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明孝宗實錄》人名記載錯誤舉正

      2016-02-03 18:54:31程彩萍
      殷都學(xué)刊 2016年3期
      關(guān)鍵詞:弘治遼東四庫全書

      程彩萍

      (廊坊師范學(xué)院,河北 廊坊 065000)

      ?

      《明孝宗實錄》人名記載錯誤舉正

      程彩萍

      (廊坊師范學(xué)院,河北 廊坊 065000)

      由內(nèi)閣首輔李東陽、吏部侍郎焦芳等負(fù)責(zé)編修的《明孝宗實錄》凡224卷,正德元年始修,四年撰成,共耗時3年。該書按時間順序記載了明孝宗在位時期的政治、經(jīng)濟(jì)、軍事、文化及民族關(guān)系等各個方面、且十分詳細(xì)的史料,是后世人們藉以了解和研究弘治時期的最重要資料。然而本書只有抄本傳世,以致出現(xiàn)了不少訛、脫、衍、倒等文字錯誤,加之《明孝宗實錄》在編纂過程中的體例及總裁的個人意志等原因,亦產(chǎn)生了一些誤失。眾所周知,人是歷史活動的主體,但人名的誤載則會極大的影響人們對該段歷史的認(rèn)識,故筆者擬以《明孝宗實錄》中出現(xiàn)的人名錯誤及致誤之由進(jìn)行辨證,以期人們可以更為客觀地認(rèn)識與使用該書。當(dāng)然,囿于能力,文章中亦難免會有不足,尚祈方家批評、指正!

      以下按照錯誤類型,分別對《明孝宗實錄》中的十處人名錯誤進(jìn)行了訂正。其加濃字體為訂正的出處及對象,其出處為臺灣中研院史語所1962校印本《明孝宗實錄》中的頁碼及行數(shù)。

      其一、音同而誤,指人名姓氏中因某字與其他字發(fā)音相同而誤寫。

      1.卷7頁12上行2 致仕僉事張懋

      本卷甲子條記載御史姜洪推薦“僉事章懋”,《明憲宗實錄》卷一百一十六成化九年五月壬辰條記曰,“升南京大理寺左評事章懋為福建按察司僉事”,[1](p2242)《明孝宗實錄》卷一百七十五弘治十四年六月壬午條云:“起福建按察司致仕僉事章懋為南京國子監(jiān)祭酒”。[2](p3190)又,林俊《明文懿公楓山章先生行狀》記 “楓山章先生諱懋……遷福建按察僉事……致仕以去”[3](p276)。另,《國朝獻(xiàn)徵錄》卷三六《南京禮部尚書章懋》[4](p719)、過庭訓(xùn)《本朝分省人物考》卷五三[5](p444)亦均載“章懋”為“福建按察僉事”,故“張懋”當(dāng)作“章懋”?!皬垺薄ⅰ罢隆碑?dāng)繋音近而誤。

      2.卷73頁4下行8 太常寺少卿兼翰林院侍講學(xué)士董鉞

      《明孝宗寶訓(xùn)》卷一《圣學(xué)》記作“翰林院侍講董鉞”?!睹餍⒆趯嶄洝肪砥呤胫瘟耆赂綏l記作“太常寺少卿兼翰林院侍講學(xué)士董鉞”。[2](p1370)而《明憲宗實錄》卷二百三十四成化十八年十一月庚申條則記作升“翰林院編修董越為侍讀”,[1](p3986)《明孝宗實錄》卷七第四頁上第七行成化二十三年十一月乙卯記作升“侍讀董越”右庶子兼侍講。[2](p121)同書卷八成化二十三年十二月庚午條、卷五十四弘治四年八月丁卯記作“右春坊右庶子兼翰林院侍講董越”。[2](p158;p1064)同書卷八十弘治六年九月壬寅條記載升“太常寺少卿兼翰林院侍講學(xué)士董越為南京禮部右侍郎?!盵2](p1253)又,李東陽《明故資政大夫南京工部尚書贈太子少保謚文僖董公墓志銘》載“公諱越字尚矩?!盵6](p361)另,雷禮《國朝列卿紀(jì)》[7](p288)、過庭訓(xùn)《本朝分省人物考》[5](p114)、《明清進(jìn)士題名碑錄索引》[8](p1411)亦皆作“董越”,故此處“董鉞”當(dāng)作“董越”。 “鉞”、“越”當(dāng)繋音近誤。

