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心理距離對基線比例忽略的影響*

    2016-02-01 04:30:20徐富明孔詩曉史燕偉
    心理學(xué)報 2016年10期
    關(guān)鍵詞:案例情境心理

    徐富明 蔣 多 張 慧 李 歐 孔詩曉 史燕偉

    (1華中師范大學(xué)心理學(xué)院, 武漢 430079) (2江西師范大學(xué)心理學(xué)院, 南昌 330022)(3深圳大學(xué)心理與社會學(xué)院, 深圳 518060)

    1 引言

    行為決策的早期研究者們大都認為人是完全理性的, 他們的判斷和決策都會嚴格遵循概率和統(tǒng)計規(guī)則。然而, 現(xiàn)實生活中的人們不可能時時刻刻保持理性, 他們的決策往往基于直覺或先前的經(jīng)驗,并且經(jīng)常違背理性法則?;€比例忽略就是普遍存在于人們?nèi)粘P袨橹械臎Q策偏差現(xiàn)象?;€比例忽略(base rate neglect)指的是在不確定情境中個體進行判斷和決策時不能充分利用或者忽略基線比例的現(xiàn)象。Kahneman和Tversky (1973)通過實驗較早證實了基線比例忽略現(xiàn)象的存在。在這一經(jīng)典研究中, 被試需要利用所給信息判斷Jack是工程師或者律師的可能性。結(jié)果發(fā)現(xiàn)人們往往會忽略Jack所在總體中工程師數(shù)量的比例大小(10%或90%),同時卻過度依賴所提供的案例描述信息而做出Jack是一名工程師的判斷, 表現(xiàn)出基線比例忽略。

    1.1 基線比例忽略研究概述

    基線比例忽略研究的經(jīng)典范式是向被試提供一個標(biāo)準(zhǔn)化的決策問題, 該問題主要包含兩類信息:基線比例信息(base rate information)和案例描述信息(case description information)。其中基線比例信息是基于統(tǒng)計數(shù)據(jù)的總體性和抽象性的描述信息;案例描述信息則是描述事物的特殊性和具體性的信息(Obrecht & Chesney, 2013; Raghubir, 2008)。一般而言, 案例描述信息并不具有總體代表性, 根據(jù)該類信息進行概率判斷時, 往往會造成偏差。換言之, 基線比例忽略現(xiàn)象產(chǎn)生的主要原因在于人們在進行概率判斷時過多關(guān)注案例描述信息, 而忽略基線比例信息或未給予基線比例信息足夠重視。

    目前對基線比例忽略產(chǎn)生機制的主導(dǎo)性解釋是雙加工理論(dual process theory), 該理論認為個體對信息的處理存在兩種不同的加工系統(tǒng), 即啟發(fā)式系統(tǒng)和分析式系統(tǒng)。其中啟發(fā)式系統(tǒng)的信息加工更多依賴直覺推斷, 速度快, 較少占用認知資源,且更易受背景相似性等情境性因素的影響; 而分析式系統(tǒng)的信息加工則更多依賴邏輯規(guī)則, 速度慢,占用較多認知資源, 但不易受情境性因素的干擾(Evans, 2007, 2008; 孫彥, 李紓, 殷曉莉, 2007)。根據(jù)雙加工理論, 由于個體的認知資源有限, 導(dǎo)致他們傾向于根據(jù)經(jīng)驗法則進行快速且習(xí)慣化的啟發(fā)式加工。由于決策情境中的案例描述信息不僅較為形象和具體, 且易于觸發(fā)相關(guān)原型或刻板印象, 個體據(jù)此做出的概率判斷, 往往會造成基線比例忽略現(xiàn)象的產(chǎn)生(Kahneman, 2003; Franssens & De Neys,2009)。

    自基線比例忽略現(xiàn)象被揭示以來, 研究者們發(fā)現(xiàn)該現(xiàn)象普遍存在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在醫(yī)療決策的風(fēng)險知覺方面, 人們對患某種疾病的可能性判斷主要受基線比例信息和案例風(fēng)險信息的影響(Lin, Lin, & Raghubir, 2003)。前者指的是在人口統(tǒng)計中該病的總體發(fā)病率(Lin et al., 2003;Raghubir, 2008), 后者是指某個人表現(xiàn)出的該病的一些具體癥狀。研究發(fā)現(xiàn)人們在對疾病的判斷上更容易受到第二類信息的影響, 從而造成患者的一些不必要擔(dān)憂以及額外的醫(yī)療花費(Leahy, 2006)。在網(wǎng)絡(luò)消費決策方面, 消費者常常會過度關(guān)注某一商品的買家評價, 而沒有充分考慮該商品的銷量比例、綜合評價等基本信息, 也難以做出合理的購買決策(Ledgerwood, Wakslak, & Wang, 2010; Nettelhorst,Brannon, & Hill, 2013)。另有研究證實經(jīng)由實驗操縱在一定程度上減弱了基線比例忽略, 卻不能完全消除(Barbey & Sloman, 2007)??梢? 基線比例忽略是一種較為穩(wěn)定的決策偏差現(xiàn)象(Croskerry, 2009;Gorini & Pravettoni, 2011; Menke, 2014; Pennycook,Fugelsang, & Koehler, 2012, 2015; Hawkins, Hayes,Donkin, Pasqualino, & Newell, 2015; Teovanovi?,Kne?evi?, & Stankov, 2015)。

    1.2 心理距離與基線比例忽略

    心理距離包括時間距離、空間距離、社會距離和概率距離四種, 其中時間距離是對事件發(fā)生時間遠近的知覺, 以“此刻”為參照點; 空間距離是對事件發(fā)生空間遠近的知覺, 以“此地”為參照點; 社會距離是對他人與自我關(guān)系遠近的知覺, 以“自己”為參照點; 概率距離是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大小或與現(xiàn)實的距離遠近, 以“現(xiàn)實”為參照點(Trope & Liberman,2010)。Trope和Liberman (2003, 2010)提出了識解水平理論(construal level theory), 從心理表征識解水平的角度來闡明心理距離(psychological distance)對事物表征的影響。該理論認為, 人們傾向于對心理距離較遠的事物采用抽象、簡單、去情境化的高水平識解進行表征; 而對心理距離較近的事物采用具體、復(fù)雜、情境化的低水平識解進行表征。另據(jù)以往研究也表明, 當(dāng)客體處于遠心理距離時, 其核心的、抽象的和穩(wěn)定的特征會被重點表征; 而當(dāng)客體處于近心理距離時, 其細節(jié)性的、具體的和次要的特征會被重點表征(Liberman & Trope, 2008,2014)。

    Ledgerwood等(2010)探索了心理距離在決策者權(quán)衡總體性信息和個體性信息中的作用, 結(jié)果發(fā)現(xiàn)較遠的時間距離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人們對總體性信息(相對于個體性信息)的加工權(quán)重。Yan和Sengupta (2013)探索了社會距離對基線比例忽略的影響。在實驗中, 他們要求被試根據(jù)疾病發(fā)病率(相當(dāng)于基線信息)和疾病癥狀(相當(dāng)于案例信息)來判斷患病風(fēng)險。結(jié)果發(fā)現(xiàn)當(dāng)某種疾病的發(fā)病率高但疾病癥狀少時, 人們會低估自己的患病風(fēng)險; 而當(dāng)某種疾病的發(fā)病率低但疾病癥狀多時, 人們會高估自己的患病風(fēng)險。

    鑒于經(jīng)典的基線比例忽略問題所采用的模擬決策情境也包括大體上可歸為總體性信息和個體性信息的兩種信息成分, 即可調(diào)的基線比例信息和恒定的案例描述信息(Kahneman & Tversky, 1973)。因此, 我們根據(jù)上述相關(guān)實證研究的結(jié)果推論決策者與決策信息之間的心理距離很可能是基線比例忽略的重要影響因素。決策者與決策信息之間較近的心理距離會使得決策者更加關(guān)注具體、局部和特殊的部分, 即案例描述信息, 同時減少對基線比例信息的加工權(quán)重; 而決策者與決策信息之間較遠的心理距離可能會促使決策者更加關(guān)注所給信息中的抽象、總體和本質(zhì)的部分, 即基線比例信息, 同時減少對案例描述信息的加工權(quán)重。

    1.3 研究目標(biāo)和假設(shè)

