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長森
河南警察學院,河南 鄭州 450046
?
對我國警察法修正的若干建議
秦長森
河南警察學院,河南鄭州450046
摘要:我國警察法實施了近20年有余。雖然經過了2012年全國人大常委會的修正,但相對于其他國家的警察法而言,我國警察法的內容顯得略有瑕疵和過于顯單一。因此本文主要從警察的概念、警察權的范圍、程序上的警察權、以及警察權行使監(jiān)督機制等方面對警察法的修正提出建議。
關鍵詞:警察法的修正;警察權;警察法
一、警察法宜清晰界定警察的含義
對于“警察”一詞的理解,學術界存在爭議。我國現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警察法》只是從范圍上闡述了警察的含義。對于一個部門法而言,未對“警察”一詞做出法律意義上的解釋?!度嗣窬鞐l例》中,警察被當作是人民民主專政的重要工具和暴力機關,是具有武裝性質的國家行政團體。由兩者的對比可見,《人民警察法》上警察的含義與《人民警察法》中的含義相比較有較大的變化和發(fā)展。最近,不少學者提出“警察”是我國國家司法力量的論斷,認為警察權是我國司法權的一部分。帶有司法權的屬性,警察權具有行政上的執(zhí)法權和刑事審判上司法權兩大職能。其中警察權里的偵察權就屬于司法權的一種。筆者認為,司法權在本質上是一種判斷權。與行政權相比,警察權具有中立性、被動型、公平優(yōu)先性等特點。而偵察權完全是國家權的單方運作,禁止相對方實施調查并進行對抗。偵查主體可以隨時調換相、替代,偵查程序的發(fā)動不需要一個控訴主題的啟動,這些都與司法權的特性相去甚遠。因此,警察權不具有司法權的屬性。[1]警察法的修正從法律上對警察含義進行解釋,使警察的含義被不同類型的法律主體所接受以及明確警察的屬性,是我國警察法修正中有待解決的問題。
二、警察法的修正應該明確警察權的范圍
警察權與一般的行政權不同。一個國家的警察權,可以體現該國家的治國理念與法治水平?!度嗣窬旆ā返诙率菍炻殭嗟慕榻B。從中可看出,對警察職權的論述多為權力性手段,對非權力性明確的較少。在法治中國的建設進程中,警察權應當注重對公共秩序的維護,對公民權利的保障以及如何增強積極行政。擴展警察行政調解行政指導等非權力性手段,將為立法者提供一個新思路。新中國成立后,警察享有與其他行政機關相比較大的權利,且受限制的程序極少。文化大革命時期更是一個極端的例證,公安機關獨攬公檢法所有的權利。當時,任何組織和團體都可以違反法律擅自對領導人實行關押和刑訊。公安機關瀕臨癱瘓,法律遭到踐踏,國家權力受到挑戰(zhàn)。隨著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勝利召開,我國的社會主義民主法治建設明顯進步,市場經濟體制也得到確定和保障。警察權的設計理念和層次也在顯著提高。但面對當今錯綜復雜的社會大環(huán)境,警察權設計又出現了很多不足。[2]筆者建議對警察權的設計機制要把握以下原則:一、平等原則:平等原則是指立法機關在設計警察法中需要體現程序上對警察法中警察權與其他權利平等對弈,警察法要注重對除警察法以外的其他主體合法權益的保障。二、監(jiān)督原則:權力過于集中就會導致腐敗。為把權力關進制度之籠,警察法需要規(guī)定適當的非警務力量介入警務活動中,這種非警務活動的安排可以加強對警察權的制衡與監(jiān)督從而平衡警察權過于集中的問題。三、時效原則:我國的行政權要求權力主體進行活動時要注重時效。警察權是行政權的一種,追求時效則是警察權性質的必然體現。警察法中的警察權的設計目的在于維護社會的安寧和穩(wěn)定。如何要求警察在盡快解決問題時投入警務資源卻不耗費大量警力資源。即用最小的犧牲換取最大的利益將是我國警察法立法技術上需要解決的問題。
三、警察法中應當對警務活動的內容進行完備
我國的警察法中雖然規(guī)定哪些是警務活動,但對于復雜的警務工作而言,這些規(guī)定依舊存在不足。這反映了我國警察立法的不全面和不完備。例如:
(一)缺少警務活動程序法:程序法的不完備使得警務工作中出現很多重效率而輕程序現象;這易造成對公民人身權利的侵犯。
(二)缺少警務活動保障法:警察立法的不完備導致了很多地方的警務活動得不到經費的保障。這給警察執(zhí)法造成了很多的問題。
(三)缺少技術偵察法:在現實警務活動中,即使公安機關可以通過秘密偵查技術獲取證據,但是這種證據轉換成可以公平展示的定罪證明確缺少了法律保障。[3]其次,人民警察法的立法技術相對于歐美法系國家和大陸法系國家而言比較粗疏。一些與警務活動有關的內容沒有立法依據,對部分重要內容的規(guī)定又十分籠統(tǒng),在技術上沒有可操作性。例如:(一)警銜條例中銜級的比例配置設計與職銜對應關系不夠合理,警察法中未明確注明警校教師的晉升條件暨依據非警職務授予警銜不夠科學合理。(二)警察安全亟需立法保護,人民警察在執(zhí)法活動中屢屢受到不法阻撓和襲擊,相對于歐美國家而言,我國對人民警察的立法保護遠遠不夠。
當前社會關系趨向復雜,而警察作為武裝性質的國家暴力機關在行政機構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警察法的優(yōu)劣對警務工作尤其重要。因此本文就不同的角度對我國警察法未來的修正提出建議。
[參考文獻]
[1]趙義兵.論警察權的性質[J].江蘇警官學院學報,2001.
[2]毛志斌.芻議警察權管理[J].河南警察學院學報,2013.
[3]師維.我國實定法中的警察含義[J].河南警察學院學報,2008.
中圖分類號:D91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4379-(2016)19-0279-01
作者簡介:秦長森(1996-),男,漢族,河南信陽人,河南警察學院法律系,2014級法學專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