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絮(中國藝術研究院100000)
淺析牡丹吉祥圖案的寓意
張 絮(中國藝術研究院100000)
吉祥圖案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表現(xiàn), 具有深刻的文化內涵,是歷史留給我們的豐厚遺產(chǎn),寄托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與向往。以牡丹為主或以牡丹與其他花卉果木、祥獸瑞鳥、器物、人物、文字符號等圖案組合成的吉祥圖案寓意豐富多彩,寄托著人們獨特的審美心理和淳厚的文化意蘊,并深刻影響著我們的生活。
牡丹;吉祥圖案;寓意
在中國花卉園藝史上,牡丹是一個具有相當重要影響的木本花卉。從唐代中晚期以來,牡丹就被冠以“國色天香”“百花之王”“雍容華貴”的美譽,一直受到國人的推崇,長盛不衰。牡丹在全國范圍的推廣與普及不僅有著社會、政治、經(jīng)濟、文化等因素,更與牡丹文化的傳播息息相關。牡丹文化是中華民族共同培育的反映民族理想與追求的雅俗共賞的文化。以牡丹花為主調的傳統(tǒng)吉祥圖案更具有濃郁的中華民族特色,飽含了人們對生活的美好祝愿和幸福向往,因此牡丹吉祥圖案廣泛應用于繪畫、雕塑、服飾、手工藝品等藝術形式中。
人們對牡丹的認識經(jīng)歷了一個曲折的過程。在秦以前的古文獻中,先民們未能將牡丹與芍藥區(qū)分開來,統(tǒng)稱為芍藥。直到漢代的《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中才有記載:“牡丹味辛寒,一名鹿韭,一名鼠姑,生山谷?!庇炙?鄭樵在《通志?昆蟲草木略》中記載:“古今言木芍藥,是牡丹……其花可愛,如芍藥,宿根如木,故得木芍藥之名”。這樣看來,秦漢之際牡丹與芍藥同名出現(xiàn),不過木芍藥的名稱僅延續(xù)到唐代。宋以后,隨著洛陽一帶牡丹欣賞熱潮的興起,以及它與“富貴”的緊密相連,牡丹又有“百兩金”“洛陽花”“富貴花”的稱謂。之所以稱之為牡丹,是因為它“以色丹者為上,雖結籽而根上生苗,故謂之牡,其花紅色,故謂丹”(明?李時珍《本草綱目》)。
牡丹始盛是在隋唐五代時期。其花朵碩大,氣味芬芳,富麗堂皇且富于變化,牡丹的雍容華貴迎合了大唐盛世人們的審美情趣和價值取向。當牡丹盛開時,王公貴族、文人雅士及平民百姓便廣泛參與到游賞活動中?!盎ㄩ_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白居易《牡丹芳》)?!暗鄢谴河?,喧喧車馬度。共道牡丹時,相隨買花去”。從以上詩句中可以看出,這種風尚竟然達到了“家家習為俗,人人迷不悟”(白居易《買花》)的地步。牡丹鼎盛是在兩宋時期。宋代洛陽人特別器重牡丹,養(yǎng)牡丹、賞牡丹成為民風民俗,花開時節(jié)更是形成了龐大的花會花市。歐陽修在《洛陽牡丹記》中說,牡丹出“洛陽者,為天下第一也”。洛陽人對牡丹不呼其名而“直曰花,其意謂天下真花獨牡丹”。明清時期牡丹文化內涵更加豐富和普及。清代頌揚牡丹詩詞有近千首之多,用牡丹組合成吉祥圖案的風氣盛行,自最高統(tǒng)治者至平民百姓普遍使用。
吉祥圖案作為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內容之一,產(chǎn)生于民間,為社會各階層所接受并喜愛。經(jīng)過千百年來發(fā)展,它的內容和表現(xiàn)形式更加豐富多彩,運用花、鳥、魚、蟲、獸、人、字等含有吉利祥瑞喻意的圖案,并附以神話傳說、民俗諺語,以象征、隱喻、諧音、雙關等手法創(chuàng)造出圖案與祥瑞寓意相統(tǒng)一的藝術形式,充分體現(xiàn)了勞動人民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以及對國家、民族、家人的美好期盼。
牡丹是傳統(tǒng)民族吉祥圖案重要元素,牡丹圖案是人們所喜愛并普遍使用的吉祥圖案,人們歷來把它作為富貴吉祥如意、國家繁榮富強的象征,常常與花卉果木、祥獸瑞鳥、器物、人物、文字符號等圖案,圍繞著“福祿壽財喜,和合吉如意”這一主題,組合成傳達人們美好心愿的吉祥圖案,這些吉祥圖案類型繁多,寓意豐富,并深刻影響著我們的生活。
