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勵
【摘 要】作為初中體育教師,要想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就需要在授課過程,把握其中存在的不足,同時根據(jù)教學實際與學生實際,巧妙設計教學方法。文章立足于初中體育課堂教學現(xiàn)狀,主要分析了“如何巧妙設計教學方法,提高初中體育教學有效性”這一問題。以期通過筆者努力,找到促進初中體育課堂教學質量不斷提升的可靠途徑。
【關鍵詞】教學方法;巧妙設計;初中體育;課堂教學;教學有效性
初中體育教學是初中義務教育與初中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開展初中體育教學,既符合初中生的年齡特征,也符合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處于十幾歲青少年階段的初中生,正處于長身體的重要階段,因此,每日必要的活動量是必須的,符合初中生青少年的年齡特征和成長需要。然而,當前我國初中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不高,初中體育課堂教學中存在一些問題亟待解決。在此,文章僅對“如何巧妙設計教學方法,提高初中體育教學有效性”展開分析探討。
一、當前初中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由于當前我國初中體育課堂教學中存在一些問題,嚴重影響了初中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實現(xiàn),因而,需要巧妙設計教學方法,以克服初中體育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高初中體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在此,對于當前初中體育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做一簡要分析。首先,由于我國過去長期處于并在未來一段時間內仍將處于應試教育的大環(huán)境背景下,因而,不論是學校還是家長均過度重視對學生們優(yōu)異學習成績的追求,從而忽視了對學生們身體素質的培養(yǎng)。學校對初中體育課堂的不重視直接體現(xiàn)在初中體育課堂教學課時得不到有效保障,對于初中教學而言,一星期只有一節(jié)體育課,但是由于學校對體育課堂教學重視不足,從而影響了其他科目教學對體育課的態(tài)度,在實際教學中,其他教師占用體育課堂的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同時,學校對初中體育課堂教學的不重視直接導致了初中體育教師對體育課堂教學的態(tài)度不認真,對于體育課堂教學也是應付了事,不能使初中體育教學課堂真正發(fā)揮其應有的重要意義。教師的教學態(tài)度直接影響著學生的認知,處于青春期階段的初中生,尚處于身心發(fā)育的重要時期,需要教師的正確積極引導,初中體育教師不認真的教學態(tài)度,難以培養(yǎng)初中生長期鍛煉身體的意思,難以使初中生對體育鍛煉與強身健體引起足夠重視。其次,初中體育教師的教學方式過于傳統(tǒng),難以做到與時俱進。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與發(fā)展,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已不能滿足當今時代的初中體育課堂教學。在課堂教學實踐中,大多數(shù)初中體育教師采取的教學方式,即上課后帶領同學們做一下簡單的伸展運動,然后讓學生們跑幾百米,隨后的時間便是由學生們自由支配,自由活動。上述種種現(xiàn)象均大大降低了初中體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亟待解決。
二、巧妙設計教學方法,提高初中體育教學有效性
(一)采用分層教學法,提高初中體育教學有效性
在初中體育課堂教學中采用分層教學法,可以有效提高初中體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初中生大多為十四歲到十六歲的青少年,處于身心發(fā)展的重要時期,尚未形成健康、健全的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由于年齡較小,生活閱歷有限,因而對事物的理解能力不足,導致理解片面化,需要家長與教師的正確引導。處于青少年階段的初中生們,發(fā)育帶給他們身體和心理的巨大變化,這個時期的他們較為敏感,自尊心較強,因而,初中體育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注意對學生們自尊心與自信心的保護。由于學生們直接存在性別差異,身體機能和協(xié)調能力等方面都存在一些區(qū)別,因此,在初中體育課堂教學中,體育教師應根據(jù)不同學生的不同特點對學生們展開教學,以保護學生們的心理特征,提高初中體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例如,在籃球教學時,由于男女生的身體對抗能力不同,體育教師可以根據(jù)性別對男女同學展開分組,并根據(jù)同學們的性別特征開展教學,設定不同的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提高初中體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再比如,在乒乓球教學中,由于同學們對乒乓球的掌控能力不同,體育教師可以根據(jù)同學們的身體協(xié)調能力和學習能力對同學們展開分組,并根據(jù)每組同學的特征,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設置不同的教學難度,以有效提高初中體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二)改進傳統(tǒng)教學模式,提高初中體育教學有效性
若想提高初中體育教學有效性,初中體育教師最需要做的就是改進傳統(tǒng)教學模式,在初中體育課堂教學中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模式開展教學。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新的教學理念要求教師們在課堂教學中突出學生們的課堂主體地位,使學生們真正參與到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中來,使學生們真正成為學生的主人,教師只是課堂教學的引導者。初中體育教師應熱愛自己的職業(yè),認真對待每一堂初中體育教學課堂,根據(jù)每節(jié)課的不同教學任務與教學目標,靈活選用不同的教學模式,有效提高初中體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例如,在籃球基本動作教學中,體育教師可以站在學生們的中間進行動作演示,使每位同學都能仔細看清楚體育教師的示范動作,并使每位同學都能有機會加以實踐,真正的學習到籃球基本動作,有效提高初中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
三總結
初中生作為祖國未來的接班人,初中教育應引起學校與社會的足夠關注。初中體育課堂教學事關學生們的身體素質建設和未來的國民建設,提高初中體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需要初中體育教師對學生開展分層教學法,因材施教,改進傳統(tǒng)教學模式,突出學生們的課堂主體地位。
【參考文獻】
[1]金超.新時期初中體育教學觀念的有效轉變策略[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1(12)
[2]陸愛東.初中體育教學如何優(yōu)化課堂教學提高學生實踐能力[J].當代體育科技,2011(05)
[3]楊德成.淺談如何進行有效的初中體育教學[A].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二卷)[C].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