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青
黑龍江省友誼縣體育局,黑龍江 友誼 155800
?
試析提升田徑短跑教學有效性的方法
張青
黑龍江省友誼縣體育局,黑龍江友誼155800
摘要:在新課標背景下,教學大綱對田徑短跑教學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相關教學人員應當結合學生的實際特點,積極轉變教學方式,不斷創(chuàng)新,全面調動學生短跑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切實提升田徑短跑教學有效性,以強化學生的身體素質。本文就此進行簡要分析,僅供相關人員參考。
關鍵詞:田徑;短跑教學;有效性
田徑短跑是以最短時間跑完較短距離的一項運動,作為體育教學中的重要內容,若田徑短跑教學方式不合理,學生單純開展機械的跑動訓練,會導致體育教學難以取得理想的田徑短跑教學效果,并且學生的身體素質也難以得到有效的鍛煉。在此種情況下,積極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田徑短跑教學的有效性,是當前體育教學人員所面臨的一項重要任務。
一、轉變田徑短跑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在體育教學活動中,為提升田徑短跑教學有效性,體育教學人員應當不斷強化自身綜合素質,加強田徑短跑教學理念的創(chuàng)新,適度轉變田徑短跑教學方式,調動學生學習田徑短跑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從而提高田徑短跑教學效果。比如在練習途中跑這一田徑短跑教學內容時,由于這一階段的訓練相對枯燥,為調動學生參與田徑短跑練習的積極性,體育教學人員應當結合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適度調整教學方式,先讓女生跑出一段距離后,讓男生隨后跑,若女生被男生追上,則讓女生為大家表揚一個節(jié)目,若男生沒有追上女生,則讓男生表演一個節(jié)目。通過男女同學互相追逐的方式,將枯燥的教學內容豐富化,既緩解了課堂氛圍,調動了學生參與田徑短跑教學活動的積極性,并有助于促進教學目標的實現,鍛煉了學生的身體素質,為田徑短跑后期教學活動和訓練活動的開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二、加強力量訓練,提高學生的田徑短跑成績
田徑短跑屬于體能主導類的快速力量亞類項群,是人類合理利用自身跑進能力的一種基本活動形式,在田徑短跑過程中,運動員通過以髖為軸進行高速擺動,從而實現平動運動。田徑短跑教學的目標是提高學生的短跑成績,在短跑練習過程中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在田徑短跑訓練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毅力和耐力,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但就當前田徑短跑教學的實際情況來看,學生往往單純注重動作練習,卻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力量的訓練,此種情況下,導致田徑短跑訓練難以取得理想的效果,田徑短跑教學的有效性較低。
短跑運動中人體的跑進速度與步長和步頻共同決定的,步長與人體的肌力大小、關節(jié)柔韌性及運動員的腿長等因素之間都存在著密切的聯(lián)系,并且與運動員的大腦皮質運動中樞神經興奮、抑制的轉化速度等都存在著密切的聯(lián)系,田徑短跑效率的提升,需要運動員各神經中樞系統(tǒng)之間的協(xié)調配合,從而強化學生的田徑短跑能力和身體素質。
相關理論研究表明,后蹬是短跑運動中人體前進的動力源泉。在田徑短跑教學過程中,力量是訓練的基礎,而技術是訓練的關鍵。因此在田徑短跑訓練過程中,相關體育教學人員應當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選取正確的教學方式,加強對學生的力量訓練,提升學生的田徑短跑成績。尤其是田徑短跑下肢力量訓練的過程中,傳統(tǒng)教學方式下,教師大多通過蹬杠鈴的方式對學生進行訓練,以強化學生的下肢力量。但就下肢力量訓練的實際情況來看,學生的參與積極性較低,尤其是對女生來說,以蹬杠鈴的方式對學生開展下肢力量訓練的難度較大,田徑短跑教學難以取得理想的效果。針對此種情況,體育教學人員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可以讓一名男生騎到另一名男生的脖子上,讓下面的男生做起蹬練習,當練習達到一定時間后,讓兩名同學換位置,輪流進行下肢力量的聯(lián)系。通過此種方式,學生參與田徑短跑各項訓練的積極性明顯提升。而女生往往下肢力量較弱,開展起蹬練習的難度較大,因此在開展有針對性的下肢力量練習時,體育教學人員可以讓另外一名女生按住一名女生的肩膀,給予一定壓力后,促使其開展起蹬練習,以增強其下肢力量。通過科學合理的田徑短跑練習,學生參與田徑短跑訓練的積極性明顯提升,田徑短跑教學有效性得到明顯提升。
三、合理運用電教手段,強化學生的短跑技能
在田徑短跑教學過程中,良好的短跑技能是提升學生短跑技能的關鍵因素。相關調查研究顯示,當前體育教學活動中,大部分體育教學人員在開展短跑教學過程中,大多通過自己作示范,讓學生模仿練習的方式進行,此種傳統(tǒng)田徑短跑技術教學方式具有一定可行性的,若在現代信息技術發(fā)展大環(huán)境下,將電教手段與傳統(tǒng)的短跑技術教學方式進行有機融合,對多媒體技術進行有效應用,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田徑短跑成績,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尤其是隨著體育教學人員的體能和技術的不斷落后,其在進行短跑技術動作示范時規(guī)范性不足,此種情況下,必然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田徑短跑教學的有效性。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和教育現代化進程的推進,出現了諸多新的、現代化的教育教學技術,例如:多媒體輔助教學技術、遠程教育技術等等,并在很多學科的教學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與普及。特別是多媒體輔助教學技術,由于其有機的融合了文字、聲音、視頻以及動畫等多種元素,已經成為了提高教學有效性的重要手段之一。為進一步提高短跑技術教學的有效性,體育教學人員應當在互聯(lián)網上多搜集一些著名短跑賽事的視頻,并進行相應的加工和剪輯,最終形成一個長達20分鐘的教學短片。當同學們看到賽場上那飛一樣的短跑技術動作之后,心中會莫名地升起一股沖動,希望自己也可以變成那樣。觀看短跑賽事僅僅只是引子,接下來體育教學人員又對運動員的技術進行慢動作回放,再加上精辟講解,讓同學們更加直觀地觀看了一流的短跑技術動作。這樣的教學方式比體育教學人員自己親身示范效果要好很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短跑教學的有效性。
四、結束語
田徑短跑教學是一項特殊的運動項目,對學生的體能和技能都有著嚴格的要求,因此在開展田徑短跑教學過程中,相關體育教學人員應當結合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積極探索并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對田徑短跑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全面提升田徑短跑教學的有效性,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促進體育教學目標的實現。
[參考文獻]
[1]鄧國慶.定向越野在田徑教學中運用的實驗研究[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04.
[2]徐愛忠.中學體育短跑訓練過程中應注意的若干因素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5.06.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049-(2016)14-018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