    本研究嘗試從以下三個方面對基線比例忽略與心理距離之間的關(guān)系進行探索。首先, 自基線比例忽略被提出以來, 研究者對其形成機制做了較為成熟的解釋, 相對而言對其影響因素的探索主要集中于情境特征、識數(shù)能力和人口學(xué)變量等(孔詩曉,徐富明, 史燕偉, 李海軍, 相鵬, 2013; 劉程浩, 徐富明, 史燕偉, 李燕, 張慧, 2014)。本研究引入心理距離這一變量, 以期拓展對基線比例忽略的影響因素的探索。其次, 以往基線比例忽略研究所用決策情境要么是被試較不熟悉的如律師?工程師問題,外部效度不高; 要么多為負性的醫(yī)療決策情境(Yan& Sengupta, 2013; White, Johnson, & Kwan, 2014),而正性的決策情境較少。因此, 本研究基于經(jīng)典基線比例忽略研究中的情境, 編制了為大學(xué)生被試所熟知的正性決策情境(評優(yōu)), 并把不同維度的心理距離“嵌入”評優(yōu)決策中, 以期豐富對基線比例忽略與心理距離關(guān)系的探索。第三, 以往研究較多探索了單一維度的心理距離對某一判斷主題的影響, 且較為一致地確認心理距離通過影響對不同類型信息(總體性和個體性信息)的使用及加工權(quán)重, 進而影響判斷結(jié)果(Henderson, Fujita, Trope, & Liberman,2006; Burgoon, Henderson, & Wakslak, 2013)。但迄今極少有研究系統(tǒng)地探索了心理距離對基線比例忽略現(xiàn)象的影響。僅有的相近研究是前述Yan和Sengupta (2013)使用負性決策情境, 發(fā)現(xiàn)社會距離和信息類型共同影響患病風(fēng)險判斷。因此, 本研究擬使用生態(tài)效度較好的正性決策情境, 較為系統(tǒng)地探索不同維度的心理距離(時間距離、空間距離和社會距離)對基線比例忽略的影響。

    綜上所述, 我們認為不同維度的心理距離在基線比例信息和案例描述信息對基線比例忽略的影響中會有顯著的調(diào)節(jié)作用, 即當(dāng)心理距離較近時,決策者可能更加關(guān)注具體、局部和特殊的部分, 即案例描述信息, 同時減少對基線比例信息的加工權(quán)重, 易于導(dǎo)致基線比例忽略; 當(dāng)心理距離較遠時,則可能會促使決策者更加關(guān)注所給信息中的抽象、總體和本質(zhì)的部分, 即基線比例信息, 并在一定程度上減弱基線比例忽略偏差。當(dāng)然, 以上只是我們基于基線比例忽略與心理距離可能存在的關(guān)系所做的理論推導(dǎo), 需要設(shè)計實驗方案予以檢驗。為此,本研究將編制內(nèi)嵌了時間距離、空間距離和社會距離的模擬決策情境, 較為系統(tǒng)地探討心理距離對基線比例忽略的影響。具體的研究假設(shè)如下:

    H1:在評優(yōu)決策中, 時間距離與基線/案例信息對基線比例忽略的影響存在交互作用:時間距離較近時, 個體更多關(guān)注案例信息; 時間距離較遠時,個體會減少對案例信息的關(guān)注;

    H2:在評優(yōu)決策中, 空間距離與基線/案例信息對基線比例忽略的影響存在交互作用:空間距離較近時, 個體更多關(guān)注案例信息; 空間距離較遠時,個體會減少對案例信息的關(guān)注;

    H3:在評優(yōu)決策中, 社會距離與基線/案例信息對基線比例忽略的影響存在交互作用:社會距離較近時, 個體更多關(guān)注案例信息; 社會距離較遠時,個體會減少對案例信息的關(guān)注。

    2 實驗1:時間距離對基線比例忽略的影響

    2.1 被試

    以華中師范大學(xué)121名大學(xué)生為被試, 男生52名, 女生69名, 平均年齡20.55 ± 1.32歲。

    2.2 實驗材料

    采用改編自Kahneman和Tversky (1973)的競選決策情境和改編自Freitas, Langsam, Clark和Moeller (2008)的時間距離評定問題。在實驗情境中,評優(yōu)活動中的獲勝比例即是基線比例, 也就是目標(biāo)事件發(fā)生的總體概率, 針對目標(biāo)事件主體的描述即是具體的案例信息。

    在事件描述中, 通過明確事件發(fā)生的具體時間(“一年后”或“一天后”)來操縱時間距離的遠近, 以評優(yōu)成功人數(shù)的多少(“70”或“30”)來操縱基線比例的高低。

    2.3 實驗設(shè)計與程序

    實驗采用2(時間距離:遠vs.近) × 2(基線比例:高vs.低)組間設(shè)計, 因變量為被試對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判斷。實驗中, 將被試隨機分配到各決策情境中。要求被試認真閱讀決策情境材料, 并盡力對決策情境進行想象。在閱讀完相關(guān)材料后, 被試需要首先對事件發(fā)生時間的遠近進行評定, 然后再進行事件發(fā)生可能性的判斷。此外, 實驗1的決策情境是一份篇幅為兩頁A4紙的問卷研究中的一個決策情境。實驗結(jié)束后, 每個參與者都能得到精美的小禮品一份。

    2.4 實驗結(jié)果

    我們首先對時間距離的操縱有效性進行了檢驗。配對樣本t檢驗表明, 不同時間距離水平下被試的時間距離評定結(jié)果存在顯著差異(M近(SD)=2.18 (1.06),M遠(SD)=3.12 (1.11),t(120)=?4.76,p< 0.001,d=0.87), 這表明我們對時間距離的操縱是有效的。

    然后, 以時間距離和基線比例為自變量, 以可能性判斷結(jié)果為因變量進行兩因素方差分析。結(jié)果表明, 時間距離的主效應(yīng)顯著(F(1,117)=5.75,p<0.05,=0.05), 被試在近時間距離條件下的可能性判斷比遠時間距離條件下更高; 基線比例的主效應(yīng)顯著(F(1,117)=8.98,p< 0.01,=0.07), 被試在高基線比例條件下的可能性判斷比低基線比例條件下更高。時間距離與基線比例的交互作用顯著,F(1,117)=5.24,p< 0.05,=0.04。進一步進行簡單效應(yīng)分析發(fā)現(xiàn), 在遠時間距離情境中, 被試在高基線水平下的可能性判斷顯著高于低基線水平下的可能性判斷,F(1,117)=13.31,p< 0.001,=0.10; 在近時間距離情境中, 被試在兩種基線水平下的可能性判斷沒有顯著差異,F(1,117)=0.27,p>0.05。同時, 我們還發(fā)現(xiàn), 在低基線比例條件下, 被試在近時間距離情境中的可能性判斷顯著高于遠時間距離情境中的可能性判斷,F(1,117)=10.20,p<0.01,=0.08; 而在高基線比例條件下, 不同時間距離情境中被試的可能性判斷沒有顯著差異,F(1,117)=0.01,p> 0.05 (具體結(jié)果如表1所示)。

    表1 不同時間距離和基線比例條件下的可能性判斷結(jié)果(M ± SD)

    上述結(jié)果表明, 時間距離對基線比例忽略有影響:在近時間距離情境中, 無論基線比例高低, 被試都表現(xiàn)出基線比例忽略偏差。而隨著時間距離的增加, 在遠時間距離情境中, 被試的基線比例忽略傾向有所降低。

    3 實驗2:空間距離對基線比例忽略的影響

    3.1 被試

    以華中師范大學(xué)122名大學(xué)生為被試, 男生27名, 女生95名, 平均年齡20.72 ± 1.75歲。

    3.2 實驗材料

    采用改編自Kahneman和Tversky (1973)的競選決策情境和改編自Freitas等人(2008)的空間距離評定問題。在實驗情境中, 評優(yōu)活動獲勝的比例即是基線比例, 也就是目標(biāo)事件的總體概率, 針對目標(biāo)事件主體的詳細描述即是具體的案例信息。

    在事件描述中, 通過明確事件發(fā)生的具體地點(“廣州”或“武漢”)來操縱空間距離的遠近, 以競選成功人數(shù)的大小(“70”或“30”)來操縱基線比例的高低。

    3.3 實驗設(shè)計及程序

    實驗采用2 (空間距離:遠vs.近) × 2 (基線比例:高vs.低)組間設(shè)計, 因變量為被試的可能性判斷結(jié)果。實驗中, 將被試隨機分配到各決策情境下。要求被試認真閱讀決策情境材料, 并盡力對決策情境進行想象。在閱讀完相關(guān)材料后, 被試需要首先對事件發(fā)生地點的遠近進行評定, 然后再進行事件的可能性判斷。此外, 實驗2的決策情境是一份篇幅為兩頁A4紙的問卷研究中的一個決策情境。實驗結(jié)束后, 每個參與者都能得到精美的小禮品一份。

