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小靜
摘要:通過自身多年對鋼琴的學習及參加鋼琴考級的感受,結合現今鋼琴考級中的問題,論文分為兩部分內容進行分析討論:首先在“非考生”問題中,對考級的目的、標準、選曲、質量進行分析討論;其次在考生問題中,對如何克服錯音,如何克服怯場緊張的情緒,以及不要一味的追求速度而漠視音樂的表現力和忘記去傾聽這四個“考生”問題來進行分析討論。從而針對這些在鋼琴考級中出現的問題找出解決對策。
關鍵詞:鋼琴考級 非考生 考生 問題 對策
鋼琴考級,這個話題在人們的生活中已經不再是一個陌生的話題了。同時,自1990年我國音協(xié)推出了十級制考級以來,考級熱已經席卷全國各地,然而我們都知道,事物推向極端,也是走向反面的開始。所以,我們更應該冷靜而客觀地就這一問題進行反思,最終做到進一步的完善和促進。
一、“非考生”身上所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的對策
(一)考級目的的盲目
在這里,筆者想先引用愛因斯坦的一句話:“現代社會的一大特征,就是手段的完善和目的的混亂”,用這句話來描述我國目前鋼琴考級的現狀,那是再恰當不過了。當初,我國開展舉辦鋼琴考級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要更好地普及鋼琴教育,讓更多的人受到音樂的熏陶,并通過考級的鑒定,以促進學習者提高演奏水平,從而達到提高全民音樂素質的目的,現在看來,開設鋼琴考級最初的目的已經離我們越來越遠。
先說說家長,有的是這樣的:“我們家×××學三年能考幾級?”還有的是:“老師,你看能讓×××中考前考過八級不?聽說中考可以加二十分?!边@樣看來,首先將孩子帶進誤區(qū)的就是家長,他們以為拿到證書就是大功告成,這樣想真的就是大錯特錯了??技墸鼉H僅是對學習鋼琴者成績的鑒定,其目的是為了更好的促進演奏水平和提高音樂涵養(yǎng),各位家長如果還不警覺這一問題的嚴重性,考級證書即將變成一張廢紙,毫無意義。
再說說教學方面,有些老師將考級看成是提高自己知名度的一種途徑,用學生的考級證書來證明自己的教學實力,從而再獲得更多的經濟效益,這種浮夸風在鋼琴教學中甚為普遍。這些老師們,你們想過考級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嗎?最終的受害者又是誰?
最后,說說外行人,就拿筆者自己遇到的事情來說,一個學理化朋友因為知道筆者會彈鋼琴,張嘴就問:“你鋼琴幾級?”筆者還在思考要怎么回答他的時候,他便說他也是初中的時候考到過八級證書,大學一直堅持學習鋼琴專業(yè),可是我們的鋼琴水平,難道就真的可以統(tǒng)稱為鋼琴八級嗎?
鋼琴藝術畢竟是純潔、神潔的,父母希望子女出人頭地,教師希望自己的學生出類拔萃,這些都是無可厚非的。考級是培養(yǎng)全民音樂素養(yǎng)、提高學習者演奏水平、調動學習者積極性的途徑,但切勿本末倒置,歪曲考級目的。
(二)考級標準的不統(tǒng)一和考級機構權威的落差
這個考級標準就是考生是否能夠合格通過考試,就拿中國音協(xié)的考級標準和中央音樂學院的標準來說,中國音協(xié)的證書就相對好拿很多,在中國音協(xié)考級機構拿到鋼琴九級證書的考生,卻拿不到中央音樂學院考級機構的九級證書,所以,到底學生在考級過程中,是從有幾個音錯音、斷了幾處或是彈奏方法不規(guī)范這樣從嚴把關的角度,還是從鼓勵、積極的角度出發(fā),培養(yǎng)學生音樂涵養(yǎng)的角度出發(fā)呢?科學的衡量考級的標準,現在也到了該統(tǒng)一的時候了,否則它會影響學生今后學鋼琴的興趣、積極性、持久性。
