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穎惠++周莉
2014年教育部頒發(fā)的深化課程改革的相關文件中談到五個“統(tǒng)籌”:一方面要統(tǒng)籌課標、教材、教學評價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另一方面要統(tǒng)籌課堂、校園、社團、家庭、社會等不同的陣地。同年,北京市下發(fā)了《北京市中小學英語學科教學改進意見》,提出中小學生英語學科教學存在三個方面的問題:學生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不強;各學段教學銜接不夠緊密;評價方式單一。在海淀區(qū),英語學科的社會需求一直保持著旺盛的增長勢頭。早在兩年前,我們就開始借助網絡技術、語音技術、智能交互技術,研發(fā)“海e英語學習社區(qū)”平臺。實際上,這個項目與深化課程改革、英語學科教學改進意見的精神相符。“海e”項目建設至今,已經取得了一些成效和經驗。
“海e英語學習社區(qū)”項目研發(fā)思路
項目目標。我們一直在思考怎樣為海淀區(qū)教師開展英語教學提供先進的技術和優(yōu)質的資源支持,滿足新形勢下英語學科教學變革的需求,不斷提高英語教學質量和水平。具體說來,“海e英語學習社區(qū)”項目有四個方面的目標:第一,努力改變學生英語學習聽說能力滯后于讀寫能力的現(xiàn)實。第二,打破英語學習課內外的局限,建設虛擬學習空間,提升學生語言應用能力。第三,提供智能交互、交流的功能,拓展英語學習的時間和空間。第四,提高學生語言綜合應用能力,提高海淀區(qū)的國際化教育水平。
項目研發(fā)方法?!昂英語學習社區(qū)”項目采用了邊研發(fā)、邊實驗、邊總結的方法,同時,充分考慮到中小學英語教學系統(tǒng)性、漸進性、拓展性的特點,將英語課內、課外學習統(tǒng)一在“海e”學習社區(qū)的框架中。
“海e英語學習社區(qū)”項目實施路徑
“海e”項目的總體架構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學習平臺,學生可以突破年級的界限在平臺上自主學習;第二部分是測評平臺,可以對學生的英語學習水平做出判斷;第三部分是資源平臺,為師生提供基于教學和測評積累的大量優(yōu)質資源。
圍繞這個架構,“海e英語學習社區(qū)”項目主要開展以下幾個方面工作。
1.完善“海e”標準
從國家的英語課標出發(fā),我們進行了二次研發(fā)和區(qū)域化實踐。我們充分考慮學生在學習語言過程中的漸進性和連續(xù)性,參照有關語言水平的研究成果,包括歐洲語言共同參考框架(CEFR)、加拿大語言標準(CLB)、美國外語教學委員會的語言標準(ACTFL)等,并由北京師范大學團隊建立了語言能力水平描述。隨后,我們借鑒英語教學及評估領域專家的判定意見,將上述語言標準描述與國家課程標準進行了匹配,建立了“海e一級”“海e二級”等六個級別的標準。這使我們可以把海淀區(qū)學生的英語學習水平按照標準劃分,而不是按年段劃分。不論學生的年齡大小,只要依據(jù)這個標準,就可以判斷出學生的實際英語水平。
作為一個分層綜合能力評價標準體系,它不以年級段為基準,只以學生的實際綜合能力為考查目標,學生可以在任意年級參與測評,測評結果代表了學生的能力等級。測評標準包括知識點構成、語言技能分項、認知能力等級、難度級別、綜合能力等,這些測評結果既能夠宏觀分析學生的整體英語水平,又能夠從各個維度對學生的分項能力進行評價。在試題設計上,每個級別的試題均包括聽、說、讀、寫四個模塊。題目與能力指標一一對應,并且在多個方面呈現(xiàn),相互照應。
項目現(xiàn)在處于總結反思階段,我們發(fā)現(xiàn),“海e”測評標準的思想與北京市的英語教學目標是一致的。北京市要求小學階段嚴格按照課標一二級目標的要求組織教學,六年級要達到二級目標的要求?!昂”建立的測評體系和北京市的這一要求不僅是一致的,而且進行了區(qū)域化的實踐??傊?,“海e”測評標準滿足了海淀區(qū)學生在英語學習方面的定位、在級別之間的流動。
2.擴充“海e”資源平臺
英語學習最關鍵的是學習資源的建設與累積。我們補充了三年級到九年級的同步英語學習資源,這些資源包括拓展類資源、興趣類資源和測評類資源。其中,拓展類資源的特點是分級、同步、互動,涵蓋聽說讀寫,而一些最新的原版資源,包括美國總統(tǒng)的演講、繪本原文等內容,則作為興趣類資源呈現(xiàn)。
北京市提出,要利用網絡向學生推送趣味英語學習資源,“海e”的工作和這個要求是一致的。事實上,“海e英語學習社區(qū)”的建設是在這個文件出臺以前開展的,但是已經能滿足北京市的中小學生英語學科教學的改進意見中對資源建設的要求。
3.優(yōu)化互動學習平臺
