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潔(河南省沁陽市人民醫(yī)院,河南 沁陽 454550)
老年髖部骨折患者的循證護理探析
張 潔(河南省沁陽市人民醫(yī)院,河南 沁陽 454550)
目的 分析老年髖部骨折患者循證護理方法與效果。方法 研究對象取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本院老年髖部骨折86例,依照護理模式差異進行分組。對照組模式為常規(guī)護理,共43例;余43例入組實驗組,模式為循證護理。觀察評定效果,予以對比分析。結果 實驗組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低(P<0.05),舒適度及滿意度高(P<0.05),有顯著性差異。結論 老年髖部骨折患者循證護理效果較好,可顯著減少并發(fā)癥,提高患者舒適度與滿意度,值得推廣。
老年髖部骨折;循證護理;效果
髖部骨折較常見,主要類型有股骨粗隆間骨折、股骨頸骨折、骨盆骨折等。老年人年齡大,骨質疏松率高,身體功能逐漸退化,易發(fā)生骨折,加上代償能力低,組織修復較差,傷后愈合較慢,嚴重者無法愈合,影響健康。護理服務在臨床疾病治療中有較大運用意義,對提高療效、減少并發(fā)癥、促進康復有重要作用[1]。現(xiàn)取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本院老年髖部骨折86例,總結循證護理方法與效果,以下為具體報道。
1.1一般資料:研究對象取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本院老年髖部骨折86例,依照護理模式差異進行分組。對照組股骨粗隆間骨折20例,股骨頸骨折17例,骨盆骨折6例,共43例,均齡(72.56±3.24)歲,63~85歲,女患者19例,24例男患者,其中5例伴糖尿病,6例慢阻肺,高血壓5例。實驗組股骨粗隆間骨折19例,股骨頸骨折17例,骨盆骨折7例,共43例,均齡(72.29±3.11)歲,62~86歲,女患者20例,23例男患者,其中4例伴糖尿病,6例慢阻肺,高血壓5例。組間基本資料相比,無顯著性差異,有可比性。
1.2方法:對照組模式為常規(guī)護理,實驗組模式為循證護理。
1.2.1循證問題:患者均接受手術治療,術后易發(fā)生深靜脈血栓形成、壓瘡、腹脹及便秘、肺部感染,確定循證問題為如何防治并發(fā)癥。
1.2.2尋找實證:結合臨床經(jīng)驗及護理??浦R,查閱萬方醫(yī)學數(shù)據(jù)庫及維普數(shù)據(jù)庫等,評價證據(jù)臨床實用性、真實性及可靠性,尋找相關醫(yī)學研究證據(jù)。
1.2.3護理方案。①深靜脈血栓形成:經(jīng)常協(xié)助患者更換體位,每隔1~2 h一次,抬高患肢,并對雙下肢進行按摩,促進血流,預防肢體受壓,引起血栓。對患者雙下肢做好嚴密觀察,觀察有無疼痛、下肢腫脹等,對皮膚顏色、溫度、末梢循環(huán)血液運行情況等仔細觀察,警惕深靜脈血栓。向患者說明肢體活動對預防深靜脈血栓的積極意義,給予其被動或主動活動,避免血液瘀滯,增強肌肉肌力。對已經(jīng)形成深靜脈血栓者,應用利伐沙班片、低分子肝素等,或實施氣壓泵治療。②壓瘡:對患者使用氣墊床,經(jīng)常翻身,每隔2 h一次,減輕骶尾部壓力;經(jīng)常更換患者衣物、床單及被褥,保證床單平整、潔凈、柔軟;經(jīng)常協(xié)助患者進行皮膚清潔;經(jīng)常對患者骶尾部進行按摩,每天一次,預防壓瘡,促進血循環(huán)。給予患者翻身時,避免拉、拖、推等動作。③腹脹及便秘:改善排便環(huán)境,緩解患者緊張,加強心理指導;給予患者高維生素、高纖維素飲食,適當補充脂肪、蛋白質等,保持飲食結構科學、合理,少食奶制品及甜食等,防止腹脹;囑患者晨起飲一杯蜂蜜水或淡鹽水,預防或緩解便秘,促進腸蠕動;保持飲水量2000 mL/d,對患者腹部進行按摩,每天1~2次,10~15分鐘/次,加強腸蠕動;密切關注患者排便情況,若患者3~5 d未排便,需對其應用開塞露等,緩解癥狀。④肺部感染:介紹正確咳嗽方法,指導患者作深呼吸動作,有效咳嗽,促進排痰;定時給予叩背和翻身,經(jīng)常進行深呼吸訓練,并提倡其多飲水,促進痰液排出,增加肺活量;室內定期空氣消毒,開窗通風。每日使用生理鹽水進行牙齒及口腔護理,共2次。若患者呼吸困難,則給予氧氣吸入,吸入濃度宜90%~95%,控制PaO260 mm Hg。
記錄對照組與實驗組并發(fā)癥例數(shù),比較發(fā)生率。評估兩組舒適度,并對比。問卷調查兩組護理服務滿意程度,并比較。
1.3效果標準
1.3.1舒適度。不舒適:舒適感評分≤59分;基本舒適:舒適感評分60~89分;非常舒適:舒適感評分≥90分。以基本舒適、非常舒適作為舒適度。
1.3.2滿意度。根據(jù)調查評分將滿意度分為較滿意、一般、不滿意。調查評分>89分,為較滿意;一般為評分60~89分;調查評分<60分,為不滿意。滿意度=一般+較滿意。
