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柳
(南昌航空大學音樂學院,江西 南昌 330009)
?
過程性評價在高校音樂教學評價中的運用探討
楊 柳
(南昌航空大學音樂學院,江西 南昌 330009)
摘 要:過程性評價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評價方式,可以有效解決當下高校音樂教學出現的多種問題,全面提升高校音樂的教學質量。本文闡述了過程性評價的內涵及意義,并就如何將其運用到高校音樂的教學改革中提出了幾點建議。
關鍵詞:高校音樂教學;過程性評價;教學改革
在當下高校的音樂教學評價中,主體受限、形式單一、忽視過程、不夠全面等問題日益突顯。為了更好的響應國家教學改革的大力號召,各校應積極進行結果性評價到過程性評價的扭轉改革。
所謂過程性評價,是一種在實施具體課程時對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習過程、學習效果以及與之相關的眾多非智力因素予以高度重視進行的全面性評價方式。其強調的“過程”是與以往教學評價所關注的“結果”相對的。過程性評價并非只看過程而忽視結果,而是把過程與結果囊括進教學有機整體之中進行評價。
過程性評價主張將教學過程視作老師傳授和學生獲取的有機互動過程。有效的教學活動應當是老師和學生都能從中受益并得到成長的。正因如此,過程性評價所蘊含的多種功能不僅僅包括對教學結果進行更科學、全面、合理的評價,還須要區(qū)分及對比不同學生的心態(tài)情緒和行為表現,并將這種比較擴大到具體個體的過去和現在、側面和整體等全新層面,以此確保評價結果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簡單說來,過程性評價的價值取向是對教學過程和教學目標予以同等重視,并將教學過程與評價過程有機融合,促使評價主體與評價客體間產生有效互動??梢哉f,理解并掌握這種教學評價方法不僅有助于準確判斷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還可以及時予以學生必要的肯定和引導,促使學生主動反思并掌握方法,以此實現全面培育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教學目標。
(一)分層激勵讓學生享受成功
每個高校學生的先天素質、興趣愛好、學習基礎、性格特點都是存在很大不同的。這也是他們在學習音樂知識和音樂技能時呈現出各種差異性結果的根源所在。音樂教學若想提高實效,就必須改變以往只重視結果的錯誤評價模式,給學生制定分層、分項目標,通過循序漸進的方法提高學生的參與積極性。音樂教學的評價并不等同于音樂考試,不能以量化標準進行考核評價,而必須對學習整體過程予以必要關注。音樂老師可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并根據每個小組的學生實際能力水平設定適用的評估標準,從學習效果、學習方法、學習態(tài)度等方面進行綜合評估。分層激勵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和學習熱情,使學生對音樂學習可以長期保持興趣。
(二)相互評價讓學生得到激勵
音樂教學與其他課程還是存在較明顯的差異的,音樂教學的群體適用性、操作實踐性以及表演形式、組織規(guī)劃,都須要很高的團隊協作性。這也是音樂教學具有培育學生合作意識和協作精神的根本原因。過程性評價在高校音樂中的實踐,就可以融入到音樂教學中的日常學習和創(chuàng)編練習之中。譬如在開展聽覺訓練時,小組成員就可以相互討論,深入分析樂曲作品的和聲、節(jié)奏、旋律等。通過學生之間、小組之間的及時交流和相互激勵,分別形成對應的客觀評價,每個小組和每個學生都能夠依據實際需要進行查漏補缺和專項提升。小組學習還可以增進學生之間的互動了解和共同進步,促使他們相互督促相互幫助。在觀摩和評估他人時,其實也是對自我不足的審視,還有助于提升個人的審美素養(yǎng)和鑒賞水平。
(三)延遲評價使學生獲得自信
在以往的音樂課堂上,老師習慣性予以學生當堂評價。如果學生最初的表現不夠理想,這種評價方式其實反而會扼殺他們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從而影響音樂教學的最終效果。就音樂教學而言,適當使用延時性評價反而能夠給予學生更廣闊的思維發(fā)散空間和個人創(chuàng)作空間。學生在音樂學習中累計足夠的個人感悟和思維成果,才能更好地感知音樂學習的美妙之處。此時音樂老師再對他們進行適當的引導和點評,學生在音樂學習中獲得的成就感必然更多。
(四)組合運用多樣的評價方式
自我評價時一種很重要的教學評價方式,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們的自學能力。誠然,學生在進行自我評價時很難做到完全的公正或是客觀,因為每個人對同一篇樂曲作品的感知感悟必然是帶有很強的主觀性特征的。所以,將自我評價與相互評價、老師點評有機結合就很有必要。在相互評價的過程中,學生們也可以逐漸學會正是自我和尊重他人。其他學生的建議和音樂老師的指點,也能夠幫助學生們有效提升個人的音樂綜合素養(yǎng)。
多種方式的組合運用還可以有效緩解教學課堂的緊張氛圍,使學習氛圍變得更輕松、更融洽、更自由。組合運用多樣的評價方式,不僅有助于學生在音樂教學中獲得提升,而且有助于音樂老師提高個人的業(yè)務水平和教學能力。以課堂講解教學為例,學生們的表情反應就可以被音樂老師作為自我審視和及時調整的工具。如果講解某段內容時學生們的表情較為苦惱不耐、思想也比較分散,那么這樣的教學方式就并不適用也不夠有效,此時音樂老師就須要及時進行調整。
過程性評價被運用于高校音樂的教學改革之中,不僅有助于更公正、更客觀、更科學地進行音樂教學評價,而且有助于學生和老師在音樂教學之中取得共同成長進步,是值得學習推廣的新方法。
[參考文獻]
[1] 郭尚玲.形成性評價∶音樂教育的催化劑[J].新鄉(xiāng)教育學院學報,2005,03.
[2] 林青.過程性評價在高校教學管理評價中的踐行[J].山東農業(yè)工程學院學報,2015,09.
[3] 楊全紅.對高校音樂教師教學評價的若干思考[J].音樂創(chuàng)作,2010,05.
作者簡介:楊柳(1982-),女,江西南昌人,南昌航空大學音樂學院講師,碩士,主要研究方向:聲樂與流行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