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筆底留天香

    2016-01-25 14:39:02梁茂春
    音樂探索 2016年1期
    關鍵詞:音樂

    縱觀當今的樂評“多元化”現(xiàn)象,樂評界對于評判樂評優(yōu)劣的標準設定可參考“樂評八則”,它們分別是“善意樂評” “真話樂評” “多元樂評” “歷史樂評” “美文樂評” “相對樂評” “個性樂評”和“人文樂評”。志音的樂評文筆綺麗,哲理深沉,她有記者的機遇,論者的眼光,作家的筆墨。文如其人,志音的文風豐富多彩,就像她自己一樣:既有俠女的豪爽,也有川妹子的潑辣,還有中原女兒的溫厚基因。

    陳志音;紫茵音樂文集;樂評八則

    陳志音即將出版《紫茵音樂文集(三)》(《調弦——56臺音樂會評論》)和《紫茵音樂文集(四)》(《說樂——65篇音樂雜文散文》),這是她二十余年來辛勤筆耕結出的碩果得到的福報,值得慶賀。我從心底里為她高興,很樂意為她寫幾句話,于是借她的這一方風水寶地,來簡略談談我對音樂評論的理想及其他問題。

    樂評的理想

    我多年來也參與過一些樂評活動,心系樂評,逐漸產生了一些不成系統(tǒng)的想法,即我個人的樂評理念,大略有以下幾端。

    善意樂評

    樂評家應該有一顆善良之心,對作曲家、對作品、對表演家都充滿真情和友善,帶著熱情的筆觸。音樂評論是心與心的交流和交融。

    請讀讀德國作曲家、樂評家舒曼的樂評文字吧,尤其是他對年輕人的熱情和愛意,力透紙背!

    我們的樂評,曾經被認為是音樂戰(zhàn)線的斗爭工具,是觀察敵情的前哨。我們習慣于在樂評中隨時帶著敵意和戒心。其實,善是樂評的出發(fā)點,在音樂評論中,善意比什么都重要。

    不是說樂評中不能有批評和論爭,我指的是,提出批評、指出缺點也應該是從善意出發(fā)的,這就是俗話說的“愛之深,恨之切”。

    人有善心,必有善報。樂評人寫樂評時不能想著要任何回報,善報是歷史的最后回應。

    真話樂評

    我國樂評中最大的毛病是假話太多,大量的“馬屁樂評”徹底敗壞了樂評的名聲,誤導了年輕幼稚的愛樂者。前有“文革”中政治威權控制下的樂評,后有當下權威和金錢雙重支配下的庸俗性吹捧樂評的大行其道。要改變這種狀況,我們只有提倡“真話樂評”或“直言樂評”。

    當今,樂評人在樂評中想講真話何其難矣!

    李慎之曾言:“所謂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偉大,并不在于它真能改造好人們的思想,而在于它居然能把八億人口的大國,改造成一個普遍說假話的國度?!爆F(xiàn)在的情況有了變化,但是要提倡“真話樂評”,難矣哉!

    “馬屁樂評”和“假話樂評”是音樂評論的癌癥。缺席了“真話樂評”,音樂評論死路一條。

    多元樂評

    為了適應當今多元狀態(tài)的音樂生活,樂評也應該多元多彩。

    多元樂評觀應該具有寬宏的容納性,能夠傾聽和尊重不同的觀點和聲音,能夠包容不同樂評觀念的存在。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樂評人和被評者之間,最需要相互尊敬、理解和珍惜。樂評人在音樂思維上,要能夠含化中西,包融今古,溝通雅俗。

    歷史樂評

    樂評要有歷史觀念,樂評人要有歷史的學養(yǎng)和眼光。樂評要對歷史負責。

    樂評人對復雜的音樂現(xiàn)象,能夠做復雜的解讀;對復雜的音樂家,要善于做實事求是的深入分析。

    這就對樂評人提出了熟悉和理解中外音樂歷史的高要求。專業(yè)樂評人必須對音樂專業(yè)的歷史爛熟于心。

    樂評,是通過音樂對社會、對歷史的觀察和反思。今天的樂評,就是明天的歷史。

    美文樂評

    我們樂評的通病是語言枯燥,文字乏趣,像個癟三?!鞍T三式樂評”充斥音樂報刊雜志,很難引起人們的興趣和注意。于是,產生了一種觀點,即中國沒有樂評——其本意是指,中國沒有高水準、高質量的樂評。

