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穎
市場的風云際會,讓2015年深深的烙印在人們的腦海中。股市、保險、信托、外匯等都是一部大戲,問題在于你站在哪個角度,又扮演著怎樣的角色。不過這通通是過去了,變成開啟2016年行情的鑰匙。
要說能折騰到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也是一種境界,那么2015年能達到這種境界的也就是A股了。
進入羊年時,股市一路狂飆而上,不止老股民,很多對股市一無所知的人都前赴后繼的“殺”入股市,那個時候的股市真的算是遍地黃金,連續(xù)的千股漲停讓選股變得無關緊要。在創(chuàng)業(yè)板的股民,甚至盈利可達十倍不止。于是,市場瘋狂了,有人開始動用杠桿,有人賣房炒股。在電梯、地鐵、公交,甚至同事之間,似乎不談上兩句股市就“高冷到沒朋友”。4月20日,滬市成交金額超過1萬億時,很多券商行情軟件成交額卻一直停在1萬億,原因是上交所行情文件不支持萬億元以上顯示。
隨后,眼看著滬指直沖5100點,市場呼喊6000點的聲音越來越大,有的專家更是擺事實講道理,鼓吹10000點可期。這時,很多經歷過2008年股災的人們開始警惕起來,理智告訴大家,泡沫越吹越大,只等破裂的一瞬,然而每日都在沖高的點位一點一點的撞擊著理智的圍墻,貪婪加上僥幸,讓那些感受到危險的人們也與大家一起瘋狂,直到2015年的6月中旬。
終于,5178點出現了,成交量超過了1.3萬億,狂歡卻成就了2008年以來的最大災難。6月中旬開始到7月,短短半個月中滬指重挫近30%,市場恐慌不斷。有人將其歸咎為中金宣布撤資動搖軍心,有人認為監(jiān)管層徹查杠桿是此次股災的成因,也有人猜測這是一些人套利的陰謀,更有人將目光投到外來資金上。不管說什么,股市一夜崩塌不可抑制。
同樣的股災,不同的千股跌停。因為加上了杠桿,因為股指期貨在旁,這次股市真有讓人們心臟停跳的能力。據統計,自2015年6月至9月,A股一共出現過16次大面積跌停現象,其中有4次達到千股,平均4個交易日就會見到一次千股跌停。
我們來回顧一下。6月19日,股民第一次體會到了千股跌停,當日滬指大跌6.42%,1096只個股跌停。緊接著,6月26日、6月29日、7月1日、7月2日、7月3日,又經歷5次千股跌停。7月6日,A股迎來了千股漲停,但收盤時竟又變成了千股跌停!7月7日、7月8日,千股跌停接連出現。7月9日,國家隊救市主力入場,A股出現了千股漲停的壯觀,逾千股從開盤跌停到收盤漲停。隨后兩個交易日,千股漲停景象接連出現。此后的兩個月,千股跌停上演了7次,千股漲停直到9月16日才出現。至此,九成以上的股票都經歷腰斬。10月份以后,A股市場再度出現了數次千股跌停。
心臟不好的可不止股民,上市公司也受不了,尤其是那些有股權質押的公司,于是繼千股漲停和千股跌停,又出現了千股停牌。7月6日,首批239家公司開始行動,他們連夜發(fā)布了停牌公告,其中滬市41家,深市198家,當天滬指收于3775點,但是這僅僅是個開始。7月7日雖然是條小陽線,但是滬指依然在3727點,第二批宣布停牌的上市公司超過600家。這樣7月8日停牌公司的數量合計超過了1400家,是A股數量的一半以上,這時滬指一度觸到3421的低點,于是中午又有80只深市股票宣布臨時停牌。已經被跌停砸暈的股民們戲稱這些公司為“業(yè)界良心”。
上面我們說了超九成的股價都腰斬了,那是因為還真有別人跌暈,它狂漲的怪事。而說起這事兒,就一定要拿“妖股之王”的特力A來講講,從7月9日開始,在無重大利好的情況下,百天累計漲幅982.16%。特力A從9.98元為起點開始啟動,并在8月13日達到了第一個反彈高峰,每股最高價51.99元,區(qū)間漲幅426%;隨后特力A股價一度掉頭向下,從8月14日的最高價每股49.99元跌至9月7日的每股19.26元,區(qū)間跌幅為61%;9月8日,公司股價再次啟動上漲模式,并在12月10日報出108元的歷史新高。玩了這么一場,它的結果并不好看,證監(jiān)會在10月23日對特力A股價的兩大操縱者開出高達13億元的天價罰單。特力A并不是個例,我們熟知的暴風科技、潛能恒信、海欣食品、梅雁吉祥、世紀游輪、迅游科技、安碩信息也都是表現“不凡”的主兒。
此次股災,國家隊的應對著實讓人們心寒,于是誕生了一個有趣的說法——“俠之大者,為國接盤”,這個段子來自于長江證券分析師覃川桃的一篇研究報告《俠之大者?為國接盤》。當然最終,證金系還是最大的為國接盤者,同時,證券公司自營、大股東增持持續(xù)加碼等行動,滬指在2807點站穩(wěn)了腳步。
進入10月,A股再次開始了新的行情,這次市場表現的要淡定得多,似乎終于達到了監(jiān)管層對“慢?!钡亩x。不過投資者們對于不遠的股災依然記憶猶新,再加上中國經濟增長令人擔憂,這次行情,投資者卻更為謹慎。
驚心動魄的羊年接近尾聲,猴年將會如何呢?
