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電影要不要用價值觀來表達?很久以來,多有爭論。其中有種觀點認為,微電影是“草根”的狂歡,自娛自樂即可,不必強求其它。筆者并不排斥這種觀點,而且微電影的屬性確實是全民大眾的,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拍攝自己喜愛的視頻不僅是一種享受,更有“播出”的滿足感。當然也確實有人專門拍攝社會的“臟亂差”、“陰暗面”,然后隨手就發(fā)到微信微博的“朋友圈”里。
現(xiàn)在連外國都知道,發(fā)展中的中國已經(jīng)變得越來越強大,陽光、時尚、健康、向上、美好才是中國社會的主流。即使我們?yōu)榱伺u某一件事情或者某一種做法,也不至于看到乞丐唱歌、孩子打架、大媽吵嘴等等都會隨時拍攝,隨時上傳。那些“緊盯著”陰暗面,一個勁兒地“暴露,暴露,再暴露”的“拍客”,要想一想中國社會是這樣的嗎?個例不等于全局。我們一定要警惕那些“暴露”的視頻,會很快被“別有用心”的人以及組織(外國)所利用。因為互聯(lián)網(wǎng)是世界的,微信無國界。
當然,也不是底層人的內(nèi)容不能拍攝,關鍵是選取哪個角度,要表達什么?比如北京水凌寒影視公司拍攝的《公益籃球夢》、《機器人老爹》等等,就是從底層人物的視角出發(fā),表達了他們的高尚境界和不屈不撓的創(chuàng)業(yè)精神。還有山西電視臺前不久播出的《一碗粥的故事》、《32個孩子的爸爸》等等。
當下,由于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的飛速發(fā)展,攝錄器材的普及化,拍攝微電影(微視頻)的隨意性越來越大,人們看到想拍攝的內(nèi)容,拿起手機就可以完成。有的拍完后還能夠即刻上傳……因此筆者認為,我們在選擇“拍什么”和“怎么拍”的時候,還是要“約束”一下自己(生活娛樂類視頻除外,主要指社會類)的“鏡頭指向”,多思考一下我們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富強、民主、文明、和諧——中國現(xiàn)代社會的建設目標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美好社會的生動表述及現(xiàn)實行動
愛國、敬業(yè)、城信、友善——公民的基本道德規(guī)范
雖然我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做的這個解讀不一定正確,但是,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公民,我們在拍攝或者紀錄社會現(xiàn)象的時候,還是要考慮我們的視頻對社會的影響,對下一代的引導等等。尤其在傳輸“朋友圈”的時候,更要有社會的擔當! 責編/史佳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