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麗霞
從《楚辭》《論語》《說苑》《說文解字》等著作中可以窺視六博史料記載。例如東漢時期的許慎《說文解字》稱,夏桀的臣子鳥曹作博?!安?,局戲也,六著十二棋也。從竹,博聲?!笨梢酝茰y早在夏朝六博游戲業(yè)已存在。戰(zhàn)國時期楚國屈原《楚辭·招魂》中記載:“蓖蔽象棋,有六博些。分曹并進(jìn),遒相迫些,成梟而牟,呼玉白些。” 在先秦史籍中有很多關(guān)于六博的記載,還有一些生動有趣的歷史故事廣為流傳。據(jù)《左傳·莊公十二年》記載,“宋南宮長萬殺閔公于蒙澤”。兩漢時期是游戲大發(fā)展時期,六博一時間傳遍大江南北。從上層高官顯貴到下層的黎民百姓,都為這種靠運(yùn)氣取勝的游戲著迷。在晉代葛洪的《西京雜記》中記載:“許博昌,安陵人也,善六博。竇嬰好之,常與之居處。其術(shù)曰:方畔揭道張,張畔揭道方,張究屈玄高,高玄屈究張。三輔兒童皆誦之。后又作《六博經(jīng)》一篇?!?/p>
西漢司馬遷《史記·殷本紀(jì)》中記載:殷王武乙曾作木偶人,稱它是“天神”,與它玩六博?!暗畚湟褵o道,為偶人,謂之天神。與之博,令人為行。天神不勝,乃僇辱之?!敝袊糯裨捫≌f《穆天子傳》中說:周穆王滿是個六博迷,他與神仙井公下了三天的六博,結(jié)果都輸了[1]。春秋時,周莊王十五年,宋國發(fā)生大將軍南宮長萬用“博局”棋盤殺死宋閔公的重大事件?!妒酚洝に挝⒆邮兰摇肪砣酥幸灿涊d了這一事件。“宋浩公十一年(前681)秋,湣公與南宮萬獵,因博爭行。湣公怒,辱之,曰:“始吾敬若;今若,魯虜也?!比f有力,病此言,遂以局殺湣公于蒙澤。大夫仇牧聞之,以兵造公門。萬搏牧,牧齒著門闔死?!薄妒酚洝の汗恿袀鳌肪砥呤咧杏涊d:戰(zhàn)國時,在魏國的宮廷中,魏安釐王與其弟信陵君魏無忌玩六博的情景。[魏]公子與魏王博,而北境傳舉烽,言:“趙寇至,且入界?!蔽和踽尣?,欲召大臣謀。公子止王曰:“趙王田獵耳,非為寇也?!睆?fù)博如故。王恐,心不在博。居頃,復(fù)從北方來傳言曰:“趙王獵耳,非為寇也。”魏王大驚,曰:“公子何以知之?”公子曰:“臣之客有能深得趙王陰事者,趙王所為,客輒以報臣,臣以此知之?!?《史記·呂不韋列傳》卷六十五:“始皇九年(前238),有告嫪?dú)睂?shí)非宦者,……?!盵注]《集解》:《說苑》曰:“以與恃中左右貴臣博弈飲酒,醉,爭言而斗,瞋目大叱曰:‘吾乃皇帝假父也,寠人子何敢乃與我爭!'所與斗者走,行曰始皇?!?《史記》中在描述戰(zhàn)國時代齊國臨淄的繁榮情景時,講到當(dāng)時許多人“六博蹴鞠”[2]?!妒酚洝ご炭土袀鳌酚涊d:戰(zhàn)國末年,荊軻曾游歷趙國邯鄲,與魯勾踐玩六博,因搶占棋道,惹得魯勾踐大怒,叱罵了荊軻?!扒G軻游予邯鄲,魯勾踐與荊軻博,爭道,魯勾踐怒而叱之,荊軻嘿而逃之?!薄妒酚洝び蝹b列傳》卷一百二十四:“劇孟行大類朱家,而好博,多少年之戲。”[注]《索隱》按:[博],六博戲也。從以上史料記載考察,六博盛行于齊、魏、燕、趙、韓、秦、楚國等諸侯國。
