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紀念館要堅持以愛國主義教育為中心,教育功能日益彰顯。一是要提升紀念館展品的質量和生動性;二是要深入挖掘資源,全力拓展空間;三是要提高服務質量,與社會共建基地,要以服務上水平,推進教育邁上新臺階;四是形成有效的管理體系和機制;五是塑造知名品牌,全面擴大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影響力。
關鍵詞:質量;教育;服務;管理;品牌;
文章編號:1674-3520(2015)-11-00-02
一、提升紀念館展品的質量和生動性
免費開放后的紀念館為加強愛國主義教育提供了更大的平臺,讓更多的社會團體,廣大群眾能更好的更全面更直接的接受愛國主義教育。免費開放后的紀念館參觀人數(shù)驟然增加,這就對紀念館各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別是一成不變的展品和展出已經(jīng)不能適應和滿足全社會各階層參觀者的目的和品味,必須加強紀念館展品的質量,提高展館的生動性,讓更多的人愿意去博物館紀念館接受愛國主義教育,走近歷史,感受歷史,銘記歷史,讓歷史在人們心中留下記憶。
加強紀念館展品的質量,提高展館的生動性。首先要從展品的種類和品質上著手。紀念館的展品種類和數(shù)量是展館規(guī)模的體現(xiàn),也是觀展人員能直接接受愛國主義教育最直接,最感觀的形式。由于大規(guī)模的基礎設施建設和開發(fā),許多歷史文化古跡文物和有紀念意義的標志性建筑在消失,搶救性挖掘和收集相關歷史展品,加大展出數(shù)量和種類,突出展品的歷史文物價值也就成為紀念館工作人員重要工作任務和追求的目標。釋文注釋對展品的說明,能加深觀眾對文物內涵的了解,拉近他們與歷史的距離。這樣的展覽形式從思路上打破了舊有的陳列框框,使思想性與藝術性的結合得到進一步的加強,也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搞好展品的同時,博物館紀念館還要挖掘潛力,不斷拓展展覽內容,豐富教育內涵。利用現(xiàn)代科技效果對部分典型場景進行加工創(chuàng)作,同時拓展教育功能,注重挖掘歷史內涵,提升愛國主義教育思想高度和深度。
二、深入挖掘資源、全力拓展教育空間
紀念館要從拓展功能出發(fā),著力開發(fā)自身項目,拓展教育空間。充分利用自身優(yōu)勢開展臨時性展覽,展覽內容要富有教育意義,視角新穎,貼近生活,讓廣大參觀人員從不同角度去了解各方面具有代表性的知識。充分利用館里功能廳、影視廳、報告廳等場所開辟愛國主義教育第二課堂。采取紀念館宣教人員與學生關于歷史開展互動形式的教育活動,加深學生印象,擴大宣傳成果。此外,還要走出大門,面向社會,主動將展覽辦到軍營、辦到學校、辦到機關企事業(yè)單位、辦到周邊地區(qū)。同時,還可以組織宣講分隊,以講故事、幻燈、朗誦等形式,深入機關、學校、社區(qū)、工廠和部隊宣講歷史,宣傳愛國主義教育。加大與報刊、廣播、電視、網(wǎng)絡等各種媒體的合作。提高社會影響力。讓歷史從不同媒介傳播到廣大群眾中去。并結合青少年特點,通過開辟專欄、建立網(wǎng)站舉辦征文等形式,讓青少年通過參觀寫出對歷史、英雄精神的自身認識。介紹自己的學習體會,使其從小樹立崇高的理想和信念,培養(yǎng)向上的精神和品德,錘煉大無畏的革命精神和意志。
三、提高服務質量,與社會共建教育基地
從紀念館的實際情況出發(fā),針對參觀人員的特點制定一整套適應免費開放的實施方案,從參觀時間上、接待場次上、服務水平上進行周到細致準備,如在時間安排上采取錄活手段,在學生假期開設專場,在旅游旺季開設游客專場,在重大節(jié)日安排相對應群體專場,通過深入細致的前期準備工作,確保良好的參觀秩序和參觀效果。同時滿足未成年人需求,根據(jù)廣大中小學生的思想狀況、教育程度、理解能力編寫出符合他們要求的簡單通俗易懂的講解內容 ,因人施講,嚴格規(guī)定講解時間;為確保參觀人員的安全,采取安保人員展廳巡邏制,制定緊急情況預案,設立醫(yī)藥點,配備兼職醫(yī)護人員,開辟殘疾人綠色通道,為行動不便的人提供輪椅,對外國來賓提供語言導覽等服務。從各個方面細致的為廣大參觀人員提供良好的人性化服務。