    3.4 實驗結(jié)果

    我們首先對空間距離的操縱有效性進行了檢驗。配對樣本t檢驗表明, 不同空間距離水平下被試的空間距離評定結(jié)果存在顯著差異(M近(SD)=2.17 (1.01),M遠(SD)=2.92 (1.15),t(121)=?3.84,p< 0.001,d=0.69), 這表明我們對空間距離的操縱是有效的。

    然后, 以空間距離和基線比例為自變量, 以可能性判斷結(jié)果為因變量進行兩因素方差分析。結(jié)果表明, 空間距離的主效應(yīng)不顯著,F(1,118)=2.68,p>0.05; 基線比例的主效應(yīng)不顯,F(1,118)=2.16,p>0.05; 空間距離與基線比例的交互作用顯著,F(1,118)=4.62,p< 0.05,=0.04。進一步進行簡單效應(yīng)分析發(fā)現(xiàn), 在遠空間距離情境中, 被試在高基線水平下的可能性判斷顯著高于低基線水平下的可能性判斷(F(1,118)=6.56,p< 0.05,=0.05),而在近空間距離情境中, 被試在兩種基線水平下的可能性判斷沒有顯著差異,F(1,118)=0.22,p>0.05。而且, 在低基線比例條件下, 被試在近空間距離情境中的可能性判斷顯著高于遠空間距離情境中的可能性判斷,F(1,118)=7.19,p< 0.01,=0.06; 而在高基線比例條件下, 不同空間距離情境中被試的可能性判斷沒有顯著差異,F(1,118)=0.14,p> 0.05 (具體結(jié)果如表2所示)。

    表2 不同空間距離和基線比例條件下的可能性判斷結(jié)果(M ± SD)

    上述結(jié)果表明, 空間距離對基線比例忽略有影響:在近空間距離情境中, 無論基線比例高低, 被試均表現(xiàn)出基線比例忽略偏差。而隨著空間距離的增加, 在遠空間距離情境中, 被試的基線比例忽略傾向有所降低。

    4 實驗3:社會距離對基線比例忽略的影響

    4.1 被試

    以華中師范大學(xué)144名大學(xué)生為被試, 男生54名, 女生90名, 平均年齡20.09 ± 2.07歲。

    4.2 實驗材料

    采用改編自Kahneman和Tversky (1973)的競選決策情景和改編自牛忠輝、蔣賽、邱俊杰、申之美和張鋒(2010)的IOS量表(Aron, Aron, & Smollan,1992)。IOS量表用于測量個體與他人間的親密程度,以兩個圓圈代表不同的個體, 圖形重疊的面積越大,表示個體間的關(guān)系越親密, 以此來評定個體間的社會距離。

    在事件描述中, 通過明確事件發(fā)生的主體身份(“公選課上認識的同性同學(xué)”或“親密舍友”)來操縱社會距離的遠近, 以競選成功人數(shù)的大小(“70”或“30”)來操縱基線比例的高低。

    4.3 實驗設(shè)計及程序

    實驗采用2 (社會距離:遠vs.近) × 2 (基線比例:高vs.低)組間設(shè)計, 因變量為被試的可能性判斷結(jié)果。實驗中, 將被試隨機分配到各決策情境下。要求被試認真閱讀決策情境材料, 并盡力對決策情境進行想象。在閱讀完相關(guān)材料后, 被試需要首先對兩種主體進行社會距離評定, 然后再進行事件的可能性判斷。此外, 實驗3的決策情境是一份篇幅為兩頁A4紙的問卷研究中的一個決策情境。實驗結(jié)束后, 每個參與者都能得到精美的小禮品一份。

    4.4 實驗結(jié)果

    我們首先對社會距離的操縱有效性進行了檢驗。配對樣本t檢驗表明, 不同社會距離水平下被試的社會距離評定結(jié)果存在顯著差異(M近(SD)=4.63 (1.25),M遠(SD)=2.04 (0.97),t(143)=24.29,p< 0.001,d=2.31), 這表明我們對社會距離的操縱是有效的。

    然后, 以社會距離和基線比例為自變量, 以可能性判斷結(jié)果為因變量進行兩因素方差分析。結(jié)果表明, 社會距離的主效應(yīng)顯著(F(1,140)=5.40,p<0.05,=0.04), 被試在近社會距離條件下的可能性判斷比遠社會距離條件下更高; 基線比例的主效應(yīng)顯著(F(1,140)=5.14,p< 0.05,=0.04), 被試在高基線比例條件下的可能性判斷比低基線比例條件下更高; 社會距離與基線比例的交互作用顯著,F(1,140)=4.52,p< 0.05,=0.03。進一步進行簡單效應(yīng)分析發(fā)現(xiàn), 在遠社會距離情境中, 被試在高基線水平下的可能性判斷顯著高于低基線水平下的可能性判斷(F(1,140)=8.85,p< 0.01,=0.06),而在近社會距離情境中, 被試在兩種基線水平下的可能性判斷沒有顯著差異,F(1,140)=0.01,p>0.05。而且, 在低基線比例條件下, 被試在近社會距離情境中的可能性判斷顯著高于遠社會距離情境中的可能性判斷,F(1,140)=9.09,p< 0.01,=0.06; 而在高基線比例條件下, 不同社會距離情境中被試的可能性判斷沒有顯著差異,F(1,140)=0.03,p> 0.05 (具體結(jié)果如表3所示)。

    表3 評優(yōu)決策情境中不同社會距離和基線比例條件下的可能性判斷結(jié)果(M ± SD)

    上述結(jié)果表明, 社會距離對基線比例忽略有影響:在近社會距離情境中, 無論基線比例高低, 被試都表現(xiàn)出基線比例忽略偏差。而隨著社會距離的增加, 在遠社會距離情境中, 被試的基線比例忽略傾向有所降低。

    5 總討論

    5.1 基線比例忽略現(xiàn)象的穩(wěn)定性

    自Kahneman和Tversky (1973)揭示基線比例忽略現(xiàn)象以來, 大量研究已確認基線比例忽略是一種普遍存在且較為穩(wěn)定的決策偏差現(xiàn)象, 而且雙加工理論也對其做出了頗具影響力的機制性解釋。本研究在相當(dāng)于“基線水平”的近心理距離的決策情境中較為一致地驗證了基線比例忽略存在的穩(wěn)定性。換句話說, 鑒于本研究的近心理距離條件相當(dāng)于經(jīng)典的基線比例忽略范式的決策情境設(shè)置, 所獲實驗結(jié)果也再次驗證了基線比例忽略這一決策偏差現(xiàn)象的普遍存在性。而且, 我們在近心理距離的所獲結(jié)果與Raue, Streicher, Lermer和Frey (2015)的結(jié)果較為一致。該研究發(fā)現(xiàn)在近心理距離的亞洲疾病問題情境中, 經(jīng)典的框架效應(yīng)在三個實驗中全都得到驗證, 但在遠心理距離中, 框架效應(yīng)或消失或減弱。這與Keysar, Hayakawa和An (2012)的研究結(jié)果也是一致的, 其中原因可能是處于近心理距離(相當(dāng)于基線水平)的被試更多依賴啟發(fā)式系統(tǒng)加工信息, 即更加依賴直覺思維; 隨著心理距離的增加, 信息的具體性降低, 加工難度變大, 被試遂變成較多依賴分析式系統(tǒng)加工信息(White, MacDonnell,& Dahl, 2011)。

    綜上, 我們采用較為貼近現(xiàn)實的模擬決策情境,通過系列實驗操縱了時間距離、空間距離和社會距離的遠近, 探索了三種心理距離對基線比例忽略的影響。所獲結(jié)果表明, 在近心理距離決策情境中,被試均表現(xiàn)出明顯的基線比例忽略現(xiàn)象。造成該結(jié)果的一個原因可能是近心理距離使得被試對案例描述信息給予了更多關(guān)注及加工權(quán)重; 相反, 本該作為主要判斷依據(jù)的基線比例信息卻被忽視。