很多人都表示出自己的樂觀。12月23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中,將資本市場的建設放在一個非常重要的位置。財經評論員吳國平表示:“我們對明年的行情充滿信心,充滿期待,2016年上證指數完全有機會再上5000點的,至于創(chuàng)業(yè)板和中小盤指數,我們的看法則是他們會成為引領指數,走得好,刷新歷史高點應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大型私募基金星石投資發(fā)出《星石投資致投資者的一封信》,“2016,牛市將再現!不僅如此,曾經給人們帶來傷痛的5000點,或許會再次被突破,只是這次我們迎來的可能是更加牢靠的5000點,而不是危機四伏的5000點。”
要說金融圈,2015年過的最舒服的莫過于保險業(yè)了。
僅2015年上半年,保險行業(yè)的利潤增幅就兩倍以上。2015年前十個月,保險業(yè)保費收入達到2.24萬億元,同比增長19.7%,總資產達到12.1萬億元,較年初增長18.9%。如此成績卻是得益于現在低迷的環(huán)境,低迷的經濟造就人們需要保障,保險就是在意外發(fā)生或者你出現困難時才會想起的。
首先,優(yōu)質投資品種變少。2015年可是動蕩不已。降息降準讓銀行存款變得無人問津,貨幣基金收益一路走低掉到3%,黃金表現平平,樓市兩極分化,股災挑戰(zhàn)心理極限……保險的收益突然脫穎而出,雖然談不上很高,但是相對那些只能跑贏通脹或者一不留神就賠到心疼的產品,收益從5%到10%的保險,實在是最好的選擇。
其次,費率改革讓保費變得更加科學。費率改革試點開始向全國逐步推廣,這是真正將產品定價權交給企業(yè)和市場,會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因人制宜,更適合消費者。
再次,互聯網保險變得靠譜。保險算是最早接入互聯網的金融產品,但是由于奇葩險頻現,讓人們詬病不已,但是恰恰經過了這段懵懵懂懂的試水期,保險日漸在互聯網上找到了自己的定位。一些情景感、實用性較強的產品誕生了,像是各種設計簡單的意外險,和收益不錯的養(yǎng)老險。同時,將互聯網植入理賠環(huán)節(jié)也更受歡迎。
以平安的“勘察位置可視化”為例,為了能更好的完善和加速車輛出險環(huán)節(jié),平安為客戶和事故勘查員開發(fā)了這款系統。它是通過手持終端安裝定位系統,并抓取客戶位置,這樣可以將抓取位置在內置地圖上現實,標注路徑,預計到達時間等信息。在客戶輸入身份證號的同時,系統會提示客戶獲取客戶的位置坐標,以便計算查勘員到達距離和預計的時間,客戶點擊允許后,坐標就會返回給查勘端。這時候一個類似我們使用的滴滴打車的地圖就會被展開,自己的位置,和查勘員的位置都能清楚被看到,每隔三分鐘,位置將被刷新一次。這顯然能大大的提高服務品質和辦事效率。
最后,一擲千金的投資。保險土豪已經不是個秘密了,然而2015年的保險一擲千金到令人瞠目的境界。險資投資都是價值不菲卻品質極優(yōu)的標的。媒體統計,2015年以來,兩市共有32家上市公司遭險資舉牌,涉及股權市值達2464.17億元,2015年末的萬寶之爭更是將險資的投資推到風口浪尖上。不過保險可是自得其樂,有數據顯示,截至11月保險資金運用余額為10.85萬億,較年初增長16.31%,據估算,2015年行業(yè)整體投資收益率預計將超過7%。
隨著政策的相繼出爐,保險業(yè)將進入良性循環(huán),最受人矚目的是個人稅收優(yōu)惠型健康險產品。只要是年滿16周歲的納稅人購買這種健康險,不僅可以少繳稅,還可以帶病投保。目前,平安養(yǎng)老、泰康養(yǎng)老、陽光人壽、太平養(yǎng)老等多家險企正在預熱相關產品。保險產品將越來越回歸它的本質,就是作為人們財產的最后一道防線。