    樂評是一門藝術,就像音樂創(chuàng)作和音樂表演一樣。樂評人必須要有創(chuàng)造精神,他要有一副善于發(fā)現(xiàn)音樂美的耳朵和一雙能夠聚焦音樂美的眼睛。

    樂評要寫得靈動、智慧、感人,要寫出美文。

    樂評人要有音樂家的耳朵和文學家的手筆。這個要求確實很高,也許不可能達到,但我們要挑戰(zhàn)不可能。

    相對樂評

    “相對樂評”是指在相對觀念引導下的音樂評論。它所針對、所反對的是絕對樂評觀及其指引下的音樂評論實踐。

    “絕對樂評觀”在中國音樂史上的影響既深且長。古已有之,當代更甚。

    從歷史上來看,孔子的“盡善盡美”論,墨子的“非樂”觀,嵇康的“聲無哀樂”論,應劭的“琴者禁也”說等等,都太絕對了。

    “絕對樂評”的出現(xiàn),是“絕對主義”時代的產物。它往往和“封建主義” “極權主義” “金錢主義”緊密連掛。在這樣的條件下,樂評人是什么?樂評人是政治強權鉗制下的奴才,是金錢勢力控制下的婢妾。政治強權和金錢勢力,是中國音樂評論歷史上的兩大惡根,它們給中國樂評形成了巨大的“天牢”,這樣的天牢至今尚未破毀、根除。當代盛行的“棍棒樂評”和“馬屁樂評”等等,根子就在這里。

    相對即辨證。相對樂評提倡富有哲理的音樂評論——一種能夠充分展現(xiàn)人的思維智慧的音樂評論。

    梁茂春筆底留天香——《紫茵音樂文集》(三、四)序

    個性樂評

    這是一種樂評的理想狀態(tài)——樂評家能夠充分展現(xiàn)批評的個性,自由展開自己對音樂的價值判斷——評論自己心中的音樂,可以不管別人(包括作品的作者)的意見和說法。這是一種見情見性的音樂評論,是表現(xiàn)樂評家對音樂的本真感受的文字,是明白直說的表達。

    音樂評論家在寫作的時候,要像莊子說的:“乘物以游心”(《莊子·人間世》),即順應自然的規(guī)律,完全保持心靈的自由。

    在我國當代音樂評論歷史上,曾經涌現(xiàn)過多位個性鮮明的樂評家,如直言的賀綠汀,機智的李凌,敦厚的錢仁康,正直的李煥之,機鋒的汪立三……當然他們都只能在政治和時代允許的范疇內展現(xiàn)自己的個性。還有一個突出的現(xiàn)象是:他們最出色的、最有代表性的樂評文本,在特殊的年代大都受到過全國性的批判,有的還為此付出了沉重的政治代價。endprint

    也出現(xiàn)過群體性的“風派樂評家”——像墻頭的蘆葦,刮東風時向西搖,刮西風時朝東擺。

    樂評人要像佛教“五百羅漢”中的“天耳通”那樣,具有一副通天之耳,能夠聽到常人聽不見的聲音,能夠聆析音響層后面的隱喻和密碼。誰在耳朵上的修為更高更遠,誰的樂評個性就愈鮮明。

    至為重要的是,樂評人要保持獨立的思想和自由的精神。

    人文樂評

    樂評應該是對音樂的人文闡釋,是從音樂中發(fā)現(xiàn)人性之美,是對普通人群的人文關懷。

    未被異化的優(yōu)秀音樂都是直指心靈,能夠打動人類靈魂的。好的樂評則要將優(yōu)秀的音樂作品從無數(shù)普通的作品中挑選出來,精選、奉獻給人類。從這一意義上講,音樂評論可以成為溝通人類心靈世界和音樂世界的一座橋梁。