      3.卷88頁7下行10 前都御史王越陳越御史倪進(jìn)賢

      本卷頁八上行一載“吏部以王越等三人原事干法司”,“三人”乃本條所記“王越”、“陳越”及“倪進(jìn)賢”,當(dāng)有“陳越”,然考“越”字有誤。《明憲宗實錄》卷一百五十五成化十二年七月壬戌條記載“升山東左布政使陳鉞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撫遼東?!盵1](p2830)同書卷一百六十成化十二年十二月乙未條、卷一百六十九成化十三年八月戊午條、卷一百七十三成化十三年十二月乙巳條皆作“巡撫遼東右副都御史陳鉞”。[1](p2940;p3067;p3124)又,(嘉靖)《遼東志》亦載成化間巡撫為“陳鉞”,[9](p576)另,(嘉靖)《河間府志》載陳鉞“(成化)十二年升右副都御史,未幾巡撫遼東兼贊理軍務(wù)?!盵10](p693)此外,李東陽《明故資善大夫太子少保吏部尚書致仕贈太子太保許公神道碑銘》[6](p297)、焦竑《國朝獻(xiàn)征錄》卷三十八[4](p49)、黃光升《昭代典則》卷二○[11](p571)、《明清進(jìn)士題名碑錄索引》[8](p2172)也皆作“陳鉞”。故此處“陳越”當(dāng)為“陳鉞”之誤?!霸健?、“鉞”屬音近誤。

      其二、形近而誤,指人名姓氏中因某字與其他字字形相近而誤書。

      1.卷169頁1上行3 戶科給事中蕞蘭

      本書卷六十四弘治五年六月辛亥條、卷一百四十二弘治十一年十月辛卯條、卷一百五十三弘治十二年八月甲午條均作“戶科給事中叢蘭”。[2](p1234;p2463;p2707)又,本書卷一百七十第十二頁下第九行弘治十四年正月己卯記作“兵科右給事中叢蘭”。[2](p3100)又,費(fèi)宏《資德大夫正治上卿南京工部尚書贈太子少保叢公蘭墓志銘》記作“諱蘭字廷秀”[4](p700)。另,過庭訓(xùn)《本朝分省人物考》卷九十八[5](p650)、陳子龍《明經(jīng)世文編》卷一百八《論漕運(yùn)積債之害》[12](p980)、《明清進(jìn)士題名碑錄索引》[8](p693)也皆作“叢蘭”,故此處“蕞蘭”當(dāng)作“叢蘭”?!稗薄ⅰ皡病毙谓`。

      2.卷186頁9上行12 右布政使閻鉦

      本書卷九十八弘治八年三月丙午作“山西大同府知府閭鉦”,[2](p1803)卷一百六十五弘治十三年八月甲申作“升江西布政司右參政閭鉦為貴州右布政使?!盵2](p2999)又,《明武宗實錄》卷二十二正德二年閏正月丙辰作“貴州右布政使閭鉦死于賊難”,[13](p618)另,(嘉靖)《江西通志》[14](p60)、(嘉靖)《貴州通志》卷五[15](p179)、《明清進(jìn)士題名碑錄索引》[8](p2257)也皆作“閭鉦”,故此處“閻鉦”當(dāng)作“閭鉦”?!?閻”、“ 閭”形近而訛。

      其三、形近且音同,有些人名中某些字與其他字既發(fā)音相同又字形相近,易發(fā)生訛誤。

      1.卷12頁9下行9 監(jiān)察御史陳壁

      《明憲宗實錄》卷二百五十五第二頁上第七行成化二十年八月乙丑載“實授試監(jiān)察御史……陳壁為監(jiān)察御史”,[1](p4307)《明孝宗實錄》卷十弘治元年閏正月己卯條、卷十六弘治元年七月甲戌條、卷七十三弘治六年三月癸巳條皆載“監(jiān)察御史陳璧”。[2](p221;p393;p1374)又,同書卷一百六十四弘治十三年七月戊午條載:“升山東按察司副使陳璧……俱為按察使?!盵2](p2973)另,《明武宗實錄》卷一百十八正德九年十一月壬申條[13](p2389)、(嘉靖)《山東通志》卷十《巡撫》、《副使》、過庭訓(xùn)《本朝分省人物考》卷九十九[5](p683)、《明清進(jìn)士題名碑錄索引》[8](p2162)也皆作“陳璧”,故此處“壁”當(dāng)作“璧”。

