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勤學
(江西服裝學院,江西 南昌 415123)
客家服飾傳統吉祥圖形符號解讀與價值分析
陳勤學
(江西服裝學院,江西 南昌 415123)
客家服飾是我國漢族服飾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典型代表,以服飾為載體的傳統吉祥圖形符號既是服飾的表征,又是客家民族審美和精神的象征。針對客家服飾文化相對薄弱的點進行系統研究,是對客家傳統服飾進行系統研究的一種有效補充。
客家服飾;傳統吉祥圖形符號;解讀;價值
客家服飾是漢族服飾重要的組成部分和典型代表,傳統吉祥圖形符號依附于客家服飾,是集豐富文化內涵、藝術特色、審美趣味于一體的文化景觀。
當下對客家服飾及其文化的研究,基本是圍繞客家服飾實物、文化內涵、綜合研究三個方面,從歷史學、文化學、社會學、藝術學等角度闡釋服裝的歷史、文化、種類、材料等方面,而對客家服飾傳統圖形符號的研究則相對不足。
日本學者池上嘉彥認為:“凡是人類所承認的‘有意義’的事物均成為符號,從這里產生出了‘符號現象’?!保?]符號是“傳播過程中為傳達訊息而用以指代某種意義的中介?!保?]符號承載信息、傳遞信息,它是反映事物特征的表征,是時代和社會意識形態(tài)的反映。
客家傳統服飾中吉祥圖形符號豐富多樣,主要有人物、動物、植物、文字和雜類五大類,而尤以動物、植物和文字紋樣最為常見,且大多出現在婦女日常所穿戴的冬頭帕、圍裙、繡花鞋、鞋墊和兒童的童帽、圍脖上。
(一)動物紋樣
客家傳統服飾上的動物紋樣常見的有獅、虎、龍鳳、蝴蝶、魚骨、蜜蜂和公雞等紋樣。兒童服飾以他們所喜歡的虎、蜜蜂和公雞較常見,冬頭帕、圍裙、繡花鞋和鞋墊上多用蝴蝶紋。從造型上看,兒童服飾上的動物紋樣多以卡通式單獨紋樣為主;婦女服飾上的動物紋樣相對抽象化、幾何化,以長條形的二方連續(xù)手法表現;鞋墊、繡花鞋上的紋樣多以方正概括的四方連續(xù)手法表現。通過動物主紋和輔紋的相互連接和穿插,配以紅、黃、綠、蘭、白、黑等色,構成一幅色彩鮮明、主次分明的裝飾圖案。
客家人使用這些動物作裝飾有其深層含義,它象征著客家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童帽上裝飾以獅、虎,寓意驅兇辟邪;以魚骨、蝴蝶代表生殖,祈求多子多福;龍鳳是吉祥的象征,祈求吉祥如意;公雞取“雞”與“吉”的諧音,代表吉祥;蜜蜂辛勤勞動,客家人希望通過自身辛勤勞動獲得豐收。
(二)植物紋樣
植物紋樣是客家傳統服飾上使用最為廣泛的紋樣符號,無論是兒童的童帽、涎兜,還是婦女日常穿戴的冬頭帕、圍裙、繡花鞋等,都飾有桃(花)、石榴、荷花、梅、蘭、竹、菊等紋樣。這些植物紋樣通常與動物紋樣相互融合著使用,或以植物紋樣組合成動物形象。其表現手法也有二方連續(xù)、四方連續(xù)似的抽象表現,寫實的有單獨紋樣表現,通常以線勾邊,實色塊作底,點、線、面手法交互運用,極富裝飾味,并通過不同色彩差異間的矛盾和對比來體現客家人的審美傾向。
不同植物紋的運用也有其不同寓意。石榴多籽,代表多子多福;梅、蘭、竹、菊號稱中國文人“四君子”,寓意自強不息的精神;荷花清香遠溢、清潔無瑕,既寓意其高潔,又代表著平安的愿望;桃代表著長壽、健康、生育的寓意,是必不可少的裝飾題材。
(三)文字紋樣
文字紋樣是客家傳統服飾上較為特別的紋樣,且其類別繁多,既有寫實類文字,也有抽象的文字紋樣,主要有以下三類:一是祈福類,如福祿壽喆、百子千孫、龍鳳呈祥、吉慶有余等;二是數字類,如2、4、8之類;三是特殊符號類,如“卍”字符號,還有一些未能解讀或無意義的符號。以祈福類的文字運用最廣,未解和無意義的符號運用較多。
使用這些文字做圖形符號有其深意,祈福類文字表達了客家人的一種強烈愿望,希望寧靜安康、子孫繁衍、多福長壽;使用“卍”字紋則表示順應自然規(guī)律、生生不息之意。這些文字符號的運用既是對中原漢文化古老意象的傳承,又是對地方文化的一種新的詮釋。
(四)人物紋樣
人物紋樣主要出現在兒童服飾上,如童帽、涎兜和褡子。常見人物有八仙、壽星、觀音、媽祖與羅漢等形象。這些人物滿足了人們的心理和倫理要求,個體生命所企望解決的難題,希望通過祈福得以解決。
觀音、媽祖、羅漢等形象通常以九個出現,八仙加一個壽星湊足九個形象并列或者沿涎兜、褡子一圈擺放?!熬拧钡闹C音同“久”,在中原漢族文化中寓意“長長久久”,客家人崇尚以“八”喻“九”,企盼富貴長久、健康長久。
(五)其它紋樣
除上述幾類常見的紋樣外,還有一些幾何紋樣、神秘符號和自創(chuàng)紋樣的運用。幾何紋樣通常是一些抽象的概念或虛構形象,如方形、菱形、三角形、圓形紋;神秘符號既有一些抽象的幾何紋,還有“暗八仙”紋,即以八仙所拿之物品為紋樣進行裝飾??图胰诉€自創(chuàng)了一些符號:“糖環(huán)”(用米粉和糖制成的面食)、“鈀子”(鈀田、鈀谷的農具)、擔鉤子(指扁擔上的一類擔鉤)等。
