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潔 范亞洲(內蒙古烏海市婦幼保健院婦科,內蒙古 烏海 016000)
殘角子宮妊娠1例臨床分析
高 潔 范亞洲
(內蒙古烏海市婦幼保健院婦科,內蒙古 烏海 016000)
殘角子宮妊娠;異位妊娠;腹腔鏡;臨床分析
殘角子宮妊娠是一種異位妊娠,主要是指受精卵著床與發(fā)育于殘角子宮,由于其發(fā)病率低,在臨床上極易被誤診,其嚴重可引起腹腔內出現大出血的情況。殘角子宮是一種較為罕見的一種先天性發(fā)育畸形[1]。目前由于很難區(qū)別殘角子宮妊娠的癥狀與輸卵管妊娠,因此很少病例能夠在手術前作出相應的診斷。目前,在臨床上對于殘角子宮妊娠術前診斷率<5%,極易出現誤診。殘角子宮肌壁多存在發(fā)育不良的情況,因此不能承受胎兒生長發(fā)育,導致嚴重內出血,其臨床癥狀與輸卵管間質部妊娠破裂很是相似[2]。本文經對收治的1例殘角子宮妊娠病例進行分析,并結合文獻進行總結,以探討其發(fā)病規(guī)律及診治策略,提高對此病的認識,給同行們提供借鑒及參考,以減少誤診誤治的發(fā)生。
患者24歲。主因“停經48 d,下腹痛17 d”于2015年08月13日入院。平素月經規(guī)律,3/28 d,量中。現停經48 d,停經30 d時自測尿妊娠試驗陽性。17 d前無明顯誘因出現下腹部墜痛,呈間斷性,每次持續(xù)約1 min后自行緩解,無明顯加重,無肛門墜脹,未診治。2015年8 月7日于外院查B超示:左側附件區(qū)囊實性包塊,宮腔積液。2015年8 月8日我院查血HCG:22544 mIu/mL,孕酮:27.66 ng/mL,建議住院治療,患者拒絕。當日就診我院查B超示:盆腔不均質包塊,宮外孕包塊待除外,故以“異位妊娠”收住院。病程中無發(fā)熱、無頭暈、心悸、氣短,稍感惡心,無嘔吐,無陰道異常出血,精神食欲可,二便正常。G2P0,2002年人工流產一次,現無子女。
入院查體:T:36.8 ℃,P:66次/分,R:18次/分,BP:106/68 mm Hg,心肺腹軟,無壓痛及反跳痛,未觸及包塊。婦檢:外陰發(fā)育正常,已婚型。陰道:通暢,黏膜粉,宮頸常大,光滑,有舉痛。子宮:前位、飽滿、質軟、活動度好。左附件區(qū)可觸及一直徑約4 cm囊實性腫物,活動度好,觸痛陽性,右側附件區(qū)未觸及異常。輔助檢查:血HCG為51482 mIu/mL,孕酮為25.63 ng/mL。我院陰道彩超:子宮前位,宮體大小約63 mm×53 mm×39 mm,輪廓清楚,外形規(guī)整,肌壁間回聲均質,宮腔居中,內膜厚約18 mm,宮腔內未見孕囊回聲,可見不規(guī)則高回聲團及不規(guī)則液區(qū),宮體左上方見大小43 mm ×32 mm不均質回聲團,內見不規(guī)則液區(qū)及不均質高回聲團,CDFI:周邊見豐富環(huán)狀血流信號。左卵巢長約28 mm,右卵巢長約26 mm,回聲未見明顯異常,提示:盆腔不均質包塊,宮外孕包塊待除外。
入院診斷:異位妊娠。于2015年8月13日16:17行“腹腔鏡探查術”。術中見:子宮增大如孕8周,表面光滑,子宮宮底部下4 cm處子宮左側壁延伸出一肌性組織,遠端膨大呈球形,直徑約4 cm,表面血管粗大,密集,左側輸卵管與左側卵巢固有韌帶與其外側相連,右側附件未見異常??紤]為“左側殘角子宮妊娠”。術中向患者家屬交代病情后,行“腹腔鏡下左側殘角子宮切除術加左側輸卵管切除術”。術后診斷:左側殘角子宮妊娠。
2.1 殘角子宮的胚胎發(fā)生學、分類及妊娠機制:殘角子宮又稱為遺跡性雙角子宮,一般是指在胚胎發(fā)育過程中,出現的子宮殘角的一側副中腎管發(fā)育不全,導致的子宮先天畸形。殘角子宮妊娠是由于受精卵于子宮殘角內著床,并進一步進行生長發(fā)育的一種異位妊娠[3]。殘角子宮按Buttram分型(形態(tài)是否與發(fā)育側子宮相同)分3型。Ⅰ型為殘角子宮發(fā)育不良,出現無宮頸,但有宮腔,同時與發(fā)育側子宮相通;Ⅱ型為殘角子宮發(fā)育不良,同樣無宮頸但有宮腔,但不能與發(fā)育側子宮相通;Ⅲ型為殘角子宮為發(fā)育不良的實體始基子宮,即無宮腔,也無無宮頸,經纖維素與發(fā)育側子宮進行相連,約占殘角子宮總發(fā)病率的34%。殘角子宮多位于發(fā)育側單角子宮的中、下段,少數位于宮底處。同側輸卵管、卵巢、韌帶均正常,也有附件缺如的報道。殘角子宮妊娠的可能受精方式為:①精子能夠順利進入對側輸卵管,從腹腔游走,在患側內與相應的卵子進行結合;②受精卵能從對側經腹腔游走,進一步到達殘角子宮,黃體位于殘角子宮不相連的卵巢;③卵子有可能來自同側卵巢。本文病例殘角子宮與發(fā)育側子宮不通,應屬Ⅱ型殘角子宮,通過1或2的受精方式妊娠。