2015年的信托可是糾結不已。
2014年年末的政策指引,將信托推向獨立經營和獨立銷售的方向,但是這對于目前的局面,是很難推進的,結果去年金融市場麻煩不斷,根本沒有給他們時間去想什么獨立,應付麻煩不斷的市場就已經筋疲力盡。根據中國證券業(yè)協會的數據顯示,2015年三季度末信托全行業(yè)管理的信托資產規(guī)模環(huán)比下降1.58%,這也是信托資產自2010年第一季度以來首次出現環(huán)比負增長。
來看看信托市場。由于資本市場的活躍,去年上半年,信托產品普遍屬于激進型,其中當屬傘形信托獨占鰲頭,它的優(yōu)勢是成立速度快、杠桿高、投資靈活。但A股整頓杠桿順便把它也捎上了,在重重監(jiān)管禁令之下,傘形信托的瘋狂一直持續(xù)到去年6月上旬。此后對傘形信托的強力清理監(jiān)管措施進一步下達:7月12日,證監(jiān)會下發(fā)的《關于清理整頓違法從事證券業(yè)務活動的意見》;8月末,監(jiān)管層進一步要求清理存量傘形信托;9月17日,證監(jiān)會發(fā)布《關于繼續(xù)做好清理整頓違法從事證券業(yè)務活動的通知》。截至9月30日,多家信托公司的傘形信托即被清理完畢。傘形信托落得如此下場。
然而此消彼長,激進型信托被禁的同時,一直因收益較低而不被重視的固收類信托產品一夜爆紅。進入9月,各種渠道銷售的固收類信托產品均被秒殺。一位北京農商行的工作人員表示,目前想要購買到固收類信托產品都得是銀行一些高凈值客戶或者關系較好的高客戶,一般客戶都摸不到。也確實如此,除了個人,各類上市公司和機構也開始重視起這種產品組合,一票難求就不奇怪了。
2015年的信托業(yè)還有很多新氣象。比如互聯網元素的植入,平安信托、四川信托、陸家嘴信托等信托公司都有嘗試構建網上金融超市,但是由于信托的基本性質,所以并沒有太大成績。產品中,消費信托開始試水O2O,此類產品基本上涵蓋了醫(yī)療養(yǎng)生、酒店住宿、旅游、影視娛樂、珠寶鉆石、手機家電等領域,滿足人們大部分的消費需求。不過互聯網與信托如何結合才更為有效,還需要慢慢探索。
嫁接于新三板的信托產品也是在2015年風靡一時,不過新三板這個市場自身的發(fā)展還未成熟,所以信托涉足新三板主要還是看重其未來的價值。
2016年,信托的局勢開始明朗。因為信托公司行業(yè)評級即將開啟,以后投資者們就能對一直很神秘的信托有更加直觀地了解,在選擇投資產品的時候也就更加容易。而大型信托公司并不會太擔心,畢竟一旦出現評級,擁有優(yōu)質資產的公司相當于為自己做了免費廣告,而很難拿到優(yōu)質資產的中小型信托公司可能會被迫轉型。
2015年1月15日瑞士央行突然宣布放棄實施三年之久地瑞郎兌歐元1.2000的匯率上限,隨即引發(fā)了瑞郎全線暴漲,單日創(chuàng)70年代以來多數主要貨幣實行自由浮動機制以來的最大波幅。其中,美元兌瑞郎挫至2011年來最低的0.829,歐元兌瑞郎一度崩跌逾40%至0.965,瑞郎兌離岸人民幣暴漲近20%。瑞郎驚天暴漲引發(fā)的聯動效應也導致了外匯交易市場的急劇動蕩,各大金融銀行產生大量虧損,而眾多投資者和外匯交易商損失慘重。從此開始,這一年就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2015年,歐元區(qū)經濟復蘇乏力、希臘債務危機、遭遇新興市場需求下降、難民危機和恐怖襲擊、內部分化不斷加劇等問題讓歐元毫無支撐之力。
2016年,歐元區(qū)第一大經濟體德國仍將保持增長,但受大眾汽車“排放門”丑聞影響,增速可能比預期緩慢。同時,由于敘利亞難民的激增,德國將增加100萬-150萬人口,這些人口的到來將為德國增添商業(yè)利潤,填補勞動力市場空缺。但其他成員國盡管增長,但速度不一,且投資缺乏、結構改革實施不力,以及債務比例高企等仍是下行風險。
