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城市都有不同的文化定位,城市文化名片代表著一個城市的整體精神文化氣質,不僅可以提高城市品牌的品位,而且還使城市形象獨具特色。
若要感受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福州的魅力,可不要錯過曇石山文化、三坊七巷文化、船政文化和壽山石文化這四張熠熠閃光的城市文化名片。
曇石山 福建文明的源頭
閩,古為蠻荒之地,加之福建歷史自秦漢之際方見記載,因此常被歷史學家們稱為“最缺歷史的省份”。福建的文明史到底源于何時,有何特征?曾經讓學術界爭論不休。
1954年1月,閩侯曇石村村民在修堤取土時,在當地發(fā)現了大量白色蛤蜊殼堆積層,從而揭開了不為人知的先秦閩族文化面紗。經過考古發(fā)掘,發(fā)現的墓葬、陶器和壕溝給了人們極大的驚喜——考古專家依據墓葬的疊壓關系,經科學論證,判斷曇石山遺址是新石器時代晚期至商周的氏族墓地,由下而上,分三個歷史時期,距今分別為5000年、4000年、3000年左右。福建文明史由原來的3000年提前到了5000年。
曇石山文化遺址是中國東南沿海重要的原始社會晚期文化遺存之一,2001年6月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8年,在曇石山文化遺址上建起了曇石山文化遺址博物館,青少年朋友來此參觀時,一定會有強烈的穿越感。
三坊七巷 折射中國半部近代史
沒到三坊七巷,就等于沒來過福州。三坊七巷是中國歷史文化名街、國家5A級旅游風景區(qū),今年9月,三坊七巷又獲201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區(qū)文化遺產保護獎。
三坊七巷于晉代發(fā)軔,唐五代形成,至明清時期達到鼎盛,后城市由北向南擴展,逐步形成三坊七巷一條街,總占地面積38.35公頃,保存有較好的明清古建筑159處、200多座,有“明清建筑博物館”之譽,因三坊七巷保留著完整的街、坊、巷格局,故又被稱為“中國里坊制度的活化石”。
三坊七巷地靈人杰,歷史上曾涌現出大量對當時社會乃至中國近現代史有重要影響的人物——林則徐、沈葆楨、嚴復、林覺民、冰心、林徽因等,故又有“一座三坊七巷,半部中國近代史”之說。
金秋十月,漫步在三坊七巷,青石、白墻、黛瓦、朱門……讓人不由嘖嘖贊嘆:“福州真是一座有著悠久歷史與深厚文化內涵的城市,名不虛傳?!?/p>
也許大家難以置信,三坊七巷曾經破敗不堪,2007年以來,福州市已投入40多億元,通過對三坊七巷歷史文化街區(qū)“魚骨狀”總體格局的恢復,對傳統(tǒng)建筑及街巷歷史風貌的整治,對傳統(tǒng)商業(yè)建筑和公共建筑的保護、整治與修復,對傳統(tǒng)院落園林的整治與充分利用,展現三坊七巷歷史文化街區(qū)獨特的建筑、園林特色,凸顯了其明清民居建筑博物館的歷史價值與建筑風貌。
值得一提的是,福州市在對三坊七巷保護修復過程中,注重傳承與發(fā)展街區(qū)活態(tài)的歷史文化精髓,通過保護三坊七巷所蘊含的各項民俗活動、民間曲藝、民間工藝、風味飲食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為深刻體驗區(qū)域民俗文化等提供優(yōu)良的環(huán)境、條件與載體。福州脫胎漆器、軟木畫、牛角梳、壽山石刻、油紙傘、裱褙等具有代表意義的民間藝術均可在此找到身影。
如今,三坊七巷成了傳承、展示福州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平臺,也成為國內外游客來福州的必游之處。
壽山石 福州的瑰寶
大家一定還記得首屆全國青運會開幕式上文藝表演正式開始前的這一幕吧——一位白發(fā)老人在雕刻一枚壽山石印章,當他刻完最后一刀,把印章印在青運會請柬上時,在熱烈奔放的音樂聲中,一個閃閃發(fā)光的“?!弊周S出請柬,由現場演員組成的“福”字凸現在場中,1600名男演員跳起了《福字操》,1200名女演員跳起了《茉莉花操》,呈現出一片天地祥和、福運神州的景象,拉開了青運會文藝表演的序幕。
