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宇, 劉海珠
·病例報告·
腎病綜合征合并播散性新生隱球菌病1例
宋 宇, 劉海珠
播散性新生隱球菌?。?腎病綜合征; 腹腔膿腫
新生隱球菌腦膜炎是常見的中樞神經系統(tǒng)真菌病。腎病綜合征患者由于長期應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劑,影響了機體的免疫能力,可并發(fā)新生隱球菌腦膜炎,其臨床表現復雜多樣,極易漏診或誤診為結核性腦膜炎或病毒性腦膜炎等[1]。在以往的報道中,腎病綜合征并發(fā)此癥發(fā)病率較低,而本病例中同時在患者的腹腔膿腫切口膿性分泌物、全血以及腦脊液中檢出新生隱球菌更實屬少見,報道如下。
患者男,72歲。因反復雙下肢無明顯誘因水腫,于2014年11月入當地醫(yī)院行腎穿刺,病理活檢明確診斷為腎病綜合征、膜性腎病,口服潑尼松(50 mg/ d)、雷公藤多苷(1.0~1.50 mg·kg-1·d-1)治療。2015年2月因右側腹壁脂肪壞死行腹腔膿腫切開引流術后,并口服潑尼松(50 mg/d)、他克莫司(1.5 mg/ 次,2次 /d)。近日,因惡心嘔吐7 d入院。尿常規(guī)顯示尿蛋白3+,血清生化顯示白蛋白16.3 g/ L,肌酐79 μmol/L,尿素氮12.32 mmol/ L,24 h尿蛋白68.84 g/24 h。引流術切口周邊皮膚顏色發(fā)黑,基底肉芽組織不新鮮,表面可見膿性分泌物?;颊叩蜔幔琓 37.8℃,嚴重頭痛伴惡心、厭食,口服阿米替林效果不佳,頭痛有加重趨勢。顱腦CT和MRI檢查提示腦部局灶性異常,未明確診斷。經神經內科會診并慎重決定行腰椎穿刺腦脊液檢查,同時取切口膿性分泌物和全血進行真菌培養(yǎng)。腦脊液常規(guī)及生化檢測結果:腦脊液壓力增高,為2.31 kPa,外觀無色微混,白細胞增高不明顯(初次為11×106/L,分類淋巴細胞為0.90);蛋白567 mg/L,糖1.9 mmol/L,氯化物140 mmol/L;腦脊液離心沉淀后涂片做墨汁染色,見少量疑似新生隱球菌。切口膿性分泌物、血液、腦脊液均培養(yǎng)出新生隱球菌,藥敏結果:兩性霉素B、氟胞嘧啶、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均敏感。根據臨床癥狀,并結合切口膿性分泌物、血液、腦脊液培養(yǎng)結果,最終確診為腎病綜合征合并播散性新生隱球菌病。依據藥敏結果進行治療:以兩性霉素B(首次劑量為1 mg,第2天為3 mg,第3天為5 mg,以后每天增加5 mg,直至0.8 mg·kg-1·d-1,即50 mg/d,維持用藥50 d,總劑量為3 g)、氟胞嘧啶(口服劑量為100 mg·kg-1·d-1,分4次服),維持用藥50 d治療,至患者發(fā)熱、頭痛癥狀明顯好轉,多次復查腦脊液壓力逐漸降低,外觀無色透明,白細胞數<8×106/L,連續(xù)3次腦脊液培養(yǎng)陰性,腦脊液離心沉淀涂片墨汁染色陰性,與患者及家屬溝通轉入鞏固治療(氟康唑400 mg/d,用藥8周)后,進行維持治療(氟康唑200 mg/d, 6個月)。患者現已轉入腎病綜合征基礎治療。
新生隱球菌屬于機會性致病真菌,對免疫功能正常的機體通常不致病,當機體免疫功能降低如惡性腫瘤、血液病、腎移植、應用抗生素及腎上腺皮質激素等時可引起機會性感染,[2-3]。
分析本例患者同時中樞神經系統(tǒng)及血流隱球菌感染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幾個方面:①患有嚴重腎病,一直應用足量激素治療,導致細胞和(或)體液免疫受抑制[4],機體免疫力低下,因此提示在有自身免疫疾病基礎上發(fā)生隱匿起病的劇烈、難忍的頭痛,需考慮中樞神經系統(tǒng)新生隱球菌感染的可能,早期診斷至關重要。②在細菌感染時,臨床可能會根據經驗用藥,過度使用抗生素造成菌群失調。③患者為老年男性,本身免疫功能低下,加之低蛋白血癥,腎病綜合征時免疫球蛋白(IgG)從尿中丟失,使IgG降低,抵抗力下降[5],這些原因都使新生隱球菌有致病的可能。
新生隱球菌進入人體后一般先導致肺部感染,然后入血引起血流感染,并播散至全身,中樞神經系統(tǒng)較易受累,并常在腦室及大腦導水管周圍的灰質處呈占位性病變[6]。確診要靠病原學證據,對于病原學的檢查,應聯(lián)合應用多種方法(如同時墨汁染色檢新生隱球菌及腦脊液培養(yǎng)),多部位取樣(如血培養(yǎng)及腦脊液培養(yǎng)同時進行),以提高其檢出率。