2015年,日本的貨幣政策維持不變,但是經濟疲軟無法忽視。據東京證券交易所發(fā)布的各投資部門買賣動態(tài)顯示,從2015年年初到12月18日的累計交易額方面,海外投資者賣超日本股票2308億日元。如果全年為賣超,這將是自2008年以來時隔7年出現的情況。
2016年,日元將如何走向始終爭論不下。瑞穗證券的首席股票戰(zhàn)略投資顧問菊地正俊表示,“2016年上半年補正預算和法人稅減稅等經濟刺激政策將帶動買盤增加”。另一部分人則認為,2015年年末的歐央行降息,也應該被考慮進去,摩根士丹利與三菱日聯合資成立的證券公司Morgan?Stanley?MUFG?Securities?Co.旗下首席債券策略師Kenro?Kawano就認為,“歐洲央行進一步降息將重燃日本央行為何不行動的爭議?!比鹗啃刨J證券的首席市場戰(zhàn)略投資顧問市川真一稱,“日本銀行的貨幣政策顯得無計可施,同時對安倍經濟學的期待也在減弱”。
2015年,美聯儲終于結束了長達10年的零利率政策,美元也進入了加息通道,這預示著貨幣政策回歸正常化,相對其他貨幣體系,美元的穩(wěn)定將成為支撐它走強的最好力量。美聯儲對此給出了美國失業(yè)數據的改善以及對未來支出增加的預判,然而通脹指數依然沒有達到他們所期望的2%。
至于在2016年,美元能否真的恢復到正常水平,同時帶領其他國家走出泥沼著實令人擔憂。光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徐高表示,“盡管目前預期美聯儲會在2016年加息4次,但認為聯儲加息后美國經濟成長動能會很快減弱,預計明年美國貨幣政策先緊后松,美元先漲后跌。”?CMC?Markets策略專家Colin?Cieszynski?比較悲觀,“美元在100.00點左右將會到達頂峰,因此美元的漲勢在2016年會回調。美元在過去一年里20%的升幅將會導致更為激進的加息,并且也將使其他國家的央行維持穩(wěn)定的政策。”Wells?Fargo?Securities貨幣策略專家Eric?Viloria則表示,“預測美元總體上會維持強勢,但我們也看到了一些回調的潛在可能性。美元升值的程度可能會有一些波動,在年初可能會變?yōu)闇睾驮鲩L,甚至放緩。從上期來看,市場上現在有很多美元多頭”。
而對于2016年,外匯市場最大的變數則是人民幣。人民幣加入SDR(特別提款權)),緊接著中國外匯交易中心(CFETS))發(fā)布了參考一籃子匯率的CFETS人民幣指數,央行出面呼吁市場應更多關注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的匯率。人民幣2016年10月開始納入貨幣籃子,在SDR貨幣籃子中的權重為10.92%,新的SDR貨幣籃子計算公式更多考慮了金融變量,而對出口的重視程度降低,同時將歐元權重由37.4%降至30.93%,英鎊和日元所占權重將分別降至8.09%和8.33%,美元權重基本保持不變,為41.73%。這讓世界貨幣格局重新排列。
高盛認為:“2016年美元兌人民幣將溫和上升至6.60,這也與人民幣的貿易加權指數略微升值是一致的(鑒于美元兌一攬子主要貨幣料將升值)。另外,鑒于中國的決策者已經聲明人民幣不存在貶值基礎,同時中國也顯露出通過財政刺激支撐經濟的意愿,因而人民幣的貿易加權指數(TWI)穩(wěn)中有升并無礙大局。”不過更多人認為,人民幣兌美元的緩慢貶值將在2016年正式開始,而這可能也是亞洲貨幣新一輪貶值的序幕。
丟掉了“黃金十年”的光環(huán),房地產相比其他市場總是有些遜色,不過作為調整年,房地產業(yè)擁有自己獨特的步伐——冰與火之歌。