據(jù)史料記載,漢代文帝、景帝、武帝、昭帝、宣帝都喜愛六博棋[2]。還設(shè)有專門陪皇帝下棋的官職“博待詔”。當(dāng)年六博棋之盛行可想而知。漢代,民間也流行六博之戲,且亦賭博化。漢宣帝在民間生活了十七年,在一次博戲中欠了陳遂一筆賭資。他即位后便將陳遂提拔為太原太守。且賜書“制詔太原太守,官尊祿厚,可以償進(jìn)矣”。(《漢書·陳遂傳》)《漢書·荊燕吳傳》卷三十五:“孝文時,吳太子入見,得侍皇太子飲博。吳太子師傅皆楚人,輕悍,又素驕。博爭道,不恭,皇太子引博局提吳太子,殺之。”[注]師古曰:“提,擲也?!薄稘h書·景十三王傳》卷五十三:“去即繆王齊太子也,師受《易》《論語》《孝經(jīng)》皆通,好文辭方技博弈倡優(yōu)?!?《漢書·嚴(yán)朱吾丘主父徐嚴(yán)終王賈傳》卷六十四上:“吾丘壽王字子贛,趙人也。年少,以善格五召待詔?!盵注]蘇林曰:“博之類,不用箭,但行梟散。”孟康曰:“格音各。行伍相各,故言各?!眲⒌略唬骸案裎?,棋行。《簺法》曰:簺白乘五,至五格不得行,故云格五?!睅煿湃眨骸凹唇駪蛑浺病!睅煿旁唬骸安?,六博。弈,圍棋也。進(jìn)者,會禮之財也。謂博所睹也,解在《高紀(jì)》。一說進(jìn),勝也。帝博而勝,故遂有所負(fù)?!?南朝宋范曄編纂《后漢書·粱統(tǒng)列傳》卷三十四:“[梁]冀字伯卓。為人鳶肩豺目,洞精矘眄,口吟舌言,裁能書計。少為貴戚,逸游自恣。性嗜酒,能挽滿、彈棋、格五、六博、蹴鞠、意錢之戲,又好臂鷹走狗,騁馬斗雞。”[注]《藝經(jīng)》日:“彈棋,兩人對局,白里棋各六枚,先列棋相當(dāng),更先彈也。其局以石為之。”《前書》吾丘壽王善格五。《音義》云:“簺也。”《說文》:“簺,行棋相塞謂之簺?!滨U宏《簺經(jīng)》曰:簺有四采,塞、白、乘、五是也。至五即格,不得行,故謂之格五?!薄冻~》曰:“琨蔽象棋有六博?!蓖跻葑⒃疲骸巴读?,行六棋,故云六博。”鮑宏《博經(jīng)》日:“用十二棋,六棋白,六棋黑。所擲頭謂之瓊。瓊有五采,刻為一畫者謂之塞,刻為兩畫者謂之白,刻為三畫者謂之黑,一邊不刻者五塞之間,謂之五塞?!薄度龂尽菚ね鯓琴R韋華傳》卷六十五:“韋曜字弘嗣,郡云陽人也?!院貌┺?,太子和以為無益,命曜論之。其辭曰:“今世之人多不務(wù)經(jīng)術(shù),好玩博弈,廢事棄業(yè),忘寢與食,窮曰盡明,繼以脂燭。當(dāng)其臨局交爭,雌雄未決。專精銳意,心勞體倦。人事曠而不修,賓旅闕而不接,雖有太牢之饌,《韶》《夏》之樂。不暇存也?!蛞荒局沂肱c方國之封?枯棋三百孰與萬人之將?袞龍之服,金石之樂,足以兼棋局而貿(mào)博弈矣。假令世士移博弈之力而用之于詩書,是有顏、閔之志也;用之于智計.是有良、平之思也;用之于資貨,是有猗頓之富也;用之于射御,是有將帥之備也。如此則功名立而鄙賤遠(yuǎn)矣。”《宋書·張暢傳》卷五十九:“元嘉二十七年(450),索虜托跋燾南侵。太尉江夏王義恭總統(tǒng)諸軍,出鎮(zhèn)彭、泗。……燾始至,仍登城南亞父冢,于戲馬臺立氈屋。……暢于城上視之,……。燾復(fù)遣使令孝伯傳語曰:“魏主有詔語太尉、安北,近以騎至,車兩在后,今端坐無為,有博具可見借!”暢曰:“博具當(dāng)為申啟。