      2.卷12頁13上行10 鎮(zhèn)守太監(jiān)韋郎

      本書卷五十二弘治四年六月辛亥條作“鎮(zhèn)守太監(jiān)韋郎”,[2](p1027)而《明憲宗實錄》卷一百三十二成化十年八月甲午條則作:“升鎮(zhèn)守遼東少監(jiān)韋朗為太監(jiān)?!盵1](p2492)同書卷一百八十三成化十四年冬十月乙卯條記作“鎮(zhèn)守遼東太監(jiān)韋朗”,[1](p3305)同書卷二百五十四成化二十年秋七月壬辰條記作“遼東鎮(zhèn)守太監(jiān)韋朗”。又,余子俊《處置地方事》載“鎮(zhèn)守遼東太監(jiān)韋朗題稱”[16](p569),倪岳《青溪漫稿》卷十二載“鎮(zhèn)守遼東御馬監(jiān)太監(jiān)韋朗題”,[17](p140)王世貞《弇山堂別集》卷九十二載“六月兵科都給事中吳原等劾奏遼東鎮(zhèn)守太監(jiān)韋朗……”[18](p1765)(嘉靖)《遼東志》卷五載“韋朗,廣東人,御馬監(jiān)太監(jiān)”[9](p581),皆證此處“韋郎”當(dāng)作“韋朗”。

      3.卷79頁5上行9 命太岳太和山歲用香燭灑掃軍夫及道士所乞均州食鹽俱仍舊……以太監(jiān)潘紀(jì)言

      (萬歷)《湖廣總志》卷十九記載太和山提督內(nèi)臣有“潘記思恩人,成化二十一年任”,[19](p647)《敕建大岳太和山志》記載“皇帝敕諭內(nèi)官監(jiān)太監(jiān)韋貴:今命尚衣監(jiān)太監(jiān)潘記前去與爾一同管事……”,[20](p61)《明憲宗實錄》卷二百六十五成化二十一年閏四月乙酉條記載太岳太和山提督太監(jiān)“潘記”,[1](p4448)《明孝宗實錄》卷二成化二十三年九月壬寅條孝宗即位詔記載“提督大岳太和山潘記”不許分守地方,[2](p21)故疑此處“潘紀(jì)”當(dāng)作“潘記”。

      其四、張冠李戴,指把人物對象混淆而誤寫的現(xiàn)象。

      1.卷44頁7下行11 禮科給事中胡端

      明天一閣抄本“端”作“瑞”。[21](p122)《明孝宗實錄》卷六成化二十三年十一月戊戌條記載以進(jìn)士胡瑞為禮科給事中,[2](p97)同書卷三十三弘治二年十二月辛卯條[2](p723)、卷一百二十二弘治十年二月戊子條[2](p2186)、卷二百○七弘治十七年正月己巳條[2](p3846)、《明武宗實錄》卷三十九正德三年六月丁卯朔條[13](p909)皆作“胡瑞”,楊一清《為添設(shè)馬苑營堡以便收牧事》記載:“據(jù)陜西布政司分守關(guān)西道右參政胡瑞呈……”,[22](p54)《國朝列卿紀(jì)》卷一百二十二[7](p91)、《本朝分省人物考》卷九十一[5](p519)皆作“胡瑞”。(萬歷)《湖廣總志》卷十九記載左參議“胡瑞”,[19](p636)《明清進(jìn)士題名碑錄索引》記作“胡瑞”[8](p1724),明成化二十年進(jìn)士。而“胡端”則另有其人,同書《明清進(jìn)士題名碑錄索引》載“胡端”正統(tǒng)十年進(jìn)士,[8](p1721)《明英宗實錄》卷一百六十一正統(tǒng)十二年十二月辛巳條授進(jìn)士胡端為監(jiān)察御史。[23](p3134)由上可知此處當(dāng)為“胡瑞”。

      2.卷94頁4上行5 贈秦王秉欆生母夫人楊氏為惠王次妃

      按,“秉欆”此時(弘治七年十一月)尚為鎮(zhèn)國將軍。據(jù)本書卷六十二弘治五年四月丁卯條記載:“賜秦府鎮(zhèn)國將軍秉欆誥命冠服如制?!盵2](p1205)卷一百六弘治八年十一月乙未條記載:“封秦府臨潼王庶長子鎮(zhèn)國將軍秉欆為臨潼王?!盵2](p1944)卷一百六十七弘治十三年十月丁酉條記載:“冊封秦府臨潼王秉欆為秦王?!盵2](p3033)卷一百七十六弘治十四年七月丁未朔條記載:“秦王秉欆薨。王臨潼和僖王庶第二子,母丁氏成化十六年生,弘治二年封鎮(zhèn)國將軍,八年襲封臨潼王,弘治十三年進(jìn)封秦王。”[2](p3207)何景明《雍大記》卷十八記載“秦昭王名秉欆簡王姪,臨潼和僖王庶長子也。初封鎮(zhèn)國將軍,弘治八年乙卯十一月封臨潼王,簡王薨無子,王於弘治十三年庚申十月進(jìn)封秦王?!盵24](p154)又據(jù)《明孝宗實錄》卷一百三十八弘治十一年六月庚辰條記載:“秦王誠泳薨。王康王庶第四子,母夫人楊氏,天順二年生?!盵2](p2400)何景明《雍大記》卷十八記載:”秦簡王名誠泳,惠王庶長子也,成化四年戊子五月封鎮(zhèn)安王,弘治元年戊申九月襲封秦王……享國十一年,弘治戊申(元年)至弘治戊午(十一年)?!盵24](p154)王世貞《弇山堂別集》卷三十二記載“(秦)簡王誠泳天順二年次妃楊氏生,弘治元年以鎮(zhèn)安王嗣在位十一年?!盵18](p566)由上可知,秦王誠泳此時在位,且其生母為楊氏。當(dāng)為“誠泳”。

