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培明
(新疆巴里坤縣農(nóng)業(yè)技術(shù)推廣中心,新疆巴里坤 839200)
巴里坤哈薩克自治縣地處新疆東部哈密地區(qū)北部,303省道貫穿縣境,是連接新疆和內(nèi)地的重要門戶,位于東經(jīng)91°12′~94°04′,北緯43°20′~45°05′,北與蒙古國接壤,南與哈密市毗鄰,東和伊吾縣相接,西和木壘縣相鄰,東西長216.4km,南北寬180.6km,分兩個盆地,分別為巴里坤盆地和三塘湖盆地,總面積3.84萬km2,2015年實際播種面積2.24萬hm2,主要以春小麥為主,其次還有大麥、油菜、馬鈴薯、哈密瓜、蔬菜、玉米等經(jīng)濟作物,其中小麥1.8萬hm2,大麥933.33hm2,馬鈴薯0.1萬hm2,飼用玉米273.33hm2,油菜106.67hm2,哈密瓜173.33hm2。
我縣地處絲綢之路經(jīng)濟帶,在現(xiàn)有種植業(yè)的基礎(chǔ)上,逐步發(fā)展具有地方特色的高附加值農(nóng)產(chǎn)品,如:中藥材、冷涼性露地蔬菜等一些產(chǎn)業(yè)化項目來提升農(nóng)戶的農(nóng)產(chǎn)品效益,是我們積極拓寬服務(wù)領(lǐng)域的一條途徑。解決病蟲害防治難的問題,有效的防治方法顯得尤為重要。
增施磷鉀肥,勿過多施用氮肥。如麥田發(fā)病較重時,要加強灌水,減少受害程度。
每100kg種子用三唑酮可濕性粉劑150g拌種。
(1)用1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70~100g/667m2,兌水30~40kg/667m2均勻噴霧。(2)用甲基托布津或多菌靈500~600倍液,噴霧防治。
(1)用40%五氯硝基苯粉劑,每100kg種子用藥量200~300g,拌種后種子堆放15d以上,可有效殺死病菌。
(2)用2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每100kg種子用藥量200g,兌水5kg,堆悶24h即可播種。
(3)用3%敵萎丹懸浮種衣劑藥:種(3:1000)進行包衣。
(注意:不同的藥劑堆悶的時間不同、藥量不同,否則影響拌種效果。)
種子處理常用藥劑有50%辛硫磷乳油、48%樂斯本乳油等,用藥量為種子重量的0.1%~0.2%。播種時先用種子重量5%~10%的水將藥劑稀釋。用噴霧器均勻噴拌于種子上,堆悶6~12h,使藥液充分滲透到種子內(nèi)即可播種。
澆水前用辛硫磷1:300或敵敵畏1:2000的比例拌成毒土或毒砂,20~25kg/667m2撒施。
用溴氰菊酯3 000倍或敵敵畏2 000倍液進行噴霧,噴藥后及時灌水。
(1)農(nóng)業(yè)防治。結(jié)合中耕,消除田間雜草。
(2)藥劑防治。用50%敵敵畏乳油與40%氧化樂果乳油1:1混合后,1 000倍液噴霧;用2.5%功夫乳油3 000倍液噴霧防治。
(1)在越冬幼蟲羽化前,將玉米等有蟲秸稈作燃料、粉碎漚肥或封存穗軸,消滅越冬幼蟲。種植抗螟品種。
(2)在成蟲發(fā)生期,設(shè)置黑光燈和性誘劑殺成蟲。在玉米螟孵化盛期,用100億個孢子/ml的BT乳劑200倍液均勻噴霧。在玉米心葉期用辛硫磷藥液灌心。
(3)在玉米穗期用50%敵敵畏乳油800倍液,或90%敵百蟲1000倍液,每株5~10ml灌注在雄穗上。
(1)農(nóng)業(yè)防治。注意施肥方法,田間勿用未腐熟的有機肥,以免吸引成蟲產(chǎn)卵。施肥一定要深施。