但向語二王,已非遜辭,且有詔之言,政可施于彼國,何得稱之于此!”……俄頃,送博具出,因以與之?!盵3]《舊唐書·文苑傳上·駱賓王》:“駱賓王,婺州義烏人。少善屬文,尤妙于五言詩,嘗作《帝京篇》,當(dāng)時以為 絕唱。然落魄無行,好與博徒游。”《新唐書·陳子昂傳》:“子昂十八未知書,以富家子,尚氣決,弋博自如。它日入鄉(xiāng)校,感悔,即痛脩飭?!边┥浍C博戲?!杜f唐書·文苑傳下·崔顥》:“崔顥者,登進(jìn)士第,有俊才,無士行,好蒲博飲酒。”
毋庸置疑,六博棋在流傳的過程中不斷發(fā)展變化,有大博、小博之分,棋盤形制大同小異,可惜規(guī)則都失傳了。
唐代大詩人李白在《相和歌辭·猛虎行》中描述:“有時六博快壯心,繞床三匝呼一擲。楚人每道張旭奇,心藏風(fēng)云世莫知。三吳邦伯皆顧盼,四海雄俠兩追隨。 ”其《梁園吟》:“連呼五白行六博,分曹賭酒酣馳輝。 歌且謠,意方遠(yuǎn)。東山高臥時起來,欲濟(jì)蒼生未應(yīng)晚。”其《送外甥鄭灌從軍三首》之一:“六博爭雄好彩來,金盤一擲萬人開。丈夫賭命報天子,當(dāng)斬胡頭衣錦回?!碧拼膶W(xué)家韓愈在《送靈師》寫道:“圍棋斗白黑,生死隨機(jī)權(quán)。六博在一擲,梟盧叱回旋。戰(zhàn)詩誰與敵,法汗橫戈錘。飲酒盡百斛,嘲諧思逾鮮。有時醉花月,高唱清且綿。”唐代詩人李益《雜曲歌辭·漢宮少年行》:“分曹六博快一擲,迎歡先意笑語喧。巧為柔媚學(xué)優(yōu)孟,儒衣嬉戲冠沐猿。晚來香街經(jīng)柳市,行過倡市宿桃根。相逢杯酒一言失,回朱點(diǎn)白聞至尊?!泵鑼懲媪┑臅r候笑語喧嘩,很熱鬧的情景。
六博的棋盤在當(dāng)時稱為“榍”,一般都是木質(zhì)的,呈方形。棋盤的表面用黑漆或白漆涂抹。在棋盤四周是一個大方框,中間還有一個小方框。小方框的周圍布有棋路,當(dāng)時稱為“曲道”,共有十二條。棋盤小方框的四周還有四個圓點(diǎn)。六博中有十二枚棋子,一般都是用象牙、玉石或金屬制作的。十二枚棋子分為兩組,有的分為黑、紅兩組,有的分為黑、白兩組。棋子的形狀是長方形或正方形,一般同等大小,但是也有一大五小的。每組的六枚棋子中都有一個稱為“梟”的棋子,其它的五枚則統(tǒng)稱為“散子”。六博中的箸,其實(shí)就相當(dāng)于現(xiàn)在的骰子,一般有六根。箸是用半邊細(xì)竹管制成的,中間填金屬粉后再涂上漆料,剖面呈新月形。六博行棋之前,要先投擲六根箸,根據(jù)投擲的結(jié)果行棋。在投擲時,六根箸根據(jù)正反的不同,就可以得到不同數(shù)目的籌碼。西漢時候的“箸”已經(jīng)用“煢”代替?!盁Α币话闶怯弥褡?、木頭或者骨頭制作的。有些呈正方形,有些則是十八面體。十八面體的煢中的十六面刻有一至十六的數(shù)字,還有兩個相對的面分別刻有勝負(fù)的符號。行棋的方式更是多種多樣,但具體的玩法早已經(jīng)失傳。據(jù)南北朝時北齊文學(xué)家顏之推的《顏氏家訓(xùn)》中記載:“古為大博則六箸,小博則二煢,今無曉者。比世所行,一煢十二棋,數(shù)術(shù)淺短,不足可玩。”