      綜上,不難看出,《明孝宗實錄》中的人名錯誤現(xiàn)象或因編纂者書寫不慎導(dǎo)致,或由傳抄或刊刻而產(chǎn)生。這些誤載或多或少都會給讀者帶來不便,因此,對《明孝宗實錄》中的人名錯誤當(dāng)謹(jǐn)慎對待。相應(yīng)可推,《明孝宗實錄》中勢必還會存在地名、數(shù)字、職官等其他訛誤,因此,對于《明孝宗實錄》中的記載不應(yīng)盲從。

      [1]明憲宗實錄[M].臺灣中央研究院史語所??北?

      [2]明孝宗實錄[M].臺灣中央研究院史語所??北?

      [3]林俊.見素集[M].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4]焦竑.國朝獻(xiàn)征錄[M].四庫全書存目叢書本.

      [5]過庭訓(xùn).本朝分省人物考[M].續(xù)修四庫全書本.

      [6]李東陽.李東陽集[M].長沙:岳麓書社,1985.

      [7]雷禮.國朝列卿紀(jì)[M].續(xù)修四庫全書本.

      [8]明清進(jìn)士題名碑錄索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9](嘉靖)遼東志[M].續(xù)修四庫全書本.

      [10](嘉靖)河間府志[M].四庫全書存目叢書本.

      [11]黃光升.昭代典則[M].續(xù)修四庫全書本.

      [12]陳子龍.明經(jīng)世文編[M].北京:中華書局,1962.

      [13]明武宗實錄[M].臺灣中央研究院史語所??北?

      [14](嘉靖)江西通志[M].四庫全書存目叢書本.

      [15](嘉靖)貴州通志[M].四庫全書存目叢書本.

      [16]余子俊.余肅敏公奏議 [M].四庫禁毀書叢刊本.

      [17]倪岳.青溪漫稿[M].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18]王世貞.弇山堂別集[M].北京:中華書局,1985.

      [19](萬歷)湖廣總志[M].四庫全書存目叢書本.

      [20]任自垣.明代武當(dāng)山志二種[M].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

      [21]明孝宗實錄校勘記[M].臺灣中研院史語所,1962.

      [22]楊一清.關(guān)中奏議[M].北京:中華書局,2001.

      [23]明英宗實錄[M].臺灣中央研究院史語所??北?

      [24]何景明.雍大記[M].四庫全書存目叢書本.

      [責(zé)任編輯:郭昱]

      2016-05-14

      河北省社會科學(xué)基金《明孝宗實錄》修纂與武宗朝政局研究。項目批準(zhǔn)號:HB16LS023。

      程彩萍(1986-),女,山東諸城人,博士,研究方向明代文獻(xiàn)學(xué)。

      猜你喜歡
      弘治遼東四庫全書
      龍江劇《弘治私勘》
      劇作家(2022年1期)2022-02-11 01:35:16
      《四庫全書考證》新近出版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辨證五則
      天一閣文叢(2020年0期)2020-11-05 08:28:32
      明代遼東鎮(zhèn)險山參將地方城堡
      于敏中與《四庫全書薈要》纂修
      天一閣文叢(2019年0期)2019-11-25 01:31:58
      心向遼東
      素秀至珍傳世與出土的明弘治、正德瓷器
      紫禁城(2017年7期)2017-01-27 21:43:20
      明末遼東沿海一帶的“海上勢力”
      弘治帝先捧后殺除奸臣
      筆道顏真卿
      詩書畫(2016年1期)2016-04-01 01:43:28
      莎车县| 津南区| 宜黄县| 内江市| 玉山县| 扶余县| 舒兰市| 饶平县| 宣汉县| 临澧县| 阳西县| 馆陶县| 手游| 安溪县| 都昌县| 张家川| 周口市| 阿拉尔市| 道孚县| 明星| 启东市| 府谷县| 客服| 新安县| 康马县| 广宁县| 绿春县| 美姑县| 临江市| 峨山| 汝城县| 南溪县| 资溪县| 哈巴河县| 布尔津县| 丹江口市| 正阳县| 开江县| 横峰县| 青海省| 巴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