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喜
摘要:往往教師把學生當成了學習的容器,不加考慮地往學生的大腦里灌輸所謂的科學文化知識,豈不知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其結果往往是事與愿違。如果我們教師能把學生的學習激情調動起來,讓學生自己開動腦子,主動去學習,那么我們就給學生指明了一條寬廣的人生之路。教師要把學習的權力還給學生,不是剝奪學生的學習權力,只有讓學生主動學習了,才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才能對學生提出科學的學習要求和目標。
關鍵詞:自主學習 ? 教學方法 ? 問題情境
DOI: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9.214
一、問題的設置在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合適的難易程度符合學生年齡特征的問題,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就是說我們設置的問題適合學生的實際年齡水平,和學生的思維發(fā)展是一致的。教師設置的問題必須有一定的情趣,能激起學生的求知欲,這些問題的設置必須是學生喜聞樂見的。小學生的心理特征就是好奇心極強,不管什么問題都要關心一下,我們在教學的過程中,經常把組織教學當做一個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來實施,就是因為小學生對什么都好奇,稍有風吹草動他們一下子就把注意力轉移到其他地方去了,所以我們教師要充分利用他們的這一心理特征,設計出豐富多樣的問題情境,來充分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二、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激情
我在教學中發(fā)現(xiàn),如果教師經常變換不同的語調上課,也能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如果我們換個方式方法或者是變換一種思維方式方法,更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教師首先要改變自己一成不變的教學策略,及時充電、及時培訓、及時更新教學理念。這樣我們的思想就能跟上學生的思想,就能抓住學生的心理特征,提出切實可行的教學設置來。如何教師的問題設置得合理,學生馬上就能進入學習情境當中,他就會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感興趣的學習之中,而且學習的勁頭非常的大。
小學數(shù)學課的學習,關鍵在于引導學生去學習,怎么樣去引導這就是教師的日常積累的經驗了。平時大家都說要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興趣,激發(fā)他們的潛能等,但是到具體做的時候去卻發(fā)現(xiàn)很多人的做法,往往是家長式的,命令式的,強制性的。這就是說教師的做法往往和說的不一致,也許這是長期教育機制的不科學導致的教師的心理失衡的緣故。
數(shù)學課也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我們要聯(lián)系生活教育學生,到生活中去學習,到生活中去發(fā)現(xiàn)數(shù)學問題,如此就能把學生的學習興趣帶到一個廣闊的空間,培養(yǎng)他們終身學習的習慣。
三、靈活多樣的教學策略
大家知道小學生年齡小,自我控制的能力欠缺,如果教師不強加約束,他們會養(yǎng)成很多的不良學習習慣。比如一些家庭教育跟不上的學生,他們的各種習慣往往是不好的,作業(yè)不認真完成,紀律不好好遵守,而且文明禮儀行為習慣和一般的學生不相融合,顯得很是另類。這樣的學生上課注意力也是非常的差,他們在課堂上不是東張西望就是左顧右盼,老是心不在焉心神不寧,面對這樣的學生,我們不能放棄不管。教師要想辦法采取一定的措施,最好的辦法就是在教學方法的多樣性上下功夫。
有些數(shù)學概念比較抽象,如分數(shù)的概念,如果我們不能把這抽象的概念具體化,學生就無法知道分數(shù)的真正意義是什么,我們不但要把這樣的問題講解清楚明白,還要將其中的道理形象化,讓學生理解得容易,理解得透徹。低年級的學生,一件色彩鮮艷的教具,一根彩色粉筆都能引起他們的興趣,那么我們在這方面想辦法入手,不是很好的教學切入點嗎?有的時候,給他們講講有關數(shù)學的小故事,也能激發(fā)學生極大的學習興趣。在教學當中適當穿插一些有趣的教學游戲,既能緩解學習的緊張氣氛,又能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熱情,這種方法大家都可以做到,其實這種方法非常的簡單,就是沒有人堅持下去。就是很正常的課,我們也可以在關鍵處設置懸念,把一些問題留給學生自己去解決,有的時候比我們教師講解的效果要好得多。
如我在教學“乘法的初步認識”時,就用了我最拿手的教學方法。我和學生一起參與競賽。當我宣布和學生一起競賽時,學生一下子就活躍起來了。當學生的情緒高昂后,我馬上說:“5+5+5,5+5+5+5,5+5+5+5……+5(10個5)??纯凑l能算得又快又好,是不是比老師算得又快又好呢?”我這樣一說,他們紛紛投入到緊張的計算中去。學生的興趣上來了,我在一旁觀察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很快有的學生算出了答案。但是細心的學生發(fā)現(xiàn)了我沒有和他們一起演算,他們認為我騙了他們,顯得很是別樣,這時我立馬說,教師用的別一種非常好的方法,學生的興趣又被我調動起來了,這時我及時提出了乘法的課題。學生的好奇心馬上上來了,他們紛紛問我,乘法是什么呀!這就是教學上的藝術性,只要我們稍微開動一下腦子,就能解決很多看似復雜實則簡單的教學問題。
四、相互學習相互提高
小學生的天性就是好動,我們就要在動中做文章。最好的辦法就是開展學習競賽,這是最能激發(fā)小學生學習興趣的辦法之一。因為這種活動不是靜止的學習,而是在動中學習,符合他們的心理特征。我觀察到小學生在競賽條件下比在平時正常條件下往往能更加努力學習。所以,我在每教學完一段課本內容后, 就開展一些競賽式的活動,他們往往希望自己能得第一,就開足馬力加把勁在學習。如果得了第一,又能得到教師的表揚,那他們就非常的高興。我們要正確而充分地利用這一心理特征,來開發(fā)他們的學習潛能。
比賽形式多種多樣,這個根據(jù)教師的自身的情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來確定,我們經常見到的方法有全班賽、小組賽、分類賽等等。總的原則是照顧大多數(shù)的學生,兼顧學習吃力的學生,在抓兩頭的同時能夠促進中間學生的大踏步前進。
總的來說,我們要想使課堂氣氛活躍,煥發(fā)出些許的生機來,就要樹立學生的學習興趣,科學地設計我們的教學情境,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主動性,真正實現(xiàn)學生的自主性學習,培育他們正確的學習觀,科學的學習觀,為他們的未來奠定扎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王晶. 初中語文主題教學探索[D]. 山東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09.
[2]黃明韓. 激發(fā)學習興趣 打造高效教育[J]. 課程教育研究,2014.
[3]王啟明. 善用激趣教學,提高數(shù)學課堂學習效率[J]. 考試周刊,2014.
(責編 ? 金 ? 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