1.大博。大博的具體玩法:對弈的雙方先在各自的棋盤曲道上布置六枚棋子。六枚棋子中有一個“梟”子,決定勝負(fù)的關(guān)鍵在于捕殺對方的“梟”,其它的五枚“散”子分別是盧、雉、犢、塞(有二枚)。雙方輪流進(jìn)行投箸,然后根據(jù)投擲的結(jié)果(即箸的正反數(shù)量)走棋。需要說明的是,投出的數(shù)越大,走棋的步數(shù)自然就越多。雙方互相進(jìn)攻,步步緊逼。“梟”可以吃掉對方的“散”子。雙方要通過自己的“散”子配合“梟”來殺掉對方的“梟”。
2.小博。西漢之后,特別是進(jìn)入東漢之后,以煢為博具的小博玩法盛行。這種玩法中的勝負(fù)關(guān)鍵是看雙方誰吃的子多。小博的玩法在古籍中的記載比較詳細(xì),晉人張湛在《列子》的注里,引用了一段《古博經(jīng)》:“博法:二人相對為局,局分為十二道,兩頭當(dāng)中為‘水',用棋十二枚,古法六白六黑。又用‘魚'二枚,置于水中……二人互擲彩行棋,棋行到處即豎之,名為‘驍棋'。即入水食魚,亦名‘牽魚'。每牽一盔,獲二‘籌',翻一盔,獲三‘籌'……獲六‘籌'為大勝也?!?小博玩法的用具有了一些改變,但基本上還是用原來的六博棋盤。雙方還是各自擁有六枚棋子,分別布置在十二條曲道上。但這時候棋盤上十二條曲道的兩頭中間被稱為“水”。雙方各有一個圓形的棋子“魚”,被放在“水”中。走棋之前,雙方輪流投擲煢,然后根據(jù)投擲煢后得到的數(shù)字走棋。棋子行進(jìn)的過程中,一旦進(jìn)入到規(guī)定的位置,就可以豎起來,此時的這枚棋子被稱為驕棋?!膀溒濉比搿八睋渥健棒~”的過程,稱謂“牽魚”?!盃眶~”一次可以贏得兩根博籌,二次為三根博籌。最先贏得六根博籌者為勝者[4]。
綜上,六博源自夏朝,盛行于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秦漢時期得到了大發(fā)展時期,傳遍大江南北。從上層高官顯貴到下層的黎民百姓,都為這種靠運(yùn)氣取勝的游戲著迷。三國兩晉時期,六博游戲因?yàn)闈h代六博的“賭”化而失去大眾的喜愛。在晉代之后,六博在中國的歷史上消失。隋唐之后,在國外“流竄”的六博也銷聲匿跡。 隨著漢代“絲綢之路”的發(fā)展,六博也傳到了外域。東晉十六國時已傳入印度,據(jù)后秦釋道朗《大般涅盤經(jīng)·現(xiàn)病品第六》記載:“樗蒲圍棋,波羅塞戲,獅子象斗,彈棋六博,拍鞠擲石,投壺率道,一切戲笑,悉不觀作?!彼逄埔院髠髦镣庥虻牧┮仓饾u地不見記載了。
[1]王宏凱.中國古代游藝[M].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2010:45.
[2]周偉中.棋類游戲100種[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9:78.
[3]翁士勛.二十五史體育史料匯編[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xué)出版社,1997:17.
[4]張立輝.和古人一起玩游戲[M].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