    5.2 心理距離對基線比例忽略的影響

    本研究在評優(yōu)決策情境中考察了不同維度的心理距離對基線比例忽略的影響, 結(jié)果發(fā)現(xiàn), 時間距離、空間距離和社會距離對基線比例忽略都有影響, 即遠心理距離使得被試表現(xiàn)出的基線比例忽略傾向有所降低, 而這主要是因為被試關(guān)注到了基線比例信息導(dǎo)致的。換句話說, 在近心理距離決策情境中, 被試存在明顯的基線比例忽略偏差。而在遠心理距離決策情境中, 被試開始關(guān)注到基線比例信息, 進而基線比例忽略偏差現(xiàn)象也隨之消失。這在我們完成的三個系列實驗中出現(xiàn)了一致性的結(jié)果。該結(jié)果也與Ledgerwood等(2010)的相關(guān)研究較為一致。他們發(fā)現(xiàn), 時間距離的遠近影響個體對不同類型信息的使用, 時間距離越遠, 個體越傾向于減少對個體性信息的使用。此外, 本研究所獲結(jié)果與Henderson, Fujita, Trope和Liberman (2006)以及Burgoon等(2013)分別在社會判斷和公共政策的相關(guān)研究中的結(jié)論是較為一致的, 即隨著空間距離的加大, 個體會減少對個體性信息(相對于總體性信息)的關(guān)注, 并最終影響判斷結(jié)果。

    不過, 本研究的基線信息與案例信息及其操縱是特定于基線比例忽略這一經(jīng)典的決策偏差現(xiàn)象的, 與Ledgerwood等(2010)上述研究中的總體性信息/個體性信息的界定及操縱明顯有別, 或許因此并沒有驗證其在研究2中的發(fā)現(xiàn)(但與其決策情境和變量操縱較為相似的研究1a和1b的所獲結(jié)果一致), 即隨著時間距離變遠, 人們對總體性信息的使用有所增加。而在我們的所獲結(jié)果中, 并未發(fā)現(xiàn)在遠時間距離、空間距離和社會距離決策情境中,提高了被試對基線信息的使用, 個中原因有待于在今后的研究中設(shè)計實驗進行更進一步的探究。迄今這方面的一個推測來自Braga, Ferreira和Sherman(2015)的相關(guān)研究, 他們認為基線比例忽略范式中的基線信息可能既不是高度具體也不是高度抽象的, 而是居于抽象與具體連續(xù)體兩端之間的位置。因此, 隨著心理距離變遠, 人們對基線信息的使用及加工權(quán)重并沒有如預(yù)期的顯著提高。

    另據(jù)心理距離的識解水平理論(Trope & Liberman,2010), 當(dāng)心理距離較近時, 認知主體傾向于采用低識解水平加工客體, 即對目標(biāo)客體進行具體的、細節(jié)的、情境化的心理表征, 而這正是基線比例忽略問題中的案例信息的特性, 因此, 近心理距離可能使得決策情境中的案例信息受到更多關(guān)注及加工權(quán)重, 而這可能是導(dǎo)致基線比例忽略產(chǎn)生的原因之一。隨著心理距離變遠, 認知主體傾向于采用高識解水平加工客體, 即對目標(biāo)客體進行抽象的、概括的、去情境化的心理表征, 此時屬于低識解水平的案例描述信息的重要程度會顯著降低, 而屬于高識解水平的基線信息則會受到較多關(guān)注, 因而使得被試在一定程度上減弱了基線比例忽略偏差。

    5.3 時間距離、空間距離和社會距離的相似性

    本研究發(fā)現(xiàn)了不同維度的心理距離(時間距離、空間距離、社會距離)對基線比例忽略有相似的影響作用, 即在基線信息/案例信息與基線比例忽略之間都有一定的調(diào)節(jié)作用, 這表明時間距離、空間距離和社會距離可能具有共同的本質(zhì)。已有研究對心理距離各維度的同質(zhì)性進行了較多探索。例如, Bar-Anan, Liberman, Trope和Algom (2007)用圖片和文字組合的Stroop任務(wù)來研究不同心理距離之間的直接關(guān)系。他們發(fā)現(xiàn), 圖片中反映的位置遠近和詞匯反映的距離遠近間存在Stroop效應(yīng), 當(dāng)詞匯所代表的心理距離遠近與圖片中反映的空間距離相匹配時, 被試的反應(yīng)時比不匹配時更短。這說明, 反映時間、空間、社會和概率距離遠近的詞匯與視覺空間上的遠近具有對應(yīng)性。Wakslak (2012)發(fā)現(xiàn), 對于發(fā)生幾率較小的事件, 個體傾向于認為其將在更為遙遠的未來或地理位置發(fā)生。Fiedler,Jung, W?nke和Alexopoulos (2012)發(fā)現(xiàn), 被試對一系列社會行為的時間距離和空間距離的主觀評估值存在顯著正相關(guān), 當(dāng)操作其中兩類心理距離的遠近時, 被試對另兩類心理距離的判斷也會發(fā)生同方向變化。Yan和Sengupta (2013)發(fā)現(xiàn)社會距離與時間距離對健康風(fēng)險知覺有相似的影響, 被試在近心理距離條件下更多關(guān)注疾病癥狀的多寡, 而在遠心理距離條件下則更多關(guān)注疾病發(fā)病率的高低。鐘毅平和黃柏蘭(2013)發(fā)現(xiàn)空間距離與時間距離對自發(fā)特質(zhì)推理具有相似的影響, 與近心理距離相比, 被試對遠心理距離的行為主體產(chǎn)生了更多的自發(fā)特質(zhì)推理。陳海賢和何貴兵(2014)也發(fā)現(xiàn)時間距離、社會距離和概率距離三類心理距離對跨期選擇和風(fēng)險選擇具有相似的影響。以上這些實驗連同本研究都表明不同維度的心理距離可能具有心理上的同質(zhì)性。

    需要指出的是, 盡管我們發(fā)現(xiàn)不同維度的心理距離對基線信息/案例信息影響基線比例忽略起到了較為相似的調(diào)節(jié)作用, 即當(dāng)心理距離較近時, 個體更多關(guān)注案例信息, 而心理距離較遠時, 個體減少了對案例信息的關(guān)注。但在特定的決策情境中,不同維度的心理距離在與基線信息/案例信息共同影響基線比例忽略時, 各自作用程度的大小(主效應(yīng))以及交互作用水平還是有所不同, 這一方面可能是由于特定決策情境與不同維度心理距離的契合程度有所不同, 另一方面也可能有本研究未涉及的相關(guān)變量在其中起作用, 后續(xù)的探索需要對此做出進一步厘清。

    5.4 本研究的貢獻與不足

    5.4.1 貢獻

    近年來有研究者在雙加工理論基礎(chǔ)上, 從決策者對基線信息和案例信息不一致的沖突探測角度,探討了基線比例忽略的作用機制, 但仍有一些問題有待澄清?,F(xiàn)有以雙加工為代表的對基線比例忽略的解釋大都認為, 不管決策主體與認知客體間心理距離的遠近, 決策者大都對案例描述信息過度使用,卻對基線比例信息利用不足(Kahneman & Tversky,1973; Nisbett & Borgida, 1975; Bar-Hillel, 1980;Ledgerwood et al., 2010)。上述解釋與基于識解水平理論的不同心理距離對判斷結(jié)果有不同影響的觀點明顯有別, 故有必要加以多視角探索。本研究較早把心理距離概念應(yīng)用于檢驗經(jīng)典基線比例忽略中決策者對基線信息和案例信息的使用及加工權(quán)重, 較為系統(tǒng)地探索了不同維度的心理距離對基線比例忽略的影響, 所獲結(jié)果對以雙加工理論為主導(dǎo)的基線比例忽略研究有所拓展。

    此外, 與前述相關(guān)研究有所不同, 本研究是嚴格基于經(jīng)典基線比例忽略問題進行實驗設(shè)計和變量操縱的, 而且自編了大學(xué)生被試熟悉的正性決策情境, 所獲結(jié)果不僅豐富了基線比例忽略研究, 而且對提煉應(yīng)對基線比例忽略的反偏差策略有一定的借鑒價值。即是說, 在日常決策行為中, 為了避免基線比例忽略所造成的負面影響, 可以通過增加時間距離或空間距離或社會距離的方式以有效降低這一決策偏差現(xiàn)象(Ohlert & Wei?enberger, 2015;Raue et al., 2015; Hamilton, 2015)。

    5.4.2 不足

    本研究探索了時間距離、空間距離和社會距離對事件發(fā)生可能性判斷中的基線比例忽略的影響,獲得了一定的成果, 卻也存在一些局限, 未來研究還需要從以下方面繼續(xù)開展相關(guān)研究:

