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的心律失常、心肌缺血或心力衰竭[9]。本研究表明,血壓升高導致心臟后負荷增加,心臟受到牽張,同時存在腎臟排水排鈉障礙,導致心臟容量負荷增加,加上交感神經(jīng)的興奮[10],這些均刺激了心臟BNP合成和釋放的增加,且非杓型高血壓者血中BNP濃度更高,主要是非杓型高血壓者心臟受到更長時間的牽拉刺激所致。
血壓晝夜節(jié)律已成為判斷高血壓嚴重程度和預后的一個重要指標,恢復血壓晝夜節(jié)律對靶器官損害的逆轉和改善預后具有重要意義,對高血壓患者不僅要早期控制血壓水平,還要恢復其血壓節(jié)律,減輕患者的血管及心臟結構和功能的改變程度,從而更有效地預防和降低高血壓病靶器官損害及心血管事件的發(fā)生率、死亡率。
參考文獻:
[1] Vase B,de Ruijter W,Gussekloo J,et al .The accuracy of plasma natriuretic peptide levels for diagnosis of cardiac dysfunction and chronic heart failure in community dwelling elderly:A systematic review[J].Age Ageing,2009,38(6):655 662.
[2] Motobe K,Tomiyama H,Koji Y,et al.Cut off value of the ankle brachial pressure index at which the accuracy of brachial ankle pulse wave velocity measurement is diminished[J].Circ J,2005, 69:55 60.
[3] 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修訂委員會.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0[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11,39(7):579 615.
[4] Devereux RB,Alonso DR,Lutas EM,et al . Echocardiographic assessment of 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Comparison to necropsy findings [J].Am J Cardiol,1986,57(6):450 458.
[5] 劉東華,曹中朝.老年高血壓患者晝夜血壓節(jié)律對左心室肥厚及頸動脈彈性功能的影響[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9,9(6):1321.
[6] Inoue N,Maeda R,Kawakami H,et al .Aortic pulse wave velocity predicts cardiovascular mortality in middleaged and elderly Japanese men [J].Circ J,2009,73(3):549 553.
[7] Terai M,Ohishi M,Ito N,et al .Comparison of arterial functional evaluations as a predictor of cardiovascular events in hypertension patients:the NonInvasive Atherosclerotic Evaluation in Hypertension(NOAH)study[J].Hypertens Res,2008,31(6): 1135 1145.
[8] Gerdts E,Cramariuc D,de Simone G,et al .Impact of left ventricular geometry on prognosis in hypertensive patients with 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the LIFE study)[J].Eur J Echocardiogr,2008,9(6):809 815.
[9] Ruilope LM,Schmieder RE.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and clin-i cal outcomes in hypertensive patients [J]. Am J Hypertens, 2008,21(5):500 508.
[10] Sakata K,Iida K,Mochiduki N,et al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level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extent of left ventricular sympathetic overactivity in chronic ischemic heart failure [J].Intern Med,2009,48(6):393 400.
(本文編輯郭懷印)
“冬病夏治”三伏貼防治冠心病心絞痛的滿意度調查及療效自評研究
胡曉美1,于美麗2,徐 浩1
摘要:目的 通過對“冬病夏治”三伏貼防治冠心病心絞痛的滿意度調查與自評療效分析,從患者角度驗證三伏貼的臨床應用價值。方法 收集2014年7月—2014年8月在中國中醫(yī)科學院西苑醫(yī)院進行三伏貼的冠心病患者116例,半年后隨訪分析患者對貼敷療效的評價及滿意度調查。結果 73例(66.4%)患者對三伏貼療法滿意,67例(60.9%)患者認為貼敷后冬季心絞痛發(fā)作有減少,68.1%患者認為三伏貼對冬季心絞痛發(fā)作次數(shù)、發(fā)作程度具有改善作用。結論 多數(shù)患者認為三伏貼對防治冬季心絞痛發(fā)作有改善作用,滿意度較高。