寓繁榮昌盛。周恩來總理曾說:“牡丹是我國的國花,它雍容華貴,富麗堂皇,是我們中華民族興旺發(fā)達,美好幸福的象征?!彼阅档び喝莸耐庑魏徒k爛的色彩,激發(fā)人們諸多情感,并賦予她高貴的品質,有中國國花的美譽,代表著中華民族泱泱大國之風范。盛開的牡丹組圖,寓意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繁榮昌盛、國泰民安”。
寓美好姻緣。古人評花:牡丹為花王,芍藥為花相。又晚唐皮日休在《牡丹》詩中云:“落盡殘紅始吐芳,佳名喚作百花王?!弊怨虐涯档ち袨榉被ㄖ祝邪倩ㄖ醯拿雷u?!傍P皇于飛,翙翙其羽”(《詩經(jīng)?大雅?卷阿》)。用鳳凰來比喻夫妻相親相愛,婚姻和諧美滿。唐始有“鳳穿牡丹”圖,百鳥之王鳳凰與百花之王牡丹結合,牡丹象征女性(牡與母同音),鳳象征男性,表達夫妻和睦,恩愛幸福,寓意“喜慶吉祥,婚姻美滿”。古時,結婚證書也稱龍鳳證書、良緣證書、鸞鳳譜、富貴證書等,常用牡丹圖案做裝飾,有牡丹與月季、菊花、明月組圖,寓意“花好月圓、家庭美滿”。牡丹與喜鵲組圖,喜鵲或飛于牡丹花間,或登于牡丹花枝,寓意“金鵲報喜、富貴吉祥、婚姻美滿”。中國民間把白頭翁比作夫妻恩愛、白頭偕老,所以富貴牡丹與白頭翁組圖,表達夫妻百年恩愛,寓意“富貴白頭”。
寓富貴平安。宋代,周敦頤說:“牡丹,花之富貴者也?!彼宰运我詠?,牡丹有“富貴花”之稱?!捌俊迸c“平”同音,取“平安”“平穩(wěn)”之意,“竹”有“竹報平安”之意,故花瓶上畫牡丹,花瓶中插牡丹,牡丹與翠竹,這些吉祥圖案,均寓意“富貴平安”。
寓吉祥長壽。牡丹生長緩慢,生命周期長,通常有20-30年,如悉心培育,甚有百年之長,所以牡丹有富貴長久之意。如傳統(tǒng)吉祥紋樣“纏枝紋牡丹”,又名“萬壽藤”,寓意吉慶,因結構連綿不斷,故又具“生生不息、富貴綿長”之意;牡丹與桃子或桃花,牡丹與菊花,牡丹與菊花或桃花、壽石,牡丹與壽石,牡丹與壽字,以上組成的吉祥圖案,均寓意“福祿長壽”;牡丹與蝙蝠、桃子、如意組圖,寓意“富貴福壽如意”;牡丹與蝙蝠、桃子、如意、古錢組圖,寓意“富貴福壽如意在眼前”;牡丹與壽桃、蝙蝠、盤長組圖,寓意“富貴福壽綿長”;牡丹與靈芝、水仙、壽字、竹子組圖,寓意“靈仙祝富貴長壽”。
牡丹因其自身豐滿、華麗的外形被賦予百花之王美譽,象征富有、尊貴,自然在吉祥圖案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除以上寓意,還有許多其他方面的美好祝愿。
牡丹吉祥圖案多見于人們生活中用于各種事物的裝飾與美化,扎根于傳統(tǒng)文化之中,具有獨特的民俗價值,體現(xiàn)了人們對生活的美好向往與追求,與人們的情感具有普遍的認知意義,是圖像化的語言,是經(jīng)過歷史傳承與發(fā)展,體現(xiàn)了民族特色。牡丹吉祥圖案是一種文化符號,這種文化符號是在民族淵源歷史中逐漸形成的,在中華民族炎黃子孫的心中有著特殊的意義,它必定與各種最美好的祝愿有關,這是一種根深蒂固的思想,這種思想并不是生來具有,但每個人在這片土地成長的過程中,潛移默化的種到了他和她的心中,這是中華民族所特有的,是民族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在民間有著深刻的影響,講究“圖必有意,意必吉祥”,所以牡丹吉祥圖案具有長久不衰的生命魅力。以牡丹為主或以牡丹與其他花卉、瑞獸、吉祥物等組成的吉祥圖案寓意豐富多彩,需要我們用心去感受。
[1]李嘉鈺,張西方,趙孝慶.中國牡丹[M].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11.
[2]烏丙安.民俗學原理[M].長春出版社,2014.
[3]烏丙安.中國民俗學[M].長春出版社,2014.
[4]楊銳.試析吉祥圖案的文化意蘊—以牡丹為例[J].文藝論壇,2013(4).
[5]李麗環(huán).唐代牡丹圖案的造型寓意分析[N].長春大學學報,2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