    第一, 本研究在系列實驗中一致地發(fā)現(xiàn), 近心理距離條件下被試表現(xiàn)出明顯的基線比例忽略, 而在遠心理距離條件下被試的基線比例忽略傾向則明顯減弱。鑒于本研究所操縱的近心理距離相當(dāng)于經(jīng)典的基線比例忽略范式的“基線水平”, 未來研究如能結(jié)合前述的基于雙加工理論的對基線比例忽略的沖突探測研究, 如在被試表征和加工基線信息和案例信息過程中精確記錄被試在兩類信息一致和不一致情境中的反應(yīng)時, 甚至是實時的眼動或神經(jīng)電生理指標(biāo), 或可更為深入地探索基線比例忽略的形成機制和產(chǎn)生根源。

    第二, 盡管已有的心理距離研究實證檢驗了心理距離各維度可能具有共同的本質(zhì), 而且心理距離的遠近與識解水平的高低是彼此對應(yīng)的。不過, 也有一些研究給出了不同的看法, 如有研究發(fā)現(xiàn)心理距離與識解水平并非完全對等(Williams, Stein, &Galguera, 2014); 而且不同維度的心理距離之間也不是完全同質(zhì)的(Bornemann & Homburg, 2011;Liberman, Trope, & Wakslak, 2007); 國內(nèi)亦有研究對前述的Bar-Anan等(2007)的實驗結(jié)果提出了質(zhì)疑(張鋒, 申之美, 2014)??梢? 不同維度的心理距離的同質(zhì)性, 以及心理距離與識解水平的對應(yīng)性可能并非絕對意義上的, 不僅在特定決策情境中影響各種心理距離的因素可能是不同的, 如情感卷入是否會對不同心理距離影響基線比例忽略有不同的作用(Small & Loewenstein, 2003; Ledgerwood et al.,2010; Braga et al., 2015); 而且不同的心理距離啟動的識解成分也可能有區(qū)別, 如具體性/抽象性、可行性/渴望性等(陳海賢, 何貴兵, 2011; Lu, Xie, &Xu, 2013; 徐驚蟄, 謝曉非, 2011)。上述這些可能存在的問題有待于在今后的拓展研究中設(shè)計實驗加以檢驗。

    6 結(jié)論

    本研究所獲結(jié)果表明:(1)時間距離會對基線比例忽略現(xiàn)象產(chǎn)生影響:當(dāng)時間距離較近時, 個體更容易出現(xiàn)基線比例忽略現(xiàn)象; 而時間距離較遠時,基線比例忽略現(xiàn)象減弱; (2)空間距離會對基線比例忽略現(xiàn)象產(chǎn)生影響:當(dāng)空間距離較近時, 個體更容易出現(xiàn)基線比例忽略現(xiàn)象; 而空間距離較遠時, 基線比例忽略現(xiàn)象減弱; (3)社會距離會對基線比例忽略現(xiàn)象產(chǎn)生影響:當(dāng)社會距離較近時, 個體更容易出現(xiàn)基線比例忽略現(xiàn)象; 而社會距離較遠時, 基線比例忽略現(xiàn)象減弱。

    Achtziger, A., Alós-Ferrer, C., Hügelsch?fer, S., & Steinhauser,M. (2014). The neural basis of belief updating and rational decision making.Social Cognitive and Affective Neuroscience,9(1), 55–62.

    Aron, A., Aron, E. N., & Smollan, D. (1992). Inclusion of other in the self scale and the structure of interpersonal closeness.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63(4), 596–612.

    Bar-Anan, Y., Liberman, N., Trope, Y., & Algom, D. (2007).Automatic processing of psychological distance: Evidence from a Stroop task.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General, 136(4), 610–622.

    Barbey, A. K., & Sloman, S. A. (2007). Base-rate respect:From ecological rationality to dual processes.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 30(3), 241–254.

    Bar-Hillel, M. (1980). The base-rate fallacy in probability judgments.Acta Psychologica, 44(3), 211–233.

    Bornemann, T., & Homburg, C. (2011). Psychological distance and the dual role of price.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38(3), 490–504.

    Braga, J. N., Ferreira, M. B., & Sherman, S. J. (2015). The effects of construal level on heuristic reasoning: The case of representativeness and availability.Decision, 2(3), 216–227.

    Burgoon, E. M., Henderson, M. D., & Wakslak, C. J. (2013).How do we want others to decide? Geographical distance influences evaluations of decision makers.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39(6), 826–838.

    Chen, H. X., & He, G. B. (2011). The effect of construal level on intertemporal choice and risky choice.Acta Psychologica Sinica, 43(4), 442–452.

    [陳海賢, 何貴兵. (2011). 識解水平對跨期選擇和風(fēng)險選擇的影響.心理學(xué)報, 43(4), 442–452.]

    Chen, H. X., & He, G. B. (2014). The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distance on intertemporal choice and risky choice.Acta Psychologica Sinica, 46(5), 677–690.

    [陳海賢, 何貴兵. (2014). 心理距離對跨期選擇和風(fēng)險選擇的影響.心理學(xué)報, 46(5), 677–690.]

    Croskerry, P. (2009). A universal model of diagnostic reasoning.Academic Medicine, 84(8), 1022–1028.

    De Neys, W. (2012). Bias and conflict: A case for logical intuitions.Perspectives on Psychological Science, 7(1),28–38.

    De Neys, W., & Glumicic, T. (2008). Conflict monitoring in dual process theories of thinking.Cognition, 106(3), 1248–1299.

    De Neys, W., Moyens, E., & Vansteenwegen, D. (2010). Feeling we're biased: Autonomic arousal and reasoning conflict.Cognitive, Affective, and Behavioral Neuroscience, 10(2),208–216.

    Evans, J. S. B. T. (2007). On the resolution of conflict in dual process theories of reasoning.Thinking and Reasoning,13(4), 321–339.

    Evans, J. S. B. T. (2008). Dual-processing accounts of reasoning,judgment, and social cognition.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59, 255–278.

    Fiedler, K., Jung, J., W?nke, M., & Alexopoulos, T. (2012). On the relations between distinct aspects of psychological distance: An ecological basis of construal-level theory.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48(5), 1014–1021.

    Franssens, S., & De Neys, W. (2009). The effortless nature of conflict detection during thinking.Thinking and Reasoning,15(2), 105–128.

    Freitas, A. L., Langsam, K. L., Clark, S., & Moeller, S. J.(2008). Seeing oneself in one’s choices: Construal level and self-pertinence of electoral and consumer decisions.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44(4), 1174–1179.

    Gorini, A., & Pravettoni, G. (2011). An overview on cognitive aspects implicated in medical decisions.European Journal of Internal Medicine, 22(6), 547–553.

    Hawkins, G. E., Hayes, B. K., Donkin, C., Pasqualino, M., &Newell, B. R. (2015). A bayesian latent-mixture model analysis shows that informative samples reduce base-rate neglect.Decision, 2(4), 306–318.

    Henderson, M. D., Fujita, K., Trope, Y., & Liberman, N. (2006).Transcending the “here”: The effect of spatial distance on social judgment.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91(5), 845–856.

    Hamilton, R. (2015). Managing yourself: Bridging psychological distance.Harvard Business Review, 93, 116–119.

    Kahneman, D., & Tversky, A. (1973). On the psychology of prediction.Psychological Review, 80(4), 237–251.

    Kahneman, D. (2003). A perspective on judgment and choice:Mapping bounded rationality.American Psychologist, 58(9),697–720.

    Keysar, B., Hayakawa, S. L., & An, S. G. (2012). The foreignlanguage effect: Thinking in a foreign tongue reduces decision biases.Psychological Science, 23(6), 661–668.

    Kong, S. X., Xu, F. M., Shi, Y. W., Li, H. J., & Xiang, P. (2013).Base-rate neglect in behavioral decision: Psychological mechanism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19(4), 356–363.

    [孔詩曉, 徐富明, 史燕偉, 李海軍, 相鵬. (2013). 行為決策中的基線比例忽略: 心理機制與影響因素.應(yīng)用心理學(xué),19(4), 356–363.]

    Leahy, R. L. (2006).The worry cure: Seven steps to stop worry from stopping you.New York: Three Rivers Press.

    Ledgerwood, A., Wakslak, C. J., & Wang, M. A. (2010).Differential information use for near and distant decisions.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46(4), 638–642.

    Liberman, N., & Trope, Y. (2008). The psychology of transcending the here and now.Science, 322(5905), 1201–1205.

    Liberman, N., & Trope, Y. (2014). Traversing psychological distance.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18(7), 364–369.