2.2 一般臨床表現:在臨床上由于不同類型的殘角子宮妊娠,具有不同的臨床表現。如:Ⅰ型殘角子宮妊娠具有類似輸卵管妊娠的一般癥狀,主要表現為有停經史、腹痛、陰道流血,出現血HCG升高,對于一般腹痛輕微,甚至可能沒有腹痛,若臨床上一旦發(fā)生急劇腹痛,可能已有子宮破裂的情況[4-5]。對于雙合診時,在子宮旁可捫及略小于停經月份妊娠子宮的質地較軟的包塊。又有大多數在妊娠早期有類似流產的陰道流血,進一步表明為妊娠中斷。Ⅱ型殘角子宮妊娠臨床上在早期妊娠癥狀與正常子宮妊娠相同,若陰道沒有流血,則表明發(fā)生破裂時間較晚,多數患者在孕12~26周發(fā)生肌層完全破裂或不完全破裂,導致嚴重出血。Ⅲ型殘角子宮因無宮腔且無內膜,不會引起殘角子宮妊娠,可能引起輸卵管妊娠。本文病例屬Ⅱ型殘角子宮妊娠未破裂型,因及時手術,未發(fā)生肌層破裂導致的嚴重的腹腔內出血。
2.3 臨床B超檢查的特點:由于子宮腔內沒有妊娠囊,在患者的子宮一側可以看見一圓形或橢圓形均勻的肌性包塊組織,包塊內能夠可見妊娠囊或胚胎,同時妊娠包塊與宮頸不能相連;臨床上經B超監(jiān)視,從宮頸內置入金屬探針能夠有助于臨床診斷。本文病例經B超檢查,具有以上特點。
2.4 治療:臨床上對于治療殘角子宮主要通過手術切除殘角子宮。在妊娠早中期患者給予殘角子宮切除術,并對患者的患側輸卵管進行結扎或切除,防止后期出現同側輸卵管妊娠的可能,能夠保留卵巢。若臨床上有妊娠且已達足月為活胎產婦,應考慮進行剖宮產搶救胎兒,之后進行切除殘角子宮及同側輸卵管的治療,對于沒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在臨床上可考慮行子宮全切除手術[6]。隨著腹腔鏡手術技術的發(fā)展和提高,越來越多的婦科手術都可在腹腔鏡的下完成手術。據文獻報道:在腹腔鏡下對殘角子宮妊娠進行治療已經獲得成功,且有成功進行生育的臨床病例[7]。殘角子宮和單角子宮大多數都通過纖維帶進行連接,通過手術并不難;臨床上對于肌性連接或纖維肌性連接,應確保切凈子宮內膜,盡可能多保留單角子宮的組織。具備腹腔鏡下切除殘角子宮的手術技巧即可實施該手術,且具有創(chuàng)傷小,出血少,術后恢復快的優(yōu)點。
總之,通過及時的腹腔鏡手術探查,切除殘角子宮及同側輸卵管,使患者得到正確地診斷及治療,痊愈出院。殘角子宮妊娠的典型臨床表現較晚,術前明確診斷較少,臨床上殘角子宮妊娠破裂的發(fā)生率高達89%,一旦破裂引起致命性的腹腔內出血。一旦明確診斷,應盡早手術治療,殘角子宮和同側輸卵管切除是主要的處理方法。
[1] 張璐芳,汪宏波.單角子宮并殘角子宮合并子宮內膜異位癥1例[J].實用婦產科雜志,2013,29(1):48.
[2] 謝幸,茍文麗.婦產科學[M].8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3:58.
[3] 薛勤,吳群英,譚潔,等.子宮內妊娠合并殘角子宮妊娠破裂一例[J].中華婦產科雜志,2014,49(3):229.
[4] Notzon MJ,Patel D,Lam S.Laparoscopic Management of Pregnancy in a Rudimentary Horn of the Uterus at 7 Weeks Gestation: A Case Report[J].J Minim Invas Gynecol,2014,21(6): S170-S171.
[5] Kulkarni K,Ajmera S.Pregnancy in rudimentary horn of uterus[J].Indian J Med Sci,2013,67(1-2):45-47.
[6] 華克勤.實用婦產科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3:111.
[7] 劉建紅,陳梅芬.殘角子宮妊娠誤診為子宮內妊娠一例[J].中國婦產科臨床雜志,2015,16(4):373-374.
R714.22
B
1671-8194(2016)14-022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