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珂怡
摘 要:從小學語文教改的作文教學創(chuàng)新探索切入,分析小學作文教學、小學生作文習作中,造成假話作文的教師成因、學習環(huán)境成因。提出教師應結合小學語文的教育教學實際,從小學生的生活、學習、娛樂切入,培養(yǎng)他們發(fā)現(xiàn)素材、總結生活與提煉語言的能力,對提高小學作文教學和小學生寫作水平具有積極地改善作用。
關鍵詞:小學生作文;假話現(xiàn)象;觀察想象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216(2016)01C-0074-01
作文,就是對現(xiàn)實生活的反映。寫出真實的、獨特的感受,才是真正的作文。對小學生來說,寫作是他們精神生活的一部分。陶行知先生曾說:“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痹谧魑闹姓f真話,抒真情,是學生學習做人的一種歷練。但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學生的作文存在著“說大話、假話、空話、套話”等不正?,F(xiàn)象,失去應有的“童真、童趣”,久而久之,學生作文成了為教師而寫,為應試而作,毫無興趣,照抄照套的問題隨之而來,作文說假話現(xiàn)象早已成風。
一、現(xiàn)象
(一)憑空想象、胡編亂造
在一篇《好奶奶》的習作中,一位學生這樣寫道:“奶奶每天割來新鮮的青草喂小白鴨吃?!崩蠋焼査骸靶“坐喯矚g吃青草嗎?”他說:“我不知道。”當老師問他為什么這樣寫時,他的回答一語道破天機:“我的作文輔導書中寫著大白兔愛吃青草,我就換成小白鴨愛吃青草,再說作文又不是真的?!鄙闲W就學會了這種手段,真令人擔憂!不造假,只是對作文的最起碼要求,寫出個性、有創(chuàng)意何從談起!
(二)封閉、單一、模式化
模式化作文比胡編亂造型市場更龐大。寫《我的媽媽》這篇作文時,在一個班中,大部分同學都寫在一個天氣惡劣的晚上,在只有母子(女)兩人的情況下,媽媽如何辛苦地送“我”去醫(yī)院,又怎樣無微不至地照顧“我”。似乎只有下雨天,只有媽媽和“我”兩人在家時“我”才生病,只有這樣才能體現(xiàn)媽媽對“我”的關心。如果把一個學生的作文從三年級到六年級進行縱比,只不過篇幅長了些,把媽媽換成了奶奶,把此同學的事安在彼同學的身上,很難說題材有多少擴展、表達方式有多大變化。
(三)說套話現(xiàn)象嚴重
由于受應試教育的影響,為了得高分,學生不愿抒發(fā)自己的情感,不愿表露自己的思想,不愿運用自己的語言,于是作文中充斥著偽圣化的思想和成人化的語言,唯獨喪失了學生自己。
二、原因分析
童言無忌,小學生本應是天真無邪的,那么,造成小學生作文中說假話、說大話、說套話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呢?
(一)教師教學成績功利心影響
教師在作文教學中太強調(diào)作文的思想性、立意的深刻新穎、選材典型、結構的獨特嚴謹、文句的生動優(yōu)美,甚至誤導學生造假。聽一位專家舉過這樣的例子,有位學生寫他的爺爺:“爺爺老了,牙齒掉了,豆豆也咬不動了,老了真可怕?!崩蠋熃o這位學生的批語是“思想不健康”。學生寫出了自己的真實感受,有何不妥?但由于老師的誤導,這位學生又這樣寫道:“爺爺老了,牙齒掉了,豆豆也咬不動了,老了有什么可怕的,要是打仗,爺爺用牙齒咬敵人一口?!边@簡直是對兒童情感和語言學習的傷害!
(二)學生生活單調(diào),缺乏感性認識
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不顧孩子的興趣、能力實際,學生除了在學校、家庭兩點一線間活動,就是今天學鋼琴,明天學書法,或者任其自然。學生缺少必要的“把自己平時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內(nèi)容或親自經(jīng)歷的事情”,針對性提煉和積累的過程,促成了作文教學和寫作的“教師怕教”“學生怕學”,以及學生習作“假話連篇”的現(xiàn)象。由此,學生的寫作源泉枯竭,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更何況是孩子!
三、“假話作文”的教學對策
童心可塑,孩子是最善于模仿的。在國家提出加強公民道德素質(zhì)的今天,廣大教師有責任讓學生從“假、大、空”作文中走出來。
(一)培養(yǎng)學生學會觀察與聯(lián)想的能力
教師要讓學生有一雙慧眼和一顆慧心,能從平常人、平常事中感悟到不平常,從司空見慣的人和物中,努力找出一點使人心動的東西來,這就需要教師對學生做一些正確的引導,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觀察生活、思考生活的習慣。另外,作文是源自生活高于生活的文學藝術,一篇作文,沒有豐富而合理的想象,就如一棵缺枝少葉喪失了生機的樹。
(二)教師要帶領學生走出課堂、多接觸社會
由于“作文來源于生活”,所以作為教師還要引導學生走出課堂,嘗試著跳出當堂完成或今天布置、明天完成的傳統(tǒng)格局。教師可以借鑒西方小學生的一些做法,讓學生跨出校園,進入社會,在充分接觸各種人和事之中進行有感而發(fā)的寫作。
在小學語文教改背景下,教師要做的努力不止這些,對癥才能下藥。教師在指導學生寫作時,要盡可能地給學生提供“說真話、訴真情”的條件,讓學生多走進生活、留心生活,強調(diào)是什么寫什么,想什么說什么,不虛假、不矯飾,讓學生自己書寫自己的歷史,還給學生寫作的快樂,讓他們做到我手寫我心。
參考文獻:
[1]袁昌俊.讓小學作文充滿童真、童趣[J]. 小學教學參考,2010,(5).
[2]陳昊.如何提升小學作文教學質(zhì)量[J].廣東教育:教研版,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