第三項工作是優(yōu)化互動學習平臺。我們在項目第一階段建設的學習平臺基礎上,研發(fā)了學生數(shù)據(jù)分析模塊,提供供學生自學使用的錯題本,并提供對學生自學情況的查詢等功能。同時,提供作業(yè)分析功能,對全班作業(yè)的比例、學生的正確率等進行分析反饋,為教師了解學情提供優(yōu)化支持。
4.開發(fā)測評平臺
2014年的一項重點工作就是研發(fā)互動的英語學習的測評系統(tǒng),項目組在測評方面下了很多功夫,有很多有創(chuàng)意的地方。比如,在教師的組卷、閱卷方面,有很多獨到之處。組卷系統(tǒng)包括自主研發(fā)的題庫,這個題庫的建設是和北京師范大學外文學院合作研制的,教師可以根據(jù)想測試的方向選擇題目,組成一張網絡試卷分發(fā)給學生,學生在網上進行測試??紕漳K監(jiān)控學生何時開始、何時結束,并自動收卷。閱卷系統(tǒng)采用人工和自動閱卷相結合的方式,僅對作文和開放式口語類題型采用人工閱卷。閱卷完成之后,系統(tǒng)會自動生成反饋報告。
“海e”測評系統(tǒng)能夠為今后將要開展的英語社會化考試提供完整的機考平臺,同時,“海e”測評系統(tǒng)能夠對“聽說讀寫”四項技能進行綜合測評,并提供及時的反饋。
5.建立“海e”教師教學研究共同體
我們沒有把“海e”項目僅僅作為一個研發(fā)項目,而是利用這樣一個平臺建立“海e”教師教學研究共同體,目前已有45所學校的教師參加。這種模式以教育實踐為載體,以共同研討為形式,以平等民主為原則,結合信息技術的應用,通過相互溝通與交流,實現(xiàn)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
依托“海e”教師教學研究共同體,項目組舉辦了“海e互動課堂”教學大賽。這個大賽充分利用區(qū)教育信息中心的網絡平臺,于2014年5月份開始,共有45所項目學校120名教師參與。教師進行教案的設計和互動課堂的實錄,項目組組織評選。大賽中,教師充分利用教育信息中心互動教室的特點,增加了教學任務的生動性、多樣性,有效提高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課堂參與度。此外,項目組還開展了論文評比活動、培訓活動,以及基于信息技術的英語課堂混合式學習方式的研究,組織教師真正研究課堂英語教學。
同時,我們利用“海e”平臺進行了多項由學生參與的主題活動。2014年組織過兩屆“展示英語表達魅力,傳播中國傳統(tǒng)文化”學生作品的比賽活動,學校的學生都積極參加。項目組的各項活動得到了學校的大力支持,同時,項目團隊也不斷深入到學校,開展調研、支持和研發(fā)反饋工作。
“海e英語學習社區(qū)”項目階段性成效及展望
平臺使用的人數(shù)逐年增加。截止到2015年5月份,平臺的注冊人數(shù)已經達到了7萬多人,其中有近千名教師,學生達到3萬多人,月訪問量達到30多萬次。平臺使用人數(shù)呈增長趨勢。
借助“海e”平臺,學生的自主學習熱情和能力得到了激發(fā)?!昂”系統(tǒng)后臺統(tǒng)計了學生通過網絡進行看圖聽音、視頻學習、逐句跟讀、段落朗讀等學習方式的次數(shù),經分析發(fā)現(xiàn),學生最喜愛的學習形式是對照圖片聽英文的對話,以及視頻方面的學習。這些內容并不是與課本配套的,說明學生的自主學習熱情和能力得到了激發(fā)。
教師自覺使用平臺的意識有所增強。系統(tǒng)后臺對教師在網上發(fā)布的學習任務做了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教師更喜歡發(fā)布口語方面的任務,包括段落的朗讀、逐句的跟讀、角色的分讀。這和英語教學改革重視語言綜合運用能力的趨勢是一致的。這說明教師們努力學習使用“海e”平臺、借助網絡教學資源的意識在增強。
平臺上的優(yōu)質教學資源得到了廣泛的認可。從資源的使用情況可以看出,話題性資源、同步教材類資源、視頻方面的資源使用率都是非常高的。使用率最高的是視頻資源,達到37%,同步類、話題類資源也比較受歡迎。
“海e”平臺的社會認可度逐年彰顯,社會知名度逐年提高,項目得到了相關期刊、報紙的好評,各類報紙、刊物都有相關方面的報道。
現(xiàn)階段,學生主要還是依靠教師引導完成平臺上的學習任務,今后,“海e”平臺將以理念的科學性、技術的先進性、內容的生動性來贏得市場的贊譽和師生的歡迎。接下來,項目組計劃建立一個新版英語學習社區(qū),在新版社區(qū)中要建立1套激勵體系、3個中心功能和11個學習場景?,F(xiàn)在我們已經開展了前端設計工作,未來還要開展學生端、教師端、后臺系統(tǒng)的優(yōu)化等一系列工作,不斷地跟上時代的步伐。
編輯 肖佳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