制自己喜歡的臉譜,然后制作成臉譜,學生可以根據臉譜所代表的角色,和其他學生組成一個小劇團,然后進行表演,學習可以分組表演,然后由全體同學打分,看哪一組表演的最好,老師可以給予適當的獎勵。通過這樣體驗式的教學,更能讓學生感受京劇的藝術魅力。
(三)講故事吸引學生
京劇劇目大多數根據歷史上一些著名的事件或者人物改編的,因此每一個唱段或者每一個劇目背后都有一個精彩的故事,這些故事里面蘊含了中國傳統文化的仁、義、禮、智、信、忠、孝、悌、節(jié)、恕、勇、讓等傳統美德。這些傳統美德故事對學生以及我們當代人仍然有重要的教育意義。因此,小學階段的學生性格比較活潑,如果單純的說教,是吸引不了學生的注意力,因此,老師在課堂的時候,可以先給學生講述京劇劇目的歷史背景。比如我們說京劇名篇《空城計》空城計講述的三國時期,魏國的司馬懿帶兵攻打蜀國的街亭,結果諸葛亮派馬謖駐守,馬謖紙上談,守城失敗。于是,司馬懿率兵乘勝直逼西城,諸葛亮無兵迎敵,但沉著鎮(zhèn)定,打開城門,自己帶著一個小童在城樓上彈琴唱曲。結果,司馬懿懷疑這是諸葛亮的計謀,不敢貿然進城,于是引兵退去。最后司馬懿得知西城是空城回去再戰(zhàn),趙云趕回解圍,最終大勝司馬懿的故事。著名的京劇家馬連良將這個諸葛亮這個角色演得入木三分。音樂老師可以在教學之前,先給孩子們講述這個京劇背后歷史背景和人物,讓孩子們對劇情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在欣賞京劇的時候,雖然未必全部能聽懂,但是可以大致了解整個劇目意思。
京劇是一門融表演、演唱為一體表演藝術,它以獨特的魅力享譽全世界,被稱為中國的國粹。他不僅僅只是一門戲曲藝術,更是我們中華五千年燦爛文化的具體表現。通過京劇進課堂的方式,讓學校感受到京劇的藝術魅力,讓他們更好的了解和傳承我們優(yōu)秀的歷史文明。
[參考文獻]
[1] 尹雪峰.讓京劇藝術教育走進中小學課堂[J].魅力中國,2010,07.
[2] 俞佳.培養(yǎng)興趣,讓京劇走進中小學課堂[J].江蘇教育研究,20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