    Liberman, N., Trope, Y., & Wakslak, C. (2007). Construal level theory and consumer behavior.Journal of Consumer Psychology, 17(2), 113–117.

    Lin, Y. C., Lin, C. H., & Raghubir, P. (2003). Avoiding anxiety,being in denial or simply stroking self-esteem: Why selfpositivity?.Journal of Consumer Psychology, 13(4), 464–477.

    Liu, C. H., Xu, F. M., Shi, Y. W., Li, Y., & Zhang, H. (2014).The base rate neglect in judgment and decision-making.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22(10), 1637–1646.

    [劉程浩, 徐富明, 史燕偉, 李燕, 張慧. (2014). 判斷與決策中的基線比例忽略.心理科學(xué)進展, 22(10), 1637–1646.]

    Lu, J. Y., Xie, X. F., & Xu, J. Z. (2013). Desirability or feasibility: Self-other decision-making differences.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39(2), 144–155.

    Maglio, S. J., Trope, Y., & Liberman, N. (2013). The common currency of psychological distance.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22(4), 278–282.

    Menke, C. (2014). Does the miracle argument embody a base rate fallacy?.Studies in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 Part A, 45, 103–108.

    Nettelhorst, S. C., Brannon, L. A., & Hill, W. T. (2013).Examining the impact of consumer feedback on internet product evaluation: Comparing base-rate and case history information.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9(4), 1290–1294.

    Niu, Z. H., Jiang, S., Qiu, J. J., Shen, Z. M., & Zhang, F.(2010). The effect of social distance on representation of other's behavior: The role of valence of the content of evaluation.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16(4),291–300.

    [牛忠輝, 蔣賽, 邱俊杰, 申之美, 張鋒. (2010). 社會距離對他人行為表征的影響: 評價內(nèi)容效價的作用.應(yīng)用心理學(xué), 16(4), 291–300.]

    Nisbett, R. E., & Borgida, E. (1975). Attribution and the psychology of prediction.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32(5), 932–943.

    Obrecht, N. A., & Chesney, D. L. (2013). Sample representativeness affects whether judgments are influenced by base rate or sample size.Acta Psychologica, 142(3), 370–382.

    Obrecht, N. A., & Chesney, D. L. (2016). Prompting deliberation increases base-rate use.Judgment and Decision Making,11(1), 1–6.

    Ohlert, C. R., & Wei?enberger, B. E. (2015). Beating the base-rate fallacy: An experimental approach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different information presentation formats.Journal of Management Control, 26(1), 51–80.

    Pennycook, G., Fugelsang, J. A., & Koehler, D. J. (2012). Are we good at detecting conflict during reasoning?.Cognition,124(1), 101–106.

    Pennycook, G., Trippas, D., Handley, S. J., & Thompson, V. A.(2014). Base rates: Both neglected and intuitive.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Learning, Memory, and Cognition,40(2), 544–554.

    Pennycook, G., Fugelsang, J. A., & Koehler, D. J. (2015).What makes us think? A three-stage dual-process model of analytic engagement.Cognitive Psychology, 80, 34–72.

    Raghubir, P. (2008). Is 1/10> 10/100? The effect of denominator salience on perceptions of base rates of health risk.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search in Marketing, 25(4),327–334.

    Raue, M., Streicher, B., Lermer, E., & Frey, D. (2015). How far does it feel? Construal level and decisions under risk.Journal of Applied Research in Memory and Cognition,4(3), 256–264.

    Small, D. A., & Loewenstein, G. (2003). Helping a victim or helping the victim: Altruism and identifiability.Journal of Risk and Uncertainty, 26(1), 5–16.

    Sun, Y., Li, S., & Yin, X. L. (2007). Two systems in decisionmaking and reasoning: Heuristic system and analytic system.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15(5), 721–726.

    [孫彥, 李紓, 殷曉莉. (2007). 決策與推理的雙系統(tǒng)—啟發(fā)式系統(tǒng)和分析系統(tǒng).心理科學(xué)進展, 15(5), 721–726.]

    Teovanovi?, P., Kne?evi?, G., & Stankov, L. (2015).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cognitive biases: Evidence against one-factor theory of rationality.Intelligence, 50, 75–86.

    Trope, Y., & Liberman, N. (2003). Temporal construal.Psychological Review, 110(3), 403–421.

    Trope, Y., & Liberman, N. (2010). Construal-level theory of psychological distance.Psychological Review, 117(2), 440–463.

    Wakslak, C. J. (2012). The where and when of likely and unlikely events.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117(1), 150–157.

    White, A. E., Johnson, K. A., & Kwan, V. S. Y. (2014). Four ways to infect me: Spatial, temporal, social, and probability distance influence evaluations of disease threat.Social Cognition, 32(3), 239–255.

    White, K., MacDonnell, R., & Dahl, D. W. (2011). It’s the mind-set that matters: The role of construal level and message framing in influencing consumer efficacy and conservation behaviors.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48(3), 472–485.

    Williams, L. E., Stein, R., & Galguera, L. (2014). The distinct affective consequences of psychological distance and construal level.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40(6),1123–1138.

    Xu, J. Z., & Xie, X. F. (2011). Self-other decision making difference: A construal level perspective.Acta Psychologica Sinica, 43(1), 11–20.

    [徐驚蟄, 謝曉非. (2011). 解釋水平視角下的自己-他人決策差異.心理學(xué)報, 43(1), 11–20.]

    Yan, D. F., & Sengupta, J. (2013). The influence of base rate and case information on health-risk perceptions: A unified model of self-positivity and self-negativity.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39(5), 931–946.

    Zhang, F., & Shen, Z. M. (2014). The absence of the automatic association between behavioral representation level and psychological distance: Evidence from a picture-word stroop task.Acta Psychologica Sinica, 46(9), 1317–1330.

    [張鋒, 申之美. (2014). 行為表征水平與心理距離間不具自動化聯(lián)接特性:來自圖片-詞匯Stroop范式的實驗證據(jù).心理學(xué)報, 46(9), 1317–1330.]

    Zhong, Y. P., & Huang, B. L. (2013). The influence of psychological distance on spontaneous trait inference.Journal of Psychological Science, 36(5), 1031–1036.

    [鐘毅平, 黃柏蘭. (2013). 心理距離對自發(fā)特質(zhì)推理的影響.心理科學(xué), 36(5), 1031–1036.]

