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榮珍,梁志全,陳榮嬌,李小芬,何 燕
(湛江市結核病防治所,廣東 湛江 524008)
護士結核菌素試驗護理技術相關知識掌握狀況調查
莊榮珍,梁志全,陳榮嬌,李小芬,何 燕
(湛江市結核病防治所,廣東 湛江 524008)
目的了解護士對結核菌素試驗(PPD)護理技術的掌握情況,為規(guī)范化護理培訓提供理論依據(jù)。方法 2014年2—8月,對我結防所及所轄4個結防站的52名護士進行PPD護理技術理論和操作考核,按廣東省《臨床護理技術規(guī)范》中的操作流程及要求考核,理論考核內容包括PPD原理、意義、注射方法、結果判斷標準、注意事項5方面??己私Y果采用SPSS 17.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分析。結果 各級護士對PPD操作技術掌握良好,理論知識水平一般;較為熟練掌握的內容依次為注射方法、結果判斷標準和注意事項,掌握情況較差的內容為PPD試驗的意義、原理;不同年齡護士的掌握程度差異無顯著性(P>0.05),但不同學歷、職稱護士的掌握程度差異有顯著性(P<0.05)。結論 對各級護士進行護理技術規(guī)范化培訓應重視理論知識學習,實行針對性培訓,按護士層級能力進行培訓,以提高護理隊伍整體水平。
結核菌素試驗;護理技術考核;培訓
結核菌素試驗(PPD)是基于Ⅳ型變態(tài)反應原理的一種皮膚試驗,從結核菌的液體培養(yǎng)基中提取出結核蛋白,注射于皮內,依據(jù)是否發(fā)生變態(tài)反應出現(xiàn)硬結,來判斷機體有無感染過結核桿菌[1]。PPD的注射操作看似簡單,但只要認真觀察患者反應和總結工作經驗,就會發(fā)現(xiàn)注射時有許多細節(jié)沒有得到重視,而這些細節(jié)直接影響試驗結果的準確性[2]。我科于2014年2—8月,對各級護士PPD護理技術掌握情況進行摸底調查,旨在提高我市結核病防治能力。現(xiàn)將調查結果報告如下。
1.1 調查對象
本次調查對象為2014年2—8月在我結防所及所轄4個結防站工作的52名護士,均為女性,全部取得護士資格認證。年齡:≥40歲27人,<40歲25人;職稱:中級及以上31人,中級以下21人;學歷:大專及以上28人,中專24人。
1.2 調查方法
所有護士均參加PPD護理技術理論和操作考核,操作流程按廣東省《臨床護理技術規(guī)范》[3]要求。操作考核分批次進行,由考核小組按操作考核標準評分,滿分100分。理論考核試卷滿分100分,以閉卷形式進行,考核內容包括PPD原理、意義、注射方法、結果判斷標準、注意事項,每項內容占20分,是非題和選擇題各5題,每題2分。兩項總分為200分。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考核結果采用SPSS 17.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分析。
2.1 護理技術操作考核得分情況
將考核成績按總體得分進行等級劃分,計算各分數(shù)段人數(shù)所占比例,優(yōu)秀和良好各占34.62%、57.69%,合格、不合格分別占5.77%、1.92%(見表1)。
表1 護士護理技術操作考核情況(n=52)
2.2 護理技術理論考核得分及考核項目排序情況
理論考核結果:優(yōu)秀、良好各占9.62%和28.85%,合格、不合格分別為46.15%、15.38%(見表2)。5個項目成績依次排序為:注射方法、結果判斷標準、注意事項、意義、原理(見表3)。
表2 護士護理技術理論考核情況(n=52)
表3 護士護理技術理論考核各項目得分及排序情況(n=52)
2.3 不同年齡、學歷、職稱護士護理技術掌握情況比較
不同年齡護士護理技術掌握情況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高學歷、高職稱護士護理技術考核成績明顯高于低學歷、低職稱護士(均P<0.05),見表4。
