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正偉李海燕楊素平周淑媛
(1.重慶市忠縣畜牧獸醫(yī)服務中心任家鎮(zhèn)站,重慶 404343;2.重慶忠縣畜牧獸醫(yī)服務中心白公街道站,重慶 404343;3.忠縣畜牧獸醫(yī)服務中心忠州街道站,重慶 404306)
?
斷奶仔豬腹瀉的病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何正偉1李海燕2楊素平2周淑媛3
(1.重慶市忠縣畜牧獸醫(yī)服務中心任家鎮(zhèn)站,重慶 404343;2.重慶忠縣畜牧獸醫(yī)服務中心白公街道站,重慶 404343;3.忠縣畜牧獸醫(yī)服務中心忠州街道站,重慶 404306)
在現(xiàn)代規(guī)?;B(yǎng)豬生產中,由于人們養(yǎng)殖技術水平不斷提高,仔豬的斷奶日齡由過去的60日齡提前到21~30日齡,但不當?shù)臄嗄袒蛟缙跀嗄毯箫曫B(yǎng)管理跟不上都會對仔豬的健康帶來不良的影響;發(fā)生腹瀉又是最為常見的,斷奶仔豬的腹瀉一般發(fā)生在斷奶后的3~10d,第7d達到高峰,根據筆者近幾年的調查,斷奶仔豬的腹瀉問題在農村地區(qū)相當普遍,腹瀉率在20%~30%左右,達10%~15%,發(fā)病仔豬生長遲緩,形成僵豬,甚至死亡,給養(yǎng)豬生產者造成極大的經濟損失。
1.1 母豬的泌乳不足
母豬乳中不但含有仔豬生長所需的蛋白質和多糖,而且富含母源抗體。當因各種原因造成母豬泌乳不足,仔豬的免疫機能尚未發(fā)育完善時,如果仍然采取早期斷奶,可降低循環(huán)抗體水平,抑制細胞免疫力,使仔豬抗病能力下降,容易感染疾病而引起消化不良和腹瀉。
1.2 環(huán)境變化 環(huán)境應激
環(huán)境因素應激主要包括溫度、濕度、通風等因素,仔豬的體溫調節(jié)能力較差,尤其是溫度對仔豬的影響最大,如舍內晝夜的溫差超過10℃時,腹瀉率就會增加25%~30%。濕度過高,也會增加腹瀉的次數(shù)。
1.3 不適當?shù)娘曫B(yǎng)方式
如過度限飼或過度飼喂都會引起饑餓性和多食性腹瀉。
1.4 仔豬消化機能不健全,不適應植物蛋白高的飼料
因仔豬的消化機能和酶系統(tǒng)本來就不完善,仔豬胃內由于胃酸不足,pH值升高,胃蛋白酶形成減少,對飼料中蛋白質的消化率降低,消化不完全的飼料和胃腸道pH值上升,都為腸內致病性大腸桿菌及有害病源微生物的繁殖提供了有利條件,而乳酸菌的生長受到抑制,形成消化不良而發(fā)生腹瀉。
1.5 免疫力下降
由于母源抗體水平下降,而仔豬自身的免疫系統(tǒng)發(fā)育還不完全、再加上環(huán)境、飼料變化等一系列應的反應,使原來不健全的免疫系統(tǒng)有所降低。這樣仔豬對抗病的抵抗力就非常脆弱,致病性大腸桿菌和其他有害微生物就會很容易侵入,導致仔豬腹瀉的發(fā)生。
1.6 病毒性腹瀉
主要是傳染性胃腸炎、流行腹瀉和輪狀病毒感染。以嘔吐、水樣腹瀉和脫水為特征,糞便腥臭、混有氣泡、凝乳塊或未消化的飼料。10日齡以內的仔豬發(fā)病率和死亡率比較高,病死仔豬尸體明顯脫水,剖檢可見腸系膜充血,淋巴結腫脹,胃底黏膜輕度充血,腸內充滿白色或黃綠色液體。