    猜你喜歡
    案例情境心理
    看見具體的自己
    光明少年(2024年5期)2024-05-31 10:25:59
    情境引領(lǐng)追問促深
    不同情境中的水
    心理“感冒”怎樣早早設(shè)防?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少先隊活動(2021年2期)2021-03-29 05:40:48
    心理感受
    娃娃畫報(2019年11期)2019-12-20 08:39:45
    隨機變量分布及統(tǒng)計案例拔高卷
    發(fā)生在你我身邊的那些治超案例
    中國公路(2017年7期)2017-07-24 13:56:38
    護患情境會話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亚洲欧美日韩高清在线视频| 我要搜黄色片| 午夜影院日韩av| 黄色日韩在线| 桃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亚洲内射少妇av| 国产白丝娇喘喷水9色精品| 一本精品99久久精品77| 国模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 亚洲18禁久久av| 婷婷精品国产亚洲av| 特大巨黑吊av在线直播| 一本久久中文字幕| 深夜a级毛片| 18+在线观看网站| 国产大屁股一区二区在线视频| 日本一二三区视频观看| 精品免费久久久久久久清纯| 又爽又黄a免费视频| av视频在线观看入口|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臀色熟女| 免费高清视频大片| 波野结衣二区三区在线| 国产精华一区二区三区| 午夜影院日韩av| 三级男女做爰猛烈吃奶摸视频| 亚洲欧美日韩东京热| 久久婷婷人人爽人人干人人爱|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免费| 日本撒尿小便嘘嘘汇集6| 亚洲内射少妇av| 欧美日韩综合久久久久久 | 久久久久性生活片| 长腿黑丝高跟| 国产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性久久影院| 高清在线国产一区| 欧美日韩乱码在线| 免费无遮挡裸体视频| 午夜福利视频1000在线观看|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激情视频 | 久久中文看片网| 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 国内久久婷婷六月综合欲色啪| 99久久精品国产国产毛片| 一级毛片久久久久久久久女| 久久精品国产清高在天天线| 此物有八面人人有两片| 三级男女做爰猛烈吃奶摸视频| 天天一区二区日本电影三级| 99久国产av精品| 日本 欧美在线| 国产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日韩一本色道免费dvd| 欧美日韩瑟瑟在线播放| 最近最新中文字幕大全电影3| 国产精品美女特级片免费视频播放器| 搡老妇女老女人老熟妇| 十八禁网站免费在线| 五月伊人婷婷丁香| 亚洲电影在线观看av| 亚洲专区国产一区二区| 99热这里只有精品一区| 亚洲国产色片| 久久天躁狠狠躁夜夜2o2o| 女人十人毛片免费观看3o分钟| 精品久久国产蜜桃| 日韩强制内射视频| 国产探花极品一区二区| 真人一进一出gif抽搐免费| 欧美成人一区二区免费高清观看| 久久6这里有精品| 婷婷色综合大香蕉| 真人做人爱边吃奶动态| 久久国内精品自在自线图片| 女生性感内裤真人,穿戴方法视频| 美女大奶头视频| 国产伦一二天堂av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久久精品吃奶| 国产精品日韩av在线免费观看| 97超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专区中文字幕在线| 99热这里只有是精品50| 最近最新中文字幕大全电影3| 男人狂女人下面高潮的视频| 性色avwww在线观看| 极品教师在线免费播放| 国产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亚洲av嫩草精品影院| 3wmmmm亚洲av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毛片| 最近最新中文字幕大全电影3| 欧美另类亚洲清纯唯美| 亚洲精品影视一区二区三区av| 国产精品无大码| 国产极品精品免费视频能看的| 少妇熟女aⅴ在线视频| av专区在线播放| 久久草成人影院| 国产视频内射| bbb黄色大片| 亚洲av一区综合| 亚洲精品一区av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免费观看 | 九九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 欧美+亚洲+日韩+国产| 在线天堂最新版资源| 欧美不卡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成人欧美大片| 日本三级黄在线观看| 一级av片app| 久99久视频精品免费| 亚洲精品久久国产高清桃花| 制服丝袜大香蕉在线| 色综合站精品国产| 精品午夜福利在线看| 午夜福利18| 成人毛片a级毛片在线播放| 白带黄色成豆腐渣| av福利片在线观看| 国产白丝娇喘喷水9色精品| 成人特级黄色片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午夜理论影院| 日本在线视频免费播放| 亚洲国产色片| 免费看av在线观看网站| 亚洲欧美清纯卡通| 久久天躁狠狠躁夜夜2o2o| 成人午夜高清在线视频| 91麻豆精品激情在线观看国产| 色在线成人网| 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 在线| 亚洲,欧美,日韩| 小说图片视频综合网站| 一区二区三区高清视频在线| 成熟少妇高潮喷水视频| 久久久久性生活片| 夜夜夜夜夜久久久久| 亚洲av电影不卡..在线观看| 欧美色欧美亚洲另类二区| 亚洲欧美日韩高清专用| 好男人在线观看高清免费视频| 国产成人av教育| 毛片女人毛片|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av不卡| 日韩高清综合在线| 少妇裸体淫交视频免费看高清| 欧美性猛交╳xxx乱大交人| 啪啪无遮挡十八禁网站| 美女xxoo啪啪120秒动态图| 久久精品国产清高在天天线| 欧美区成人在线视频| 赤兔流量卡办理| 免费在线观看日本一区| 在线国产一区二区在线| 九九爱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在线免费十八禁| 亚洲国产色片| 乱系列少妇在线播放| 麻豆国产av国片精品| 最近在线观看免费完整版| 在现免费观看毛片| 日本欧美国产在线视频| 国国产精品蜜臀av免费| 国产三级中文精品| 日韩中文字幕欧美一区二区| 色哟哟哟哟哟哟| 一区二区三区高清视频在线| 国产一级毛片七仙女欲春2| 亚洲av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国产高清在线一区二区三| av在线蜜桃| 亚洲国产高清在线一区二区三| .国产精品久久| 夜夜看夜夜爽夜夜摸|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电影| 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看| 国产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久免费| 神马国产精品三级电影在线观看| 国产视频一区二区在线看| 韩国av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啦啦啦韩国在线观看视频| 99久久成人亚洲精品观看| 日韩欧美国产在线观看| 欧美极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人成网站高清观看| 在线国产一区二区在线|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免费| 中文字幕av在线有码专区|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精品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色图av天堂| av在线蜜桃| 日本黄色视频三级网站网址| 一进一出抽搐gif免费好疼| 动漫黄色视频在线观看| 成年女人看的毛片在线观看| 三级国产精品欧美在线观看| 1000部很黄的大片| 此物有八面人人有两片| 国产三级在线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sss在线观看| av国产免费在线观看| 男女下面进入的视频免费午夜| 国产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自拍偷在线| 国产白丝娇喘喷水9色精品| 国产免费一级a男人的天堂| 欧美日韩黄片免| 婷婷色综合大香蕉| 噜噜噜噜噜久久久久久91| 国产亚洲av嫩草精品影院| 中国美女看黄片| 18禁在线播放成人免费| 国产精品三级大全| 欧美少妇被猛烈插入视频| 亚洲婷婷狠狠爱综合网| 国产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在| 午夜老司机福利剧场| 亚洲精品国产av成人精品| 午夜免费鲁丝| 毛片女人毛片| 女的被弄到高潮叫床怎么办| 丝袜喷水一区| 妹子高潮喷水视频|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播| h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激情国产日韩精品一区| 伦理电影大哥的女人| 在线观看av片永久免费下载| 国产精品成人在线| 亚洲国产欧美在线一区| 国产高清有码在线观看视频| 久久综合国产亚洲精品| 性色avwww在线观看| 性色av一级| 妹子高潮喷水视频| 中文欧美无线码|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 日韩中字成人| 国产成人免费观看mmmm| 七月丁香在线播放| 日韩三级伦理在线观看| 色视频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黄色视频在线播放观看不卡| 妹子高潮喷水视频| 成年av动漫网址|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v下载方式| 亚洲丝袜综合中文字幕|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综合在线观看 | 99热这里只有精品一区| 日日啪夜夜爽| 久久精品国产a三级三级三级| 在线播放无遮挡| 欧美日韩综合久久久久久| 亚洲激情五月婷婷啪啪| 精品国产三级普通话版| 五月玫瑰六月丁香| 美女xxoo啪啪120秒动态图| 国产成人a∨麻豆精品| 乱系列少妇在线播放| 国产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国产黄频视频在线观看| 搡女人真爽免费视频火全软件| 有码 亚洲区| 久久6这里有精品| 男人爽女人下面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一级毛片在线| 成人综合一区亚洲| 亚洲欧美日韩东京热| av在线蜜桃| 日韩中字成人| 一级a做视频免费观看| 在线观看免费高清a一片| 麻豆成人午夜福利视频| 日本黄色片子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国产精品| 国产一区有黄有色的免费视频| 亚洲无线观看免费| 日本-黄色视频高清免费观看| 一级毛片 在线播放| 99久久综合免费| 国产成人精品一,二区|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性色av| 国产极品天堂在线| 少妇人妻 视频| 舔av片在线| 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com| 国产v大片淫在线免费观看| 一级毛片aaaaaa免费看小| 在线天堂最新版资源| 亚洲天堂av无毛| 久久久久精品久久久久真实原创| 777米奇影视久久| 夜夜骑夜夜射夜夜干| 久久精品国产a三级三级三级| 国产在线视频一区二区| 午夜日本视频在线| 国产精品欧美亚洲77777| 亚洲色图综合在线观看| 