(2)藥劑防治。土壤處理:用辛硫磷200g摻10kg土或砂進行土壤處理可防治蔬菜根蛆。在成蟲產(chǎn)卵期用10%殲滅乳油3 000倍液,或殺死斃6 000倍液,或90%敵百蟲1 000倍液噴霧或灌根。
(1)清除殘株落葉。生產(chǎn)溫室定植前應(yīng)徹底清除前茬作物的殘株、雜草,生長期內(nèi)打下的枯枝老葉要帶出室外及時銷毀,以減少蟲源和防治再度侵害。
(2)盡量避免混栽。特別是黃瓜和番茄混栽,會加重危害。
(3)在秋延晚后栽培的蔬菜收獲后,夜間氣溫在0℃以下時,突然大通風降溫,基本都能將白粉虱凍死,如有活蟲,再凍一夜。
可采用黃板誘殺或進行高溫悶殺。
(1)熏蒸法。用80%敵敵畏乳油50ml/667m2,加水1kg稀釋后,噴拌木屑2.5kg,均勻撒于行間,密閉門窗,熏1~1.5h,溫度控制在30℃左右,或用80%敵敵畏乳油0.4~0.45kg/667m2,澆撒在木屑等載體上,再加一塊燒紅的煤球熏煙。
(2)常規(guī)噴霧。在白粉虱發(fā)生早期或密度較低時噴藥,可用25%撲虱靈粉劑1 000~1 500倍液,或10%吡蟲啉可適性粉劑1 000~1 500倍液,注意輪換用藥。
(1)高溫悶棚。上午把棚溫提高到31~33℃,達到34℃放風。中午放風,使下午溫度降至25℃以下,20℃時關(guān)閉通風口,晚上保持在13~15℃。要在晴天上午澆水,澆水后立即閉棚升溫,33℃以上悶1h,放風排濕。
(2)藥劑防治。煙霧施藥,用10%速克靈,或45%百菌清,每次250g/667m2在傍晚進行。
(1)農(nóng)業(yè)防治。與非瓜類作物進行2a以上輪作,播種或定植前用5%百菌清煙劑熏蒸。
(2)物理防治。早上在室外溫度允許的情況下,放風1h左右排除濕氣;上午密閉棚室溫度提高到28~32℃(但不超過35℃),利于黃瓜進行光合作用,并抑制霜霉病。選晴天上午澆水,澆水后密閉棚室,溫度提高到41~43℃,悶1h后,放風排濕,晚上放風降溫,使黃瓜葉上沒有水滴。
(3)藥劑防治。用5%百菌清粉塵劑,噴1kg/667m2,每9d噴一次,共噴5~6次。中心病株初見時,立即用20%百菌清速克靈復合型煙霧熏蒸劑煙熏防治,用藥250g/667m2,每7d熏一次,連熏4~5次。
保持田間有適宜的空氣濕度,防止土壤干旱和空氣干燥。發(fā)病初期可噴施15%三唑酮800~1 000倍液,或50%硫磺懸浮劑300倍液,每7d左右噴一次,連續(xù)噴2~3次。
蔬菜進行輪作,或與芫荽等有異味的蔬菜間作,適當稀植,增加田間通透性,及時清潔田園,將潛葉蠅危害的殘體深埋或燒毀。
在成蟲盛期或末期,用黃板或滅蒼蠅紙誘殺成蟲。
保護潛葉蠅的天敵,如:潛葉蠅繭蜂,不施藥的環(huán)境下寄生率可達60%以上;植物殺蟲劑、煙堿水對潛葉蠅有防效。
在受害作物葉片幼蟲5頭,2齡前用48%毒死蜱乳油800~1 000倍液,或用阿維菌素2000倍液,或用功夫乳油2 000倍液進行噴施。
(1)選用無病種薯,曬種選種,淘汰病薯;盡量用小整薯播種,避免切刀傳染;需切種時,用0.1%~0.2%的高錳酸鉀溶液進行切刀消毒,注意邊切邊消毒。
(2)藥劑防治。播前用6 000~7 000倍液農(nóng)用鏈霉素浸種薯1h左右,然后晾干播種。大田發(fā)病初期,可用100mg/ kg農(nóng)用鏈霉素噴霧,每隔7~10d噴一次。連噴2~3次均可得到好的防治效果。
[1] 羅桂梅,王春霞.農(nóng)作物常見病害的防治[J].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科技,2012,(22):138,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