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海萍 劉世輝
當前,各類學校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理念的指引下,全面實施素質(zhì)教育,主要通過德育來貫徹實施。德育始終處于學校教育的領先地位。它是學校教育的領頭雁、排頭兵。2014年召開的兩會,全國人大代表楊雪梅再次強調(diào)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少年強則國強,做好學生的人格、品德教育,責任重大,這是二十一世紀中國社會賦予教師的歷史使命和神圣職責。
許多青少年會有這樣的表現(xiàn):學習動力缺乏、意志薄弱、怕苦怕累、承受能力弱、自我意識強等。針對他們的這些現(xiàn)狀,教師在德育教育中培養(yǎng)他們的信仰、吃苦精神以及健康的心理素質(zhì),顯得尤為重要。
一、信仰的培養(yǎng)
“信仰是心中的綠洲”“信仰比知識更難動搖”“沒有信仰,則沒有名副其實的品行和生命”??梢娦叛鲈谌松械暮诵膬r值作用。青少年正值信仰培養(yǎng)的最佳時期。如何培養(yǎng)他們的信仰呢?具體來說,可以和學生一起制訂班規(guī)、班訓,形成集體輿論導向。以此來要求全班同學遵照執(zhí)行,互相督促、相互促進。班規(guī)、班訓的制訂,應立足于學生身心發(fā)展的特點及社會發(fā)展要求。如:培養(yǎng)求知的信仰、創(chuàng)新、探索的信仰、高尚人格的信仰等。培養(yǎng)學生的信仰,應做到有針對性、有可操作性,循序漸進地進行。學生出現(xiàn)不團結(jié)、矛盾時有發(fā)生,我就和同學一起制訂班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把它寫在教室黑板上方一角,使之起到時時警醒的作用。學風懈怠便有訓言:學習時的苦痛是暫時的,未學到的痛苦是終生的。沒有艱辛,便無收獲。誰也不能隨隨便便成功,它來自徹底的自我管理和毅力。這些班規(guī)的制訂,要求學生去踐行,用班規(guī)來對自己的言行進行自我約束,自我規(guī)范。通過班集體對學生信仰的培養(yǎng),學生由最初的外控轉(zhuǎn)向自覺的內(nèi)控,達到慎獨,慢慢地就形成了學生自己的信仰。通過培養(yǎng)學生的信仰,讓他們思想有所安頓,行有所依,心有綠洲。另外,對于個別學生情況,可單獨制訂相應的座右銘,使其形成個人的信仰。
二、吃苦精神的培養(yǎng)
“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薄皩殑︿h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痛苦是成長的最佳燃料?!比毡窘逃斁譃榱俗尯⒆映钥啵卵┨?,讓學生穿短褲或短裙,赤腳在雪地里跑。小學升中學,學生要接受生存考驗:攜帶規(guī)定的東西在荒島上生活一個星期,考驗合格才許升入中學就讀。我國的孩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怕苦怕累,以自我為中心。青少年要迎接未來社會的各種考驗和挑戰(zhàn),當下培養(yǎng)他們吃苦的精神、磨煉其堅強的意志,勢在必行,亟不可待!
怎樣鍛煉孩子的吃苦精神,如何砥礪他們的意志呢?學校和家庭、教師與家長要雙管齊下,形成教育同盟。當孩子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遇到困難或挫折時,教師或家長要幫助孩子成長,而不是扼殺他們成長的機會去幫助他們掃除障礙。教師或家長要忍“痛”割“愛”,鼓勵他們:人生最大的成長來自受苦中,保持著信心和希望,把苦難的考驗當成功課來做。家長和老師在他們身邊為他們加油打氣,給他們一些時間和空間,靠他們自己的力量去渡過難關(guān),讓他們自己解決問題。孩子通過經(jīng)受一個個苦難之后,他們會發(fā)現(xiàn)自己變得更有智慧和自信了,內(nèi)心也變得更有力量了。以此來讓他們有遭受挫折的思想準備。培養(yǎng)他們接受自己內(nèi)在負面情緒的能力,提高學生心理沖突和挫折的忍受能力,促使他們樂觀積極地應對人生中的一切苦難和考驗。從而擴大自己的內(nèi)在空間,讓自己的內(nèi)心變得強大起來。
三、學生健康心理素質(zhì)的培養(yǎng)
注重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將影響他們當前求學、未來工作乃至一生的幸??鞓?。一個具有健康心理的人,會客觀理性、從容地面對人生中的一切。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也要求學校與家庭協(xié)調(diào)一致。教師和家長要尊重孩子的客觀成長,讓孩子像孩子那樣成長,不把大人自己的人生經(jīng)驗和思想意識強加于孩子。要陪伴孩子成長,親近孩子。了解他們的內(nèi)心世界,重視他們的需要,以平等、尊重、朋友式的姿態(tài)與孩子交流。先做他們最忠實的傾聽者,最真誠的朋友,與孩子的心理交流達到暢通無阻,后做他們可信賴的、可傾訴的、可求助的良師益友。教師和家長用積極、認同的方式與孩子交流,留出空間讓孩子釋放內(nèi)心堆積的苦悶,讓他們的情緒得以宣泄。幫助孩子建構(gòu)社會原則,學會自我約束與管理。組織一些積極向上的社會活動,促使孩子與外邊世界建立良好人際關(guān)系,鼓勵他們多溝通、多表達。更好的指導他們客觀地認識自我,正確處理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大大小小的事情,如:正確處理自己與他人之間的關(guān)系,怎樣面對困難與焦慮,如何化解矛盾,合理調(diào)控自己的情緒等。
總之,對青少年的德育教育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校教育常抓不懈的中心工作,它比學生學到知識本身重要得多,有意義得多。它關(guān)系到學生的身心健康和未來,關(guān)系到民族的振興與未來!
(作者單位:江西蘆溪縣新泉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