產于福州的壽山石再次以獨特的方式吸引了大家的目光。壽山石色彩斑斕、晶瑩剔透,令人愛不釋手,至今已有1600多年歷史,素有“天遣瑰寶”“石中之王”的美譽,多次參與“國石”競選并名列候選石榜首,2012年“壽山石”獲地理標志產品保護。
伴隨著壽山石的開采,壽山石文化應運而生,經過福州傳統(tǒng)手工藝人精心雕琢而成的壽山石雕刻工藝品,是中國傳統(tǒng)藝術寶庫中的一朵奇葩,壽山石雕刻技藝更是成為首批入選國家非遺名錄的項目。壽山石文化以獨特的意蘊,自然美與藝術美的完美結合,形成了獨具魅力的壽山石文化。
壽山石文化內涵十分豐富,涵蓋面也非常廣泛,無論是傳統(tǒng)文化還是現代文化,都可以尋找到壽山石文化的身影;無論是在書畫、篆刻、文學,還是民俗等等眾多領域,壽山石文化都散發(fā)著耀眼的光芒。
馬尾船政 中國近代海軍的搖籃
中國第一艘鋼鐵戰(zhàn)艦、中國第一架水上飛機,你們知道是在哪里誕生的嗎?是在位于福州馬尾的福建船政學堂。
設計中國第一條鐵路的詹天佑,中國天文學會創(chuàng)始人、紫金山天文臺籌建者高魯民大家都很熟悉吧?他們也是從福建船政學堂走出來的。
依山傍水的馬尾是中國船政文化的發(fā)祥地和近代海軍的搖籃。雖因時代局限,福建船政學堂的輝煌只延續(xù)了40多年,但在歷史的長河中,卻展現了近代中國先進科技、高等教育、工業(yè)制造、西方經典文化翻譯傳播等豐碩成果,孕育了諸多仁人志士及其先進思想,折射出中華民族特有的勵志進取、虛心好學、博采眾長、勇于創(chuàng)新、忠心報國的傳統(tǒng)文化神韻,這些正是“船政文化”的精神內核。
1866年(清同治五年),時任閩浙總督的左宗棠在福州馬尾創(chuàng)辦了福建船政,轟轟烈烈地開展了建船廠、造兵艦、制飛機、辦學堂、引人才、派學童出洋留學等一系列“富國強兵”活動,培養(yǎng)和造就了一批優(yōu)秀的中國近代工業(yè)技術人才和杰出的海軍將士。他們曾先后活躍在近代中國的軍事、文化、科技、外交、經濟等各個領域,緊跟當時世界先進國家的步伐,推動了中國造船、電燈、電信、鐵路交通、飛機制造等近代工業(yè)的誕生與發(fā)展。
來福州游覽的朋友們,不妨去位于馬尾的中國船政文化博物館看看。
上海圖書館“家庭教育”視頻講座
智慧父母成就孩子幸福人生
主 講 人:曹萍(中國青少年研究會副秘書長)
視頻講座時間:2015年11月22日(周日)上午9:30
視頻講座地點:福建省圖書館一樓多功能廳
簡介:將和家長分享從看遠、看透、看淡三個維度去看待孩子成長中遇到的問題。給孩子種下一生幸福的種子,掌握通過現象看到本質的思維方式,學會放下,讓自己擁有健康心態(tài),用自己的智慧成就孩子的幸福人生。
東南周末講壇第422期“經濟法律”專題
我國自貿區(qū)跨境電商發(fā)展態(tài)勢與模式
主講人:駱念蓓(福州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
講座時間:2015年11月28日(周六)上午9:30
講座地點:福建省圖書館一樓多功能廳
簡介:我國自貿區(qū)的設立給跨境電子商務發(fā)展帶來新機遇。講座將從互聯網的發(fā)展和技術變化、我國自貿區(qū)的發(fā)展歷程和特點、國際貿易電子化與跨境電商、我國跨境電商的模式與實踐等四個方面,闡述跨境電商發(fā)展的重要意義和發(fā)展趨勢,以及在助推自貿區(qū)、促進經濟結構調整與企業(yè)轉型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上海圖書館“家庭教育”視頻講座
讓我們輕松做父母
主 講 人:張健(河南省教育廳關工委家庭教育心理咨詢中心主任)
視頻講座時間:2015年11月29日(周日)上午9:30
視頻講座地點:福建省圖書館一樓多功能廳
簡介: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能夠輕松勝任爸媽這個角色,但現實中作為父母又是如此之不輕松,怎么辦?掌握基本的家庭教育之道,并能夠嘗試應用,你會發(fā)現我們就會開始走在了輕松做父母的路上,并能夠感受做父母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