根據(jù)不同社會機構性質開發(fā)利用基地。針對各個層面開展社會教育,形成適合于不同社會群體教育基地。例如:針對學校開展“青少年先鋒隊基地”,讓紀念館成為即學校以外的又一個愛國主義教育的課堂,讓愛國主義教育對學生有一個直接、現(xiàn)實的教育場所。針對各機關、企事業(yè)單位開展“黨員先進性教育基地”,讓各機構人員工作之余有一所提高思想覺悟,開展黨員教育的現(xiàn)實場地。也可以針對部隊軍營開展“革命精神傳承基地”。讓部隊官兵在展館革命先輩的歷史中去傳承革命精神,發(fā)揚革命傳統(tǒng)。這樣的基地形式還有很多,形式也可以多樣性,主要是讓紀念館不僅在本身基地建設上有一個更完善的體現(xiàn),而且也能給各行各業(yè)提供一個專業(yè)人員參與各黨、政、機關進行專業(yè)講解等工作,并將紀念館列為教學基地,開展現(xiàn)場教學活動,提升紀念館的社會關注度。除主題展覽外,紀念館還應開展臨時主題展覽,以滿足社會多元文化需求。并把主題鮮明的展覽辦成專題展臨覽,長期在展廳展出,同時把展覽送到各個相關單位巡回展出,讓參觀者不出家門、單位就能看到精品、有感染力、結合社會實際的展覽。
四、全面推進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事業(yè)的全面發(fā)展
推進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全面發(fā)展,一要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為應對挑戰(zhàn)提供保證。加強人才隊伍專業(yè)知識的培訓工作,采取走出去學,請進來教的方法,到相關大專院校和科研機構學習,并請該領域有專長、有權威的學者到館內授課,讓在職人員接受專業(yè)知識的再學習、再提高。二要強化管理。健全和完善各項規(guī)章制度,形成有效的管理體系和機制。三要在展品的研究、管理上進一步發(fā)展,建立長期的文物征集體系,擴大征集范圍。豐富展品種類。在展品研究方面搞好史料研究,深入挖掘展品的文化內涵,提高展品的權威性;在展品的保管方面提高展品的保護、鑒定、修復水平,做好展品的歸納和整理,形成信息化管理。四要增強博物館紀念館工作人員的事業(yè)心和責任感,不斷提高業(yè)務水平,做一名合格的、高水平的文博工作者,為唱響主旋律,傳播革命傳統(tǒng),宣揚正能量做出新貢獻。
五、塑造知名品牌,全面擴大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影響力
加快紅色旅游精品開發(fā)。堅持市場導向,突出產(chǎn)品特色,提升產(chǎn)品品位。紀念館根據(jù)自身歷史文化特點,組織推出紅色文化主題活動,并作為具有特色文化內涵的旅游項目,塑造知名品牌,使紅色旅游活動更加豐富多彩,增強對游客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積極發(fā)展旅游商品銷售網(wǎng)點,讓游客不僅在景區(qū)感受愛國主義教育,也能將這一份歷史情懷帶到祖國各地。同時要發(fā)揮品牌效應,帶動和拉動本地區(qū)旅游的大發(fā)展,形成一館帶一線,一館拉動多點的局面,為旅游業(yè)發(fā)展做貢獻,為經(jīng)濟發(fā)展增加動力和活力。
紀念館正以歷史文化的魅力潛移默化地帶動著其它旅游資源的連鎖開發(fā)與利用,促進地區(qū)自然景觀資源和人文歷史資源的整合。
參考文獻:
[1]《2004-2010年全國紅色旅游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
[2]王宏鈞 《中國博物館學基礎》 上海古籍出版社
[3]白景明.《公共經(jīng)濟》北京: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