    樂評的人文觀念,只能在排除了那些工具觀念、武器觀念之后才能實現(xiàn)。樂評人需要有意識地將音樂評論從沉重的“工具說” “武器論”的大負擔中解脫出來。

    人文樂評是樂評人的最高追求和終極理想。

    理想的樂評

    以上“樂評八則”,不分先后,無有邏輯,僅是很個人的想法,也許是偏好。它或可成為今日多元樂評中的一種觀念。

    樂評有各種標準,初級的有技術標準,之上還有藝術標準,再上有政治標準,至高處還有人文標準。哪個標準都是為了至尊至圣的人。

    我自己的樂評實踐,卻自認是很不合格的,在很多點上都不及格。而我對樂評的理想猶在,手雖不能至,心常向往之。

    對于志音的音樂評論,我已經閱讀、欣賞、關注多年了,今天在集中閱讀《紫茵音樂文集》的時候,更加確立了我的想法:我尋找到了理想樂評范本。志音的樂評,是中國當代樂評中一個突出的成就。

    志音是作為《音樂周報》的記者開始樂評生涯的。我非常羨慕她能夠有這么好的機會在現(xiàn)場聆賞了如此之多的重要音樂會,這是一般音樂家做不到的。從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她大約每年要聽200來場音樂會?!坝^千劍而后識器,聽千場而后辨樂”,志音親身接觸和參與了這二十多年中國音樂發(fā)展的生動現(xiàn)場。她已經出版和將要出版的幾本書,除了我已經提到的《紫茵音樂文集(三)》和《紫茵音樂文集(四)》之外,還有將要同時出版的《紫茵音樂文集(一)》和《紫茵音樂文集(二)》,以及上海音樂出版社2012年業(yè)已出版的《中國當代音樂家訪談錄》,都是志音拼搏職場二十年的成果。綜合觀察這些樂評文章,全部都是中國當代音樂史的現(xiàn)場感受和在場紀錄,這是志音對中國音樂發(fā)展的全方位的觀察和思考,是中國當代音樂發(fā)展史的大綜述。這可以說是志音樂評無可比擬的優(yōu)勢。

    志音上過專業(yè)音樂院校,她又勤奮好學,每次現(xiàn)場聆聽之前,她都要先做足功課——預先將要評論的作品、作曲家、演員進行回顧學習。這使她能夠回避許多記者評樂的通病——一張嘴就出硬傷,一落筆就暴露出許多基本知識上的欠缺;這使志音的樂評具有了專業(yè)的水準。

    用文字來寫音樂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馬思聰說過:“音樂實在是藝術當中之最神秘者,要好好地去解釋音樂,幾乎不可能,或者就是一種高深的哲學了”,他還指出,音樂“和現(xiàn)實界只有間接關系,它只能喚起現(xiàn)實界的聯(lián)想,它直接喚起某種聯(lián)想,它并不告訴喚起某種情感的‘因,它是‘果的藝術,不是‘因的藝術。”①志音十分智慧,她只寫音樂在她的心里所產生的鮮活感應,寫她自己在音樂中的旅行,寫她的偶然邂逅和靈魂體驗,從而避免了許多用文字圖解音樂而帶來的笨拙和麻煩。

    志音的樂評文筆綺麗,哲理深沉。她有記者的機遇,論者的眼光,作家的筆墨。應該說,從上世紀末到本世紀初,志音的樂評在當代中國是獨樹一幟的。

    文如其人,志音的文風豐富多彩,就像她自己一樣:既有俠女的豪爽,也有川妹子的潑辣,還有中原女兒的溫厚基因。

    今天志音的樂評已經碩果累累,美文篇篇。如果拿上述的“樂評八則”來衡量,我感到志音在“歷史樂評”和“人文樂評”這兩點上尚有上升和騰飛的空間。增強樂評的生命情懷,在宏觀的歷史觀照之下審美音樂,志音的文采還能夠獲得巨大的提升。我還期望志音向羅漢“天耳通”學習借鑒,能夠聽高天的流云,聞地下的呻吟,參透天籟、地籟、人籟。有了這樣一副耳朵,我相信志音的樂評一定能更上層樓。

    當然,話要說回來:這個時代可能還不是產生偉大樂評家的時代,因為我們音樂評論的總體生態(tài)還不夠良好,從某種程度上,樂評人還只能“戴著枷鎖”寫作,“帶著框框”賞樂。樂評人常常被扭曲,修為高深且剛直的樂評家面臨的挑戰(zhàn)仍多。我們對時代不能求之過高。英雄的產生,都要有時勢的推助,不能強求,別作奢望。