關鍵詞:冠心病心絞痛;三伏貼;滿意度;療效自評
收稿日期:(2015 02 13)
中圖分類號:R541.4 R256.2
文獻標識碼:B
doi:10.3969/j.issn.1672-1349.2015.12.019
文章編號:1672-1349(2015)12-1409-03
基金項目:名老中醫(yī)獨特辨證方法傳承研究(No.2013BAI13B01)
通訊作者:徐浩,E mail:xuhaotcm@gmail.com
作者單位:1.中國中醫(yī)科學院西苑醫(yī)院(北京100091);2.北京中醫(yī)藥大學
近年來,冠心病(CHD)成為全球共同關注的公共衛(wèi)生問題?!岸∠闹巍比N從“天人相應”的中醫(yī)整體觀念著手,對冠心病患者在病情相對穩(wěn)定的夏季進行干預和調理,對于減少冬季心絞痛發(fā)作,改善心絞痛患者臨床癥狀具有一定作用[1]。但患者對三伏貼療效是否認可,滿意度如何,與醫(yī)生評定療效結果是否一
致?為進一步從患者角度評價“冬病夏治”三伏貼的臨床療效,與醫(yī)生評定療效相互印證,本研究進行對三伏貼的滿意度調查與療效自評研究,現(xiàn)報道如下。
1.1 研究對象 收集2014年7月—2014年8月在中國中醫(yī)科學院西苑醫(yī)院進行三伏貼的冠心病患者116 例,失訪4例,誤納2例(合并心力衰竭)。最終進入分析的貼敷患者110例,男50例,女60例;年齡62.92 歲±9.87歲;體重指數(shù)25.31 kg/m2±3.33 kg/m2。
1.2 診斷標準 參照國際心臟病學會和協(xié)會及世界衛(wèi)生組織臨床命名標準化聯(lián)合專題組報告《缺血性心臟病的命名及診斷》制定標準[2]。
1.3 納入標準 年齡18歲~80歲;符合西醫(yī)冠心病診斷標準,且具備以下任意一項:①明確的陳舊性心肌梗死病史,或經(jīng)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CI)史,或冠脈搭橋史。②冠脈造影或冠脈CT血管造影(CTA)結果提示至少一支冠脈狹窄≥50%。③負荷核素心肌掃描檢查提示冠心病心肌缺血者。④運動平板心電圖陽性(限男性患者);具有典型的心絞痛癥狀;受試者知情,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者。
1.4 排除標準 ①過敏體質,既往對膏藥有可疑或明確皮膚過敏者;②近1個月內有發(fā)熱、感染、燒傷、創(chuàng)傷、手術史;③皮膚貼敷部位長有包癤或有破損的患者;④存在任何不穩(wěn)定情況或可能危害患者安全及其對研究的依從性情況;⑤肝、腎功能不全者;⑥妊娠期婦女、有腫瘤、糖尿病等患者。
1.5 方法
1.5.1 研究藥品 采用由中國中醫(yī)科學院西苑醫(yī)院心血管中心徐浩教授研制的“冬病夏治”三伏貼。藥物組成:川芎、薤白、冰片等。藥品規(guī)格:貼布5 cm×5 cm,藥芯重1 g,直徑2.5 cm。
1.5.2 貼敷穴位及方法 貼敷選取膻中、心俞(雙)穴。每伏首日貼敷3個穴位,第2天、第3天僅貼敷心俞穴(雙)。
1.5.3 貼敷時間 貼敷患者采用每伏第1天開始進行貼敷,連續(xù)貼敷3 d,每日貼敷1次,每次貼敷4 h~6 h。
1.5.4 貼敷護理事項
1.5.4.1 飲食護理 提倡貼敷患者清淡飲食,以蔬菜水果為主,多飲溫水;禁食生冷、油膩、辛辣之品以及海鮮、羊肉、蘑菇等發(fā)物,以免刺激皮膚出現(xiàn)發(fā)皰現(xiàn)象。
1.5.4.2 環(huán)境護理 貼敷期間,患者宜常溫下停留,避免電扇、空調直吹,以利于更好地發(fā)揮藥效;避免劇烈運動,保持皮膚干燥,盡量減少排汗,防止溫度過高藥液流出污損衣物,影響藥物固定和藥效。貼敷后可溫水洗澡,避免著涼。
1.5.4.3 心理干預 冠心病心絞痛屬慢性疾病,三伏貼是一種輔助的中醫(yī)防治手段,貼敷時向患者詳解三伏貼機制,說明其作用重在預防和減少冬季發(fā)病且起效較緩,消除“速效”“停藥”等不正確心理觀念,提高患者依從性。
1.5.4.4 個體差異 根據(jù)個人體質和皮膚的耐受程度,部分患者敷貼后可能出現(xiàn)輕微發(fā)癢、麻木、溫熱、微痛等感覺,均屬于貼敷的正常反應,一般停止貼敷后可自行消失,切忌局部抓、撓?;颊呖蛇m當縮短貼敷時間,貼到微紅(2 h~3 h)即可取下。
2.1 滿意度調查 觀察對象中有73例(66.4%)患者對三伏貼療法滿意,34例(30.9%)患者認為療效一般, 3例(2.7%)患者認為三伏貼效果欠佳。
2.2 發(fā)病季節(jié)變化情況 對貼敷患者進行疾病發(fā)作與季節(jié)相關性調查。結果顯示67例(60.9%)患者認為貼敷后疾病發(fā)作有季節(jié)性變化,認為冬季心絞痛發(fā)作次數(shù)有所減少;43例(39.1%)患者認為三伏貼后心絞痛發(fā)作無明顯季節(jié)性變化。
2.3 患者自評療效分析 患者貼敷后對冬季心絞痛發(fā)作情況進行自評療效分析,結果顯示:75例患者(68.1%)認為三伏貼對預防冬季心絞痛發(fā)作次數(shù)有改善作用;74例患者(67.3%)認為貼敷后心絞痛發(fā)作程度有所減輕;50例患者(45.5%)認為貼敷后服用抗心絞痛的藥物減少。詳見表1。
表1 三伏貼預防冠心病心絞痛相關指標調查 例(%)
“冬病夏治”三伏貼[3]結合針灸、經(jīng)絡與中藥學理論,以中藥直接貼敷于穴位,經(jīng)由中藥對穴位產生微面積化學性、熱性刺激,不斷地作用于臟腑周身,從而疏通經(jīng)絡、調和氣血,達到治病防病的效果?,F(xiàn)代藥理研究證明三伏貼可調節(jié)機體免疫功能、內分泌功能,并具有增強網(wǎng)狀內皮系統(tǒng)吞噬功能,從而促進炎癥消散、吸收的作用。目前三伏貼已廣泛應用于臨床多種疾病的防治,相關研究初步驗證了三伏貼的臨床療效[4 6]。我們前期研究發(fā)現(xiàn)“冬病夏治”三伏貼對預防冠心病患者冬季心絞痛發(fā)作、改善中醫(yī)臨床癥狀有一定療效,同時對減少冠心病患者發(fā)生及冬季因心絞痛再住院事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