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洪泉 丁樹棟
(山東省諸城市精神衛(wèi)生中心,262200)
?
寧神定痛湯治療緊張性頭痛合并失眠46例
袁洪泉丁樹棟
(山東省諸城市精神衛(wèi)生中心,262200)
緊張性頭痛是長期緊張、焦慮及疲勞等因素所致的頸項部、頭部肌肉持久收縮和相應動脈擴張而產生的頭痛,是慢性頭痛中較為常見的一種,患者常伴有失眠和焦慮抑郁情緒,明顯影響患者生活質量[1]。近年來,筆者用自擬寧神定痛湯治療緊張性頭痛合并失眠患者46例,療效滿意,現報道如下。
一般資料
46例患者均系2006年1月—2009年6月就診的門診患者。均符合2004年國際頭痛學會頭痛分類委員會關于慢性緊張性頭痛的診斷標準,并且符合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頒布的《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中“頭風”的診斷標準[2]。排除嚴重的心、腎、肺、肝功能不全、出血傾向、腫瘤及其他原因所致頭痛者。46例患者中男22例,女24例;年齡20~60歲;病程最短3個月,最長5年。本組所有患者均系緊張性頭痛合并失眠患者。
治療方法
自擬寧神定痛湯基本方:柏子仁10 g,夜交藤10 g,酸棗仁12 g,茯神10 g,川芎10 g,白芷10 g,藁本10 g,升麻10 g,葛根12 g,天麻10 g,甘草10 g。若屬心脾兩虛,癥見頭痛,失眠健忘、眩暈心悸,體倦乏力,納呆,面色無華,舌淡,苔白,脈細弱者,加黃芪15 g,當歸12 g,川芎10 g,陳皮10 g,茯苓12 g;若屬肝氣郁結,癥見頭痛,失眠,精神抑郁,胸脅脹悶,噯氣嘆息,納呆腹脹,舌苔白,脈弦者,加柴胡12 g,香附12 g,郁金10 g,木香10 g,厚樸10 g;若屬肝郁化火,癥見頭脹痛,失眠,煩躁易怒,脅痛胸悶,面紅目赤,咽干口苦,大便秘結,小便黃赤,舌質紅,苔黃,弦數者,加梔子10 g,黃芩12 g,龍膽草6 g,大黃6 g,車前子6 g;若屬心腎不交,癥見頭痛,失眠多夢,心悸健忘,眩暈耳鳴,腰酸膝軟,舌質紅,少苔,脈細數者,加熟地黃15 g,山萸肉10 g,黃連9 g,肉桂5 g。
服藥方法:每日1劑,水煎分早晚2次服。連續(xù)服藥5周為1個療程。
治療期間適時予以心理疏導,并囑患者注意調節(jié)情志,忌煙、酒及其他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
治療結果
療效標準。治愈:患者治療1個療程后,頭痛、失眠及其他伴隨癥狀消失,隨訪1年以上無復發(fā);顯效:患者服藥1個療程后,頭痛、失眠明顯好轉,其他伴隨癥狀大部分消失;有效:患者服藥治療1個療程后,頭痛、失眠有所好轉,其他伴隨癥狀部分消失;無效:患者服藥治療1個療程后,頭痛、失眠及其他伴隨癥狀均無好轉或加重。
結果:46例患者均服藥1個療程后評定療效。其中治愈22例,占48%;顯效17例,占37%;有效5例,占11%;無效2例,占4%;總有效率96%。
典型病例
患者,女,36歲,因頭痛、失眠半年余,加重12 d,于2007年3月12日就診?;颊甙肽昵耙蚺c同事吵架,氣惱郁悶而致頭痛、失眠。經某醫(yī)院檢查,排除其他疾病,診斷為緊張性頭痛,給予鎮(zhèn)腦寧、谷維素等藥治療,效果不明顯。后改服中藥治療,亦收效甚微,故前來診治。癥見:頭脹痛,失眠,煩躁易怒,脅痛胸悶,面紅目赤,咽干口苦,大便秘結,小便黃赤,舌質紅,苔黃,脈弦數。診斷為肝郁化火型緊張性頭痛合并失眠。治宜清肝瀉火,寧神定痛。給予自擬寧神定痛湯原方加梔子10 g,黃芩12 g,龍膽草6 g,大黃6 g,車前子6 g。每日1劑,水煎分早晚2次服。治療1個療程后,頭痛、失眠及其他伴隨癥狀消失,隨訪1年未復發(fā)。
討論
緊張性頭痛的發(fā)病機制比較復雜,用西藥治療雖有一定療效,但亦有一定副作用,且很難根治。因需要長期服藥,故患者依從性較差。本病屬中醫(yī)學 “內傷頭痛” “頭風” “腦風”等范疇[3]。情志、勞倦等因素損及相關臟腑,致使臟腑功能失調,氣血不暢,是導致本病發(fā)生的重要原因[4]。中醫(yī)認為,若思慮勞倦,傷及心脾,則可導致心脾兩虛,氣血兩虧,心神失養(yǎng)而發(fā)??;若心腎不交則陽不入陰而發(fā)?。蝗魧俑螝庥艚Y,則氣機不暢而發(fā)病;若肝郁化火,上攻頭目,亦可導致本病的發(fā)生[5]。在治療上必須本著治病求本的原則,若屬心脾兩虛者,宜補益心脾;若屬肝氣郁結者,宜疏肝理氣;若屬肝郁化火者,宜清肝瀉火;若屬心腎不交者,宜交通心腎。自擬寧神定痛湯方中柏子仁、夜交藤、酸棗仁、茯神有寧心安神之功;川芎、白芷、藁本、升麻、葛根、天麻皆為治療頭痛之要藥;甘草調和諸藥。諸藥合用,標本兼治,共奏寧神定痛之功。藥證相合,故獲良效。
參考文獻
[1]王維治.神經病學[M].4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1:245.
[2]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23.
[3]周仲瑛.中醫(yī)內科學[M].北京: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2003:154.
[4]王婕.血府逐瘀湯加酸棗仁治療頑固性失眠32例[J].光明中醫(yī),2014,28(12):2573-2574.
[5]胡隨瑜,金益強.關于中醫(yī)臨床療效評價的思考[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05,25(1):72-75.
(收稿日期2015-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