2.1 加強飼養(yǎng)管理,減少斷奶應激
引起仔豬腹瀉的應激因素主要有心理應激、環(huán)境應激和營養(yǎng)性應激。減少斷奶應激的措施是:(1)控制仔豬舍內溫度;保持舍內衛(wèi)生及干燥。(2)提早補料;一般于7日齡開始補料,可使仔豬斷奶前消化系統(tǒng)能適應植物性飼料,胃腸消化機能得到加強,從而減少營養(yǎng)性應激的影響。(3)逐漸斷奶;斷奶應逐漸過渡。即在斷奶前1~5d逐日減少哺乳次數(shù),直至斷奶,以減少心理應激影響。(4)斷奶前采取移母留仔的辦法;斷奶前夜間將母豬移舍,并在斷奶后將仔豬留原圈欄飼喂3~5d,待適應后再進行并欄,以減少環(huán)境應激影響。
2.2 強化免疫接種
根據臨床實際情況,查清仔豬腹瀉的主要病原,有針對性地使用疫苗,懷孕母豬于分娩前4周種一次或分娩前6~7周與2~3 周種二次豬流行性腹瀉疫苗和豬傳染性胃腸炎-輪狀病毒二聯(lián)疫苗,分娩前3周種大腸桿菌腹瀉基因工程三價(K88、K89、987P)或四價(k88、K99、987P、K41)滅活疫苗,使初生仔豬從母乳中獲得較強的免疫力,減少仔豬發(fā)病和死亡。
2.3 做好保暖保溫工作
保持舍內溫暖和一定濕度(50%~60%)、避免溫度驟然升降;加強環(huán)境衛(wèi)生消毒工作;保持舍內清潔、衛(wèi)生、干燥以及適當?shù)娘曫B(yǎng)密度。避免能引起仔豬腹瀉的各種應激反應。
2.4 合理補充補液鹽
仔豬腹瀉常能引起脫水、電解質紊亂和酸中毒而導致死亡,因此,應對腹瀉仔豬在使用抗菌藥物的同時及時補充電解質溶液??蛇x用2%葡萄糖補液鹽,口服或腹腔注射。推廣口服補液鹽,使用方便、效果明顯,補液鹽(ORS)由氯化鈉、氯化鉀、碳酸氫鈉和葡萄糖組成,具有補充水分、電解質、調節(jié)酸堿平衡和供給營養(yǎng)的作用。應用時每25gORS加常水1000~1500ml,并加入諾氟沙星等抗菌藥物,供仔豬自由飲用。
2.5 合理配伍抗菌藥物
可以治療豬腹瀉的抗菌藥物較多,有恩諾沙星、土霉素、卡那霉素、慶大霉素、鏈霉素及磺胺類藥物等,有條件的應進行藥敏試驗選取敏感藥物。同窩中有1頭豬發(fā)病必須全部給藥,治療時最好能聯(lián)合用藥,這樣既能提高療效,又能減少耐藥菌株的產生。
仔豬在喂乳期間,應加強仔豬的飼養(yǎng)管理,保持良好的環(huán)境衛(wèi)生,溫度條件提高仔豬斷奶和仔豬的身體狀況,在仔豬出生2天內,肌肉注射牲血素1毫升/頭。同時給仔豬飼喂母仔安來通過母乳預防仔豬腹瀉。提高補飼,滿足仔豬生長的需要;提高斷奶仔豬的消化適應性,以適應斷奶后采食飼料減少仔豬斷奶后腹瀉的發(fā)生,減少斷奶應激。
3.1 藥物治療
有條件的豬場應進行藥敏試驗,選擇藥物進行對癥治療,無條件的可選用長效一針妥、白痢殺、本草瀉痢清等藥物按說明書要求進行治療。
3.2 補液治療
對于已經腹瀉時間較長的或已經出現(xiàn)脫水癥狀的仔豬,則可用復方鹽水50ml或5%葡萄糖加入適量的抗生素進行腹腔補液,或者用口服補液鹽進行口服補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