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正香
(蕪湖市第一人民醫(yī)院 安徽 蕪湖 241000)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飲食習慣及結構均發(fā)生了較大的變化,導致慢性胃潰瘍的發(fā)病率逐年上升。慢性胃潰瘍具有發(fā)病慢、病程長、不易康復等特點,可對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嚴重的影響。因此,在對該病患者進行治療的過程中,為其進行積極有效的護理干預就顯得尤為重要。在本次研究中,為了探討分析對慢性胃潰瘍患者進行有針對性護理的臨床效果,筆者進行了以下研究:
本文的研究對象是2014年2月~2015年6月間我院收治的74例慢性胃潰瘍患者,我們將其隨機分為A組(37例)和B組(37例),兩組患者的臨床表現(xiàn)及各項檢查結果均符合慢性胃潰瘍的臨床診斷標準。在A組37例患者中,男性患者有24例,女性患者有13例,他們的年齡為30~75歲,平均年齡為(48.4±7.1)歲,他們的病程為5個月~11年,平均病程為(6.3±3.4)年,其中文化程度為大專及以上的患者有9例,為高中的患者有11例,為初中及以下的患者有17例;在B組37例患者中,男性患者有22例,女性患者有15例,他們的年齡為27~77歲,平均年齡為(51.1±5.7)歲,他們的病程為7個月~8年,平均病程為(5.3±4.4)年,其中文化程度為大專及以上的患者有12例,為高中的患者有10例,為初中及以下的患者有15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文化程度、病程及病情等一般資料方面的差異均不顯著(P>0.05),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為A組患者進行常規(guī)護理,為B組患者在進行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實施有針對性的護理干預,然后觀察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并將對比的結果及兩組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的分析。進行有針對性護理干預的具體方法是:
1.2.1 健康教育指導 護理人員應詳細而耐心地為患者講解慢性胃潰瘍疾病的相關知識,包括致病因素、治療方法以及注意事項等,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知度以及對治療流程的了解度,進而增強疾病治愈的信心。對患者的疑慮,護理人員應耐心答疑,消除患者的擔憂,提高患者對醫(yī)護人員的信任度。此外,可設置專欄、發(fā)放疾病知識手冊以及舉辦疾病知識講座等形式[1],加深患者對病情的了解進而采取相關手段以應對,強化患者健康保健的意識,全面提高臨床效果。
1.2.2 心理護理 由于慢性胃潰瘍是一種不易康復的慢性疾病,再加上該病容易導致患者食欲減退、身體素質下降等不良后果,患者往往會隨之產生一系列負面情緒,如煩躁、焦慮、悲觀等情緒,因此護理人員應密切關注患者的心理變化,積極采取有效的溝通手段疏導患者不良心理,穩(wěn)定患者情緒,予以患者真誠的關懷,鼓勵患者調整自我心態(tài),告知患者只要積極接受治療,保持良好的情緒,疾病就會逐漸痊愈。
1.2.3 用藥指導 囑咐患者嚴格遵醫(yī)囑用藥,不可自行改變藥物的用法用量,告知患者用藥后可能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以提前消除患者的擔憂。比如在采用三聯(lián)療法治療時,用藥時間應在每日早餐前及晚上安寢前,鉍劑應于餐前服用[2],及時詢問患者用藥后出現(xiàn)的反應,同時將會加重潰瘍的藥物告知患者,提醒患者要謹慎使用,針對患者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及時對癥處理,同時對患者進行抗酸治療,用藥時避免接觸奶制品、酸性食物等[3],以加快疾病康復進度。
1.2.4 生活指導 指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應注意的事項,指導患者如何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制定合理的膳食計劃,告知患者應少食多餐,盡量不飲牛奶、不吃酸性食物。此外,告知患者應保證充足的睡眠,勤加鍛煉。密切關注患者的臨床癥狀,防止胃出血。
①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②兩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
1.3.1 臨床療效判定標準 ①治愈:患者的臨床癥狀完全消失,胃鏡檢查顯示潰瘍面完全愈合。②有效:患者的臨床癥狀有所改善,胃鏡檢查顯示潰瘍面明顯縮小。③無效:患者的臨床癥狀無任何改善,胃鏡檢查顯示潰瘍面無變化甚至擴大。治療的總有效率=(治愈例數(shù)+有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1.3.2 患者滿意度的判定標準 ①滿意: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評分≥95分。②一般滿意: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評分在95分~85分之間。③不滿意: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評分≤85分??倽M意度=(滿意例數(shù)+一般滿意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應用SPSS13.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本次研究所得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X2檢驗,當P<0.05時,視為差異顯著,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B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為94.59%,A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為81.08%,B組患者的臨床療效明顯優(yōu)于A組患者,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詳情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的比較
B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為97.44%,A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為89.19%,B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明顯高于A組患者,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詳情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度的比較
研究證實,誘發(fā)慢性胃潰瘍的因素有很多,其中長期生活不規(guī)律是誘發(fā)慢性胃潰瘍的最重要的因素,例如酗酒、吸煙、飲食不節(jié)等。有學者認為,在對慢性胃潰瘍患者進行治療的過程中,對其進行有針對性的護理干預,能使患者在護理人員的指導下得到全面的調理[4],對其臨床療效、預后質量及生存質量均具有十分積極的作用。在本次研究中,為了探討分析對慢性胃潰瘍患者進行有針對性護理的臨床效果,筆者為A組患者進行常規(guī)護理,為B組患者在進行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實施有針對性的護理干預,然后對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進行回顧性的對比分析。分析結果顯示,B組患者的臨床療效明顯優(yōu)于A組患者,B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明顯高于A組患者,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綜上所述,對慢性胃潰瘍患者進行有針對性護理的臨床效果顯著,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1] 李天園.針對性護理在慢性胃潰瘍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農村衛(wèi)生,2015,05:62.
[2] 安樂.針對性護理用于慢性胃潰瘍患者的臨床效果觀察[J].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15,07:956-957.
[3] 林麗芬.針對性護理用于慢性胃潰瘍患者的臨床效果分析[J].現(xiàn)代醫(yī)藥衛(wèi)生,2014,03:435-436.
[4] 陳銀霞.針對性護理用于慢性胃潰瘍患者的臨床效果觀察[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4,19:22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