這些紋樣的使用既有對神仙的崇拜、對神秘符號的敬畏,也有取之于自然和生活的經驗創(chuàng)造。既希望得到神仙護佑,又希望得到大自然的更多饋贈,與自然和諧相處。
俄國著名藝術家康定斯基曾說:“任何藝術作品都是自己時代的孩子,它常常還是我們感情的母親。每一個文明時期也這樣創(chuàng)造著其獨特的不可能重復的藝術?!保?]傳統吉祥圖形符號的形成與其各個時代的文化相聯系。因此,對客家服飾傳統圖形符號的解讀目的是要挖掘其本原價值,并提升其現代應用價值。
(一)文化傳承
客家文化是中原漢文化與贛閩粵地域文化交融的產物,客家傳統服飾也就兼有中原文化和地方文化的特色。贛閩粵地區(qū)由于地處丘陵,氣候濕潤偏寒,為避寒,則形成男戴帽、巾,女戴巾、帕,童戴花帽的習俗。因此,頭、巾、帽的形式較中原更豐富,既有北方頭巾文化的影子,又有南方少數民族頭帕形式。頭、巾、帽、兜、搭等圖形符號在傳承了北方紋樣的基礎上,進行了新的創(chuàng)造。如虎形象就是源于中原文化的傳承,客家服飾中的虎頭帽、虎頭鞋、虎圍嘴、虎肚兜是服飾虎文化的代表??图覂和泊骰㈩^帽,其形制與裝飾圖形與北方相比,多了一份不祥和感,在可愛中增添了一份威嚴,以示鎮(zhèn)妖避邪。另外,客家婦女的鳳凰紋樣、吉祥寓意與中原服飾上的紋飾及寓意大致相同,可見中原傳統裝飾圖案文化對其影響之深。
(二)審美意蘊
任何圖形符號都應遵循一定的構圖法則,才能彰顯出其美學意蘊。盧卡契認為:“紋樣的構成要素是由節(jié)奏、對稱、比例、韻律等抽象反映形式所構成的?!保?]從客家人對服飾的裝飾來看,其傳統服飾圖形符號正是基于上述法則的完美體現,體現了客家人對美的執(zhí)著追求。
這些吉祥圖形符號具有極簡潔的抽象概括,它們是客家人高度凝練、夸張的藝術表現下的物象結構特征,它不是簡單的圖形抽象,更確切的說是意象變形,它是一種具象到意象的藝術升華,體現了形態(tài)、動態(tài)、神態(tài)的三態(tài)合一。此外,這些吉祥圖形表現出極其鮮明的色彩選擇,這是一種本能的色彩創(chuàng)造,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客家人的審美習慣,形、神、色共同組織成一幅幅完美的圖形樣式,這種形式的審美觀反映出客家人對和諧統一的追求。
(三)創(chuàng)新應用
客家服飾傳統吉祥圖形符號內容豐富、題材多樣、色彩鮮明,其最大價值是它的創(chuàng)新性運用,也即有效的傳承。這種創(chuàng)新不是圖形簡單地重復挪用、堆砌,而是在原來的基礎上的新“解”。簡化提練是對吉祥圖形進行變化應用的最主要方法,將圖案刪繁就簡,去掉繁縟的層次和瑣碎的枝節(jié),使主體更凝練,形成一種簡潔大方又兼有原圖形特征和美感的新圖形。
選取紋樣的單個或一組圖形,以裝飾性表達方式先提取,再進行重組,可以運用到諸如紡織品、服飾品中;單體圖形進行抽象概括,可進行標志創(chuàng)意和廣告創(chuàng)意,再以此圖形延展進行企業(yè)整體形象設計、動畫設計、環(huán)境藝術設計中。使得它的外延性價值大大增強。
客家傳統服飾吉祥圖形符號樸素大方,具有很強裝飾性和獨特的形式美,寓意深刻,是客家人創(chuàng)造性地吸收了中原文化和當地少數民族服飾裝飾圖形特色,形成了自己的獨特服飾吉祥圖案。反映了他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對自然的敬畏和理解,包含了千百年來客家人對美的執(zhí)著追求。面對特有的客家服飾文化融進世界大潮、日漸式微的今天,對延續(xù)千年的傳統客家服飾傳統圖形符號的研究、整理和發(fā)掘對弘揚我國的傳統文化具有重大意義。
[1][日]池上嘉彥,張曉云譯.符號學入門[M].北京:國際文化出版社,1985.
[2]王本潮,杜積西.傳播學教程[M].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07.
[3][俄]康定斯基,李政文,魏大海譯.藝術中的精神[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
[4][匈]盧卡契,徐恒醇譯.審美特征[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6.
TS941
A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2014年度項目《贛南客家服飾吉祥圖形符號中傳統文化價值的傳承研究》(項目編號:YS1417)的階段性成果之一。
陳勤學(1971-),男,湖南會同人,中南大學在讀博士,講師,研究方向:設計學、文化遺產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