大家應該知道,現在我國的考級機構已經有幾十家了,這樣一來,考級教材、要求以及評分標準都不能統(tǒng)一,這樣則給考生帶來很多不便。比如,就像上面剛說到的問題筆者從這家沒有通過,換一家考級機構很輕松便拿到了證書,這樣下去,考生肯定會有哪里容易報哪里的心理,考級機構為了搶生源,別家標準低,我們也低一點,就這樣惡性循環(huán),導致最后考級失去了權威性、嚴肅性,也失去了科學、合理的標準,這與最初我國設立考級機構的想法背道而馳,考級還有什么意義?所以,現在我們國家應該有一個統(tǒng)一的考級機構,確定統(tǒng)一的教材,制定科學、合理的考級標準來檢驗學生的程度,從而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教師的教學質量。
(三)考級曲目的選擇,不應“拔苗助長”
“拔苗助長”的故事大家都聽說過,“拔苗助長”的結果大家也清楚,然而在我國鋼琴考級現狀中就出現了這樣的問題,考生自身的彈奏水平,與通過鋼琴考級獲得的證書所證明的級別不符,一個練習曲才彈到車爾尼鋼琴初級練習曲OP.599NO.40條左右的學生,并且剛剛接觸巴赫作品不久,居然采用“一年到頭只練考級曲”這種觀念嗎,通過了鋼琴六級考試,難道拿到考級證書以后,就可以從車爾尼練習曲OP.299開始學習了嗎?難道會彈了《歡樂的牧童》這樣的六級考級曲目,就可以把《慶翻身》、《紅頭繩》、《致愛麗絲》、《八音盒》這些遠遠不及它級別高的曲目彈奏得優(yōu)美流暢了嗎?哈農都還沒有彈好,又是怎么把音階和琶音彈到一分鐘一百二十拍的速度的呢?考生的壓力來了,本來能站好在琴鍵上的指頭,為了彈到要求的速度,開始折指了,為了彈奏更多更難的技巧,哪里又能顧得上音樂本身的表現力,考級則失去了原本的意義,最終受害的仍然是考生。
鋼琴學習具有很強的系統(tǒng)性和科學性的,必須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經過長期的訓練,才能掌握鋼琴演奏的技能技巧,所以鋼琴考級更應該遵循此原則,不應再“拔苗助長”,而是要“水到渠成”。
(四)考級質量的提高,教師起到關鍵作用
鋼琴考級是為了促進我國業(yè)余鋼琴教學的科學化與規(guī)范化,加強對社會業(yè)余教育的管理,提高教師的社會責任感和教學水平,然而,隨著業(yè)余音樂教育市場的發(fā)展,面對日益增長的琴童隊伍,對鋼琴培訓師資的需求變得異常迫切,由于專業(yè)鋼琴教師數量有限,不能滿足激增的教學需要,于是,一些不能勝任鋼琴教師職業(yè)的人也從事起了音樂教育工作,其中還有很多不具備專業(yè)水平并且對教學不負責任,不具備教師的基本素質。從以往考級中學生存在的問題看,究其根源大多數在老師身上,這里就包括以上所說到的一些問題,比如說考級正確的目的是什么?考級正確的標準和要求是什么?根據學生的現狀如何去選曲?這些問題,都需要教師來告訴學生,教師無疑在鋼琴考級中起著關鍵的作用,隨著音樂教育和考級市場的不斷發(fā)展,如果對教師的需求問題不能得到及時解決,則會有更多的“南郭先生”出現,會嚴重阻礙鋼琴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
二、“考生”自身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
(一)克服錯音,需要養(yǎng)成一個精煉、細練的好習慣
錯音這個問題,一直在鋼琴考級中存在著,一般出現大致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在剛開始練習的過程中,將音符識錯,教師更正后,因為養(yǎng)成錯練的習慣,不好改正,以至于考試過程中再次犯錯。還有一種是練習過程中沒有出現過的錯誤,在考級過程中出現,這種現象多數是因為手指彈奏不精準而造成的,如彈黑鍵時會滑到鄰近白鍵上,彈白鍵時,有時會碰到與其相鄰的白鍵。像這樣的問題,往往會影響到整首樂曲的完整性,在考級過程中,錯音問題已經是最常見的問題,沒有錯音也是考級過程中要做到的最基本的要求之一,要克服這個問題,首先在平時學琴的過程中,就養(yǎng)成一個好的習慣,不管是彈什么風格的樂曲,不管這首樂曲是要平時過課,還是要參加考級,都應該細心的按要求練習樂曲,老師指出的錯誤,一定要及時的改正,循序漸進地把一首樂曲完善,這樣在考級過程中,才能根本的克服錯音這一問題,養(yǎng)成良好的練琴習慣非常重要。
(二)克服怯場緊張的情緒,要做到相信自己,正視結果
何為“怯”?