97热精品久久久久久| 性色av一级| 久久av网站| 男人舔奶头视频|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久久av| 亚洲av免费高清在线观看| 纯流量卡能插随身wifi吗| 午夜免费男女啪啪视频观看| 女人久久www免费人成看片| 亚洲av国产av综合av卡| 亚洲精品色激情综合| 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乱码| 成年av动漫网址| 不卡视频在线观看欧美| 日本免费在线观看一区|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按摩| 亚洲精品色激情综合| 女人十人毛片免费观看3o分钟| 五月天丁香电影| 久久精品国产a三级三级三级| 国产成人午夜福利电影在线观看| 男女免费视频国产| 亚洲内射少妇av| 熟女人妻精品中文字幕| 亚洲美女搞黄在线观看| 五月开心婷婷网| 91aial.com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久伊人网av| 免费观看无遮挡的男女| 麻豆精品久久久久久蜜桃| 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精华霜和精华液先用哪个| 亚洲aⅴ乱码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亚洲欧美清纯卡通| 久久99热6这里只有精品| 新久久久久国产一级毛片| 国产毛片在线视频| 亚洲美女黄色视频免费看| 偷拍熟女少妇极品色| 好男人视频免费观看在线|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影片| 国产成人精品一,二区| 你懂的网址亚洲精品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秋霞免费鲁丝片| 免费大片18禁| 国产乱来视频区| 亚洲欧美成人精品一区二区| 毛片女人毛片| 国产淫片久久久久久久久| 观看免费一级毛片|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黑人 | 久久久久精品久久久久真实原创| 亚洲,一卡二卡三卡| 蜜桃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 伊人久久精品亚洲午夜| 亚洲欧美精品专区久久| 91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人妻系列 视频| 亚洲精品一二三| 国产精品偷伦视频观看了| 午夜免费鲁丝| 蜜桃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 亚洲av二区三区四区| 在线看a的网站| 亚洲国产av新网站| 能在线免费看毛片的网站| 老女人水多毛片| 1000部很黄的大片| 在线观看国产h片| 如何舔出高潮| 欧美+日韩+精品| 中文字幕av成人在线电影| 日韩制服骚丝袜av| 嫩草影院入口| 又爽又黄a免费视频| 欧美xxⅹ黑人| av一本久久久久|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 女人十人毛片免费观看3o分钟| 中文字幕亚洲精品专区| 黄色日韩在线| 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噜噜老黄| av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影院|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 少妇 在线观看| 不卡视频在线观看欧美| 少妇人妻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久久ye,这里只有精品| 欧美日韩亚洲高清精品| 肉色欧美久久久久久久蜜桃| 国产精品秋霞免费鲁丝片| 亚洲综合精品二区| 老女人水多毛片| 男女免费视频国产| 日本猛色少妇xxxxx猛交久久| 黄色视频在线播放观看不卡| 91精品一卡2卡3卡4卡|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小说| 婷婷色综合www| 亚洲精华国产精华液的使用体验| av播播在线观看一区| 国语对白做爰xxxⅹ性视频网站| 中文在线观看免费www的网站| 最近中文字幕2019免费版| 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va| 狂野欧美激情性bbbbbb| 亚洲在久久综合| 中国三级夫妇交换| 欧美xxxx性猛交bbbb| 午夜免费观看性视频| 天天躁夜夜躁狠狠久久av| 成人影院久久| 久久久久性生活片| 不卡视频在线观看欧美| 亚洲欧美成人综合另类久久久| 一级毛片我不卡| 青春草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精品日韩在线中文字幕| 成人漫画全彩无遮挡| 99热这里只有精品一区| 日本免费在线观看一区| 国产亚洲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韩国高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中文av在线| 大码成人一级视频| 色视频www国产| 岛国毛片在线播放| 免费不卡的大黄色大毛片视频在线观看| 水蜜桃什么品种好| 欧美高清成人免费视频www| 午夜福利在线在线| 日本av手机在线免费观看| 丝瓜视频免费看黄片| 欧美xxⅹ黑人| 91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看日本二区| 国产高清不卡午夜福利| 啦啦啦在线观看免费高清www| 国产中年淑女户外野战色| 看免费成人av毛片| 久久久成人免费电影| 久久久久网色| 亚洲性久久影院| 亚洲伊人久久精品综合| 日韩亚洲欧美综合| 久久久欧美国产精品| 日本色播在线视频| 18禁在线无遮挡免费观看视频| 日韩视频在线欧美| av播播在线观看一区| 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 黄色欧美视频在线观看| 午夜日本视频在线| 亚洲aⅴ乱码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国产亚洲av片在线观看秒播厂| 中文字幕av成人在线电影| 啦啦啦中文免费视频观看日本| 国产亚洲av片在线观看秒播厂| 中文字幕av成人在线电影| av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影院| 最近最新中文字幕大全电影3| 中文字幕av成人在线电影|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激情视频| 久久久a久久爽久久v久久| 2022亚洲国产成人精品|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人人夜夜| 一级毛片黄色毛片免费观看视频| 免费大片18禁| 日韩电影二区| 精品国产三级普通话版| 韩国av在线不卡|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99| 少妇的逼好多水|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古装| 最近中文字幕2019免费版| a级毛片免费高清观看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 少妇 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露脸久久av麻豆| 亚洲精品国产色婷婷电影| 97在线人人人人妻| 我的老师免费观看完整版| 啦啦啦视频在线资源免费观看| 日韩欧美一区视频在线观看 | 一区在线观看完整版| 国产精品一区www在线观看| 亚洲久久久国产精品| 我的女老师完整版在线观看| 天堂俺去俺来也www色官网| 大陆偷拍与自拍| 青青草视频在线视频观看| 免费黄频网站在线观看国产| 久久久久久九九精品二区国产| 国产黄片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h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不卡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 夜夜骑夜夜射夜夜干| 99re6热这里在线精品视频| 免费不卡的大黄色大毛片视频在线观看| 极品教师在线视频| 日日啪夜夜撸| 女性被躁到高潮视频| 大陆偷拍与自拍| 少妇裸体淫交视频免费看高清| 夜夜爽夜夜爽视频| 亚洲欧美精品专区久久| av国产久精品久网站免费入址| 久久av网站| 2018国产大陆天天弄谢| 久久精品国产鲁丝片午夜精品| 亚洲av国产av综合av卡| 国产精品熟女久久久久浪| 女性生殖器流出的白浆| 久久久久人妻精品一区果冻| av视频免费观看在线观看| 高清av免费在线| 亚洲av在线观看美女高潮| 亚洲av欧美aⅴ国产| 综合色丁香网| 亚洲av中文字字幕乱码综合| 日韩制服骚丝袜av| 免费看日本二区| 男女边摸边吃奶| 我要看黄色一级片免费的| 女人久久www免费人成看片| 丰满迷人的少妇在线观看| 精品一区二区三卡| 亚洲av.av天堂| 亚洲美女搞黄在线观看| 美女主播在线视频| 少妇熟女欧美另类| 边亲边吃奶的免费视频| 久久国内精品自在自线图片| 看十八女毛片水多多多| 综合色丁香网| 午夜免费男女啪啪视频观看| 日韩三级伦理在线观看| 高清毛片免费看| 久久国产乱子免费精品| 97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精品| 免费观看在线日韩| 亚洲高清免费不卡视频| 人人妻人人爽人人添夜夜欢视频 | 99re6热这里在线精品视频| 欧美少妇被猛烈插入视频| 免费少妇av软件| 日日撸夜夜添| 尤物成人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 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 | 欧美变态另类bdsm刘玥| 又粗又硬又长又爽又黄的视频| 国产高清三级在线| 久久久成人免费电影|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天美|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小说| 亚洲欧美日韩另类电影网站 | 亚洲怡红院男人天堂| 中文字幕亚洲精品专区| 欧美日韩视频精品一区| 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性| 日韩av在线免费看完整版不卡| 国内精品宾馆在线| 天堂中文最新版在线下载| 大片免费播放器 马上看| 岛国毛片在线播放| 日本爱情动作片www.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午夜福利电影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美女中出高潮动态图| 大片电影免费在线观看免费| 乱码一卡2卡4卡精品| 成人国产麻豆网| 欧美高清性xxxxhd video| 黄片wwwwww| 中文字幕亚洲精品专区| 精华霜和精华液先用哪个| 久热久热在线精品观看| av免费观看日本| 午夜精品国产一区二区电影| 日本色播在线视频| 极品教师在线视频| 少妇被粗大猛烈的视频| 特大巨黑吊av在线直播| 美女主播在线视频| 熟妇人妻不卡中文字幕| 日韩制服骚丝袜av| 97在线人人人人妻| 97超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精品久久久噜噜| 亚洲内射少妇av| 日韩一区二区视频免费看| 免费久久久久久久精品成人欧美视频 | 深夜a级毛片| 如何舔出高潮| 26uuu在线亚洲综合色|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v下载方式| 少妇被粗大猛烈的视频| 欧美高清性xxxxhd video| 99久久精品热视频| 97在线人人人人妻| 日韩中文字幕视频在线看片 | 日韩精品有码人妻一区| 欧美成人午夜免费资源| 亚洲国产精品专区欧美| 乱码一卡2卡4卡精品| 欧美xxxx黑人xx丫x性爽| 黄色日韩在线| 日本欧美国产在线视频| 国产女主播在线喷水免费视频网站| 黄色视频在线播放观看不卡| 亚洲精品视频女| 热re99久久精品国产66热6| 美女主播在线视频| 国产深夜福利视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