表4 不同年齡、學歷、職稱護士護理技術考核成績比較(±s,分)
表4 不同年齡、學歷、職稱護士護理技術考核成績比較(±s,分)
項目 人數(shù) 成績 t值P值年齡 ≥40歲27148.20±22.521.880.072<40歲25151.19±20.71學歷 大專及以上28155.71±20.003.060.006中專24140.95±20.96職稱 中級及以上31164.04±15.7317.330.000中級以下21133.08±13.54
3.1 護士PPD護理技術操作掌握良好,但理論知識水平一般,應重視理論學習
表1、2顯示,被調查護士PPD護理技術掌握情況良好,不合格者僅占1.92%。但理論知識水平一般,優(yōu)秀者僅占9.62%,不合格者占15.38%,進一步說明進行理論知識培訓非常必要。PPD是臨床常用的檢查手段,是判斷患者是否存在結核菌感染的重要指標之一[4]。注射方法不對、結果判斷錯誤或記錄不規(guī)范都會影響皮試結果,需重新檢查,增加患者痛苦,甚至延誤治療。
為提高護士業(yè)務水平,培養(yǎng)護士思維的科學性、嚴密性和邏輯性,讓護理行為有臨床依據(jù)、有循證依據(jù),更有理論依據(jù),需加強理論知識學習??膳e辦各種專題講座和培訓班,擴大護士知識面;也可以上小課、護理查房、病案討論等形式為護士創(chuàng)造互相學習和交流經驗的平臺,提高護士理論知識水平和綜合素質。
3.2 護士PPD護理技術理論知識掌握程度不一,應給予針對性培訓
表3顯示,護士理論知識考核的5個項目成績依次排序為:注射方法、結果判斷標準、注意事項、意義、原理。掌握情況較好的為注射方法、結果判斷標準、注意事項,掌握情況較差的為意義、原理。原因可能是注射方法、結果判斷標準、注意事項等內容在臨床應用較多,護士操作相對較熟練;而PPD的意義、原理是純理論知識,護士操作時較少用到,所以掌握得不好。將醫(yī)學知識和責任落實到護理觀察與專業(yè)判斷中,是護士獲得患者信任的基礎[5]。應本著“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有計劃地安排護士學習相關理論知識,以理論知識競賽、“三基”理論考核等形式,營造主動、積極的學習氛圍,促進護士理論學習。
3.3 根據(jù)護士學歷、職稱制訂繼續(xù)教育計劃,因材施教
表4顯示,學歷低、職稱低的護士護理技術操作及理論考核成績均比高學歷、高職稱的護士低,因此,護士繼續(xù)教育和規(guī)范培訓應因材施教。分析我市結防系統(tǒng)護士學歷、職稱分布特點,大專及以上學歷、中級及以上職稱的護士占大多數(shù)。根據(jù)護士學歷制訂能力培訓計劃,對于專科學歷護士,注重基礎知識和??评碚摰呐囵B(yǎng),學習新知識、新技術和新項目,不斷提升專業(yè)素質;對于本科學歷護士,注重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注重理論知識和臨床應用相結合,提高其知識運用能力。對于不同職稱的護士,在排班上實行高低搭配,讓每位低職稱護士均有較高職稱護士的指導,實行層級管理,為低職稱護士提供更多學習機會,從而提高護士整體水平。
[1]李衛(wèi)彬,侯琰,程新征.結核菌素試驗的臨床應用進展[J].臨床肺科雜志,2014,19(4):737-739.
[2]胡榮冰.PPD試驗接種的注意事項[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3,11(11):142-143.
[3]彭剛藝,陳偉菊.護理管理工作規(guī)范[M].4版.廣州:廣東科技雜志社,2011.
[4]石潔.護理干預對首次PPD試驗心理狀況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2,18(28):72-73.
[5]彭剛藝,劉雪琴.臨床護理技術規(guī)范(基礎篇)[M].2版.廣州:廣東科技雜志社,2013.
R192.6
B
1671-1246(2015)07-0121-02