2015年的樓市出現了更為明顯的“旱的旱死,澇的澇死”。一線城市保持供小于求,剛需問題還未解決,房價持續(xù)領漲,部分二線、三線及四線城市依然供過于求,滯銷嚴重。一線城市不僅是核心區(qū)域,就連郊區(qū)衛(wèi)星城或者核心城市的主要地區(qū),房價也在不斷上漲。就說2015年北京通州,因為確定承接北京副中心職能,房價直線上升,一度達到30000/平方米。2015年8月14日,北京市住建委將通州限購升級,只提供給擁有通州戶口的居民,也就是有錢都沒用。這也被成為史上“最嚴”限購令。
而究其原因,就是好地段的房子大家都喜歡,有市就有價。然而三四線城市已經嚴重滯銷,曾經擁有“黑金資源”的鄂爾多斯創(chuàng)造的生產總值一度超過想干,房價也被炒到接近一線城市,現在已經變成一座裝滿房子卻沒人的空城。有度假勝地之稱的海南,房價高企,市場風頭一時無二,現在同樣乏人問津。就連諸如大連、青島這些二線城市的房子也已經庫存過高。
大型房企集中度進一步增加,中小房企則謀求剝離房地產業(yè)務。根據中原地產研究部統計數據,2015年以來,20大標桿房企合計在土地市場投入超3000醫(yī)院,而一線城市的占比首次突破了40%,高達44%。目前,北京樓面均價已經超過3萬元/平方米的土地達到26宗。即便貴,但是一線城市的土地畢竟是優(yōu)質資產。中小房企則沒有機會拿到土地,只能選擇離開地產業(yè)。媒體報道稱,截至目前,在北京產權交易所和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的代售房企股權達到34宗,總權益金額超過一百億元。
2015年,在降息、公積金放松、財政補貼等多重利好政策疊加影響下,市場需求持續(xù)釋放,樓市的上升勢頭非常明顯。從數據統計上,2015年第三個季度全國70個大中城市中,房價環(huán)比上漲的城市數量接近50個,一線城市的房價依然領漲。
回首一年間,央行分別在2015年的3月1日、5月11日、6月28日、8月26日、10月24日進行了5次降息,金融機構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從年初的5.6%,降至目前的4.35%;五年及以上的商業(yè)貸款基準利率從年初的6.15%,降至目前的4.9%,降幅高達20%。對于購房者來說這絕對是央行的大紅包。
在去年的10月8日,公積金異地貸款業(yè)務正式全面推行,繳存職工在繳存地以外的地區(qū)購房,可按購房地的住房公積金貸款政策,向購房地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申請貸款。這也是打破購房阻礙的一個重大政策。公積金貸款利率經過4次下調,五年及以上個人住房公積金的貸款利率,從年初的4.25%,降至目前的3.25%。
同時,央行對二套房公積金首付比例進行了2次調整,由原來的最低30%降至20%。政府的一系列政策也看出對未來房地產行業(yè)穩(wěn)定發(fā)展的決心。
據報道,中國房地產城鎮(zhèn)化聯盟針對2016年市場做出預測,未來階段一、二、三、四線城市的房價將出現差別化上漲現象,具體表現為:一線領漲、二線普漲、三四線企穩(wěn)或恢復性上漲、局部城市仍有下跌;城市分化、板塊分化、樓盤分化現象將持續(xù)。
如同2015年的狀態(tài),不看好猴年樓市的也大有人在,他們提出:庫存壓頂,紓解需要時間,樓市利好政策邊際效應正在減弱等。同策咨詢研究中心總監(jiān)張宏偉提出,“繁榮的背后是‘救市’政策不斷刺激不斷透支樓市需求的結果,這繁榮景象的背后潛伏著樓市危機。而這場危機極有可能在2016年年初爆發(fā),屆時樓市將陷入蕭條。”2015年11月,習主席提出要打響化解房地產庫存的“殲滅戰(zhàn)”,上至住建部等中央部門,下至大大小小各家開發(fā)商,都正醞釀各種去庫存的技術手段,甚至包括鼓勵農民進城購房,似乎也說明了房地產業(yè)還在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