“怯”就是害怕。
“怯場”則是因為在某種場合,因為緊張、害怕而顯得不自然。
然而這里說的緊張,又指的緊張什么呢?能讓考生緊張的,無非就是擔心樂曲演奏的不流利、不完整,但是筆者相信,凡參加考級的各位考生,肯定是已經將準備考級的曲目流利完整的演奏了,只是因為缺乏自信心,使自己的情緒沒有和考級時彈奏樂曲的情緒吻合,造成“人曲分離”,明明是歡快的音階跑動,因為缺乏自信心,害怕考不好,苦著一副臉,彈奏出來的東西聽起來與原曲要表達的意思背道而馳,這樣只會越彈越緊張,越彈越亂,連平時練習水平的一半都不如,這樣又怎么能夠通過級別考試呢?所以說,在考試中,要想將自己的水平更好的反映給考官,必須要對自己有信心,并且抱著平和的心態(tài)去完成要演奏的曲目,考試的結果不是最重要的,要將考級看做是一種鑒定形式,要從中發(fā)現自己的不足,提高彈奏水平,更好的促進鋼琴的學習和培養(yǎng)音樂涵養(yǎng),這才是最終的目的。
(三)不要一味地追求速度,而漠視了音樂本身的表現力
速度和節(jié)拍猶如正常人的心臟及脈搏,應是工作有序的,同時它也是受到音樂風格、性質、情緒變化及技術能力的制約,掌握好速度和節(jié)拍是保證音樂正常進行的重要因素,多數考生缺乏這方面的知識,不注重速度和節(jié)拍的基本要求,問題較多。主觀地認為越快越好,不顧指頭技術,丟三落四、連滾帶爬,還常常抱著:“反正我彈得快,錯點地方考官肯定也聽不出來”,這樣就想錯了,考官不但會聽出那里有錯,而且這樣下去,養(yǎng)成這樣的壞毛病,改起來就不容易了,還有就是遇到難點必減速,遇到易處必敢拍的現象,完全漠視了音樂本身的表現力,這些都是一味的盲目追求速度,所造成的后果。應當指出的是,考級教程中有些樂譜標記的節(jié)拍速度是僅供參考的,甚至只是反應不同版本或過去時代的某些印記,考生在該級程度及該曲性質允許的范圍內可以根據個人技術能力合理調整,并且,我們更應該清楚的是,教材中給出的參考速度。肯定是切合樂曲本身表現的情緒,不可能用一分鐘八十拍的速度去要求肖邦練習曲的,所以,在達到一定速度要求的同時,不要漠視音樂本身的表現力。
(四)無論在考級還是平時練琴的過程中,都不要忘記去傾聽
由于上述問題的出現,一些考官在考試過程中只重視考生的技巧,完全不重視考生對音樂的理解表現力,彈出來的樂曲生硬粗糙,毫無音樂的美感,致使許多考生的演奏幾乎成了“砸琴”般的炫技,把學生培養(yǎng)成了演奏機器,將鮮活、生動的音樂,變成了古板、僵化的音符,更加不懂得什么是美的音樂,以為準確無誤的敲出每一個音符就是完美、就是動聽,將我們學習音樂,學習鋼琴的初衷遠遠地甩在了腦后。所以,我們應該學會去聆聽,去聆聽每一個音符所帶給我們的觸動。演奏者本身也是在二度創(chuàng)作,更應該見仁見智,演奏出自己的個性和理解風格,不管是平時練琴還是考級,只要我們記住去聆聽音樂,將好聽優(yōu)美的音符詮釋給自己和聽眾,這才是音樂,這才是藝術,這才是我們一直要追尋的,只有養(yǎng)成這樣的好習慣,才能夠在考級的時候,同樣把優(yōu)美動聽的樂曲展示給考官。
三、結語
總之,鋼琴考級的目的不在“考”本身,而是通過考級這個活動,行使對業(yè)余音樂考級水準的確立和成績的評審,旨在規(guī)范教學方法,引導教學方向,培養(yǎng)合格的音樂人才和有一定水平的音樂愛好者,上述這些個人的見解和看法,絕非對考級的全盤否定,筆者提出的這些問題,希望能夠得到此行業(yè)人士的共識和重視,并希望通過全社會的努力進一步完善和促進考級,相信我國的考級活動會越辦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