1.4統(tǒng)計學分析:對本文所得實驗數(shù)據(jù)均采用SPSS 13.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檢驗,所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所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并發(fā)癥:對照組共有6例,其中2例壓瘡,2例肺部感染,1例深靜脈血栓形成,1例腹脹及便秘,發(fā)生率13.95%(6/43)。實驗組共有2例,其中1例肺部感染,1例便秘,發(fā)生率4.65%(2/43)。組間相比,實驗組發(fā)生率低(P<0.05),有顯著性差異。
2.2舒適度:對照組舒適度83.72%,7例不舒適,所占比例16.28%;21例基本舒適,所占比例48.84%;非常舒適15例,所占比例34.88%。實驗組舒適度95.35%,2例不舒適,所占比例4.65%;20例基本舒適,所占比例46.51%;非常舒適21例,所占比例48.84%。組間相比,實驗組舒適度高(P<0.05),有顯著性差異。
2.3滿意度:對照組滿意度86.05%,不滿意6例,所占比例13.95%;一般和較滿意分別18例(41.86%)、19例(44.19%)。實驗組滿意度97.67%,不滿意1例,所占比例2.33%,一般和較滿意分別19例(44.19%)、23例(53.49%)。組間相比,實驗組滿意度高(P<0.05),有顯著性差異。
老年髖部骨折治療以手術為主,通過外科操作促進患肢功能恢復,提升生活質量。手術作為一項侵入性操作,對患者身心有一定影響,患者在手術創(chuàng)傷及骨折痛苦下,需臥床較長時間,才能康復[2]。長期臥床可引起肺部感染、壓瘡及靜脈血栓形成等并發(fā)癥。研究顯示,老年人組織再生能力相對較差,血管及皮下組織數(shù)量減少,局部組織可因受壓不暢,引起壞死、感染、潰爛,造成壓瘡;患者免疫力降低,體質差,臟器代謝退化,長期臥床可降低呼吸系統(tǒng)正常功能,引起肺部感染[3];靜脈血栓形成與運動量減少、靜脈血回流受阻有關。護理模式是否有效、科學,直接影響護理服務能否正確發(fā)揮作用,影響護理質量。常規(guī)護理傳統(tǒng)應用模式,理念落后,缺乏先進理論知識作指導,內容簡單,措施沒有針對性,工作質量低,運用效果不佳[4]。循證護理為現(xiàn)代新型模式之一,通過護理實踐和理論研究相互結合,對護理人員的傳統(tǒng)護理理念及行為進行改變,提高工作科學性及質量,保證效果。分析表明,在循證護理下,護理人員明確、慎重、準確的應用研究證據(jù),參考臨床經(jīng)驗及專業(yè)知識,將可信、有價值的醫(yī)學研究作為護理依據(jù),通過實證尋找及運用,對現(xiàn)有問題進行分析,結合患者價值及護理意愿,制定方案,實施護理[5]。近幾年,循證護理發(fā)展比較迅速,臨床應用較廣,結合護理學及循證醫(yī)學,從護理問題出發(fā),依據(jù)科學研究施護,使護理服務更規(guī)范化、標準化、安全化[6]。
本研究中,實驗組及對照組護理模式分別選擇循證護理、常規(guī)護理,結果顯示,實驗組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4.65%,與對照組(13.95%)相比較低,表明循證護理可最大限度減少并發(fā)癥,促進早期身體恢復。實驗組舒適度95.35%,與對照組(83.72%)相比較高;實驗組滿意度97.67%,與對照組(86.05%)相比較高,表明循證護理運用價值大,對患者舒適度及滿意度提高有顯著作用。
綜上可見,循證護理在老年髖部骨折患者護理中運用效果優(yōu),具有很大運用及推廣價值。
[1] 何會紅,姜麗萍,朱亞玲.預防老年髖部骨折患者肺部感染循證護理應用的研究[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5,25(12):2834-2836.
[2] 龔曉麗,周萍.循證護理在預防老年髖部骨折患者肺部感染中的應用[J].中國老年保健醫(yī)學,2015,13(3):120-122.
[3] 劉春紅,薛衛(wèi)強,劉淑珍,李艷.老年髖部骨折患者術后循證護理效果分析[J].齊魯護理雜志,2015,21(12):94-95.
[4] 沙淑艷,顧愛煥,謝小蘭.循證護理在老年髖部骨折病人術后應激性潰瘍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4,28(9):1088-1090.
[5] 馬杰,邵艷,雷婷婷,等.循證護理預防老年髖部骨折病人發(fā)生壓瘡的效果觀察[J].全科護理,2014,12(29):2750-2751.
[6] 吳青霞,蒲超,侯小倩,等.循證護理在預防老年髖部骨折圍術期并發(fā)肺部感染中的應用[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3,10(15):1928-1929.
R473.6
B
1671-8194(2016)23-02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