    筆底留天香

    我比志音癡長多年,但是我們是真正的“文友”,即傳統(tǒng)意義上的“以文會友”。君子之交,淡而如水。我們在文字上的接觸和神交遠比實際上的接觸要多。志音在《音樂周報》當記者、編輯,直至任副總編的時期,也是我給《音樂周報》寫稿較多的時期。特別是在世紀之交、“回望百年”的那幾載,我給《音樂周報》寫了幾篇連載的長篇文章,如《百年風云百年歌——二十世紀中國歌曲創(chuàng)作發(fā)展脈絡》 《交響樂是一種文化——二十世紀中國交響音樂發(fā)展歷程》等,都是在志音的組稿和催促下成文的。她采用熱情的“鼓勵法”和“贊揚法”催人寫稿,此招對我非常有效,因為我是一個喜聽好話和贊揚的人,于是就在愉快中將一篇篇文章按時交稿了。

    2009年我退休后不幸跌入了人生的低谷。不久后志音也離開了她工作奔忙多年的《音樂周報》。此后,我們的接觸和交流卻更多了。她對我在遭遇磨難時的真誠關懷和幫助,是我難以用語言來表達的,她真是個“上善若水”的人。2011年我曾寫了一首小詩《贈志音》,記錄了我的真實感受。現(xiàn)抄錄如下:

    贈志音

    俠女直心腸,

    慷慨話蒼涼。

    為人能忍辱,

    做事敢承當。

    心底無私念,

    手下閃靈光。

    上善若流水,

    筆底留天香。

    ——2011年4月14日

    詩很稚笨,唯最后一句“筆底留天香”頗能表達我對志音樂評文字的贊賞之意,因此錄存于此,并用此句作為本篇《序》的標題。

    只有內心有真善的人,筆底才能有這份天香。

    天香本無香,就是真誠善良的心。

    ——2015年10月18日草于北京

    責任編輯:李姝

    注釋:

    ①以上引文見馬思聰:《致徐遲(一)》(1942年5月26日給徐遲的信)。轉引自馬思聰《居高聲自遠》,百花文藝出版社2000年出版,第146-147頁。

    Preface to Ziyin Anthology of Music Reviews (Ⅲ,Ⅳ)

    LIANG Maochun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rich diversity of music criticism, it is advisable for critics to observe the following principles of music criticism as being sincere, genuine, diversified, historical, polished, relative, unique and humane. With a reporters insight, a debaters wit, and a writers talent, Ms. Chen Zhiyin renders her music reviews heart-stirringly charming and philosophically profound, and thus instills vigor and life into her works.

    Chen Zhiyin; Ziyin Anthology of Music Reviews; Eight Principles of Music Criticismendprint

    猜你喜歡
    音樂
    開啟你的音樂之路
    奇妙的“自然音樂”
    鳥的音樂
    文苑(2020年6期)2020-06-22 08:41:40
    他用音樂懸壺濟世
    海峽姐妹(2019年6期)2019-06-26 00:52:50
    黑暗中的她赤著腳,隨著音樂起舞……
    電影(2018年8期)2018-09-21 08:00:00
    音樂從哪里來?
    藝術啟蒙(2018年7期)2018-08-23 09:14:16
    圣誕音樂路
    兒童繪本(2017年24期)2018-01-07 15:51:37
    能播放189種音樂的可口可樂
    華人時刊(2017年13期)2017-11-09 05:39:13
    音樂類
    音樂
    辽阳县| 九江县| 运城市| 丹巴县| 哈尔滨市| 勐海县| 隆回县| 广州市| 克什克腾旗| 临猗县| 建水县| 大悟县| 白玉县| 阳朔县| 阳原县| 永顺县| 浙江省| 乐陵市| 永泰县| 大冶市| 长乐市| 朝阳区| 杭锦后旗| 来安县| 密山市| 张北县| 长武县| 集贤县| 江口县| 铁岭市| 莒南县| 修文县| 渭源县| 逊克县| 洛川县| 罗田县| 开封县| 元阳县| 洪泽县| 樟树市| 巴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