美國IDSA隱球菌治療指南推薦:非HIV感染,非器官移植受者隱球菌腦膜炎治療方案首選兩性霉素B聯(lián)合氟胞嘧啶,治療分誘導、鞏固、維持3個階段。具體方案為:誘導治療兩性霉素B膠體分散劑(0.7~1.0 mg·kg-1·d-1)聯(lián)合氟胞嘧啶(100 mg·kg-1·d-1)≥4周,兩性霉素B膠體分散劑(0.7~1.0 mg·kg-1·d-1)≥6周,兩性霉素B脂質體(3~4 mg·kg-1·d-1)或兩性霉素B脂質復合物(5 mg·kg-1·d-1)聯(lián)合氟胞嘧啶(100 mg·kg-1·d-1)≥4周, 兩性霉素B膠體分散劑(0.7~1.0 mg·kg-1·d-1)聯(lián)合氟胞嘧啶(100 mg·kg-1·d-1)≥2周;鞏固治療氟康唑(400~800 mg/d)8周;維持治療氟康唑(200 mg/ d)6~12個月[7-8]。停藥指征為臨床癥狀及體征基本消失、腦脊液常規(guī)檢查正常、每周1次墨汁染色找隱球菌連續(xù)3~4周陰性。對于部分顱內壓增高患者可采用甘露醇及呋塞米降顱壓,嚴重腦積水患者可行腦脊液分流術[9],并加強營養(yǎng)支持。
[1]張利成, 林亞明.新型隱球菌性腦膜炎的診治進展[J]. 云南醫(yī)藥, 2009, 30(6):683-687.
[2]GLNCK T,KIEFMANN B,GROHMANN M,et a1. Immune status and risk for infection in patients receiving chronic immunosuppressive therapy[J]. J Rheumatol, 2005, 32(8):1473-1480.
[3]吳媛, 趙桂英, 李文革,等. 北京昌平區(qū)鴿糞中新生隱球菌的分離鑒定及其血清型、配型分析[J].中國人獸共患病學報,2011, 27(4):283-287.
[4]章海清,丁小強.腎上腺糖皮質激素的臨床應用[M]∥黎磊石,劉志紅.中國腎臟病學.北京: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2008:1874-1876.
[5]何群鵬,謝紅浪. 重癥腎臟疾病患者并發(fā)肺部真菌感染的臨床特征[J]. 腎臟病與透析腎移植雜志, 2012,21(5):408-412.
[6]孔靜波, 潘守政, 郭淑霞. 新型隱球菌腦膜炎院內誤診原因分析[J]. 臨床醫(yī)學,2000,20(2):18-19.
[7]陳宏, 溫海, 徐紅,等.兩性菌素B和5-氟胞嘧啶的體外聯(lián)合藥敏試驗[J]. 第二軍醫(yī)大學學報, 2003, 2(4):325-327.
[8]周穎杰,李光輝. 隱球菌病處理臨床實踐指南:(2010年美國感染病學會更新)[J]. 中國感染與化療雜志, 2010, 10(3):161-166.
[9]張齊龍,肖游章,葉琳,等.持續(xù)腰池腦脊液引流治療隱球菌性腦膜炎的臨床探討[J]. 第四軍醫(yī)大學學報,2005, 26(13): 1247-1248.
Nephrotic syndrome complicated with disseminated Cryptococcus neoformans infection: one case report
SONG Yu, LIU Haizhu.
(Department of Laboratory Medicine, Weihai Municipal Hospital, Weihai Shandong 264200, China)
R379.5
D
1009-7708 ( 2016) 05-0653-02
10.16718/j.1009-7708.2016.05.023
2015-08-23
2016-04-03
威海市立醫(yī)院檢驗科,山東威海 264200。
宋宇(1984—),女,碩士,主管檢驗師,主要從事微生物的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
宋宇,E-mail:songyu84417@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